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收芝麻
穿越荒年之情係四道溝 作者:我也曾是村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要不說,人類的模仿能力是最強的,有人跟著賣一次,見到錢,就吃上了甜頭。
後來,京城的人都說,水井胡同出來的人,都是買賣精,個個都會找門路掙錢,這話就傳出去了。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已經是八十年代的事了。
但是,五七年的這個冬天,水井胡同卻真的有幾戶腦子精明的人家,賣魚發了筆小財。
雖然不多,也就十幾二十塊錢,卻真真切切的打通了水井胡同人的經濟二脈!
而韓奶奶,知道孫女為了能給她增加營養,頂風冒雪出門弄野物弄魚,說啥也不讓她送飯了。
老太太也重新打起精神,努力振奮起來,認真工作,認真生活。
韓昭昭看著走路杠杠的奶奶,忍不住鬆了口氣,她那意誌堅強的奶奶,終於挺過來了!
她奶沒事了,她也不想再頂著嚴寒出去爬冰臥雪捉魚捉野物了,空間裏的莊稼已經全成熟了,她得開始收莊稼了。
地瓜不著急收,著急收的是芝麻。
要說芝麻真是一種神奇植物,最下麵的果實炸開了莢,收晚了眼看就要炸在地裏。
而頂部卻還在繼續生長,又有骨朵又有花,白白的小喇叭花開的是真熱鬧好看。
農諺有語:芒種芝麻夏植豆,小滿種點兒早綠豆!
還有一句: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籽!
這兩句話,都是講種莊稼要緊跟節氣。莊稼的生長收獲是和節氣息息相關的。
但是,韓昭昭的空間是有違大自然四時節氣的。
如果是在外麵,芝麻生長到了立秋,就基本不會再繼續往上竄,停止生長,也不再打苞開花。
植株的養分開始往果莢裏供,果莢膨脹,芝麻籽開始上油。
隻等芝麻葉枯黃,就可以收割芝麻了。
可空間卻不受節氣影響,地力肥沃,芝麻植株一個勁兒的往上長,馬上要高至一米半了,長勢還不停。
沒辦法,韓昭昭隻能給芝麻打頭,控製其高度,強製它們停止生長,把養分主供果莢。
好在問題發現及時,措施應對得當。韓昭昭種了一畝半芝麻,株株都是又高又壯,果莢結得也很密。
韓昭昭打頭管理的時候就觀察過了,這片芝麻地,裏麵竟然有三四個品種。
僅從植株外觀來看,就有葉位交互互生、交互對生、三葉混生和三葉輪生。
其中,屬三葉輪生的芝麻產量高,花序密集,果莢擠成了疙瘩,而且果莢都是八個棱的。
芝麻杆也比其他品種粗壯,就是可惜,這個品種的芝麻有些少。
韓昭昭收割的時候特意把結莢密,產量高的植株分門別類的單放到一邊。
芝麻地全收完,隻得了二十七株八棱芝麻。
這些足夠留種子的,等曬幹重新種下去,明年又能繁育出一兩畝地。
割完芝麻,韓昭昭開始捆成一個個小捆,頭朝上堅著圍院子柵欄擺了一圈晾曬。
芝麻不能橫倒晾曬,不然經陽光一曬,芝麻果莢炸裂,細小的芝麻粒就會崩得到處都是,撿都撿不起來。
芝麻是種最嬌貴的油料品種,晾曬幹了,打芝麻也有講究。
不能跟麥子稻穀似的在場院裏壓場,而是要在院子裏鋪上蓬布或塑料布,在上麵把芝麻捆頭朝下,用木棍敲打,把芝麻粒從果莢裏都震出來。
第一茬芝麻,一共種了一畝半地,因為獲得的種子少,韓昭昭種的比較稀。
但是空間的地力壯,這茬芝麻長的還是不錯的。
最後,韓昭昭稱了稱,一共收獲了三百零七斤芝麻籽。
其中有一斤二兩八棱芝麻種,去除不飽滿的癟籽,能做種子的,應該也夠一斤重。
一斤種子,最少能種兩畝地,要是弄好了,說不定能種三畝。
韓昭昭高興極了,八棱的芝麻比普通芝麻的產量可高多了,最少能增產一半以上。
也就是說,下一茬再種芝麻,每畝最少能收四百斤。
這個產量可不得了,在後世也絕對算是高產了。
俗話說,一斤芝麻四兩油!
韓昭昭決定,第一茬收獲的三百多斤芝麻,她要拿出兩百斤用來榨香油。
最少也能出七八十斤香油,還能出幾十斤芝麻餅。
芝麻餅也是好東西,後世人們用來當喂牲口的飼料,當種地的優質肥料。
可在這個時代,芝麻餅也是最好的食物,一般人沒有過硬的關係,可真搶不到。
收完芝麻,就開始收黃豆,收花生,收穀子,收稻子,收麥子,收高粱,收玉米,每間隔三天,她還要摘棉花!
地瓜不怕熟過了掉穀粒減產,被韓昭昭放在最後收。
她的空間不像別人小說裏的仙家寶貝,擁有意識一鍵收取的超自然功能。
她的空間就是個傻大粗笨的殘次品,不管是種還是收,都要她這個主人親力親為,實實在在的動手出力幹才行。
第一茬莊稼,她一共種了十幾畝地,全靠她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子一株一株往回收割。
前世空間麵積比較小,總共才十八畝。她種了很多果樹占去三四畝,種了幾種名貴藥材占去三畝,種茶樹種花草又占去一畝多地。
糧食蔬菜瓜果種了四畝地,餘下的四五畝,她挖了幾個大池塘,建了幾間木屋,又留下中間一畝空地,剛好放她的釣魚艇和臨時收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可現在,空間變大了,麵積足足增長了一倍有餘。
果樹還沒長起來,池塘才挖了兩個,隻種了不到兩畝的丹參。
空間裏的地還空著三十多畝。這三十多畝,莊稼她才種了不到一半,就已經有十多畝了。
這麽大片莊稼地,長勢是真喜人,種的時候今天這樣種一畝,明天那樣種六分地,拖拖拉拉種了一個多月,沒顯功夫,就種下去了。
可收的時候,看著這大片長勢喜人的莊稼地,韓昭昭有些笑不出來了。
她奶這幾天生病,莊稼早就成熟了,她一直沒抽出空來收。
每天半夜進來一趟,光摘紅豆綠豆和蠶豆就夠她忙的了,還得三天一遍摘棉花。
現在活攢到一塊了,不趕緊收,莊稼會白占著地,倒是不會在棵上生芽壞掉,卻耽誤下一茬莊稼的種植。
韓昭昭割芝麻就用去兩天,長時間彎腰勞動,差點累斷她的小蠻腰。
好歹把芝麻收割完打出來了,下一步得先收黃豆和花生。
花生收晚了可不行,地力太肥,韓昭昭怕已經成熟的花生直接在地裏生芽。
雖然生芽的花生白胖脆嫩,炒菜吃也很好吃,可是拿不出去呀!
在空間偶爾加餐個幾次還行,冬天出門少,她總不能天天在空間裏加餐吧?
連續吃,不換樣,再好吃她也會感到厭煩的。
芝麻的幾個常見品種,猜猜看,那種是葉序對生、互生和輪生?哪種是八棱果莢?
後來,京城的人都說,水井胡同出來的人,都是買賣精,個個都會找門路掙錢,這話就傳出去了。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已經是八十年代的事了。
但是,五七年的這個冬天,水井胡同卻真的有幾戶腦子精明的人家,賣魚發了筆小財。
雖然不多,也就十幾二十塊錢,卻真真切切的打通了水井胡同人的經濟二脈!
而韓奶奶,知道孫女為了能給她增加營養,頂風冒雪出門弄野物弄魚,說啥也不讓她送飯了。
老太太也重新打起精神,努力振奮起來,認真工作,認真生活。
韓昭昭看著走路杠杠的奶奶,忍不住鬆了口氣,她那意誌堅強的奶奶,終於挺過來了!
她奶沒事了,她也不想再頂著嚴寒出去爬冰臥雪捉魚捉野物了,空間裏的莊稼已經全成熟了,她得開始收莊稼了。
地瓜不著急收,著急收的是芝麻。
要說芝麻真是一種神奇植物,最下麵的果實炸開了莢,收晚了眼看就要炸在地裏。
而頂部卻還在繼續生長,又有骨朵又有花,白白的小喇叭花開的是真熱鬧好看。
農諺有語:芒種芝麻夏植豆,小滿種點兒早綠豆!
還有一句:立秋十八天,寸草皆結籽!
這兩句話,都是講種莊稼要緊跟節氣。莊稼的生長收獲是和節氣息息相關的。
但是,韓昭昭的空間是有違大自然四時節氣的。
如果是在外麵,芝麻生長到了立秋,就基本不會再繼續往上竄,停止生長,也不再打苞開花。
植株的養分開始往果莢裏供,果莢膨脹,芝麻籽開始上油。
隻等芝麻葉枯黃,就可以收割芝麻了。
可空間卻不受節氣影響,地力肥沃,芝麻植株一個勁兒的往上長,馬上要高至一米半了,長勢還不停。
沒辦法,韓昭昭隻能給芝麻打頭,控製其高度,強製它們停止生長,把養分主供果莢。
好在問題發現及時,措施應對得當。韓昭昭種了一畝半芝麻,株株都是又高又壯,果莢結得也很密。
韓昭昭打頭管理的時候就觀察過了,這片芝麻地,裏麵竟然有三四個品種。
僅從植株外觀來看,就有葉位交互互生、交互對生、三葉混生和三葉輪生。
其中,屬三葉輪生的芝麻產量高,花序密集,果莢擠成了疙瘩,而且果莢都是八個棱的。
芝麻杆也比其他品種粗壯,就是可惜,這個品種的芝麻有些少。
韓昭昭收割的時候特意把結莢密,產量高的植株分門別類的單放到一邊。
芝麻地全收完,隻得了二十七株八棱芝麻。
這些足夠留種子的,等曬幹重新種下去,明年又能繁育出一兩畝地。
割完芝麻,韓昭昭開始捆成一個個小捆,頭朝上堅著圍院子柵欄擺了一圈晾曬。
芝麻不能橫倒晾曬,不然經陽光一曬,芝麻果莢炸裂,細小的芝麻粒就會崩得到處都是,撿都撿不起來。
芝麻是種最嬌貴的油料品種,晾曬幹了,打芝麻也有講究。
不能跟麥子稻穀似的在場院裏壓場,而是要在院子裏鋪上蓬布或塑料布,在上麵把芝麻捆頭朝下,用木棍敲打,把芝麻粒從果莢裏都震出來。
第一茬芝麻,一共種了一畝半地,因為獲得的種子少,韓昭昭種的比較稀。
但是空間的地力壯,這茬芝麻長的還是不錯的。
最後,韓昭昭稱了稱,一共收獲了三百零七斤芝麻籽。
其中有一斤二兩八棱芝麻種,去除不飽滿的癟籽,能做種子的,應該也夠一斤重。
一斤種子,最少能種兩畝地,要是弄好了,說不定能種三畝。
韓昭昭高興極了,八棱的芝麻比普通芝麻的產量可高多了,最少能增產一半以上。
也就是說,下一茬再種芝麻,每畝最少能收四百斤。
這個產量可不得了,在後世也絕對算是高產了。
俗話說,一斤芝麻四兩油!
韓昭昭決定,第一茬收獲的三百多斤芝麻,她要拿出兩百斤用來榨香油。
最少也能出七八十斤香油,還能出幾十斤芝麻餅。
芝麻餅也是好東西,後世人們用來當喂牲口的飼料,當種地的優質肥料。
可在這個時代,芝麻餅也是最好的食物,一般人沒有過硬的關係,可真搶不到。
收完芝麻,就開始收黃豆,收花生,收穀子,收稻子,收麥子,收高粱,收玉米,每間隔三天,她還要摘棉花!
地瓜不怕熟過了掉穀粒減產,被韓昭昭放在最後收。
她的空間不像別人小說裏的仙家寶貝,擁有意識一鍵收取的超自然功能。
她的空間就是個傻大粗笨的殘次品,不管是種還是收,都要她這個主人親力親為,實實在在的動手出力幹才行。
第一茬莊稼,她一共種了十幾畝地,全靠她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子一株一株往回收割。
前世空間麵積比較小,總共才十八畝。她種了很多果樹占去三四畝,種了幾種名貴藥材占去三畝,種茶樹種花草又占去一畝多地。
糧食蔬菜瓜果種了四畝地,餘下的四五畝,她挖了幾個大池塘,建了幾間木屋,又留下中間一畝空地,剛好放她的釣魚艇和臨時收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
可現在,空間變大了,麵積足足增長了一倍有餘。
果樹還沒長起來,池塘才挖了兩個,隻種了不到兩畝的丹參。
空間裏的地還空著三十多畝。這三十多畝,莊稼她才種了不到一半,就已經有十多畝了。
這麽大片莊稼地,長勢是真喜人,種的時候今天這樣種一畝,明天那樣種六分地,拖拖拉拉種了一個多月,沒顯功夫,就種下去了。
可收的時候,看著這大片長勢喜人的莊稼地,韓昭昭有些笑不出來了。
她奶這幾天生病,莊稼早就成熟了,她一直沒抽出空來收。
每天半夜進來一趟,光摘紅豆綠豆和蠶豆就夠她忙的了,還得三天一遍摘棉花。
現在活攢到一塊了,不趕緊收,莊稼會白占著地,倒是不會在棵上生芽壞掉,卻耽誤下一茬莊稼的種植。
韓昭昭割芝麻就用去兩天,長時間彎腰勞動,差點累斷她的小蠻腰。
好歹把芝麻收割完打出來了,下一步得先收黃豆和花生。
花生收晚了可不行,地力太肥,韓昭昭怕已經成熟的花生直接在地裏生芽。
雖然生芽的花生白胖脆嫩,炒菜吃也很好吃,可是拿不出去呀!
在空間偶爾加餐個幾次還行,冬天出門少,她總不能天天在空間裏加餐吧?
連續吃,不換樣,再好吃她也會感到厭煩的。
芝麻的幾個常見品種,猜猜看,那種是葉序對生、互生和輪生?哪種是八棱果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