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洋貿易三十稅一的稅率低嗎?


    理論上低,但實際並不低。


    因為這些隻是明麵的稅,還有一項隱藏稅:大明圓寶!


    商人用貨物從東洋換來了大量的銀子,但是這些銀子並不能直接帶走,而是要在市舶司換成大明圓寶。


    一枚大明圓寶的含銀量隻有九錢一厘。


    商人會因此損失九厘銀子。


    也就是說,隱藏稅的稅率是百分之九。


    三十稅一的稅率是百分之三點三。


    二者相加,總稅率是百分之十二點三!


    稅率已然不低!


    這也是崇禎在推行大明圓寶後才增設港口的原因:他要通過大明圓寶征收隱藏稅。


    “鬆江府上海港的市舶司還有兩件事要做,”崇禎對著內閣成員說道:“第一,禁止糧食,番薯,洋芋,銅鐵等物資出海貿易。”


    “二,所有從東洋、西洋、南洋賺來的銀子都要換成大明圓寶。”


    範景文想了一下後問道:“陛下,每換一枚大明圓寶有六厘的利潤,其中朝廷拿走三厘,給地方衙門留三厘。現在市舶司管著港口,地方上三厘的利潤該如何分配?”


    “市舶司拿兩厘,地方衙門留一厘!”崇禎不假思索地回答。


    想讓市舶司的官員把活幹好,前提是把他們喂飽,所以分給他們兩厘的利潤。


    給地方留一厘的原因是地方有兵,出亂子後可以及時調兵平亂。


    範景文認真記下,施禮離開。


    崇禎伸了個懶腰,起身去後宮吃飯休息。


    時間轉眼就到了八月十五。


    北直隸永平府山海關內,吳三桂看著手裏的聖旨沉思不語。


    不多時,門外響起腳步聲。


    “啟稟總兵大人,方先生,胡將軍父子,夏將軍父子在門外求見。”吳三桂的親兵在門外沉聲說道。


    “請他們進來!”吳三桂說話的同時站了起來。


    吱地一聲,房門被人從外麵推開。


    緊接著五個人出現在視野之中。


    三個人站在前麵,兩個人立在後麵。


    前麵的三個人都是吳三桂心腹。


    站在中間的是大將胡心水,站在左手邊的是大將夏龍山,站在右手邊的是謀士方光琛。


    曆史上的吳三桂有三個謀士,分別是汪士榮,劉玄初和方光琛。


    汪士榮出身不祥,雖然擅長謀劃,但是人品有問題。


    他趁著兄長外出經商時和嫂子胡搞亂搞,被後媽發現後又和後媽搞到了一起。


    本來三個人可以一起生活,結果被汪士榮的老爹發現了...


    為了不被老爹打死,他隻能逃往外地避難。


    逃亡途中他遇到了吳三桂,並趁機投到其麾下。


    劉玄初最早在大西將領劉文秀麾下任職,劉文秀被清軍擊敗後,他輾轉到了吳三桂帳中。


    方光琛是方一藻的兒子。


    方一藻是天啟年間的進士,先後擔任過知府,僉都禦史,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以及大明兵部尚書。


    吳三桂為了有人能在朝中幫他說話,索性投入方一藻門下,並和方光琛成了忘形交(指不拘身份、形跡的知心朋友)。


    這個時間點的吳三桂沒有遇到汪士榮和劉玄初,所以他嚴格意義上的謀士隻有方光琛一人。


    不過,來的五個人裏麵還有兩個人擅長謀劃。


    一個是胡心水的兒子胡國柱,還有夏龍山的兒子夏國相。


    吳三桂為了籠絡他們,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分別嫁給了他們。


    他們分別站在自己父親的身後,一言不發。


    胡心水帶領眾人朝吳三桂施禮:“見過總兵大人!”


    “不必多禮,請坐!”吳三桂擺了擺手,隨後指向凳子。


    眾人落座的同時,下人們將茶端了上來。


    下人離開後,吳三桂這才說話。


    他將手裏的聖旨遞到胡心水手裏,並對所有人說道:“諸位,一刻鍾前我接到了朝廷的旨意。”


    “朝廷有何旨意?”方光琛迫不及待地問。


    “朝廷命我出關打探關外的情況,不出意外的話...朝廷要收複遼東了!”吳三桂皺著眉,端起手裏的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茶。


    此時胡心水已經看完了聖旨的內容,他沒說話,而是轉手將聖旨遞到夏龍山手中。


    夏龍山看完後也沒說話,將聖旨遞給方光琛。


    方光琛看完後繼續往後傳,等所有人都看完聖旨後,吳三桂放下茶杯並問道:“諸位,我該怎麽辦?”


    胡心水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覺得應該按照朝廷的旨意辦事,決不能抗旨。”


    “我知道,”吳三桂深吸一口氣,“我想問的是朝廷反攻遼東時,我該怎麽辦?”


    “能怎麽辦?當然是服從命令了,難道總兵大人還有其他想法?”夏龍山大大咧咧的說道。


    “夏兄此言差矣,總兵大人不是這個意思!”謀士方光琛輕咳一聲:“我個人認為,此番命總兵大人出關打探消息是假,讓建奴有所防備是真。”


    “何以見得?”吳三桂抬頭看向方光琛。


    “朝廷視關寧軍為眼中刺久矣,否則絕不會悄悄命李性忠、李憲忠二人打造出一支五萬人的騎兵!一旦反攻遼東,朝廷肯定會驅使關寧軍在前麵,借建奴的手殺咱們的人!”方光琛回答。


    “不...不至於吧!”吳三桂不是很認同方光琛的言論,“關寧軍雖然有跋扈之舉,但畢竟是朝廷的軍隊,應該不至於被朝廷視為眼中刺!”


    “至於命李性忠、李憲忠二人打造騎兵,大概率也隻是為了製衡咱們,而不是對咱們下手!”


    “再者遼東尚未收複,朝廷絕不會做出讓關寧軍送死的舉動。”


    “錯了,總兵大人您錯了!”方光琛說話的同時站了起來,他快速說道:“孫子兵法有雲,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是克敵製勝的訣竅,不能提前泄露給對方。


    方光琛接著說道:“如果朝廷真的想收複遼東,做好準備直接出兵就行了,沒有防備的建奴必然會節節敗退!”


    “現在可倒好,先讓總兵大人出關查探敵情,建奴得知後肯定有所防備!”


    吳三桂坐在椅子上不說話。


    一直沒說話的夏國相輕咳一聲:“我覺得方先生有些危言聳聽了!”


    “願聞其詳!”方光琛臉上帶著笑意,心裏卻冷哼了一聲。


    夏國相對著方光琛深施一禮:“剛才方先生提到了孫子兵法,可是孫子兵法還說過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朝廷打算收複遼東,可是對關外的情況一無所知,派總兵大人出關查探完全是情理之中的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距離亡國還有七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文盲寫小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文盲寫小說並收藏大明:距離亡國還有七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