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近正午,擂台上的比武接近尾聲,一對少年分出勝負,相互還禮,又向主人行禮,敗者下台,勝者等待。
黃期忽然足點立樁,瀟灑地翩然躍上擂台。
卓越的輕功,引得一片喝彩。
黃期往四方抱拳,表明了身份,然後擺開架勢,與勝者開打。
不過三招,兩人對拳飛退,看似平手,剛才的勝者已經敗了。
這人心知肚明,自己毫無還手之力,宛如牽線木偶,被迫三招平手,被迫多退一步。人家麵子給足,他則欣然認輸,因為硬撐下去隻會自取其辱。
在場不乏高手,看得清楚分明,對黃期的武功和的風度暗自稱讚,好感大增。
接下來黃期又擊敗幾名挑戰者,每次都剛好得贏。
哪怕眼光不夠高的人都看得出黃期的武功深不可測,隻是給敗者留麵子罷了,自然既敬且佩,更是交口讚譽。
大家都以為夏花定將落於黃家。
台下有人大喝道:“夏望山,伏牛山群匪揀你在登封做臥底,你也當真賣力,居然打著為女招婿的旗號,讓賊匪混入,意圖裏應外合,禍亂登封。”
此人滿臉虯髯,年近中年,內功出眾,嗓音渾雄,聲震耳嗡,傳遍四麵八方每一個角落。
本來嘈雜的人聲倏然收斂,待到他話語說完,已靜至鴉雀無聲。
在場所有人不管看得見看不見,全往發聲處投注視線。
一陣死寂之後,夏莊主豁然起身,大踏步走至擂台,背手俯視道:“爾等何人,竟敢血口噴人。”
黃期一個快步,躍至夏莊主身側,向台下冷視道:“閣下當眾告發,可知後果?如若拿不出證據,別說夏莊主放不過你,在下也絕不與你善罷甘休!”
虯髯客陰陽怪氣地冷笑道:“喲~這還沒取人家女兒過門就開始幫未來嶽丈說話了。你身為崇聖門副執事,難道不該秉公任直,難道不該鐵麵無私?”
“少逞口舌之快。夏莊主聲譽卓著,大家有目共睹。”
黃期正氣凜然地比手道:“在場都是江湖豪傑,既有後起之秀,亦有武林名宿。眾目睽睽,是黑白不了,是白黑不了,一二妄人亂言,不足以汙蔑。”
“說得好。”虯髯客大喝一聲,縱身躍上高台,與黃期麵對麵直視道:“如果我拿出證據,你又怎麽說?”
“在下堅信夏莊主大仁大義,乃正義豪俠。”
黃期冷哼道:“你當眾汙蔑千言,不如拿出一證。相信在場諸位眼明心亮,是非黑白,自有公論。屆時,我是何種態度,大家拭目以待便是。”
虯髯客笑道:“知人知麵不知心。你才來多久,竟敢為別人如此擔保。如果我指控屬實,難道你會與他同死不成?”
“我確實來得時間不長,卻與夏小姐真心相交,夏小姐的冰魂雪魄,人品貴重,在下親身所感,十分心折。有女如此,父親怎會是壞人?”
黃期朗聲道:“如果你拿得出證據,我自會代表崇聖門秉公裁斷,至於我個人,大不了夏小姐共死便是。”
金石之音,擲地有聲,台下爆發一陣喝彩。
不過,兩人你一言我一句,倒是沒夏莊主什麽事了。
虯髯客怔怔看黃期少許,點頭道:“不愧是崇聖門人,果然有情有義。可惜遇人不淑。”忽然轉視一指:“此女與夏小姐情同姐妹,不錯吧?”
正是指向授衣。
夏冬雙手揪緊衣角,神情十分緊張。
本來她和黃期說好了,龍門武館全力配合縣衙監看授衣以及與授衣相關那些人,防止內外異動。
隻要熬過今天,讓賊匪無功而返,她再和黃期一起向令君求情,以被人利用的名義,替授衣開脫。
沒曾想半途殺出個程咬金,把事情公之於眾,這下休想善了。
一旦授衣被當眾認定勾結賊匪,那麽誰來求情都沒用了。
她與純狐姐妹的關係當真很好,當然心慌。現在都不敢去看授衣。
黃期皺眉道:“夏小姐與授衣小姐交好,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虯髯客衝授衣冷笑:“純狐小姐,你也是名門弟子,居然勾結賊匪,圖謀不軌,你若知羞,趕緊交代,然後自戕謝罪,免得禍及家裏,讓師門蒙羞。”
眾人再度安靜下來,授衣家世不凡,師門不凡,當下更是三河幫的執劍。
三河幫近年聲名大噪,勢力遍布長江兩淮,甚至開始往黃河流域發展,雖然目前還不是天下十三幫會,然而已經被江湖人等同視之。
缺得僅是一次可以正式定鼎的事件,比如一場大戰。
此人居然敢如此直言不諱,開罪授衣,這可不是好玩的,會死人的。
授衣安之素若,淡淡地道:“你算老幾,憑什麽你說什麽就是什麽?你讓本小姐死,本小姐就得死?指控半天,證據何在?”
眾人交頭接耳,覺得有道理。如果這人僅是一味指控,卻不拿出證據,確實無法服眾。
虯髯客嘿嘿一笑,忽然抓住背負的包裹往地上一扔,嘴上道:“這是我從純狐授衣那裏偷來的,因為太多,隻拿了幾把。大家看看,這算不算證據。”
包袱落地散開,現出幾把擦得油亮的臂弩。
台下眾人看不太清楚,好奇心勾得人奮力窺視,不乏踮腳,甚至躍起。
凡看清者,無不色變。
台上兩側還坐著幾位江湖前輩和一眾幫會高層,他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一個個豁然起身,目光在授衣和臂弩之間來回掃視。
首席一位老者冷視授衣,森然道:“純狐授衣,這幾把弩弓真是你的?你那兒還有更多?私攜禁弩,你想幹什麽!造反嗎!!”
虯髯客大聲道:“在場她的手下以及朋友,加起來足有百人,內有龍門武館配合,外有賊匪呼應,仗之弩弓,強襲縣衙都不成問題,登封恐成煉獄。”
台上台下,嘩然大作。
有人喝道:“拿下他們,膽敢反抗,格殺勿論。”
安排座位的人似乎早有預謀,授衣、馬玉憐和初雲在台上坐得很開,在台下的手下同樣分得很開,硬是被高台分隔在東西南三個方位。
每一個方位,少則七八,多也不過十餘。其餘人留下守護住處和輜重。
周遭的那些江湖人也似乎早有準備,紛紛拔出兵器,三麵包圍之。
三女的手下立時背靠高台成圈縮緊,同樣拔出了刀劍,與之對峙。
大戰一觸即發。
……
黃期忽然足點立樁,瀟灑地翩然躍上擂台。
卓越的輕功,引得一片喝彩。
黃期往四方抱拳,表明了身份,然後擺開架勢,與勝者開打。
不過三招,兩人對拳飛退,看似平手,剛才的勝者已經敗了。
這人心知肚明,自己毫無還手之力,宛如牽線木偶,被迫三招平手,被迫多退一步。人家麵子給足,他則欣然認輸,因為硬撐下去隻會自取其辱。
在場不乏高手,看得清楚分明,對黃期的武功和的風度暗自稱讚,好感大增。
接下來黃期又擊敗幾名挑戰者,每次都剛好得贏。
哪怕眼光不夠高的人都看得出黃期的武功深不可測,隻是給敗者留麵子罷了,自然既敬且佩,更是交口讚譽。
大家都以為夏花定將落於黃家。
台下有人大喝道:“夏望山,伏牛山群匪揀你在登封做臥底,你也當真賣力,居然打著為女招婿的旗號,讓賊匪混入,意圖裏應外合,禍亂登封。”
此人滿臉虯髯,年近中年,內功出眾,嗓音渾雄,聲震耳嗡,傳遍四麵八方每一個角落。
本來嘈雜的人聲倏然收斂,待到他話語說完,已靜至鴉雀無聲。
在場所有人不管看得見看不見,全往發聲處投注視線。
一陣死寂之後,夏莊主豁然起身,大踏步走至擂台,背手俯視道:“爾等何人,竟敢血口噴人。”
黃期一個快步,躍至夏莊主身側,向台下冷視道:“閣下當眾告發,可知後果?如若拿不出證據,別說夏莊主放不過你,在下也絕不與你善罷甘休!”
虯髯客陰陽怪氣地冷笑道:“喲~這還沒取人家女兒過門就開始幫未來嶽丈說話了。你身為崇聖門副執事,難道不該秉公任直,難道不該鐵麵無私?”
“少逞口舌之快。夏莊主聲譽卓著,大家有目共睹。”
黃期正氣凜然地比手道:“在場都是江湖豪傑,既有後起之秀,亦有武林名宿。眾目睽睽,是黑白不了,是白黑不了,一二妄人亂言,不足以汙蔑。”
“說得好。”虯髯客大喝一聲,縱身躍上高台,與黃期麵對麵直視道:“如果我拿出證據,你又怎麽說?”
“在下堅信夏莊主大仁大義,乃正義豪俠。”
黃期冷哼道:“你當眾汙蔑千言,不如拿出一證。相信在場諸位眼明心亮,是非黑白,自有公論。屆時,我是何種態度,大家拭目以待便是。”
虯髯客笑道:“知人知麵不知心。你才來多久,竟敢為別人如此擔保。如果我指控屬實,難道你會與他同死不成?”
“我確實來得時間不長,卻與夏小姐真心相交,夏小姐的冰魂雪魄,人品貴重,在下親身所感,十分心折。有女如此,父親怎會是壞人?”
黃期朗聲道:“如果你拿得出證據,我自會代表崇聖門秉公裁斷,至於我個人,大不了夏小姐共死便是。”
金石之音,擲地有聲,台下爆發一陣喝彩。
不過,兩人你一言我一句,倒是沒夏莊主什麽事了。
虯髯客怔怔看黃期少許,點頭道:“不愧是崇聖門人,果然有情有義。可惜遇人不淑。”忽然轉視一指:“此女與夏小姐情同姐妹,不錯吧?”
正是指向授衣。
夏冬雙手揪緊衣角,神情十分緊張。
本來她和黃期說好了,龍門武館全力配合縣衙監看授衣以及與授衣相關那些人,防止內外異動。
隻要熬過今天,讓賊匪無功而返,她再和黃期一起向令君求情,以被人利用的名義,替授衣開脫。
沒曾想半途殺出個程咬金,把事情公之於眾,這下休想善了。
一旦授衣被當眾認定勾結賊匪,那麽誰來求情都沒用了。
她與純狐姐妹的關係當真很好,當然心慌。現在都不敢去看授衣。
黃期皺眉道:“夏小姐與授衣小姐交好,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虯髯客衝授衣冷笑:“純狐小姐,你也是名門弟子,居然勾結賊匪,圖謀不軌,你若知羞,趕緊交代,然後自戕謝罪,免得禍及家裏,讓師門蒙羞。”
眾人再度安靜下來,授衣家世不凡,師門不凡,當下更是三河幫的執劍。
三河幫近年聲名大噪,勢力遍布長江兩淮,甚至開始往黃河流域發展,雖然目前還不是天下十三幫會,然而已經被江湖人等同視之。
缺得僅是一次可以正式定鼎的事件,比如一場大戰。
此人居然敢如此直言不諱,開罪授衣,這可不是好玩的,會死人的。
授衣安之素若,淡淡地道:“你算老幾,憑什麽你說什麽就是什麽?你讓本小姐死,本小姐就得死?指控半天,證據何在?”
眾人交頭接耳,覺得有道理。如果這人僅是一味指控,卻不拿出證據,確實無法服眾。
虯髯客嘿嘿一笑,忽然抓住背負的包裹往地上一扔,嘴上道:“這是我從純狐授衣那裏偷來的,因為太多,隻拿了幾把。大家看看,這算不算證據。”
包袱落地散開,現出幾把擦得油亮的臂弩。
台下眾人看不太清楚,好奇心勾得人奮力窺視,不乏踮腳,甚至躍起。
凡看清者,無不色變。
台上兩側還坐著幾位江湖前輩和一眾幫會高層,他們可是看得清清楚楚,一個個豁然起身,目光在授衣和臂弩之間來回掃視。
首席一位老者冷視授衣,森然道:“純狐授衣,這幾把弩弓真是你的?你那兒還有更多?私攜禁弩,你想幹什麽!造反嗎!!”
虯髯客大聲道:“在場她的手下以及朋友,加起來足有百人,內有龍門武館配合,外有賊匪呼應,仗之弩弓,強襲縣衙都不成問題,登封恐成煉獄。”
台上台下,嘩然大作。
有人喝道:“拿下他們,膽敢反抗,格殺勿論。”
安排座位的人似乎早有預謀,授衣、馬玉憐和初雲在台上坐得很開,在台下的手下同樣分得很開,硬是被高台分隔在東西南三個方位。
每一個方位,少則七八,多也不過十餘。其餘人留下守護住處和輜重。
周遭的那些江湖人也似乎早有準備,紛紛拔出兵器,三麵包圍之。
三女的手下立時背靠高台成圈縮緊,同樣拔出了刀劍,與之對峙。
大戰一觸即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