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輝即時一擺手,“工作上的事,沒那麽嚴重。”然後把眼光轉向了一直沒發言的審計廳長秦小川,“秦廳長,你呢?我突然把你叫來,不會感到意外吧?”
秦小川身子一正,道:“我一點不意外。”
“哦?”
曾家輝拿眼盯著他,“為什麽?”
秦小川認真的答道:“你在三江省所做的一切,我們這些下屬都看在眼中,我知道你遲早會召見審計部門的…”
他說的是“審計部門”,而並非指他秦小川這個審計廳長。
這一點讓曾家輝滿意的點了一下頭,“秦廳長能想到這一點,我也不意外。“
盡管不完全清楚曾召見這三個部門的人來是什麽意思,但顯然跟經濟有關,不然審計部門參與進來就沒意義了,秦小川知道自己也應該表態了,“審計廳是直管部門,指哪兒,我們就打哪兒,讓審計誰,我們就審計誰。審計廳是業務部門,是以查帳為主的專門機構,一定會嚴格按照指示,依法嚴格開展審計工作,請下達指令吧。”
曾臉上始終帶著淡淡的笑容,抽了幾口煙,這才道:“既然大家都有幹好工作的意見表示,那我也就不繞彎子了。我無意查某個部門,也無意針對某個人,隻是省裏十幾億資金有點去向不明,我想搞清楚狀況,所以把幾位請來…”
趁著他停頓之際,秦小川插了一句嘴,“說的是轉移支付和省裏本來應該配套撥付下去的教師績效工資?”
“正是。”
“這個我們也早就想審一審了,正愁一直找不到機會呢。”
“哦。”
曾家輝對這一點也沒感到意外。
雖然財政廳一直是強勢的常務副省長袁平俊分管的部門,秦小川也很清楚隻要審計這筆資金,那就等於是向袁副省長挑畔、按常理,一個審計廳長還沒這份膽量,也不會隨意說出這話。可有一點想得通,那就是審計廳是直管的部門,上一任的時候,袁副省長與駱是不對路,二人一直明爭暗鬥,不可開交,相信審計廳在這裏麵受到的夾擊滋味不好受。正因為袁副省長太強勢,審計廳肯定心中大為憋屈,早有出一口惡氣的想法。
現在曾在三江省霸氣漸顯,秦小川自然會意識到這個出氣的時機已經到來,表態是一個方麵,重要的一個方麵是他真的可以付諸行動了。
審計這筆資金,任重道遠!
監察廳長許偉這麽認為,就連財政廳的副廳長劉子林也是如此看法。他作為財政廳的領導,這參與審查自己所在的部門,那是既有不自在的一麵,又有興奮的一麵。好在他覺得自己這幾年一直受到廳長的打壓,涼在一邊,心中自是不爽。但同時也慶幸,正因一邊涼快著,這次審查起來,總是跟自己一毛錢的關係都不會有。
曾家輝對工作的安排給了一個準確的定義:“這次隻是一個查清資金去向的內部審查。並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審計,大家把握好原則。”
他提出了三點要求:第一,查資金,不查人。第二,查去向,不查使用情況。第三,隻查不糾,不動幹戈。
這一點讓其他幾人有點搞不懂,許偉首先說話了,如果不查人,監察廳參與進去可就發揮不了作用了?”
“誰說的?”曾家輝眼皮一抬,“我的要求隻需要你們掌握,他不得對外麵的人講。你們隻管去查,別人怎麽認為,那是他們的事。”
一語驚醒幾人。
這是做大聲勢,其實要做的“活路”並不多,隻是想逼什麽人?或者是逼其出招。
官場有時也如江湖,如果對方不出招,你要想製服別人,還真是無從下手,可你隻要有辦法讓其感受到危險,而讓他不得不采取自救措施而出手的話,那你就開始慢慢掌握主動權了。
看著幾人沉思一番之後,臉上漸露會心的佩服之色,曾家輝才繼續道:“具體怎麽做,我不用細說,你們幾人下去後商量著辦,至於理由:一是省政府要錢沒錢,必須查錢的去向;二是上一任財政廳長易人,離任審計也是正常情況;三是新的到任,對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摸底也很正常。反正,理由你們自己找,不好說的情況下,盡管往我的身上推好了。”
雖然他說是讓幾人自己下去商量,可這幾人哪一個不是官場上的老油條,自然要借著這樣的機會與多探討一下,哪怕提出的問題一文不值,那也是與交好的一個機會,一個表示事事向請示的端正態度。
監察局長首先提出來,“對於審計介入之時,如果財政廳有人從中作梗,監督廳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對待部門的人,監察廳可以直接介入,協助審計部門工作,保證審計工作順利進行。另一種是對等來自其他方麵的阻力,如果監察廳會按照有關規定,全力頂住壓力,頂得住要頂,頂不住也會頂,這一點請放心。”
曾家輝微笑點頭,“很好。不過,對於某些人,我會出麵打個招呼的。”
某些人指誰,大家心知肚明。
常務副省長分管財政廳,自不用說。另一種猜想則是,這錢所說是有過親口指示,曾能向誰打招呼,大家是心照不宣。
曾剛來三江,怎麽來的,這一點已經不是什麽秘密。
曾家輝倒是在許偉的提示之下,對財政廳副廳長劉子林道:“劉廳長,財政廳的內部核心人物狀況,你比較清楚,多與許廳長配合,有些人可以請許廳長提前防範,怎麽讓其不擋道,由他解決。”
劉子林自然清楚其中的道道,點頭道:“好,我下來立即給許廳長擬一個名單。”
曾家輝最後提出了一個時限要求:“時間就一個星期,隻能提前,不能拖後。”
安排了這一切,他揮手讓幾人抓緊去辦。自己卻及時再次召集了國土資源廳下麵的土地征用拆遷辦和人力與勞動保障廳的負責人。
他要了解的是三江省黑窯墊付的民工工資與拆遷補償代開發商墊付的款項數據。
這個是現成的,他請他們來不是專為親手抄報表,而是強調一下保存原始依據問題。
秦小川身子一正,道:“我一點不意外。”
“哦?”
曾家輝拿眼盯著他,“為什麽?”
秦小川認真的答道:“你在三江省所做的一切,我們這些下屬都看在眼中,我知道你遲早會召見審計部門的…”
他說的是“審計部門”,而並非指他秦小川這個審計廳長。
這一點讓曾家輝滿意的點了一下頭,“秦廳長能想到這一點,我也不意外。“
盡管不完全清楚曾召見這三個部門的人來是什麽意思,但顯然跟經濟有關,不然審計部門參與進來就沒意義了,秦小川知道自己也應該表態了,“審計廳是直管部門,指哪兒,我們就打哪兒,讓審計誰,我們就審計誰。審計廳是業務部門,是以查帳為主的專門機構,一定會嚴格按照指示,依法嚴格開展審計工作,請下達指令吧。”
曾臉上始終帶著淡淡的笑容,抽了幾口煙,這才道:“既然大家都有幹好工作的意見表示,那我也就不繞彎子了。我無意查某個部門,也無意針對某個人,隻是省裏十幾億資金有點去向不明,我想搞清楚狀況,所以把幾位請來…”
趁著他停頓之際,秦小川插了一句嘴,“說的是轉移支付和省裏本來應該配套撥付下去的教師績效工資?”
“正是。”
“這個我們也早就想審一審了,正愁一直找不到機會呢。”
“哦。”
曾家輝對這一點也沒感到意外。
雖然財政廳一直是強勢的常務副省長袁平俊分管的部門,秦小川也很清楚隻要審計這筆資金,那就等於是向袁副省長挑畔、按常理,一個審計廳長還沒這份膽量,也不會隨意說出這話。可有一點想得通,那就是審計廳是直管的部門,上一任的時候,袁副省長與駱是不對路,二人一直明爭暗鬥,不可開交,相信審計廳在這裏麵受到的夾擊滋味不好受。正因為袁副省長太強勢,審計廳肯定心中大為憋屈,早有出一口惡氣的想法。
現在曾在三江省霸氣漸顯,秦小川自然會意識到這個出氣的時機已經到來,表態是一個方麵,重要的一個方麵是他真的可以付諸行動了。
審計這筆資金,任重道遠!
監察廳長許偉這麽認為,就連財政廳的副廳長劉子林也是如此看法。他作為財政廳的領導,這參與審查自己所在的部門,那是既有不自在的一麵,又有興奮的一麵。好在他覺得自己這幾年一直受到廳長的打壓,涼在一邊,心中自是不爽。但同時也慶幸,正因一邊涼快著,這次審查起來,總是跟自己一毛錢的關係都不會有。
曾家輝對工作的安排給了一個準確的定義:“這次隻是一個查清資金去向的內部審查。並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審計,大家把握好原則。”
他提出了三點要求:第一,查資金,不查人。第二,查去向,不查使用情況。第三,隻查不糾,不動幹戈。
這一點讓其他幾人有點搞不懂,許偉首先說話了,如果不查人,監察廳參與進去可就發揮不了作用了?”
“誰說的?”曾家輝眼皮一抬,“我的要求隻需要你們掌握,他不得對外麵的人講。你們隻管去查,別人怎麽認為,那是他們的事。”
一語驚醒幾人。
這是做大聲勢,其實要做的“活路”並不多,隻是想逼什麽人?或者是逼其出招。
官場有時也如江湖,如果對方不出招,你要想製服別人,還真是無從下手,可你隻要有辦法讓其感受到危險,而讓他不得不采取自救措施而出手的話,那你就開始慢慢掌握主動權了。
看著幾人沉思一番之後,臉上漸露會心的佩服之色,曾家輝才繼續道:“具體怎麽做,我不用細說,你們幾人下去後商量著辦,至於理由:一是省政府要錢沒錢,必須查錢的去向;二是上一任財政廳長易人,離任審計也是正常情況;三是新的到任,對財政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摸底也很正常。反正,理由你們自己找,不好說的情況下,盡管往我的身上推好了。”
雖然他說是讓幾人自己下去商量,可這幾人哪一個不是官場上的老油條,自然要借著這樣的機會與多探討一下,哪怕提出的問題一文不值,那也是與交好的一個機會,一個表示事事向請示的端正態度。
監察局長首先提出來,“對於審計介入之時,如果財政廳有人從中作梗,監督廳有兩種辦法:一種是對待部門的人,監察廳可以直接介入,協助審計部門工作,保證審計工作順利進行。另一種是對等來自其他方麵的阻力,如果監察廳會按照有關規定,全力頂住壓力,頂得住要頂,頂不住也會頂,這一點請放心。”
曾家輝微笑點頭,“很好。不過,對於某些人,我會出麵打個招呼的。”
某些人指誰,大家心知肚明。
常務副省長分管財政廳,自不用說。另一種猜想則是,這錢所說是有過親口指示,曾能向誰打招呼,大家是心照不宣。
曾剛來三江,怎麽來的,這一點已經不是什麽秘密。
曾家輝倒是在許偉的提示之下,對財政廳副廳長劉子林道:“劉廳長,財政廳的內部核心人物狀況,你比較清楚,多與許廳長配合,有些人可以請許廳長提前防範,怎麽讓其不擋道,由他解決。”
劉子林自然清楚其中的道道,點頭道:“好,我下來立即給許廳長擬一個名單。”
曾家輝最後提出了一個時限要求:“時間就一個星期,隻能提前,不能拖後。”
安排了這一切,他揮手讓幾人抓緊去辦。自己卻及時再次召集了國土資源廳下麵的土地征用拆遷辦和人力與勞動保障廳的負責人。
他要了解的是三江省黑窯墊付的民工工資與拆遷補償代開發商墊付的款項數據。
這個是現成的,他請他們來不是專為親手抄報表,而是強調一下保存原始依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