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昭昭聽奶奶絮絮叨叨像在對她說,又似在對自己說,捧著個比她臉還要大的粗瓷大碗,努力的往嘴裏吸溜著稀薄的玉米糊糊。


    她把幹糧笸蘿裏黑漆漆的高梁地瓜兩摻麵的窩頭向奶奶推了推,“奶,我喝粥就飽了,這兩個窩頭您吃了吧!”


    韓趙氏伸手拿起一個窩頭硬塞進韓昭昭的手裏,“咱倆一人一個,奶奶這幾天沒心思做飯,糊弄好幾天,都把你餓瘦了。


    等過去這段時間,等奶奶緩過這茬來,給你做好吃的改善改善。”


    老太太看著孫女的小臉,才幾天工夫,就變得臘黃臘黃的,這才驚覺自己不能再這樣沉浸在巨大的悲傷中了。


    逝者已逝,她應該打起精神來,說什麽也要把孫女照顧好,撫養她健康長大。


    她心裏暗罵自己真是老糊塗了,家裏死過那麽多人,她韓趙氏還不是硬撐過來了。


    咋的,熬到新社會了,她還要趴窩了呢!


    現在兒子兒媳婦她都管不上了,剩下這根獨苗,可不能讓她出事。


    孩子生病夭折她又不是沒經曆過,這次說什麽也得保住老韓家的唯一的孩子。


    “奶,我真吃不下了,再硬吃我就吐了!”


    這話不是虛的,穿過來這幾天,頓頓都是玉米稀糊糊和粗糧窩頭就老鹹菜疙瘩,她感覺胃裏直泛酸水,真咽不下去。


    韓昭昭已經適應了這具身體,也適應了和奶奶相依為命的生活。


    每當看著奶奶慈祥堅毅的臉,她就會不由自主的想起她前世的姥姥。穿越成小孩子,經過這幾天的默默觀察模仿,現在她身上已經沒有什麽違和感了。


    即便和原身有些不同,韓趙氏因為乍然失去兒子和媳婦,一直渾渾沌沌的,也沒有發現。


    至於街坊們,更不會有所察覺,家家活那麽多,天天忙的腳打後腦勺,誰會注意鄰居家的小孩子呢。


    何況她家攤上這麽大的事,別說孩子了,就是平日裏開朗能幹的韓趙氏,不也變了性子嗎?


    以前多敞亮的東北老娘們,家逢大難,性情大變,大家都明白!


    在這種情況下,韓昭昭換了芯子,不再是以前的韓昭昭,沒引起任何人的注意,韓昭昭偷偷鬆了口氣,總算是蒙混過關了。


    韓奶奶她們這代女人,都是從舊社會走出來的,沒念過一天學堂,不認識什麽字,也沒人給她們講過什麽理想和道理。


    但她們卻是最善良淳樸堅強的一輩人,曆經磨難,百折不撓。隻要一息尚存,就會努力活著。


    苦、難、生、死,都打不敗她們最頑強的生命力。


    短短的幾天時間,韓昭昭從奶奶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她想,她好像明白了老天爺讓她穿越到這個年代的意義。


    從此以後,她要努力把前世的一切深埋內心深處,做好韓昭昭,照顧好這一世的奶奶,這是一位多麽讓人尊敬愛戴的老人啊!


    來到這個年代,吃苦的思想準備她有,可是身體生理反應真拉垮。


    她很難想象,現在三年災荒還沒來,平時雖然吃不好,但是也能吃的飽。就這飯食她都難以下咽,等明年以後,糧荒來臨,她該怎麽辦?


    據說,那時候大家都吃樹皮草根觀音土了,餓死的人非常多,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脾胃虛弱消化不了那些植物纖維,是死亡率最高的人群。


    她們家祖孫二人,老的老,小的小,想撐過去這次災難,是個很大的考驗。


    韓昭昭這段時間精神很是疲憊,有時候,她覺得自己就是這個七歲的女孩韓昭昭,對奶奶的悲傷感同身受。


    有時候,她也會精神恍惚,像是一個旁觀者,看家裏人來人往,如同在現代看舞台劇。


    不知道什麽時候,她家大門上殘存的紅對聯變成了白色的,門坎邊插上了火紙撕成的門幡。


    居委會的人來了,關心慰問她們祖孫的生活情況。胡同裏的鄰居奶奶大娘來了,陪奶奶坐坐說說話。


    隔壁的長輩大爺叔叔哥哥們來了,幫她家補了屋頂破碎的瓦塊,還替家裏買回了下個月的生活用煤。


    韓昭昭幫忙卸車,發現這個月拉回來的都是蜂窩煤。


    對於這些人,韓昭昭有的認識,有的麵熟,分不清誰是誰家的。也有的她一點兒印象也沒有。


    奶奶拒絕了很多嬸子大娘的幫忙,家裏的活能自己幹堅持自己幹。


    到了晚上,奶奶對韓昭昭說:“咱能不欠人情盡量不欠人情,以後咱家老的老,小的小,也幫不上別人家什麽忙,時間長了,別人會覺得咱們欠他們情份。


    不對等的情分,咱家不需要。常言說,靠山山倒,靠河河跑。昭昭啊,過日子還是要自己挺直腰板,打鐵還需自身硬!


    想過好日子,不能靠別人接濟,咱們的自己努力!


    昭昭,小芸、小蓮她們再來找你玩,你跟她們出去玩吧!明天你媽就過一期了,奶奶把你鞋上敷的孝撕下來,你就可以出門了。”


    韓昭昭搖搖頭,“奶,我不想出去玩,我在家陪你,幫你幹活。奶,我媽不回家嗎?”


    她現在是能少接觸熟人,就少接觸熟人。她可不敢小看這時代的孩子,七八歲的男孩女孩們,能頂大人使了。


    除了力氣不如大人大,做飯、打掃衛生、撿柴火、挖野菜、帶孩子樣樣都行,生活技能杠杠的,比後世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都強。


    “你爸媽的事,部隊另有安排,你媽是烈士,說是要等案子完了再說,讓咱等消息。


    咱家有你媽相片兒,以後家裏供奉遺像。你想媽媽了,就去你媽那屋和她念叨念叨,她肯定聽得見。”


    “嗯,奶,我想搬到爸爸媽媽的屋裏睡,我想他們了!”一直以來,她都是跟奶奶一起睡的,她非常不習慣。


    再說,她是有秘密的人,可不想沒有私人空間。要不是奶奶這段時間心情不好,她早想提出自己住一間屋了。


    韓昭昭觀察過了,她家是一個獨立的小院,雖然不大,住房麵積有兩百來平,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東南朝向的大門,有三間倒座房,三間正房,兩間耳房,東西各兩間廂房,整個院子方正整齊,是非常標準的一進北方四合院規製。


    前後總共十二間屋子,就是住五六口人也很寬鬆。


    門窗都是榫卯結構的雕花老式木製的,令人驚喜的是,和別人家糊窗戶紙不同,她們家的所有門窗上,竟然都安裝了玻璃。


    這在這個年代可是非常稀少的,透光性和保暖性可比糊窗戶紙的強太多了。


    穿過西耳房,開了個小門,直接通到後麵,房後竟然還有一個六十多平的後院。


    據鄰居們說,以前後院有一排後罩房的,戰爭年代塌了以後,就成了一片廢墟。


    ps:跪求各位路過的書友們,動一動您發財的小手,催更、書評、加書架搞起來,後台數據等您增磚添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荒年之情係四道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也曾是村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也曾是村花並收藏穿越荒年之情係四道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