令狐知書一杯接著一杯地喝著酒。
心裏苦悶得要死。
壞消息總是連二接三地傳來的。
當真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剛剛收到紀王世子李惠民兵敗被俘的消息沒多久,成都府城淪陷的噩耗便緊跟著傳了過來。
成都府城外一場強強對壘,唐家老祖宗唐寅親率精銳出擊,與李大錘激戰。
雙方鏖戰半天,唐寅敗北,命喪當場。
堂堂先天高手戰死於疆場,這樣的事情還要追溯到大秦立國之戰的時候。
那時候的大秦與大雍的高手們在戰場上決死,雙方都沒有任何退路,這才出現了先天高手戰死當場的事情。
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出現過同樣的事情了。
唐寅,在數百年之後,又續上了當年爭霸天下的殘酷之戰。
連先天高手都可以戰死,那還有誰是安全的?
令狐知書歎口氣。
自己又輸一場。
雖然嚴格來說,這一次不是因為自己,但令狐知書心中那種挫折感,仍然揮之不去。
李大錘,當真是好算計。
倒也不說他翻越摩天嶺這樣的驚世駭俗的軍事行動,單是奪了綿竹之後一係列的算計,就讓人不得不服氣。
所有人都以為他準備趁成都府城空虛攻下成都,此人卻把算盤打到了李惠民的身上。
虛晃一槍,幹掉了李惠民的一萬精銳之後,成都府城實際上便已經機會不大了。
而現在,劍門關這幾萬大軍,成了孤懸於外的一支軍隊了。
沒有了後方的後勤補給,這支軍隊支撐不了多久的。
蜀中落入李大錘之手已成定局。
這對於令狐家來說,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一口飲光杯中酒,令狐知書站了起來,大步向外走去。
蜀中之事,至此便算是完結了,但總不能讓李大錘贏得如此幹脆吧,怎麽也要給他留一個尾巴,也是給令狐氏存一個念想。
而這件事,卻是要著落在唐嘯風身上了。
大堂裏氣氛相當的壓抑。
正中擺著唐寅的靈位,香煙嫋繞,唐嘯風跪在最前頭,往火盆裏一張張燒著祭紙,在左右兩邊上,跪滿了身著重孝的唐氏子弟。
令狐知書是相當注重細節的人,所以今天他特意穿上了肅穆莊重的黑色。
走進大堂,向著正中的靈牌施以大禮,然後上香。
然後站起來,搶上一步,扶起跪倒還禮的唐嘯風。
又一個先天高手死在李大錘手裏。
如果叔父猜測的楊堅與寇仲兩人之死與李大錘相當是事實的話,那麽便有三位先天高手死在李大錘手裏了。
這天下,一共才有多少個先天高手?
不過幾個月的功夫,便折損了三個。
“唐兄,借一步說話!”令狐知書道。
領著令狐知書到了一邊偏廳,唐嘯風眼睛通紅,悔恨萬分:“如果當初聽了令狐兄的話,早作決斷,也不至於有今日,甚至連累得家父亦因此而亡故!”
“李賊早有謀算,步步為營,我們是一步之差,便步步受製!”令狐知書歎道:“事已至此,總不能徒呼奈何,下一步,唐兄準備怎麽辦?”
“當然是起劍門關大軍,回師討賊,誓死也要報殺父之仇!”唐嘯風恨恨地道。
令狐知書沉吟半晌,才道:“唐兄心痛唐公之死,令狐是心有戚戚焉,隻是回師成都,隻怕不是明智之舉!”
“令狐兄什麽意思?”唐嘯風有些惱火地道:“如今我還能怎麽辦?正如早先所說,每耽擱一天,劍門關這裏的補給便會少一分,士兵們的士氣便會低一分,趁著現在大家還有同仇敵愾之意,迅速回軍,說不定還能力挽狂瀾於不倒。”
“唐兄,忘了世子李惠民是如何兵敗被俘的嗎?”令狐知書緩緩問道。
唐嘯風頓時啞然。
李惠民帶三萬兵馬前來劍門關,途中聽聞成都被圍,率萬餘精銳回返救援,結果在路途之上連接被算計,精疲力竭的剛剛走出山區,迎頭便撞上敵人的精銳,全軍覆滅。
而後麵緩緩跟進的由堂弟唐驚風率領的兩萬新兵,受此驚嚇,竟然不戰自潰。
最終唐驚風不得不帶著僅能控製住的三千人來到劍門關。
“李大錘此時已經掌控了大局,有張鬆林等蜀人與他同流合汙,很快他就能整頓蜀中兵馬,隻怕這個時候,在這崇山峻嶺當中,他已經張網已待了。不說與唐兄決戰什麽的話,隻消把唐兄困在這大山之中,用不了多長時間,唐兄必然不戰自潰!”令狐知書分析道。
“而且唐兄率精銳離開劍門關,那麽此地必然被吳德所奪,到了那時候,唐兄才真是進退不能,死無葬身之地了!”
唐嘯風並沒有因為令狐知書的無禮而發怒,相反,作為領兵大將,他自然是知道這種可能的。
而且這種可能性還很大。
“以令狐兄的看法,現在我該怎麽辦?”
“出蜀!”令狐知書看著唐嘯風:“蜀中唐兄是回不去了,眼下再稍有遲疑,隻怕唐氏一族以後連個掃墓上香的人也要沒有了。”
“出蜀?”
“對!”令狐知書重重點頭:“吳德雖然駐兵雞冠岩,可是我看了,他的寨子,隻是為了防禦你進攻而已。如果你大隊人馬出擊,他要麽眼睜睜地看著你離去,要麽便出寨子來阻攔你,出來與你野戰,你會害怕他嗎?”
唐嘯風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吳德要是敢與他野戰,就不會在雞冠岩駐營紮寨,重點防守了。
因為精銳大部分被李大錘帶走了。
雞冠岩的兵馬即便是經過這些天的錘煉,也隻不過是能做到守禦而不慌亂罷了。
令狐知書的想法是可行的。
大軍出金牛道,吳德必然不敢正麵相抗。
可問題是,這一走,隻怕就難得再回來了,而且從此就要寄人籬下。
出蜀之後,自己這數萬人馬沒有地盤,沒有補給,沒有人脈,唯一能夠依靠的,也就是令狐知書了。
而接下來自己要做什麽也是顯而易見的。
那就是成為令狐野爭奪天下的馬前卒,為他東征西討,鞠躬盡瘁。
“茲事體大,我一個人也做不了主,需要與眾人一齊商量才能做出決定!”唐嘯風道。
令狐知書點頭道:“好,唐兄,但一定要快。我還是那句話,眼前之局麵,不管做出什麽決定,都一定要快,哪怕是錯誤的決定,也比不作出決定強。因為每遲疑一天,便會把自己往死地推一分。”
“我會盡快給你一個答複的!”唐嘯風肯定地道。
小劍門關,全新長籲短歎地回到臥室,把自己重重地扔到了床榻之上。
誰也不會想到,短短的時間之內,局勢竟然惡化到了這種地步。
成都府城丟了,連蜀中定海神針唐寅唐公也戰死當場,而更讓全新難以想象的是,這樣的一股外軍進了蜀中,居然能做到一呼百應,無數蜀中百姓群起響應。
這可不是幾股被人養出來的馬匪能夠造出來的聲勢,至少在成都府的家人來給自己報信的時候說,圍成都府城的,多達二十萬人。
蜀人一向團結,什麽時候變得居然能跟著外人一起來打自家人了?
接下來怎麽辦?
普通人不必考慮這個問題,他們隨波逐流,走到哪裏算哪裏。
但自己這樣的人,卻不能不考慮。
“全將軍好像很苦惱!”屋子裏突然響起了一個聲音。
聲音不大,但聽在全新的耳中,卻如同晴天霹靂一般,整個人沒有向外,倏然向內一縮,卻是進了床榻之內,再彈身而起,卻是破開了幔帳,直接上了屋頂。
反應之快,應對之速,倒也不愧是九品高手。
攀在屋頂,全新向下看,卻隻見到一個年紀不大的人,就這樣坐在自己屋中的方桌前,一手拈著盤子中的糕點,一手正在倒茶,此刻抬眼看著屋頂的全新,嘴角卻是含著笑意。
全新完全看不出對方武道修為的深淺。
閉上眼,自己的感知之中,卻完全感覺不到這個人的存在。
自己進屋之時,明明沒有這個人。
啪噠一聲。
全新額頭上的汗掉了下來,落在地上,砸起一團灰塵。
先天高手。
而這個先天高手是誰,自然也是不言自明。
應當便是不久之前在成都府城之中殺了唐寅的那一位。
令狐知書嘴裏的李大錘。
對方居然能在自己毫無知覺之間接近,那麽顯而易見,對方要殺自己也不過是舉手之勞。
“全將軍,下來吧,我如果對你有惡意,伱沒有機會上房的!”李大錘哈哈一笑,端起茶杯,衝著房梁上的全新示意了一下,然後一飲而盡。
全新落下地來,隻不過心中激蕩,下來的時候未免有失水準,雙腿一軟,險些摔倒在地。
“請坐!”指了指對麵,李大錘反客為主,笑著道。
全新咽了一口唾沫,看了看外麵,慢慢地走到了李大錘對麵,坐了下來。
隻要一聲招呼,外麵的侍衛便能衝進來,隻需要幾個吸吸之間,大軍便能將這裏團團圍住。
但隻怕在軍隊圍住這個人之前,自己已經被李大錘幹掉了。
(本章完)
心裏苦悶得要死。
壞消息總是連二接三地傳來的。
當真是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剛剛收到紀王世子李惠民兵敗被俘的消息沒多久,成都府城淪陷的噩耗便緊跟著傳了過來。
成都府城外一場強強對壘,唐家老祖宗唐寅親率精銳出擊,與李大錘激戰。
雙方鏖戰半天,唐寅敗北,命喪當場。
堂堂先天高手戰死於疆場,這樣的事情還要追溯到大秦立國之戰的時候。
那時候的大秦與大雍的高手們在戰場上決死,雙方都沒有任何退路,這才出現了先天高手戰死當場的事情。
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出現過同樣的事情了。
唐寅,在數百年之後,又續上了當年爭霸天下的殘酷之戰。
連先天高手都可以戰死,那還有誰是安全的?
令狐知書歎口氣。
自己又輸一場。
雖然嚴格來說,這一次不是因為自己,但令狐知書心中那種挫折感,仍然揮之不去。
李大錘,當真是好算計。
倒也不說他翻越摩天嶺這樣的驚世駭俗的軍事行動,單是奪了綿竹之後一係列的算計,就讓人不得不服氣。
所有人都以為他準備趁成都府城空虛攻下成都,此人卻把算盤打到了李惠民的身上。
虛晃一槍,幹掉了李惠民的一萬精銳之後,成都府城實際上便已經機會不大了。
而現在,劍門關這幾萬大軍,成了孤懸於外的一支軍隊了。
沒有了後方的後勤補給,這支軍隊支撐不了多久的。
蜀中落入李大錘之手已成定局。
這對於令狐家來說,可不是什麽好消息。
一口飲光杯中酒,令狐知書站了起來,大步向外走去。
蜀中之事,至此便算是完結了,但總不能讓李大錘贏得如此幹脆吧,怎麽也要給他留一個尾巴,也是給令狐氏存一個念想。
而這件事,卻是要著落在唐嘯風身上了。
大堂裏氣氛相當的壓抑。
正中擺著唐寅的靈位,香煙嫋繞,唐嘯風跪在最前頭,往火盆裏一張張燒著祭紙,在左右兩邊上,跪滿了身著重孝的唐氏子弟。
令狐知書是相當注重細節的人,所以今天他特意穿上了肅穆莊重的黑色。
走進大堂,向著正中的靈牌施以大禮,然後上香。
然後站起來,搶上一步,扶起跪倒還禮的唐嘯風。
又一個先天高手死在李大錘手裏。
如果叔父猜測的楊堅與寇仲兩人之死與李大錘相當是事實的話,那麽便有三位先天高手死在李大錘手裏了。
這天下,一共才有多少個先天高手?
不過幾個月的功夫,便折損了三個。
“唐兄,借一步說話!”令狐知書道。
領著令狐知書到了一邊偏廳,唐嘯風眼睛通紅,悔恨萬分:“如果當初聽了令狐兄的話,早作決斷,也不至於有今日,甚至連累得家父亦因此而亡故!”
“李賊早有謀算,步步為營,我們是一步之差,便步步受製!”令狐知書歎道:“事已至此,總不能徒呼奈何,下一步,唐兄準備怎麽辦?”
“當然是起劍門關大軍,回師討賊,誓死也要報殺父之仇!”唐嘯風恨恨地道。
令狐知書沉吟半晌,才道:“唐兄心痛唐公之死,令狐是心有戚戚焉,隻是回師成都,隻怕不是明智之舉!”
“令狐兄什麽意思?”唐嘯風有些惱火地道:“如今我還能怎麽辦?正如早先所說,每耽擱一天,劍門關這裏的補給便會少一分,士兵們的士氣便會低一分,趁著現在大家還有同仇敵愾之意,迅速回軍,說不定還能力挽狂瀾於不倒。”
“唐兄,忘了世子李惠民是如何兵敗被俘的嗎?”令狐知書緩緩問道。
唐嘯風頓時啞然。
李惠民帶三萬兵馬前來劍門關,途中聽聞成都被圍,率萬餘精銳回返救援,結果在路途之上連接被算計,精疲力竭的剛剛走出山區,迎頭便撞上敵人的精銳,全軍覆滅。
而後麵緩緩跟進的由堂弟唐驚風率領的兩萬新兵,受此驚嚇,竟然不戰自潰。
最終唐驚風不得不帶著僅能控製住的三千人來到劍門關。
“李大錘此時已經掌控了大局,有張鬆林等蜀人與他同流合汙,很快他就能整頓蜀中兵馬,隻怕這個時候,在這崇山峻嶺當中,他已經張網已待了。不說與唐兄決戰什麽的話,隻消把唐兄困在這大山之中,用不了多長時間,唐兄必然不戰自潰!”令狐知書分析道。
“而且唐兄率精銳離開劍門關,那麽此地必然被吳德所奪,到了那時候,唐兄才真是進退不能,死無葬身之地了!”
唐嘯風並沒有因為令狐知書的無禮而發怒,相反,作為領兵大將,他自然是知道這種可能的。
而且這種可能性還很大。
“以令狐兄的看法,現在我該怎麽辦?”
“出蜀!”令狐知書看著唐嘯風:“蜀中唐兄是回不去了,眼下再稍有遲疑,隻怕唐氏一族以後連個掃墓上香的人也要沒有了。”
“出蜀?”
“對!”令狐知書重重點頭:“吳德雖然駐兵雞冠岩,可是我看了,他的寨子,隻是為了防禦你進攻而已。如果你大隊人馬出擊,他要麽眼睜睜地看著你離去,要麽便出寨子來阻攔你,出來與你野戰,你會害怕他嗎?”
唐嘯風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吳德要是敢與他野戰,就不會在雞冠岩駐營紮寨,重點防守了。
因為精銳大部分被李大錘帶走了。
雞冠岩的兵馬即便是經過這些天的錘煉,也隻不過是能做到守禦而不慌亂罷了。
令狐知書的想法是可行的。
大軍出金牛道,吳德必然不敢正麵相抗。
可問題是,這一走,隻怕就難得再回來了,而且從此就要寄人籬下。
出蜀之後,自己這數萬人馬沒有地盤,沒有補給,沒有人脈,唯一能夠依靠的,也就是令狐知書了。
而接下來自己要做什麽也是顯而易見的。
那就是成為令狐野爭奪天下的馬前卒,為他東征西討,鞠躬盡瘁。
“茲事體大,我一個人也做不了主,需要與眾人一齊商量才能做出決定!”唐嘯風道。
令狐知書點頭道:“好,唐兄,但一定要快。我還是那句話,眼前之局麵,不管做出什麽決定,都一定要快,哪怕是錯誤的決定,也比不作出決定強。因為每遲疑一天,便會把自己往死地推一分。”
“我會盡快給你一個答複的!”唐嘯風肯定地道。
小劍門關,全新長籲短歎地回到臥室,把自己重重地扔到了床榻之上。
誰也不會想到,短短的時間之內,局勢竟然惡化到了這種地步。
成都府城丟了,連蜀中定海神針唐寅唐公也戰死當場,而更讓全新難以想象的是,這樣的一股外軍進了蜀中,居然能做到一呼百應,無數蜀中百姓群起響應。
這可不是幾股被人養出來的馬匪能夠造出來的聲勢,至少在成都府的家人來給自己報信的時候說,圍成都府城的,多達二十萬人。
蜀人一向團結,什麽時候變得居然能跟著外人一起來打自家人了?
接下來怎麽辦?
普通人不必考慮這個問題,他們隨波逐流,走到哪裏算哪裏。
但自己這樣的人,卻不能不考慮。
“全將軍好像很苦惱!”屋子裏突然響起了一個聲音。
聲音不大,但聽在全新的耳中,卻如同晴天霹靂一般,整個人沒有向外,倏然向內一縮,卻是進了床榻之內,再彈身而起,卻是破開了幔帳,直接上了屋頂。
反應之快,應對之速,倒也不愧是九品高手。
攀在屋頂,全新向下看,卻隻見到一個年紀不大的人,就這樣坐在自己屋中的方桌前,一手拈著盤子中的糕點,一手正在倒茶,此刻抬眼看著屋頂的全新,嘴角卻是含著笑意。
全新完全看不出對方武道修為的深淺。
閉上眼,自己的感知之中,卻完全感覺不到這個人的存在。
自己進屋之時,明明沒有這個人。
啪噠一聲。
全新額頭上的汗掉了下來,落在地上,砸起一團灰塵。
先天高手。
而這個先天高手是誰,自然也是不言自明。
應當便是不久之前在成都府城之中殺了唐寅的那一位。
令狐知書嘴裏的李大錘。
對方居然能在自己毫無知覺之間接近,那麽顯而易見,對方要殺自己也不過是舉手之勞。
“全將軍,下來吧,我如果對你有惡意,伱沒有機會上房的!”李大錘哈哈一笑,端起茶杯,衝著房梁上的全新示意了一下,然後一飲而盡。
全新落下地來,隻不過心中激蕩,下來的時候未免有失水準,雙腿一軟,險些摔倒在地。
“請坐!”指了指對麵,李大錘反客為主,笑著道。
全新咽了一口唾沫,看了看外麵,慢慢地走到了李大錘對麵,坐了下來。
隻要一聲招呼,外麵的侍衛便能衝進來,隻需要幾個吸吸之間,大軍便能將這裏團團圍住。
但隻怕在軍隊圍住這個人之前,自己已經被李大錘幹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