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師巴亦是那種極為聰明剔透的人。
雖然隻是簡短的幾句對話,
說這些話的人,對於整個局勢其實也並不太清楚,
但也不妨礙八師巴大致能理出一個脈絡來。
北庭都護府能讓兩個先天來困住自己,就說明他們對於整個局勢的把握極有信心,相信這一戰,能夠徹底解決所有問題。
哲別與野利原本還指望著有八師巴出麵,能不戰而下燕都城。
如果真達成了這樣的目標,哲別與野利還能迅速整軍與北庭對峙,從而能夠與北庭討價還價,說不定還能救回作為誘餌的鐵勒。
現在當然是不可能了。
八師巴不能下山,而在城內,依靠耶律重光與適賢等人,成功的概率太小,甚至於這些人隻怕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哲別與阿可敦在燕都一場大戰,北庭都護府大軍在關鍵時刻殺至,便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而以李大錘在前麵所表現出來的陰謀算計的能力,隻怕在這場大戰之中還有其它的可以致命的因素,否則蕭長車憑什麽如此信心滿滿?
所以必然還有自己猜不出來的致命一擊。
“百年大元,就此終矣!”八師巴歎息不已。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也沒有不亡的王朝!”了然一副看透世事的坦然,拂塵輕擺:“國師亦是通透之人,何必如此在意?再者說了,大元亡了,可生活在這片土地之上的百姓,卻仍然還會在這上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並不會有什麽改變。”
“秦人有一句話,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八師巴道:“大元百姓,以後能有什麽好日子過?”
“大秦還有一句話,叫狄夷入我華夏者,則華夏之!”了然把頭搖得跟貨郎鼓一般:“國師太過於偏頗了,關外之地有丁三百餘萬,其中包含著數十族裔,可老道我來關外數月,也走了不少地方,卻發現北庭都護府對所有人全都一視同仁,並沒有什麽歧視,便是百姓之間,也是和平相處,為親、為友、為鄰,其樂融融。”
“秦人與大元仇視百餘年,不,他們相互仇殺的過程,甚至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八師巴道:“大元一滅,我能想象到百姓們以後的日子肯定是不好過的。就算李大錘蕭長車說要一視同仁,可政策是一回事,落實又是另外一回事,破家縣令,滅門令尹,便是區區一小吏,亦可讓人生死兩難!”
益明哈哈一笑道:“這還不簡單,八師巴,我有一個法子,可讓你念念不忘的元人,以後也還有個依靠!”
八師巴一挑眉,道:“願聞其詳!”
益明不懷好意地看著對方,道:“你也投奔北庭都護府好了。以你的修為、威望,隻要你肯投奔北庭都護府,保管李大錘和蕭長車要倒屐相迎,將你奉為上賓。北庭都護府沒有國師,但必然也會給你一個你想要的位置,既然你都居於高位了,自然就會為滅國的元國百姓爭取更多的利益是不是?”
說完這些話,益明本來以為八師巴一定會勃然大怒,反辱相譏,卻萬萬沒有想到八師巴竟然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在益明驚訝的目光之中,八師巴居然點了點頭:“益明道友說得也有道理,這不乏是一個路子。李大錘他們一旦徹底覆滅了大元,隻怕會將大元的皇室、貴族清掃得七七八八,免得還有人利用這個名份來作亂,而我的身份,倒也真可以超脫物外,既不會讓他們生疑,又能成為一個能最後為無辜百姓發聲的地方!
益明有些傻眼了,瞅著八師巴道:“不過嘛,這樣做,隻怕於你的名聲有礙!”
“名聲是個什麽東西?”八師巴搖搖頭:“你益明道長的名頭我也聽說過,不是也為了某些目的窩在皇宮之中給秦國皇帝煉丹嗎?”
益明頓時漲紅了臉:“我那是研究醫道,醫道,你懂嗎?我的醫道連傅青主都讚不絕口,我的醫道可以救無數人,你能比嗎?”
八師巴卻敢不爭辯,反而走到屋內,開始在屋內點火燒水。
“既然我走不了,那就隻能烹上一壺茶,與二位道友好好談一談各自修行的心得了!這天下,自清風失蹤,何清秋死亡,就再也沒有聽聞過有人能突破至神遊!我想信二位,對神遊也必然向往不已,一人力窮,眾人智長,想來在這個方麵,大家都不會藏私!”
“這個自然!”了然點頭道:“不管是誰能再次踏足這一境界,對於我們來說,也算是有了指路明燈。”
“我不覺得我們這些人真能弄出一點名堂來,咱們這些人已經窮盡一切法子了,說句心裏話啊,我之所以願意到關外來,願意聽那李大錘的話,實際上是把希望寄托在那家夥的身上,二十多歲的先天啊,如果說真還有人有希望踏足神遊,我看也就是他了!”
“學無先後,達者為師,少有少的好,老有老的妙!”了然反駁。
“可是別忘了,李大錘的娘,就是何清秋!”益明道。
“什麽?李大錘是何清秋的兒子,那他的父親?”
“當然是李澤民了!”益明一攤手道:“還能是誰?何清秋肯定給他兒子留下了什麽!”
八師巴楞怔了半晌,嘴裏囁嚅了幾句,終是搖搖頭,滿臉的苦笑。
曠野之上,無數的騎兵呼嘯而過。
打眼望去,漫山遍野,無邊無際,飄揚的旗幟表明著這支騎兵的身份。
這是由安玄統率的蠻兵,也就是曾經的大元帝國的西大營。
“關將軍,怎麽就不讓我一刀子宰了哲別派來的使者呢,他娘的,都這個時候了,居然還限老子三天之內趕到燕都去,讓老子單挑仁多忠也就罷了,還想讓我去燕都攻堅,想都別想!”安玄怒道。
“區區一個使者,殺了又有多大意義?”關山笑咪咪地道:“不若放他回去,讓他去告訴哲別,你安將軍沒有糧草,現在正在四處劫掠呢,軍無糧不穩,誰讓他大殿下不給你把糧配齊呢!這樣找個借口,他也不容易起疑心,這樣一來,等我們趕到的時候,更容易更他來一記狠的!”
“就像你搞仁多忠一樣?”
“正是如此!”關山點頭道:“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戰果嘛!”
(本章完)
雖然隻是簡短的幾句對話,
說這些話的人,對於整個局勢其實也並不太清楚,
但也不妨礙八師巴大致能理出一個脈絡來。
北庭都護府能讓兩個先天來困住自己,就說明他們對於整個局勢的把握極有信心,相信這一戰,能夠徹底解決所有問題。
哲別與野利原本還指望著有八師巴出麵,能不戰而下燕都城。
如果真達成了這樣的目標,哲別與野利還能迅速整軍與北庭對峙,從而能夠與北庭討價還價,說不定還能救回作為誘餌的鐵勒。
現在當然是不可能了。
八師巴不能下山,而在城內,依靠耶律重光與適賢等人,成功的概率太小,甚至於這些人隻怕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哲別與阿可敦在燕都一場大戰,北庭都護府大軍在關鍵時刻殺至,便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而以李大錘在前麵所表現出來的陰謀算計的能力,隻怕在這場大戰之中還有其它的可以致命的因素,否則蕭長車憑什麽如此信心滿滿?
所以必然還有自己猜不出來的致命一擊。
“百年大元,就此終矣!”八師巴歎息不已。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也沒有不亡的王朝!”了然一副看透世事的坦然,拂塵輕擺:“國師亦是通透之人,何必如此在意?再者說了,大元亡了,可生活在這片土地之上的百姓,卻仍然還會在這上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並不會有什麽改變。”
“秦人有一句話,叫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八師巴道:“大元百姓,以後能有什麽好日子過?”
“大秦還有一句話,叫狄夷入我華夏者,則華夏之!”了然把頭搖得跟貨郎鼓一般:“國師太過於偏頗了,關外之地有丁三百餘萬,其中包含著數十族裔,可老道我來關外數月,也走了不少地方,卻發現北庭都護府對所有人全都一視同仁,並沒有什麽歧視,便是百姓之間,也是和平相處,為親、為友、為鄰,其樂融融。”
“秦人與大元仇視百餘年,不,他們相互仇殺的過程,甚至可以追溯到數百年前!”八師巴道:“大元一滅,我能想象到百姓們以後的日子肯定是不好過的。就算李大錘蕭長車說要一視同仁,可政策是一回事,落實又是另外一回事,破家縣令,滅門令尹,便是區區一小吏,亦可讓人生死兩難!”
益明哈哈一笑道:“這還不簡單,八師巴,我有一個法子,可讓你念念不忘的元人,以後也還有個依靠!”
八師巴一挑眉,道:“願聞其詳!”
益明不懷好意地看著對方,道:“你也投奔北庭都護府好了。以你的修為、威望,隻要你肯投奔北庭都護府,保管李大錘和蕭長車要倒屐相迎,將你奉為上賓。北庭都護府沒有國師,但必然也會給你一個你想要的位置,既然你都居於高位了,自然就會為滅國的元國百姓爭取更多的利益是不是?”
說完這些話,益明本來以為八師巴一定會勃然大怒,反辱相譏,卻萬萬沒有想到八師巴竟然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在益明驚訝的目光之中,八師巴居然點了點頭:“益明道友說得也有道理,這不乏是一個路子。李大錘他們一旦徹底覆滅了大元,隻怕會將大元的皇室、貴族清掃得七七八八,免得還有人利用這個名份來作亂,而我的身份,倒也真可以超脫物外,既不會讓他們生疑,又能成為一個能最後為無辜百姓發聲的地方!
益明有些傻眼了,瞅著八師巴道:“不過嘛,這樣做,隻怕於你的名聲有礙!”
“名聲是個什麽東西?”八師巴搖搖頭:“你益明道長的名頭我也聽說過,不是也為了某些目的窩在皇宮之中給秦國皇帝煉丹嗎?”
益明頓時漲紅了臉:“我那是研究醫道,醫道,你懂嗎?我的醫道連傅青主都讚不絕口,我的醫道可以救無數人,你能比嗎?”
八師巴卻敢不爭辯,反而走到屋內,開始在屋內點火燒水。
“既然我走不了,那就隻能烹上一壺茶,與二位道友好好談一談各自修行的心得了!這天下,自清風失蹤,何清秋死亡,就再也沒有聽聞過有人能突破至神遊!我想信二位,對神遊也必然向往不已,一人力窮,眾人智長,想來在這個方麵,大家都不會藏私!”
“這個自然!”了然點頭道:“不管是誰能再次踏足這一境界,對於我們來說,也算是有了指路明燈。”
“我不覺得我們這些人真能弄出一點名堂來,咱們這些人已經窮盡一切法子了,說句心裏話啊,我之所以願意到關外來,願意聽那李大錘的話,實際上是把希望寄托在那家夥的身上,二十多歲的先天啊,如果說真還有人有希望踏足神遊,我看也就是他了!”
“學無先後,達者為師,少有少的好,老有老的妙!”了然反駁。
“可是別忘了,李大錘的娘,就是何清秋!”益明道。
“什麽?李大錘是何清秋的兒子,那他的父親?”
“當然是李澤民了!”益明一攤手道:“還能是誰?何清秋肯定給他兒子留下了什麽!”
八師巴楞怔了半晌,嘴裏囁嚅了幾句,終是搖搖頭,滿臉的苦笑。
曠野之上,無數的騎兵呼嘯而過。
打眼望去,漫山遍野,無邊無際,飄揚的旗幟表明著這支騎兵的身份。
這是由安玄統率的蠻兵,也就是曾經的大元帝國的西大營。
“關將軍,怎麽就不讓我一刀子宰了哲別派來的使者呢,他娘的,都這個時候了,居然還限老子三天之內趕到燕都去,讓老子單挑仁多忠也就罷了,還想讓我去燕都攻堅,想都別想!”安玄怒道。
“區區一個使者,殺了又有多大意義?”關山笑咪咪地道:“不若放他回去,讓他去告訴哲別,你安將軍沒有糧草,現在正在四處劫掠呢,軍無糧不穩,誰讓他大殿下不給你把糧配齊呢!這樣找個借口,他也不容易起疑心,這樣一來,等我們趕到的時候,更容易更他來一記狠的!”
“就像你搞仁多忠一樣?”
“正是如此!”關山點頭道:“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戰果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