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家裏的鑰匙
穿越荒年之情係四道溝 作者:我也曾是村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呱嗒呱嗒”拉著風箱,韓昭昭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
等鍋燒開上氣了,她奶也洗完澡回來了。老太太從褲腰裏拽出鑰匙,打開櫥櫃門,挖了一瓢玉米麵,想了想,又去後院拿了些老白菜葉子。
洗幹淨剁碎揉進麵盆裏,用蒜窩子砸了幾粒大粒鹽撒進去,捏成了菜窩窩。
掀開鍋蓋架上箅子,沒貼餅子蒸了十幾個窩頭。“這老白菜梆子蒸窩頭可好吃了,一半兒菜一半糧,吃的飽還省糧食。
昭昭,奶做飯你要學著。奶像你這麽大的時候,灶上針線手拿把掐,就沒有不會的。
咱們生為女人,家裏條件再好,再嬌貴,這灶上的活,針線上的活也都得精通。
不然的話,等嫁了人,一家子老小張口要吃的,伸手要穿的,還不都是自己去幹。
不會你就作難,過日子不是一天半月,誰也替不了誰,該你幹的,哪一樣也跑不了。”
韓趙氏教導著孫女,現如今日子不比以前,不能再嬌慣孩子了,該教的都得讓她學會。
奶奶的臉在蒸汽下時隱時現,語氣低沉。韓昭昭芯子裏不是個孩子,她能理解韓趙氏此時的心情。
學唄,剛好她也不用找借口了,這樣下去,過一段時間,她奶會發現,她的孫女不但學習能力強,而且還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給她不時的來個創新!
“奶,您放心,灶上的活我一定好好學。我還想學好了給您做飯吃呢!
對了,咱家以後午飯咋辦?您是不是得帶飯,中午在單位吃?還是我在家做好了,給您送飯?”
說到做飯,韓昭昭趕緊問奶奶,她想掌握家裏的櫥櫃鑰匙,為以後偷渡糧食打埋伏,這可是個好機會,她絕不能放過。
老太太正在擺窩頭,把捏好的窩頭擺到篦子上,蓋好鍋蓋開始蒸。她下意識的瞥了眼櫥櫃,這才猶豫著說:
“現在天不冷,幹糧不怕涼。我中午就不回家了,帶點兒幹糧鹹菜就行。老王頭屋裏有灶頭,中午借他碗開水喝。
昭昭,你還小,自己在家待著吧,奶可不用你送飯,穿胡同過小巷的,奶可不放心。
明天起,我給你留下鑰匙,櫥櫃裏有油有鹽,中午自己在家做口熱湯喝,別吃涼的,小女孩受了涼容易傷身體。”
“奶,你把大門的鑰匙也給我留下吧!萬一供銷社來什麽降價的好東西,我也能跟著前院的大娘奶奶們一起去搶購。”
韓趙氏一聽她這話忍不住笑了,“就你?你不怕把你擠沒了?
每次供銷社有便宜的瑕疵品賣,那人山人海的,跟下餃子似的,我都擠不動,你還想撿便宜?
昭昭,咱還是老老實實在家待著吧!奶寧願啥也不要,也不想你受傷。”
壞了,此路不通!
韓昭昭趕緊補救,“奶,那我不去跟人去搶東西買了。但是我想出門跟小蓮她們一起去撿煤核,撿柴火。
要不咱冬天用啥燒炕呀?光指望那點兒煤可不夠咱娘倆用的。”
“不用你去撿柴火,郊區離家太遠了,你撿到柴火也弄不回來。
奶問過了,收購站一個月能休息兩天。等奶輪到休息,推著車子撿兩車柴就能撐一段時間。實在不夠燒,咱就花錢買點劈柴,反正也不貴,五塊錢的就夠咱燒一冬天了。”
把韓昭昭從灶台前拉出來,就讓她去收院裏曬的幹菜。
等韓昭昭收完幹菜,把笸帳都卷起來,她奶的飯也做好了。
“昭昭,飯好了,咱們開飯了!不做湯了,晚上喝開水吧!”
要鑰匙失敗!韓昭昭有些失望!沒有鑰匙就沒法鎖門,就限製了她想出去浪的自由。
索然無味的吃了晚飯,奶奶誇的無比好吃的菜窩頭也引不起她的興趣了。
不過她也沒少吃,晚飯她不但吃了一個大人拳頭大的窩頭,又吃了一塊三兩來重的地瓜,韓昭昭終於填飽了肚子。
“奶,你是在哪兒買到的地瓜呀?怎麽是白瓤的呢?我記得賣烤地瓜的是紅瓤的呀,那種比白瓤的甜吧?”
“你不懂,紅瓤地瓜甜,可粉子少,水份大,不撐肚,還不增產,也就烤著吃還行。
真當糧食,還得是白瓤地瓜。產量高,多出地瓜幹,磨出的地瓜粉也多,現在鄉下種的最多。
供銷社供應最多的就是這種,也更便宜,剛下來的時候才兩分錢一斤。
這地瓜可是好東西,產量高,好地孬地都能種,遇上災年,可是能救命的,再吃一塊不,你看這地瓜多麵。”
韓昭昭:確實挺麵的,就是有點噎人,吃一口地瓜就得灌一口水,不然的話,地瓜在口腔裏不打轉,噎得人咽不下去。
韓趙氏最近跟孫女聊的話題多了,自打家裏出事,她也不愛出門串門子,也不願意去胡同口的樹下跟老頭老太太們湊堆聊天了。
在家裏老是忍不住跟孫女啥事都嘮叨兩句,時間一長,也習慣拿孫女當個大人嘮嗑,何況,她也感覺到了,小孫女不但是個很好的聽眾,而且也變得越來越懂事了。
她說啥,這孩子好像都能明白,時不時的還能給她提個建議,雖然有時候有點不著調,當笑話聽,也能解悶。
這樣的相處方式很好,她感覺很舒服。祖孫倆嘮家常有來有往的,這才是過日子的正常樣子。
今天晚飯吃的早,洗碗刷鍋收拾好廚房天還亮著。韓趙氏把蘿卜幹收進盆裏,拌上細鹽,撒上一包五香麵,又在大鍋裏熥了一大把幹辣椒。
把熥得焦酥香辣的辣椒用擀麵杖壓的稀碎,撒進蘿卜幹裏,用手抓拌均勻,裝進大肚鹹菜壇子裏醒著醃製,蘿卜幹鹹菜就做好了。
韓昭昭看完全程,心想,這樣的蘿卜幹鹹菜醃製過程真是返璞歸真。既不用鹽提前殺一遍水,也不用放熟芝麻、花生油和白糖等輔料,簡單節約,就是不知道醃製的成品味道怎麽樣。
不過韓昭昭記憶中的味道還是不錯的,比別人家直接加水加大粒鹽醃製已經精細了很多。
可她知道,以前的記憶做不得準!五十年代的小女孩,還真沒吃過啥好東西,應該和她的味蕾有很大的差距。
蘿卜纓子還不太幹,“明天再曬一天,昭昭,別忘了放到太陽下去多翻兩遍。
白菜梆子也得曬上,那玩意曬的幹菜,到春天用水一泡蒸窩頭,哏啾啾的也挺好吃的,菜味很濃。”
什麽呀,幹白菜不加黃豆糝不加油鹽,吃起來跟草沒啥差別。別以為她不知道,一切都是為了省糧食。
等鍋燒開上氣了,她奶也洗完澡回來了。老太太從褲腰裏拽出鑰匙,打開櫥櫃門,挖了一瓢玉米麵,想了想,又去後院拿了些老白菜葉子。
洗幹淨剁碎揉進麵盆裏,用蒜窩子砸了幾粒大粒鹽撒進去,捏成了菜窩窩。
掀開鍋蓋架上箅子,沒貼餅子蒸了十幾個窩頭。“這老白菜梆子蒸窩頭可好吃了,一半兒菜一半糧,吃的飽還省糧食。
昭昭,奶做飯你要學著。奶像你這麽大的時候,灶上針線手拿把掐,就沒有不會的。
咱們生為女人,家裏條件再好,再嬌貴,這灶上的活,針線上的活也都得精通。
不然的話,等嫁了人,一家子老小張口要吃的,伸手要穿的,還不都是自己去幹。
不會你就作難,過日子不是一天半月,誰也替不了誰,該你幹的,哪一樣也跑不了。”
韓趙氏教導著孫女,現如今日子不比以前,不能再嬌慣孩子了,該教的都得讓她學會。
奶奶的臉在蒸汽下時隱時現,語氣低沉。韓昭昭芯子裏不是個孩子,她能理解韓趙氏此時的心情。
學唄,剛好她也不用找借口了,這樣下去,過一段時間,她奶會發現,她的孫女不但學習能力強,而且還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給她不時的來個創新!
“奶,您放心,灶上的活我一定好好學。我還想學好了給您做飯吃呢!
對了,咱家以後午飯咋辦?您是不是得帶飯,中午在單位吃?還是我在家做好了,給您送飯?”
說到做飯,韓昭昭趕緊問奶奶,她想掌握家裏的櫥櫃鑰匙,為以後偷渡糧食打埋伏,這可是個好機會,她絕不能放過。
老太太正在擺窩頭,把捏好的窩頭擺到篦子上,蓋好鍋蓋開始蒸。她下意識的瞥了眼櫥櫃,這才猶豫著說:
“現在天不冷,幹糧不怕涼。我中午就不回家了,帶點兒幹糧鹹菜就行。老王頭屋裏有灶頭,中午借他碗開水喝。
昭昭,你還小,自己在家待著吧,奶可不用你送飯,穿胡同過小巷的,奶可不放心。
明天起,我給你留下鑰匙,櫥櫃裏有油有鹽,中午自己在家做口熱湯喝,別吃涼的,小女孩受了涼容易傷身體。”
“奶,你把大門的鑰匙也給我留下吧!萬一供銷社來什麽降價的好東西,我也能跟著前院的大娘奶奶們一起去搶購。”
韓趙氏一聽她這話忍不住笑了,“就你?你不怕把你擠沒了?
每次供銷社有便宜的瑕疵品賣,那人山人海的,跟下餃子似的,我都擠不動,你還想撿便宜?
昭昭,咱還是老老實實在家待著吧!奶寧願啥也不要,也不想你受傷。”
壞了,此路不通!
韓昭昭趕緊補救,“奶,那我不去跟人去搶東西買了。但是我想出門跟小蓮她們一起去撿煤核,撿柴火。
要不咱冬天用啥燒炕呀?光指望那點兒煤可不夠咱娘倆用的。”
“不用你去撿柴火,郊區離家太遠了,你撿到柴火也弄不回來。
奶問過了,收購站一個月能休息兩天。等奶輪到休息,推著車子撿兩車柴就能撐一段時間。實在不夠燒,咱就花錢買點劈柴,反正也不貴,五塊錢的就夠咱燒一冬天了。”
把韓昭昭從灶台前拉出來,就讓她去收院裏曬的幹菜。
等韓昭昭收完幹菜,把笸帳都卷起來,她奶的飯也做好了。
“昭昭,飯好了,咱們開飯了!不做湯了,晚上喝開水吧!”
要鑰匙失敗!韓昭昭有些失望!沒有鑰匙就沒法鎖門,就限製了她想出去浪的自由。
索然無味的吃了晚飯,奶奶誇的無比好吃的菜窩頭也引不起她的興趣了。
不過她也沒少吃,晚飯她不但吃了一個大人拳頭大的窩頭,又吃了一塊三兩來重的地瓜,韓昭昭終於填飽了肚子。
“奶,你是在哪兒買到的地瓜呀?怎麽是白瓤的呢?我記得賣烤地瓜的是紅瓤的呀,那種比白瓤的甜吧?”
“你不懂,紅瓤地瓜甜,可粉子少,水份大,不撐肚,還不增產,也就烤著吃還行。
真當糧食,還得是白瓤地瓜。產量高,多出地瓜幹,磨出的地瓜粉也多,現在鄉下種的最多。
供銷社供應最多的就是這種,也更便宜,剛下來的時候才兩分錢一斤。
這地瓜可是好東西,產量高,好地孬地都能種,遇上災年,可是能救命的,再吃一塊不,你看這地瓜多麵。”
韓昭昭:確實挺麵的,就是有點噎人,吃一口地瓜就得灌一口水,不然的話,地瓜在口腔裏不打轉,噎得人咽不下去。
韓趙氏最近跟孫女聊的話題多了,自打家裏出事,她也不愛出門串門子,也不願意去胡同口的樹下跟老頭老太太們湊堆聊天了。
在家裏老是忍不住跟孫女啥事都嘮叨兩句,時間一長,也習慣拿孫女當個大人嘮嗑,何況,她也感覺到了,小孫女不但是個很好的聽眾,而且也變得越來越懂事了。
她說啥,這孩子好像都能明白,時不時的還能給她提個建議,雖然有時候有點不著調,當笑話聽,也能解悶。
這樣的相處方式很好,她感覺很舒服。祖孫倆嘮家常有來有往的,這才是過日子的正常樣子。
今天晚飯吃的早,洗碗刷鍋收拾好廚房天還亮著。韓趙氏把蘿卜幹收進盆裏,拌上細鹽,撒上一包五香麵,又在大鍋裏熥了一大把幹辣椒。
把熥得焦酥香辣的辣椒用擀麵杖壓的稀碎,撒進蘿卜幹裏,用手抓拌均勻,裝進大肚鹹菜壇子裏醒著醃製,蘿卜幹鹹菜就做好了。
韓昭昭看完全程,心想,這樣的蘿卜幹鹹菜醃製過程真是返璞歸真。既不用鹽提前殺一遍水,也不用放熟芝麻、花生油和白糖等輔料,簡單節約,就是不知道醃製的成品味道怎麽樣。
不過韓昭昭記憶中的味道還是不錯的,比別人家直接加水加大粒鹽醃製已經精細了很多。
可她知道,以前的記憶做不得準!五十年代的小女孩,還真沒吃過啥好東西,應該和她的味蕾有很大的差距。
蘿卜纓子還不太幹,“明天再曬一天,昭昭,別忘了放到太陽下去多翻兩遍。
白菜梆子也得曬上,那玩意曬的幹菜,到春天用水一泡蒸窩頭,哏啾啾的也挺好吃的,菜味很濃。”
什麽呀,幹白菜不加黃豆糝不加油鹽,吃起來跟草沒啥差別。別以為她不知道,一切都是為了省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