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專修精神異力的關係,風沙總在遭受反噬,整宿整宿地萬鬼索命,幾乎沒有熟睡過。
然而,昨晚與郭青娥相擁而眠,反噬奇跡般消失。
郭青娥仿佛化為一方靈氛,令人倍感安寧祥和,前所未有的通體舒暢。
以往像是壓著許多塊沉重的大石塊入睡,現在身上的石塊全部沒有了。
一下子身輕如燕,無比輕鬆。一覺到天明,無與倫比的香甜。
睜眼之後,風沙十分驚奇,找郭青娥討論,結果郭青娥回了句:“難怪我昨晚心神狂湧,原來源頭是你。”
風沙挺不好意思的,趕緊表態:“你要是不喜歡,以後分床好了。”
沒曾想郭青娥一口拒絕,居然說與他同睡對自己的修為大有裨益。
因為她心神太靜,根本生不起波瀾。然而,不禁挫磨,何以精進?
還說尋真台之所以叫尋真台,正是那裏有一方怪石,人隻要坐上去便心神不寧,不得不時刻平寧心神,於是修為遠比別處更易精進,得以尋真。
現在有他同床雙修,豈非每晚都可以麵對磨礪?而且遠比尋真台更加鬧心,修為精進更快,成道可期雲雲。
說這話的時候,一向古井不波的郭青娥難得興奮,看風沙的眼神都不對勁了,就像看著一件先天至寶,還是專屬於自己的那種。
風沙差點聽暈過去,這也算“同床”?這也算“雙修”?
至於反噬可以精進修為這點,他當然很清楚,因為他的精神修為就是如此精進的,一直增長迅速。
他等於在幫郭青娥加速修行。從此可以睡好覺了,修為卻也從此緩滯。
關於這點,他默默地認下了,並沒有告知郭青娥。
自從遭難,他徹底傷了元氣,精神修為再深,無法彌補體質的缺憾,那還不如成全永寧呢!
咚咚咚,長短幾下,窗格又響,還是馬珂潤。
她在隔壁房聽見這邊有動靜,知道主人醒了,想著主人和夫人可能還要纏綿一會兒,於是又等了片刻方才趕過來,服侍主人和夫人梳洗。
郭青娥修行有成,體質特異,辟穀食丹,少沾五穀葷腥,氤氳似半仙之體。並非一點都不染凡塵俗垢,但是大略梳洗一下足以。
不過,昨晚和衣而睡,又被風沙抱來摸去,衣裳難免皺皺巴巴。
於是風沙讓馬珂潤替夫人裏裏外外煥然一新。
郭青娥現在確實是北周的梁國長公主,不過她自幼進了隱穀,之後便去尋真台修道,生活一向簡樸。
雖然座前亦有道童、力士之流,那都是做些砍柴、搬運之類的粗活,日常起居,衣食住行,多半還是自己動手。
從來沒有人在別人麵前袒露身體,更不習慣讓人內外更衣,上下其手。
哪怕是女子也不行。
倒是風沙被人伺候慣了,要不是發現郭青娥不情不願,他根本沒有意識到這點,讓馬珂潤草草地替他梳洗一下,便命其離開。
剩下他自己在那兒手忙腳亂地換衣服。不是他連衣服都不會穿,實是他那些衣服的樣式看著挺普通不起眼,其實質料無不上乘,更是精工巧製。
一層疊著一層,一層壓著一層,內裏合體,外層塑型,輕鬆輕盈不臃腫,還能兼顧防風與保暖。
如果是炎炎夏日,采用的質料便薄如蟬翼,層層疊疊數層,甚至十數層,剛好疊到漏風不露肉。
總之,絕對不是靠自己兩隻手就可以穿好的,有時候四隻手都不夠用,得六隻手,八隻手。不然養那麽婢女幹什麽?
現在這一身已經算便服了,沒有那麽繁瑣。
盡管穿得手忙腳亂,盡管套得歪七八扭,終歸還是穿上了。
至於郭青娥的穿著才是真是簡單,大冷的天,也就裏外兩層,薄裏衣加厚外袍,擺明不怕冷,一下就換好了,換好衣服就開始打坐。
風沙甚至都來不及偷看。
房內沒有鏡子,風沙也不知道自己穿得是否得體,想了想,躡手躡腳地出門去隔壁,怎麽也得讓馬珂潤幫他整理一下,否則怎麽見人嘛?
出門才發現已經日上三竿,院內聚集了七八個人,還有一老一少兩名女子,似乎相談甚歡。
馬珂潤也在其中,且處於諸人中心,不知因為什麽,正盈盈淺笑。
引來數道灼熱的目光。
諸人後麵還有兩個小年輕拿眼偷窺,瞧一眼便躲,臉都紅了。
風沙轉目找了找,沒看見珂海。
恰好有個佩刀的藍衫青年說道:“據說這位儒劍之子不僅家學淵源,更拜入中嶽崇聖門,算得上儒道雙修,盡管年紀輕輕,內外功俱已登堂入室。”
諸人嘩然,皆讚譽有聲。
有人歎道:“崇聖門拜嵩山之神,乃中嶽之魂,嵩山各門各派無不受其管轄,這位黃少俠當真了不得啊!”
崇聖門始建於秦,本為祭祀太室山山神之場所,漢武帝遊嵩山時增其舊製,北魏時正式定名,後來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嶽,加封太室山山神為中嶽神。
也就是說,崇聖門的地位乃是曆代皇帝正兒八經冊封的,當然非同一般。
風沙聽了不禁撇嘴。
自北魏開始,崇聖門便由道門管理,隱穀早先以此為支點對抗佛門,後來占下當時的嵩陽寺,改建為嵩陽觀,便是隱穀,也就是現在的太乙書院。
嵩陽觀建立後,崇聖門的重要性迅速降低,變成隱穀的一張皮。
類似於金陵幫之於南唐皇室,不過更像江城會之於東鳥皇室,與隱穀有些關聯,但並非直轄。
對於隱穀來說,嵩山再是山門也僅是一隅,地位重要,並非最重要。最重要的地方還是都城。原先是長安,是洛陽,現在自然是開封府。
隱穀通過崇聖門來影響嵩山的各方勢力,崇聖門本身亦擁有相當的官方背景,江湖勢力自然無不遵從,甚至仰望。
武林勢力多少會給些麵子,但是並非言聽計從,一旦被崇聖門觸犯到利益,該鬧照樣鬧。尤以佛門最不從,柴興滅佛之前,沒事都要鬧上幾下呢!
壓下還則罷了,如果壓不下,崇聖門就會替隱穀背鍋,處理幾個首腦,以平眾怒。
這種地方,隱穀當然不可能派駐核心。
要麽是間接關係,要麽屬於邊緣人物。
這時,有人問道:“還不知道這位黃少俠叫什麽呢?”
藍衫青年笑道:“單字一個期,後會有期的期。說來也巧,聽說他昨天剛剛出師,下山第一站便來到龍門山莊,還是夏莊主有麵子啊!”
有人笑道:“依我看,是夏小姐麵子大。”
眾人皆笑。
黃期?風沙覺得這名字有些耳熟,轉念一想,不會是昨天剛被逐出隱穀的那個黃子期吧?
子是隱穀儒門學堂的當代字輩,比如何子虛,程子佩。一旦被逐出隱穀,字輩自然取消。
畢竟是龐公的弟子,就算把人趕出隱穀,總要給龐公留點顏麵,掛名到崇聖門也算順理成章。
不過,應該沒有這麽巧吧?
又有人道:“以這位黃少俠的出身和地位,看來夏莊主的女婿不會是別人了。”
眾人紛紛點頭,深以為然。
……
然而,昨晚與郭青娥相擁而眠,反噬奇跡般消失。
郭青娥仿佛化為一方靈氛,令人倍感安寧祥和,前所未有的通體舒暢。
以往像是壓著許多塊沉重的大石塊入睡,現在身上的石塊全部沒有了。
一下子身輕如燕,無比輕鬆。一覺到天明,無與倫比的香甜。
睜眼之後,風沙十分驚奇,找郭青娥討論,結果郭青娥回了句:“難怪我昨晚心神狂湧,原來源頭是你。”
風沙挺不好意思的,趕緊表態:“你要是不喜歡,以後分床好了。”
沒曾想郭青娥一口拒絕,居然說與他同睡對自己的修為大有裨益。
因為她心神太靜,根本生不起波瀾。然而,不禁挫磨,何以精進?
還說尋真台之所以叫尋真台,正是那裏有一方怪石,人隻要坐上去便心神不寧,不得不時刻平寧心神,於是修為遠比別處更易精進,得以尋真。
現在有他同床雙修,豈非每晚都可以麵對磨礪?而且遠比尋真台更加鬧心,修為精進更快,成道可期雲雲。
說這話的時候,一向古井不波的郭青娥難得興奮,看風沙的眼神都不對勁了,就像看著一件先天至寶,還是專屬於自己的那種。
風沙差點聽暈過去,這也算“同床”?這也算“雙修”?
至於反噬可以精進修為這點,他當然很清楚,因為他的精神修為就是如此精進的,一直增長迅速。
他等於在幫郭青娥加速修行。從此可以睡好覺了,修為卻也從此緩滯。
關於這點,他默默地認下了,並沒有告知郭青娥。
自從遭難,他徹底傷了元氣,精神修為再深,無法彌補體質的缺憾,那還不如成全永寧呢!
咚咚咚,長短幾下,窗格又響,還是馬珂潤。
她在隔壁房聽見這邊有動靜,知道主人醒了,想著主人和夫人可能還要纏綿一會兒,於是又等了片刻方才趕過來,服侍主人和夫人梳洗。
郭青娥修行有成,體質特異,辟穀食丹,少沾五穀葷腥,氤氳似半仙之體。並非一點都不染凡塵俗垢,但是大略梳洗一下足以。
不過,昨晚和衣而睡,又被風沙抱來摸去,衣裳難免皺皺巴巴。
於是風沙讓馬珂潤替夫人裏裏外外煥然一新。
郭青娥現在確實是北周的梁國長公主,不過她自幼進了隱穀,之後便去尋真台修道,生活一向簡樸。
雖然座前亦有道童、力士之流,那都是做些砍柴、搬運之類的粗活,日常起居,衣食住行,多半還是自己動手。
從來沒有人在別人麵前袒露身體,更不習慣讓人內外更衣,上下其手。
哪怕是女子也不行。
倒是風沙被人伺候慣了,要不是發現郭青娥不情不願,他根本沒有意識到這點,讓馬珂潤草草地替他梳洗一下,便命其離開。
剩下他自己在那兒手忙腳亂地換衣服。不是他連衣服都不會穿,實是他那些衣服的樣式看著挺普通不起眼,其實質料無不上乘,更是精工巧製。
一層疊著一層,一層壓著一層,內裏合體,外層塑型,輕鬆輕盈不臃腫,還能兼顧防風與保暖。
如果是炎炎夏日,采用的質料便薄如蟬翼,層層疊疊數層,甚至十數層,剛好疊到漏風不露肉。
總之,絕對不是靠自己兩隻手就可以穿好的,有時候四隻手都不夠用,得六隻手,八隻手。不然養那麽婢女幹什麽?
現在這一身已經算便服了,沒有那麽繁瑣。
盡管穿得手忙腳亂,盡管套得歪七八扭,終歸還是穿上了。
至於郭青娥的穿著才是真是簡單,大冷的天,也就裏外兩層,薄裏衣加厚外袍,擺明不怕冷,一下就換好了,換好衣服就開始打坐。
風沙甚至都來不及偷看。
房內沒有鏡子,風沙也不知道自己穿得是否得體,想了想,躡手躡腳地出門去隔壁,怎麽也得讓馬珂潤幫他整理一下,否則怎麽見人嘛?
出門才發現已經日上三竿,院內聚集了七八個人,還有一老一少兩名女子,似乎相談甚歡。
馬珂潤也在其中,且處於諸人中心,不知因為什麽,正盈盈淺笑。
引來數道灼熱的目光。
諸人後麵還有兩個小年輕拿眼偷窺,瞧一眼便躲,臉都紅了。
風沙轉目找了找,沒看見珂海。
恰好有個佩刀的藍衫青年說道:“據說這位儒劍之子不僅家學淵源,更拜入中嶽崇聖門,算得上儒道雙修,盡管年紀輕輕,內外功俱已登堂入室。”
諸人嘩然,皆讚譽有聲。
有人歎道:“崇聖門拜嵩山之神,乃中嶽之魂,嵩山各門各派無不受其管轄,這位黃少俠當真了不得啊!”
崇聖門始建於秦,本為祭祀太室山山神之場所,漢武帝遊嵩山時增其舊製,北魏時正式定名,後來武則天登嵩山封中嶽,加封太室山山神為中嶽神。
也就是說,崇聖門的地位乃是曆代皇帝正兒八經冊封的,當然非同一般。
風沙聽了不禁撇嘴。
自北魏開始,崇聖門便由道門管理,隱穀早先以此為支點對抗佛門,後來占下當時的嵩陽寺,改建為嵩陽觀,便是隱穀,也就是現在的太乙書院。
嵩陽觀建立後,崇聖門的重要性迅速降低,變成隱穀的一張皮。
類似於金陵幫之於南唐皇室,不過更像江城會之於東鳥皇室,與隱穀有些關聯,但並非直轄。
對於隱穀來說,嵩山再是山門也僅是一隅,地位重要,並非最重要。最重要的地方還是都城。原先是長安,是洛陽,現在自然是開封府。
隱穀通過崇聖門來影響嵩山的各方勢力,崇聖門本身亦擁有相當的官方背景,江湖勢力自然無不遵從,甚至仰望。
武林勢力多少會給些麵子,但是並非言聽計從,一旦被崇聖門觸犯到利益,該鬧照樣鬧。尤以佛門最不從,柴興滅佛之前,沒事都要鬧上幾下呢!
壓下還則罷了,如果壓不下,崇聖門就會替隱穀背鍋,處理幾個首腦,以平眾怒。
這種地方,隱穀當然不可能派駐核心。
要麽是間接關係,要麽屬於邊緣人物。
這時,有人問道:“還不知道這位黃少俠叫什麽呢?”
藍衫青年笑道:“單字一個期,後會有期的期。說來也巧,聽說他昨天剛剛出師,下山第一站便來到龍門山莊,還是夏莊主有麵子啊!”
有人笑道:“依我看,是夏小姐麵子大。”
眾人皆笑。
黃期?風沙覺得這名字有些耳熟,轉念一想,不會是昨天剛被逐出隱穀的那個黃子期吧?
子是隱穀儒門學堂的當代字輩,比如何子虛,程子佩。一旦被逐出隱穀,字輩自然取消。
畢竟是龐公的弟子,就算把人趕出隱穀,總要給龐公留點顏麵,掛名到崇聖門也算順理成章。
不過,應該沒有這麽巧吧?
又有人道:“以這位黃少俠的出身和地位,看來夏莊主的女婿不會是別人了。”
眾人紛紛點頭,深以為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