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紅包真不小!


    關鍵是它的寓意好!


    666!!!老人希望她今年事事都順!


    祖孫倆知道,她們家今年情況特殊,不能出門上別人家拜年。來她家拜年的人肯定也不會多。


    圍著煤爐坐了一會兒,韓昭昭忽然間發現,很無聊,還有些無所事事是咋回事?


    沒有電腦,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視,連收音機她家也沒有!


    忙得團團轉的時候盼著閑下來,真讓她閑來了,她怎麽感覺渾身難受呢?


    大年初一,總不能回屋睡個回籠覺吧?她倒是有這個想法,她奶肯定不允許。


    觀察到老太太也在一會兒捋捋頭發,一會兒整理整理衣襟,瞅瞅這兒,看看那兒,一副無聊的樣子,韓昭昭忍不住笑了!


    看來她奶跟她一樣,也是個閑不住的主。今天連針線都不能動,她奶肯定也不知道要幹些什麽了!


    她有些懊惱,早知道會出現這種情況,她就豁出去花三十多塊錢巨資,給家裏買台收音機了!


    不過她怕被她奶數落亂花錢,沒敢直接下手。唉!也不知道,收音機電台,過年放不放節目?


    如果人家電台工作人員放假,買了收音機也是白費,肯定會被她奶埋怨一頓。


    韓昭昭雙眼放空,腦海裏亂七八糟想了很多。


    “奶,您昨天晚上喝了酒,我都忘了問您,早上起來,頭疼沒?”


    韓昭昭:聊天唄!又沒其他好玩的活動。


    說到喝酒,老太太支楞了,立即來了精神,“頭不疼,一點兒沒感覺!昨天晚上喝了酒,我睡得特別好。


    昭昭,你在哪買到的瓜幹酒,味道還真正,和我小時候嚐過的一模一樣。


    不對,比以前更香醇更順口,一點兒不辣嗓子,瓜幹的甜味更濃更厚!”


    老太太可能想起了兒時的趣事,臉上露出溫暖的笑容。


    韓昭昭順口開始胡謅,沒辦法,這酒是她在空間自己閑著沒事釀的。


    誰讓她空間的地瓜產量太大了,為了節省存儲空間,她隻好都給切片曬幹了。


    空間的瓜幹味道格外甜香,沒忍住,她就釀了一百多斤瓜幹酒。


    她常記得,前世老家縣城的那家酒廠,每當秋冬之季,方圓百裏的鄉親們,都會推著車挑著擔,帶著自己家的地瓜幹,去酒廠換白酒。


    酒廠銷售科那隊排的,從天不亮到天黑掌燈;從廠子裏到廠外馬路上,尾巴甩出去二裏地!


    那場麵,老壯觀了!


    堪比生產隊時期的交公糧!


    酒廠的生產更是日夜不停,酒香能飄出好幾裏地!


    “奶,我在年集上遇到的,賣酒的是個老爺子,說一口山東口音,據他自己說,他們家祖傳的釀酒手藝,主要釀造的就是瓜幹酒。


    我一聽山東的,尋思著沒準您愛喝呢,酒賣的不貴,再說咱家祖宗們說不定也想這一口家鄉味道。


    我就打了十斤,一共才花了六塊錢,還不要酒票,找覺得挺劃算的。”


    看得出,老太太對這話很讚同,“這事你辦得好!咱們老家不出大米,平原種的糧食大多是麥子和玉米。


    山區多,種的大多是高粱穀子和地瓜。地瓜產量高,石頭旮旯裏有捧土也能長。


    老百姓地瓜幹收得最多,咱山東可不就用地瓜幹釀酒嗎?


    祖祖輩輩想喝口酒解乏,就多種地瓜,到了秋冬季節,拿著瓜幹去換酒。


    我記得,三斤瓜幹,再少添點加工費,就能換一斤白酒。


    咱老家的白酒,度數高,工藝簡單還好喝,傳了好幾百年了。”


    “奶,度數高有多高?聽說咱山東人能喝,一個人能喝多少酒?”


    老太太自豪的笑:“頭酒六十來度吧!二道酒也得四十五度以上。


    昭昭,你聽過水滸傳吧?梁山好漢一百單八將,就是咱山東的故事!


    放別的地不行!好漢都愛喝酒,咱山東人好客,講義氣!


    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說的就是咱山東的漢子!”


    韓昭昭連連點頭,她奶講故事時間到,她可得做好捧哏的。


    “嗯!奶,我聽說過武鬆打虎,三碗不過崗。聽過魯智深倒拔垂楊柳,醉打鎮關西。


    他們是不是喝的就是瓜幹酒?”


    老太太興奮的點頭,“那肯定的啊,你想啊,那是宋朝的事。


    宋朝時候老百姓更窮,上哪找那麽多糧食釀酒,人不能不吃飯吧!


    就多種地瓜唄!地瓜產量高,釀酒不就有原材料了嗎?


    你聽過大戲嗎?古時候的人,更喜歡喝白酒,平時水都喝的少。


    漢子們時不時的湊到一塊,就來一句‘吃碗酒’,從不說‘來,哥幾個喝杯茶!’


    你想,需求量這麽大,也隻有用瓜幹釀酒才能行了!


    別的糧食都不行,還得留口糧呢!”


    韓昭昭一拍大腿:“有道理!奶,您太有才了!這都能想到。”


    可不是,韓昭昭記得後世拍的電視劇裏,路邊小攤位,準備的白酒都摞得滿滿的,那大缸大壇子,一堆堆的!


    喝酒的漢子,更是不要錢似的一大碗一大碗的往嘴裏灌,還邊喝邊拉拉,那白酒多的喲,跟不花錢似的。


    那時候,她還想過呢,古時候,白酒用啥釀造的,產量這麽高的嗎?


    現在想想,肯定是用地瓜幹呀!


    所有能釀酒的糧食中,數地瓜幹產量大!


    至於武鬆是河北人還是山東人?那肯定是山東人啊,誰讓他在景陽崗打虎的,不論是景陽崗還是陽穀,可都是山東的。


    說魯智深不是山東而是甘肅渭州的,她管他呢!


    老太太說他是山東的,那就是山東人,不接受反駁!誰讓他姓魯,又上了咱山東的梁山呢!


    至於水滸傳裏的其他人,隻要上了梁山,那就是入了咱山東藉,誰有不同意見,擱韓昭昭這裏也要給他否了。


    前世啥啥都能魔改,到她們祖孫這裏,為啥不行?隻要她奶高興,沾上山東邊的,都隻能是山東的!


    “奶,山東漢子能喝酒,山東女人是不是也能喝呀?


    我聽說書的說,母夜叉孫二娘,母大蟲顧大嫂,一丈青扈三娘也都是喝酒跟喝水似的,酒量不比男人差!”


    老太太自豪的拍拍胸膛,“咱家就有特別能喝的女人!


    我告訴你啊!我奶奶酒量就特別大。別看我爺爺愛喝酒,論酒量,他還真喝不過我奶奶。


    據我爹說啊,我爺爺一頓能喝二斤,可我奶奶能一直喝!”


    韓昭昭:隔了一世,又見‘一直喝’!


    “奶,一直喝是喝多少,不會沒個量吧?三斤?五斤?還是把同桌喝酒的全給喝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荒年之情係四道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也曾是村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也曾是村花並收藏穿越荒年之情係四道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