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昭昭邊砍柴邊四處撒摸,這山上有什麽是能換成錢的呢?


    柴火砍了十來捆,她也沒想到什麽致富的好辦法,倒是從砍倒的黃荊柴中,挑出了一大捆筷子粗細的順溜荊條。


    又直又順溜的荊條,秋末冬初收割正是最柔軟有韌性的時候,用來編筐編籃子最是好用。


    她也會編織手藝,竹編、藤編一通百通,都難不住她。


    空間裏裝東西的家什,除了不鏽鋼就是塑料的,不能拿出來用,她打算挖草藥創收,家夥什少了還真不夠用。


    她準備利用冬天空閑時間,多編些筐子籃子。老話說: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


    老百姓過日子,少有沒用處的家什,平時準備的越全,用時才越方便。


    韓昭昭發現山上倒是有些中草藥,像是遠誌,地黃,蒲公英,車前草,蒼耳,卷柏,蕁麻,艾草等等都很多。


    有些品種像是艾草,益母草車前草更是成片成片的生長。


    不過這些中草藥太常見了,根本不值錢,曬幹後沒啥斤量又占地方,人家藥店都不一定收。


    想攢錢還得想辦法,專門向值錢又不咋占地兒的中草藥下手。


    前世她種過黃精、人參、三七和天麻,這幾種中草藥都是根部入藥的,好收獲,比重高,經濟價值非常可觀。


    她仔細想過了,大多數莖葉入藥的中草藥,都不如根部入藥的中草藥價值高,想靠中草藥增加收入,她還是要選根部入藥的品種下手。


    現在下手有些晚了,很多中草藥植株都幹枯落葉了,不太好找。


    也怪現在的氣溫下降的比後世早,隔六十年後,這個季節京城山區的植物枝葉正青綠紅黃,還沒落呢!


    她得找明白人問問,秋冬季節,能采收的中草藥有哪些,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她不嫌棄,砍柴的時候遇上就順手采收,多少也是個收入。


    更何況,她還有空間這個外掛呢,隻要有經濟價值,有了種子種苗,她可以自己種,咋的也比滿山遍野的尋找野生草藥要強的多吧!


    想到這她來了精神,先把她身邊發現的幾棵遠誌丹參和地黃給挖了,收進空間。


    四顧無人,把砍的黃荊柴捆了收進空間,隻留下一捆遮人耳目扛著下了山。找到山腳下的推車,又放出來兩捆,裝車綁好興衝衝的推著回家了。


    心裏裝著事,回城的路好像都短了很多,韓昭昭還沒感覺到累,就已經到了胡同口。


    胡同口大樹下,幾個老頭老太太下棋的下棋,納鞋底的納鞋底,旁邊還跟著幾個穿開襠褲的小孩子,正在玩耍。


    “哎喲,昭昭這是砍柴火去了,咋弄回來這麽多呢?


    這一推車,得有一百多斤吧?這孩子,可真能幹!”


    “郭奶奶,劉奶奶你們看孩子呢!”


    “金爺爺好,關爺爺好,劉爺爺,你們下棋呢,今兒誰贏了?”


    “當然是我贏了!”


    “別馬不知臉長,贏了一盤兒也好意思說你贏了?”


    “昭昭,別砍這麽多,你還小,可別累著了!”


    “哎!我知道的關爺爺。這不是有推車嗎,累不著我!


    你們玩兒著,我先回家了!”


    老頭老太太們擺擺手:“快家去吧,看你累的滿頭汗!


    回家可千萬別用涼水洗臉,小孩子貪涼不注意,容易激住汗得感冒!”


    “哎!我知道了,爺爺奶奶回見嘞您!”


    韓昭昭一路寒暄,見人就喊,推著柴火回家了。


    進門把黃荊柴直接推進了後院,選了個不礙事的位置就把柴火卸了。


    三捆柴火摞一塊,黃荊柴是用山榆條子捆的,也省地抽繩子了。


    摞完又從空間裏放出來兩捆柴火,她奶要問,她就說上午砍了兩捆,下午砍了三捆,她都算計好量了!


    老太太要是不問,那更好了,她就螞蟻搬家似的,天天往家弄五六捆柴火。


    到下雪前,怎麽著也能攢夠燒一冬天的柴火了,今年就不用額外花錢買劈柴了。


    算著小賬,韓昭昭推著推車回了前院,回屋喝了碗水,休息了一會兒,忽然想到她還沒來的及在院子裏挖坑栽樹苗呢!


    萬一小三子來家串門,看到她買了那麽多樹苗,卻一棵沒栽,肯定會生疑的。


    韓昭昭去庫房裏拿出鋤頭,在前院左右兩邊分別挖了兩個坑,把從山上砍回來的野酸棗樹拿出來兩棵,用果樹剪“嘁哩喀喳”一頓剪。


    好好的兩枝酸棗枝成了隻餘主幹,沒根沒頭的光禿禿兩根樹條子,跟她從許小果家買回來的棗樹苗幾乎一模一樣。


    看著院裏新“栽”的棗樹,韓昭昭滿意的點頭,反正是用來糊弄人的,在她空間發展起來前,是沒有餘力在院子裏種果樹的。


    不是她不想種,關鍵是現在種苗奇缺,有限的資源要留給空間,就沒苗子種在院子裏了。


    明年就好了!她得抓緊育些樹苗,在明年開春果樹發芽前,想辦法把這些糊弄人的“樹苗”換掉。


    把地上散落的枝枝蔓蔓收進空間,韓昭昭又拿著鋤頭轉身去了後院。


    同樣的操作,她又挖坑栽了兩棵“葡萄樹”。


    看著栽好的“葡萄樹”,韓昭昭嘿嘿直笑。任小三子再聰明,也不會想到這兩棵是野葡萄秧子,隻要他不手欠拔出來,咋的也不會發現,這些“果樹”下麵沒根。


    裝模作樣的又澆了定根水,韓昭昭才拿著鋤頭回了前院。


    想想現在做飯太早,她去針線笸籮裏拿了鞋墊子就拎著個馬紮,鎖上門去了胡同口。


    那裏可是整個胡同所有消息的集散地,沒事去那坐會兒,說不定就會有驚喜!


    “來,昭昭,坐這兒,坐劉奶奶邊兒上。


    你這是納的鞋墊子?我看看,喲,還不錯,針腳挺密的!”


    “還是你們小孩子手快,眼神也好,不行,以後家裏的鞋墊子鞋幫子,我也得扔給孫女兒縫!”


    “就是,衣服不舍得讓她們縫,怕遭賤東西,這腳底下踩的鞋墊子不怕。


    啥好看不好看,反正是自個家人穿,別人也看不見,針腳密實點,結實耐穿就行!”


    幾個老太太七嘴八舌聊開了,韓昭昭插不上話,隻好低頭認真的納她的鞋墊子。


    “來,正好,昭昭來了,幫郭奶奶紉上針,我這眼睛是真不行了,影影綽綽的就是紉不進針眼裏去!”


    韓昭昭答應一聲,趕緊接過郭奶奶手裏的針線,幫老太太紉上。


    郭奶奶又開始“哧啦哧啦的”拉麻線納鞋底,“還是你們小孩子眼神好,手又穩,一下子就把針紉上了。


    我納這雙鞋底,功夫都耽誤在紉針上了。中午讓小孫女給我紉了三根針準備上,沒半拉鍾頭就用完了。


    昭昭要是不來,我還得闖撞達一會兒呢!你們說,我是不是該配副老花鏡了?


    這往後做被子做棉衣,可不少動針線,眼神不好,太耽誤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荒年之情係四道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也曾是村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也曾是村花並收藏穿越荒年之情係四道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