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胖子看了看眼前這道從東到西的懸崖,最矮處也有十幾米高,懸崖之上似乎還有一部分山體比懸崖還要高,像是一整座山被削掉一小半。


    想到這裏,他仔細觀察了一下懸崖裸露的岩石,和腳下的泥土、碎石。


    “這好像是岩漿岩。”他撫摸著一塊石頭,努力在腦海中搜尋僅存的一點地質學知識,“從崖壁上看,這裏的岩層有流紋構造,還有的具備氣孔與杏仁構造,都屬於岩漿岩的構造特征。”


    “你們再看崖壁上那些縱橫交錯的溝壑,斜向下的那些叫擦痕,是斷層相對滑動所留下的痕跡;與之垂直的那些陡坎叫階步,都是斷層滑動形成的。擦痕與階步是斷層構造的典型特征。”


    “這裏在很久以前應該是一座火山,後來在地質運動過程中發生斷裂,南側這一麵向下沉降,再經過長時間的風化,變成了現在這樣。”


    聽他講了半天,沈曼如終於反應過來,王胖子的大學專業是地質學。


    上島半年,終於用到他的專業知識了。


    沈曼如抿嘴笑了笑,裝作很虛心的樣子問道:“那這懸崖北麵會是什麽樣子呢?”


    “北側發生同樣斷裂的可能性不大,畢竟南邊這裏已經斷了,應力就被釋放了。”


    王胖子這些話聽起來似乎挺專業,但是他其實沒有多少底氣。他這半瓶子醋的地質學知識,麵對實際問題實在是不夠看。


    “好消息是這座火山被風化成這個樣子,證明它確實是死了很久很久了,不太可能再次出現火山活動。”


    “哦~那就好嘛。”白雷雷捂著胸口,鬆了一口氣。


    流落荒島已經很慘了,萬一再遇上火山噴發或者地震,那可真是倒了血黴了。


    “咱們繼續沿著懸崖往東邊探索吧,然後再折返回來。”肖恩看眾人喘勻了氣,就繼續帶領他們向東走。


    他打算先向東走到海邊,然後向南走一段,再向西折回來,這一片區域之前他們沒有親自探索,這次要覆蓋一下。


    往西邊那一片他們之前探索過,肖恩規劃的路線向來是非常合理的,眾人沒有意見。


    沿著懸崖下方一路走,他們也注意觀察懸崖有沒有比較低的地方,或者坡度稍緩能爬上去之處,然而並沒有。


    沈曼如倒是新發現了三四種草藥,算是意外的收獲,想來是因為這裏的環境與下方的密林有所區別。


    他們一直走到東海岸,懸崖依然很高,像是故意跟他們作對似的,直插入海,很令人無語。


    這一片海灘他們之前沿著海邊走來過一次,這次再來也沒什麽變化。


    仰頭看著海中的懸崖峭壁,沈曼如皺眉道:“回頭讓老詹他們派人從海上繞過去探索一下吧,不行就花些貝利,先看看那邊的情況再說。”


    詹姆斯他們那幫水手水性好,這種事情交給他們比較有把握。


    肖恩帶領眾人沿著海岸往南走了一段,再向西重新進入樹林。


    走了沒多遠,白雷雷有了新發現。


    “是木瓜!”


    她遠遠指著一棵樹,驚喜道。


    眾人快走幾步跑到跟前,“啊?哪有木瓜?”王胖子抬頭看了半天,一個瓜影子也沒找到。


    “現在是沒有瓜,但是早晚會有的,這棵樹是木瓜樹!”


    白雷雷站在一棵不高的小樹下,揉搓著小手道。


    那棵樹也就四五米高,樹幹靠下是光溜溜的,頂部長著一圈一圈葉柄長長的大葉子。


    在熱帶地區,木瓜算是比較常見的果樹,它學名為番木瓜,在我國南方一些省份分布很廣,野生的也很多。


    “雷雷姐,這邊也有幾棵!”裏奧指著周圍興奮道。


    眾人一看果然,這一片有不少木瓜樹,隻是都還沒有結果,想來是時節未到。


    “就是這裏離咱營地太遠了,跑過來摘太麻煩了,金庫哥,能想辦法在營地附近種麽?”秀蘭眨巴著大眼睛問,她很喜歡吃木瓜,木瓜甜度不太高又很解饞,一些健身人士比較推崇。


    除了一些小漿果以外,島上目前發現的正經水果一共也沒有幾種,木瓜產量大又易於種植,如果能搞到營地附近,價值確實很大。


    “眼下它們沒有結果,也就沒有種子,倒是可以帶枝條回去扡插,但是等到結果也要一兩年……”李金庫皺著粗眉歎道。


    一些熱帶果樹生長比較迅速,木瓜樹種下後一兩年就能結果,但是對於他們來說時間仍然有點長。


    聽到他這麽說,眾人有點泄氣,為吃幾個木瓜跑這麽遠,想想就覺得麻煩。


    李金庫又看了看這些樹,眼前一亮道:“不過,這裏有幾棵木瓜樹的株型倒是不大,要是不嫌麻煩,可以整棵挖出來,帶回去移栽!”


    木瓜樹最高可長到八到十米,但矮的四五米的也能結果。


    “啊!那太好了,咱們快挖吧,我來負責把它扛回去,哈哈哈哈!”秀蘭高興極了。


    眾人說幹就幹,他們選了兩棵大小適中的,掏出鐵鍬、鋤頭,沿著樹根周圍挖,將根部連帶著一大坨土球一起挖出來,盡量減少對根部的損傷。


    李金庫負責修剪枝葉,將大片葉子全部剪掉,以減少蒸騰作用,也方便搬運。


    他們這次出來帶了幾個大網兜,是孫嫻他們用麻繩織的,本來是用來裝野菜、水果的,正好拿來將土球包起來,防止土球散開傷根。


    秀蘭將其中一棵樹立著放到自己的加大號竹筐中,她的竹筐有一米多深,放進去之後再用繩子在竹筐口橫豎綁幾道,將樹幹固定住。


    固定好後,秀蘭直接將竹筐背了起來,對她來說倒是不算沉,就是站起來之後那樹頂很高,雖然經過修剪已經矮了不少,但總體仍有五六米高,要留神高處有沒有障礙。


    另一棵則是直接放倒,由裏奧等四人抬著,其中兩個人在前麵一左一右,橫著扛一根木棍,木棍中間用繩子吊著樹根,另兩人在後麵也是一樣抬著樹幹。


    好在回去的路相對平坦一些,他們人也多,眾人慢點走,輪換著搬運,也能承受。


    又走了一會,走在前麵的肖恩忽然停下腳步。


    見他停下,沈曼如問:“怎麽了?”


    肖恩指著幾棵樹問道:“這幾棵是什麽樹?又像椰子又像棕櫚,但又不一樣,還結了這麽多果子。”


    椰子樹和棕櫚樹他們剛上島就發現了,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眼前這幾棵看著像但又不是,尤其是那果子,紅色的一大串一大串,一棵樹上足有幾十上百斤的樣子。


    這麽多果子看著就很喜人,要是能吃或者有什麽別的用處,那就太好了。肖恩這樣想,所以專門停下來問。


    白雷雷聞言走上前,盯著幾棵樹看了兩眼,表情瞬間由平淡轉向驚喜。


    “哎呀呀!肖恩哥!這是油棕!是油棕啊!太好了!”


    看她這麽興奮,沈曼如有點意外,白雷雷比剛才發現木瓜樹還要激動。


    可是這種果實她以前從未見過,不像是很好吃的樣子。


    “這個果子怎麽了?好吃嗎?”


    白雷雷點頭又搖頭,“好吃是好吃,但是好吃不是關鍵,它的果實可以榨油!棕櫚油!”


    油棕是棕櫚科油棕屬植物,與棕櫚樹以及椰子樹都是棕櫚科的近親,外形有點相似,但是油棕的株型比棕櫚樹更高大,葉片也更粗更大。


    棕櫚樹原產於中國,適應性較強,在秦嶺以南地區均有分布,而油棕原產於非洲熱帶地區,在我國僅海南、兩廣、雲南、福建、台灣等熱帶省份有栽培。


    白雷雷興高采烈地給眾人介紹:“油棕是非常高產的經濟作物,它隻在熱帶生長,能一年四季不停地結果,果實含油量非常高,榨出來的油叫棕櫚油,因為價格低、耐高溫,適合煎炸,廣泛用於食品加工行業。”


    “總之,有了油棕,以後咱們就不缺油吃了!”


    ——


    本章知識點:


    1. 番木瓜介紹


    2. 樹木的移植和搬運


    3. 油棕和棕櫚油介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荒島六人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角大王72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角大王728並收藏荒島六人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