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汴州近日來誰最春風得意,當屬薛伊奴,沒有之一。


    開封府大典上,北周帝後親臨,高官顯貴雲集,作為宮大家的伴唱,她一曲高歌伴舞,驚豔出場,博得了滿場喝彩,當真一炮而紅。


    待晚宴之後,帝後退場,她以礬樓歌坊當家的身份,出麵號召各方人物替渤海籌募物資。情景之火熱,捐獻之踴躍,令她瞠目結舌。


    千餘車的物資,居然一蹴而就,好像不要錢似往水裏扔。


    她頭一次發現世上有錢人居然這麽多,而且還這麽有錢。


    不怪她的眼界不高,怪她的出身並不算好。


    她的父親成為北漢的皇儲,也就是最近不到一年的事情。


    郭武代漢之後,河東軍使身為漢皇的親弟弟,在太原府稱帝,複立北漢。


    就算在這時,她的父親在北漢都算不上什麽人物。


    直到北漢於高平戰敗,柴興率領北周大軍圍了太原府足足兩個多月方才撤離。


    漢皇憂憤成疾,不久去世,她的幹爺繼北漢皇帝位,她的父親作為外甥兼養長子,成為實際上的儲君,這才乘風而起。


    奈何這些跟她的關係不大,因為她已經在北周的教坊司呆了很久了。


    作為教坊司的前任班首,她和教坊司的一眾佳麗一樣,從來都是以色娛人,以美貌和技藝取悅那些大人物。


    與其說是人,其實更像物件。


    好比房間裏的擺設,客人未必真的欣賞,主人也未必真的在意,僅是擺在那裏免得空蕩寒酸,瞧起來好看一點,主客之間的談資多上那麽一點。


    僅此而已。


    所以,她一直深感卑微,這還是頭一次被這麽多大人物眾星捧月。


    其實她的心裏很清楚,這些捐獻之人泰半都是衝著宮大家的麵子,宮大家不願意領銜,這才便宜了她,但還是忍不住感到飄飄然。


    尤其大典之後,邀請她表演的請柬直如暴風雪來襲,甚至可以一車一車地往裏拉。


    她忽然發覺自己有了選擇的權力,更有了矜持的資格,而非像以前那樣身不由己。


    不僅礬樓歌坊的主事人白綾對她客氣起來,甚至連易夕若都變得和藹可親,時常過來噓寒問暖,無非希望她應承某場表演。


    好在鴻飛道長非常及時地給她潑了盆冷水,令她沒有得意至忘形。曉得自己之所以有今天,僅是源於某個大人物地應許,而她的明天,也僅在人家一念之間。


    所以她很快就在鴻飛道長地提點之下打消了搬出陵光閣的念頭,並且跑去勾欄客棧拜謝風沙。


    因為臨近離開,許多事務需要安排妥當,風沙已經連著好幾天沒有睡個囫圇覺,昨晚又忙了個通宵,臨近天明才眯瞪那麽一小會兒。


    結果薛伊奴居然大清早地跑過來把他給吵醒。


    迷迷糊糊地想了想,正好有點事情用得著薛伊奴,於是起床梳洗見麵,順便請薛伊奴一起吃個早飯。


    今天是繪聲和授衣侍奉。


    最近他經常讓授衣弄一些蜀地風味的美食,今天也不例外。


    主要是因為蜀人自古好辛香,不提前適應一下,過去之後未必受得了,哪怕嘴受得了,肚子也受不了。


    辰流的口味倒是和蜀地接近,但是調味不會那麽濃鬱。汴州也有一些經營川食的店家,但是口味都經過了改良。


    之前他特意讓純狐姐妹做過正兒八經地川食,結果別說吃,差點沒熏暈過去,勉強吃了幾口,發現大半菜色他都受不了,隻能在口味上逐日遞增,慢慢地適應。


    這次授衣弄了一碗厚味色濃的麵條,瞧著觸目驚心,聞著膽顫心驚。


    其實不是不香,甚至很引食欲,奈何他的飲食習慣沒有那麽濃重,當真需要習慣。


    薛伊奴進來之後看了一眼,立馬借口需要保護嗓子不食辛香,隻看不吃。


    風沙含笑道:“繪聲給你備了清淡的茶飯,馬上就會送過來。”


    薛伊奴這才放心,之後又說了些感激的話,順便表表忠心。


    待繪聲送來茶飯之後,兩人很快吃完,就茶消食。


    風沙似閑聊般問道:“不知伊奴姑娘認識渤海的烈葉烈兄嗎?”


    “開封大典上見過一麵,之後錢三公子曾經帶他過來對奴奴表示感謝。”


    薛伊奴打心眼裏瞧不上這個粗莽的漢子,何況渤海已經滅國,烈葉僅是其中一個部落的首領而已。


    她礙於禮貌,錢三公子麵子不能不給,這才勉強應付一下,沒想到風少居然會知道這麽個小人物。


    風沙唔了一聲,又道:“我與烈兄曾經有過一麵之緣,可惜當時有事在身,未能結交,當真可惜。”


    薛伊奴沒想到他這麽在意,不由用上了心,想了想道:“豐樂幫的楚幫主好像與烈首領關係很好。”


    風沙好奇地問道:“何以見得?”


    他有些意外,這兩個人根本八竿子打不著啊!怎麽混到一塊兒去的?


    “最近豐樂幫裏多了很多渤海人,楚幫主給奴奴安排的護衛裏麵也有不少,偶爾聽到他們閑聊,說楚幫主和烈首領如何如何。”


    風沙微怔,旋即恍然。


    這肯定是伏劍的主意。


    之前他把一批閩人奴隸和一批渤海奴隸捆在一起扔給伏劍去頭疼。


    對於伏劍來說,閩人是天生的水手,加入三河幫她求之不得,越多越好。


    渤海人雖然勇猛,但是大多不善水性,三河幫作為一個水幫,隻能就地安置,奈何在汴州實在沒有那麽多產業可以消化這大幾百號人。


    於是就甩給了楚涉的豐樂幫,就算沒甩給全部,起碼甩了大半。


    盡管豐樂幫是三河幫一手扶持的,畢竟此幫創立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護礬樓歌坊,加上白綾和楚涉的親密關係,豐樂幫實際上是由礬樓歌坊花錢養著。


    礬樓歌坊背後站著侍衛司和武德司,兩司對於經營本身未必願意下本,但是在擴張觸角方麵絕對不會缺錢。


    隻要礬樓歌坊實際的主事人易夕若不反對,多養個幾百號人不算個事。


    易夕若肯定不會反對,因為這不是她出錢,甚至方便她通過冰井務來巧立名目,可以多撈一些錢。


    豐樂幫因此和侍衛司、武德司直接搭上關係,成為兩司的外圍,加上兵強馬壯,一定會迅速擴張。


    一舉多得,各方共贏。


    伏劍這丫頭,辦事越來越老道了。


    風沙不禁笑道:“看來我以後應該改口叫人家楚大幫主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興風之花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風落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風落木並收藏興風之花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