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競爭工作
穿越荒年之情係四道溝 作者:我也曾是村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磨完扁鏟,韓昭昭又盯上了刨子。她拿起釘錘,三兩下把刨刃子投下來,又開始磨刨刃子。
先把平麵的鐵鏽磨一下,再磨坡麵。按刨刃子的坡度來磨才是最好的,磨出來才最鋒利,這也是需要技術的。
韓昭昭來了癮頭,磨完刨刃子,又開始伐鋸條。這些工具長時間不用,都生鏽了,讓韓昭昭看在眼裏,疼在心裏。
這要是讓前世她爸看到,肯定會心疼到流血,老頭會罵人發脾氣的。
老手藝人,最見不得家傳的工具被敗壞了,就是平時不用,他也會天天保養的鋥光瓦亮的。
“錚,錚,錚,錚錚!”韓昭昭正在沉浸式伐鋸條,悅耳的聲音她好多年沒聽到過了,現代她常用的都是電動工具,不鋒利直接換新的,也用不著再這樣麻煩的伐鋸條。
時隔多年,再聽到這種有節奏的聲音,讓她想起了小時候,她蹲在台階上,看爸爸幹木工活的情景。
“昭昭,開門,奶奶回來了!”門外傳來韓趙氏洪亮的聲音,韓昭昭嚇了一跳,趕緊丟下銼刀,去給奶奶開大門。
“奶,您咋去了這麽長時間?”
韓趙氏笑吟吟地走進門, “張主任讓我在辦公室等消息,她出去幫我問工作,不得個準信兒,我咋能先回來呢!”
“看您這麽高興,是有好消息嗎?”
“嗯,幸虧我今天去,到是有兩個單位要人。”
“啥單位,離家近不近?活累不累?”
“不累,城裏的活,還能比在老家種地累?一個是去廢品收購站幹臨時工,一年後能轉正,工資一個月發十五塊錢,還能給些票券。
一個是去合營飯店當勤雜工,一個月十八塊錢,也有轉正式工的機會,能發各種票證,關鍵是能管兩頓飯。”
韓昭昭一聽眼睛就亮了,廢品收購站好啊,過幾年撿漏的寶地!
“奶,我覺得您選廢品收購好,那裏離咱家近,隻隔了一條街,雖說髒點,可平時賣廢品的少,活能輕省些。”
韓趙氏皺起眉頭,“去飯店不好嗎?不但多三塊錢,還能給家裏省兩頓飯。
一個月下來,可能省不少糧食呢!沒轉正差三塊錢,轉正工資肯定也有差距,我想去飯店上班。
我出門的時候,後街上的王寡婦也去纏磨張主任呢,想要這個工作。
她家也是軍烈屬,聽說申請半年了,一直沒有等到合適的工作。你看著吧,這下一次放出來兩個工作崗位,這幾天肯定有不少困難家庭搶著要。
不過我尋思著,咱家一下少了你爸媽兩口人,居委會應該先考慮咱家吧!”
哎!韓昭昭暗暗歎氣,雖然賣慘挺慘的,不過現在就是比慘的時候,該賣還得咬著牙賣!
沒辦法,在高大上情操之前,生存才是第一重要的!
“奶,飯店勤雜工是不是擇菜洗菜,和麵切菜,洗碗打掃衛生啊?”
“是啊!這些活就是細碎些,不難也不累,咱們婦女家家的,在家不也天天幹嗎?”
“奶,要我說您還是別跟王寡婦大娘爭飯店的活了。一個是人家跑了好幾個月了,申請的比咱家早。咋滴也應該講究個先來後到,讓人家先挑。
再一個,居委會照顧烈屬,她家三個孩子張嘴吃飯,比咱家困難,咱也不能讓人家作難。
飯店的活可不輕快,掙錢多幹的也多,天天那麽多人吃飯,得洗多少菜,洗多少碗筷呀。
尤其是冬天,那手天天著涼水,還不得凍壞呀。我看還是廢品收購站好,現在家家過日子精細,也沒多少廢品可收,楊爺爺冬天躲屋裏烤火,天天閑著沒事幹,可輕快了。
您年紀也不小了,不比年輕人的身板,去廢品收購站工作,跟養老似的,既能有份工資票證拿,還能抽空照顧下家裏的菜地和雞兔,多好!”
韓趙氏沒說話,沉思著往裏走,孫女這話有理。情份這東西越用越薄,這次要是讓居委會太為難,下次家裏有啥事,人家怕是就不愛搭理她們了。
生活在城裏,和在農村沒什麽不一樣,和管事的人打好交道,還是非常重要的。
老太太雖然沒文化,不懂什麽經營人脈關係,但是經曆過亂世,和人怎樣打交道,她還是無師自通的。
“那咱先啥也不說,讓王寡婦先挑,反正不管咋說,奶以後肯定是有班上了。
我想去飯店幹,主要是貪那兩頓飯。咱娘倆一個月才供應四十多斤糧食,真不夠糊弄飽肚子的。
嗨,王寡婦住在大雜院,也沒個菜園補充點瓜菜的,帶著三個半大孩子也確實比咱家難過。
行吧,咱不和她爭,居委會肯定讓她去飯店幹,就這樣吧!
下午我就先去找張主任定下來去收購站,燒香咱得燒到前頭,讓別人看到咱謙讓的態度。”
不得不說,老太太果然是人老成精,瞬間她就想透徹了。
工作有了著落,日子就有了奔頭,老太太今天心情很好,看到院子裏曬的被褥,“哎呦,昭昭,你這是把西屋的被褥都抱出來曬上了?
這些被褥又沉又硬,真是難為你了。行吧,先晾著吧!
散散潮氣,等會兒把櫃子裏的東西都拾掇出來,幫奶一塊把這套補蓋都給拆了。
趁著這幾天天好,漿洗漿洗奶再重新把被做上。哎!這棉套按說用的時間不短了,疙瘩溜球的又硬又沉,也該找棉花匠重新彈彈了。
昭昭,這幾天你在家聽著點兒,胡同裏來了彈棉花的就叫住他,咱今年就把這些棉花重新彈彈。
你的棉祆棉褲我也沒做呢,趕明兒我一起拆了,再給你接上一塊,今年你個子長的快,肯定又瘦又短。
把棉花重新彈彈,續進去冬天你穿著也輕快暖和。”
韓昭昭邊收拾台階上擺了一地的工具,邊答應著:“我知道了奶奶,等會兒我讓小三子幫我聽著點動靜。
他們男孩子到處跑,讓他們看到彈棉花的就給喊過來,耽誤不了您做棉被棉祆。”
說起彈棉花,韓昭昭腦海裏自動閃現出一幅景象。黑瘦的彈棉花手藝人背著彈棉花的彈弓,手拿木製的比臉盆還大的木壓盤走街串巷。
他們一邊走著一邊吆喝:彈棉花了,打被套了!彈棉花了,打被套了!
有要彈棉花的人家,就會出門喊住他們,讓他們進門彈棉花。
看彈棉花,幾乎是每一個五零六零後最深刻的童年記憶,彈棉花,仿佛有魔法一般,讓所有的小孩子都為之著迷。
北方人彈棉花的弓子,多采用自然生長的彎曲樹木製成,弓弦用牛筯製成。
彈棉花的師傅身係腰帶,身後綁一根彈性好的木棍或竹竿,竿頂用繩子係彈弓,一手持弓,一手持木錘,用木錘震動弓弦,有節奏的打擊弓弦,弓弦就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均勻震動。
舊時彈棉花使用工具
ps:老鐵們,請繼續支持作者,把數據刷上去,這本書才有麵世的可能!
從某一方麵看,這本書也是大家的,請動動您的發財小手,催更、好評、加書架、刷禮物搞起來!
就像種植一株果樹,澆水施肥開始吧!
先把平麵的鐵鏽磨一下,再磨坡麵。按刨刃子的坡度來磨才是最好的,磨出來才最鋒利,這也是需要技術的。
韓昭昭來了癮頭,磨完刨刃子,又開始伐鋸條。這些工具長時間不用,都生鏽了,讓韓昭昭看在眼裏,疼在心裏。
這要是讓前世她爸看到,肯定會心疼到流血,老頭會罵人發脾氣的。
老手藝人,最見不得家傳的工具被敗壞了,就是平時不用,他也會天天保養的鋥光瓦亮的。
“錚,錚,錚,錚錚!”韓昭昭正在沉浸式伐鋸條,悅耳的聲音她好多年沒聽到過了,現代她常用的都是電動工具,不鋒利直接換新的,也用不著再這樣麻煩的伐鋸條。
時隔多年,再聽到這種有節奏的聲音,讓她想起了小時候,她蹲在台階上,看爸爸幹木工活的情景。
“昭昭,開門,奶奶回來了!”門外傳來韓趙氏洪亮的聲音,韓昭昭嚇了一跳,趕緊丟下銼刀,去給奶奶開大門。
“奶,您咋去了這麽長時間?”
韓趙氏笑吟吟地走進門, “張主任讓我在辦公室等消息,她出去幫我問工作,不得個準信兒,我咋能先回來呢!”
“看您這麽高興,是有好消息嗎?”
“嗯,幸虧我今天去,到是有兩個單位要人。”
“啥單位,離家近不近?活累不累?”
“不累,城裏的活,還能比在老家種地累?一個是去廢品收購站幹臨時工,一年後能轉正,工資一個月發十五塊錢,還能給些票券。
一個是去合營飯店當勤雜工,一個月十八塊錢,也有轉正式工的機會,能發各種票證,關鍵是能管兩頓飯。”
韓昭昭一聽眼睛就亮了,廢品收購站好啊,過幾年撿漏的寶地!
“奶,我覺得您選廢品收購好,那裏離咱家近,隻隔了一條街,雖說髒點,可平時賣廢品的少,活能輕省些。”
韓趙氏皺起眉頭,“去飯店不好嗎?不但多三塊錢,還能給家裏省兩頓飯。
一個月下來,可能省不少糧食呢!沒轉正差三塊錢,轉正工資肯定也有差距,我想去飯店上班。
我出門的時候,後街上的王寡婦也去纏磨張主任呢,想要這個工作。
她家也是軍烈屬,聽說申請半年了,一直沒有等到合適的工作。你看著吧,這下一次放出來兩個工作崗位,這幾天肯定有不少困難家庭搶著要。
不過我尋思著,咱家一下少了你爸媽兩口人,居委會應該先考慮咱家吧!”
哎!韓昭昭暗暗歎氣,雖然賣慘挺慘的,不過現在就是比慘的時候,該賣還得咬著牙賣!
沒辦法,在高大上情操之前,生存才是第一重要的!
“奶,飯店勤雜工是不是擇菜洗菜,和麵切菜,洗碗打掃衛生啊?”
“是啊!這些活就是細碎些,不難也不累,咱們婦女家家的,在家不也天天幹嗎?”
“奶,要我說您還是別跟王寡婦大娘爭飯店的活了。一個是人家跑了好幾個月了,申請的比咱家早。咋滴也應該講究個先來後到,讓人家先挑。
再一個,居委會照顧烈屬,她家三個孩子張嘴吃飯,比咱家困難,咱也不能讓人家作難。
飯店的活可不輕快,掙錢多幹的也多,天天那麽多人吃飯,得洗多少菜,洗多少碗筷呀。
尤其是冬天,那手天天著涼水,還不得凍壞呀。我看還是廢品收購站好,現在家家過日子精細,也沒多少廢品可收,楊爺爺冬天躲屋裏烤火,天天閑著沒事幹,可輕快了。
您年紀也不小了,不比年輕人的身板,去廢品收購站工作,跟養老似的,既能有份工資票證拿,還能抽空照顧下家裏的菜地和雞兔,多好!”
韓趙氏沒說話,沉思著往裏走,孫女這話有理。情份這東西越用越薄,這次要是讓居委會太為難,下次家裏有啥事,人家怕是就不愛搭理她們了。
生活在城裏,和在農村沒什麽不一樣,和管事的人打好交道,還是非常重要的。
老太太雖然沒文化,不懂什麽經營人脈關係,但是經曆過亂世,和人怎樣打交道,她還是無師自通的。
“那咱先啥也不說,讓王寡婦先挑,反正不管咋說,奶以後肯定是有班上了。
我想去飯店幹,主要是貪那兩頓飯。咱娘倆一個月才供應四十多斤糧食,真不夠糊弄飽肚子的。
嗨,王寡婦住在大雜院,也沒個菜園補充點瓜菜的,帶著三個半大孩子也確實比咱家難過。
行吧,咱不和她爭,居委會肯定讓她去飯店幹,就這樣吧!
下午我就先去找張主任定下來去收購站,燒香咱得燒到前頭,讓別人看到咱謙讓的態度。”
不得不說,老太太果然是人老成精,瞬間她就想透徹了。
工作有了著落,日子就有了奔頭,老太太今天心情很好,看到院子裏曬的被褥,“哎呦,昭昭,你這是把西屋的被褥都抱出來曬上了?
這些被褥又沉又硬,真是難為你了。行吧,先晾著吧!
散散潮氣,等會兒把櫃子裏的東西都拾掇出來,幫奶一塊把這套補蓋都給拆了。
趁著這幾天天好,漿洗漿洗奶再重新把被做上。哎!這棉套按說用的時間不短了,疙瘩溜球的又硬又沉,也該找棉花匠重新彈彈了。
昭昭,這幾天你在家聽著點兒,胡同裏來了彈棉花的就叫住他,咱今年就把這些棉花重新彈彈。
你的棉祆棉褲我也沒做呢,趕明兒我一起拆了,再給你接上一塊,今年你個子長的快,肯定又瘦又短。
把棉花重新彈彈,續進去冬天你穿著也輕快暖和。”
韓昭昭邊收拾台階上擺了一地的工具,邊答應著:“我知道了奶奶,等會兒我讓小三子幫我聽著點動靜。
他們男孩子到處跑,讓他們看到彈棉花的就給喊過來,耽誤不了您做棉被棉祆。”
說起彈棉花,韓昭昭腦海裏自動閃現出一幅景象。黑瘦的彈棉花手藝人背著彈棉花的彈弓,手拿木製的比臉盆還大的木壓盤走街串巷。
他們一邊走著一邊吆喝:彈棉花了,打被套了!彈棉花了,打被套了!
有要彈棉花的人家,就會出門喊住他們,讓他們進門彈棉花。
看彈棉花,幾乎是每一個五零六零後最深刻的童年記憶,彈棉花,仿佛有魔法一般,讓所有的小孩子都為之著迷。
北方人彈棉花的弓子,多采用自然生長的彎曲樹木製成,弓弦用牛筯製成。
彈棉花的師傅身係腰帶,身後綁一根彈性好的木棍或竹竿,竿頂用繩子係彈弓,一手持弓,一手持木錘,用木錘震動弓弦,有節奏的打擊弓弦,弓弦就會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均勻震動。
舊時彈棉花使用工具
ps:老鐵們,請繼續支持作者,把數據刷上去,這本書才有麵世的可能!
從某一方麵看,這本書也是大家的,請動動您的發財小手,催更、好評、加書架、刷禮物搞起來!
就像種植一株果樹,澆水施肥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