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還是家裏好
穿越荒年之情係四道溝 作者:我也曾是村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來娣姐,你自己吃,我包裏有飯。”
韓昭心裏琢磨著從自己那神奇的空間裏取出早已備好的雜糧饅頭和鹹鴨蛋來充饑。
小薑也熱情的的招呼她,“昭昭,我打的菜多,把你飯盒拿出來,分你一半。”
“小薑姐姐,我舅媽給我帶吃的了。不早點吃完,怕壞了浪費。
你們趕緊吃飯吧,工作了半天,應該早就餓了。
我等會吃,下午吃了些零食,現在一點兒不餓。等肚子空出來,包裏有饅頭和鹹鴨蛋。”
說著,蹲下從床底拉出大背包,摸出一兜子鹹鴨蛋,共十顆。
拿出兩顆放在餐桌上,“姐姐,我舅媽自己家醃的,流紅油了,你們也嚐嚐。”
“我們不吃,有菜呢。你留著自己吃吧,這東西存得住,多放幾天也不會壞,你慢慢吃。”
幾人推來讓去,就在這時,一陣敲門聲傳來,原來是錢二哥親自送來了熱氣騰騰的豐盛晚餐。
這突如其來的關懷讓韓昭感到心頭一暖,看錢仲豪都感覺他臉上的青紫順眼好看。
“二哥,你沒事吧?身上別地方有沒有受傷?”
“沒事,就是一時大意,挨了一拳,我身大力不虧的,抗揍著呢,你看看,現在都不疼了。
小丫頭,聽說了這裏邊還有你的事,可把我嚇毀了!你膽子怪大的,咋啥事都敢摻和呢?
不過,幸好你提醒,我們還真抓住幾個壞蛋,這次二哥可能要沾你的光了!”
錢仲豪渾不在意臉上的傷,把飯盒放下,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牽著韓昭昭到門口低聲對她說。
臨走時還不忘囑咐她:“這兩天盡量別出門,我工作忙,沒時間管你。車上人多不安全,吃飯有人幫你打。
你可千萬不能出事,不然我爸會打死我的,小三子也會找我麻煩!”
“知道了,你快回去吃飯吧!”塞給他兩個鹹鴨蛋,韓昭昭把他推出門。
大家都露出善意的微笑,兩位姐姐更是表示,她們會抽空照顧小妹妹,讓錢仲豪放心去忙。
三位阿姨眼神交流,抿嘴偷笑,就說嘛,好小夥也是很搶手的!
在火車上,韓昭昭省略了洗漱的流程,早晚用濕毛巾擦把臉對付一下,也不去廁所刷牙,用清水漱口代替。
都這樣了,在幾位乘務員的眼裏,她仍然還是個講衛生的乖娃娃。
接下來的路程平安無事,無波無瀾安全渡過。
經過上次買燒雞車站,韓昭昭沒有獲準下車,從車窗上完成了購買交易,買到手三隻燒雞。
她一直心心念念,這燒雞味道賊香,她奶肯定愛吃。趁老太太牙口還好,外麵遇到的好東西她都要想辦法讓她嚐嚐。
終於,火車進了京城車站。
老站還在建設,火車停靠在臨時站台。
沒有等錢仲豪交班一起走,韓昭昭駝著個大背包擠上了公交車先一步回了家。
坐在極具年代感的公交車上,朝昭昭抱著大背包忍不住露出微笑。
出去才十來天,再回家,她看啥都高興。連街頭擺攤的商販和滿胡同亂竄流鼻涕蟲的小髒孩,她看著都親切。
還是回家好呀!
東看看西看看,心裏暗歎,京城還真是一天一個樣!
很多暴土揚塵的工地高高立起雄偉的建築,雖然還沒完工,卻已經初具規模,展示出後世常見的模樣。
若是再晚些時日歸來,恐怕僅僅相隔一月,她便會迷失在這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之中,再也找不到歸家之路。
這座古老而繁華的京城正以驚人的速度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目不暇接。
街頭巷尾人頭攢動,車水馬龍,人們行色匆匆,仿佛永遠不知疲倦地奔波忙碌著。
市民們個個容光煥發,充滿朝氣與活力,盡管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麵色憔悴、身形消瘦,但臉上卻不見絲毫埋怨之色。
或許正是因為心中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才使得他們能夠如此堅韌不拔地麵對生活的種種挑戰吧。
韓昭昭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看人們的精神頭,看來她離開後城裏供應充足。
擠下車韓昭昭撒腿飛奔,恨不得一步到家。到了家門口才發現鐵將軍把門,一拍額頭,高興過頭,忘了老太太在上班。
就這也打擊不了她迫不及待的歸家之情,韓昭昭從空間取出鑰匙,開門進家。
唉!俗話說金窩銀窩比不上自己的狗窩!這話誰說的?簡直太符合她此時的心情了!
她進院打開堂屋門,像個好奇的孩子,挨屋子走一遭。
堂屋沒有變樣,奶奶和她的臥室一切如舊,到處都跟她離開前一樣。
東西廂房好像多了些雜物,顯得比以前擁擠。直到進了倒座房,她才發現了異常。
三間屋子全部一掃而空,幹幹淨淨的隻餘把頭一間屋裏裸露著黃土的大炕灶台。灶炕空著,黑洞洞的有些礙眼,讓她咋看咋覺得不舒服。
“奶這是要幹啥?”韓昭昭百思不得其解,“難道是姑姑家要來人了?”
“對了,屋裏那堆好木料呢?”
韓昭昭前院後院找了一圈,也沒找到她積攢了整整一年的那幾方木料。
地窖也仔仔細細地尋找過了,結果令人有些失望。裏麵僅剩下寥寥無幾的幾筐土豆、地瓜以及蘿卜,而原本數量還算可觀的白菜此刻也所剩無幾,不過這樣也好。
因為緊接著即將到來的這個節氣,正是儲備冬季白菜即將抽花穗的時候,到那時,白菜水分逐漸消失,白菜梆裏會出現絲絡,燉出來會有股酸味,不再鮮甜好吃。
所以這些剩餘的白菜恰好能夠滿足當下的需求。
俗話說打春的蘿卜立秋的瓜——變味了!蘿卜也是,打春後就會糠心,吃進嘴裏,跟棉花套似的絲絲絡絡難吃的很。
看來,地窖裏的東西,要抓緊處理處理了,這年代,可不興浪費!
最後,韓昭昭打開地下室,一進去,就被震驚了。她發現不但木料一根沒少,全部整齊的摞在牆角,而且好像還多了一些。
更令人驚喜的是,直徑一米半左右的一口閑置大缸裏,裝了大半缸書籍字畫,大多紙質發黃,是見證了歲月的痕跡。
韓昭昭抽出幾本書看了看,大多是醫書,也有些字帖折頁畫冊。
韓昭心裏琢磨著從自己那神奇的空間裏取出早已備好的雜糧饅頭和鹹鴨蛋來充饑。
小薑也熱情的的招呼她,“昭昭,我打的菜多,把你飯盒拿出來,分你一半。”
“小薑姐姐,我舅媽給我帶吃的了。不早點吃完,怕壞了浪費。
你們趕緊吃飯吧,工作了半天,應該早就餓了。
我等會吃,下午吃了些零食,現在一點兒不餓。等肚子空出來,包裏有饅頭和鹹鴨蛋。”
說著,蹲下從床底拉出大背包,摸出一兜子鹹鴨蛋,共十顆。
拿出兩顆放在餐桌上,“姐姐,我舅媽自己家醃的,流紅油了,你們也嚐嚐。”
“我們不吃,有菜呢。你留著自己吃吧,這東西存得住,多放幾天也不會壞,你慢慢吃。”
幾人推來讓去,就在這時,一陣敲門聲傳來,原來是錢二哥親自送來了熱氣騰騰的豐盛晚餐。
這突如其來的關懷讓韓昭感到心頭一暖,看錢仲豪都感覺他臉上的青紫順眼好看。
“二哥,你沒事吧?身上別地方有沒有受傷?”
“沒事,就是一時大意,挨了一拳,我身大力不虧的,抗揍著呢,你看看,現在都不疼了。
小丫頭,聽說了這裏邊還有你的事,可把我嚇毀了!你膽子怪大的,咋啥事都敢摻和呢?
不過,幸好你提醒,我們還真抓住幾個壞蛋,這次二哥可能要沾你的光了!”
錢仲豪渾不在意臉上的傷,把飯盒放下,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牽著韓昭昭到門口低聲對她說。
臨走時還不忘囑咐她:“這兩天盡量別出門,我工作忙,沒時間管你。車上人多不安全,吃飯有人幫你打。
你可千萬不能出事,不然我爸會打死我的,小三子也會找我麻煩!”
“知道了,你快回去吃飯吧!”塞給他兩個鹹鴨蛋,韓昭昭把他推出門。
大家都露出善意的微笑,兩位姐姐更是表示,她們會抽空照顧小妹妹,讓錢仲豪放心去忙。
三位阿姨眼神交流,抿嘴偷笑,就說嘛,好小夥也是很搶手的!
在火車上,韓昭昭省略了洗漱的流程,早晚用濕毛巾擦把臉對付一下,也不去廁所刷牙,用清水漱口代替。
都這樣了,在幾位乘務員的眼裏,她仍然還是個講衛生的乖娃娃。
接下來的路程平安無事,無波無瀾安全渡過。
經過上次買燒雞車站,韓昭昭沒有獲準下車,從車窗上完成了購買交易,買到手三隻燒雞。
她一直心心念念,這燒雞味道賊香,她奶肯定愛吃。趁老太太牙口還好,外麵遇到的好東西她都要想辦法讓她嚐嚐。
終於,火車進了京城車站。
老站還在建設,火車停靠在臨時站台。
沒有等錢仲豪交班一起走,韓昭昭駝著個大背包擠上了公交車先一步回了家。
坐在極具年代感的公交車上,朝昭昭抱著大背包忍不住露出微笑。
出去才十來天,再回家,她看啥都高興。連街頭擺攤的商販和滿胡同亂竄流鼻涕蟲的小髒孩,她看著都親切。
還是回家好呀!
東看看西看看,心裏暗歎,京城還真是一天一個樣!
很多暴土揚塵的工地高高立起雄偉的建築,雖然還沒完工,卻已經初具規模,展示出後世常見的模樣。
若是再晚些時日歸來,恐怕僅僅相隔一月,她便會迷失在這熟悉又陌生的城市之中,再也找不到歸家之路。
這座古老而繁華的京城正以驚人的速度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讓人目不暇接。
街頭巷尾人頭攢動,車水馬龍,人們行色匆匆,仿佛永遠不知疲倦地奔波忙碌著。
市民們個個容光煥發,充滿朝氣與活力,盡管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麵色憔悴、身形消瘦,但臉上卻不見絲毫埋怨之色。
或許正是因為心中懷揣著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才使得他們能夠如此堅韌不拔地麵對生活的種種挑戰吧。
韓昭昭心裏一塊石頭落了地,看人們的精神頭,看來她離開後城裏供應充足。
擠下車韓昭昭撒腿飛奔,恨不得一步到家。到了家門口才發現鐵將軍把門,一拍額頭,高興過頭,忘了老太太在上班。
就這也打擊不了她迫不及待的歸家之情,韓昭昭從空間取出鑰匙,開門進家。
唉!俗話說金窩銀窩比不上自己的狗窩!這話誰說的?簡直太符合她此時的心情了!
她進院打開堂屋門,像個好奇的孩子,挨屋子走一遭。
堂屋沒有變樣,奶奶和她的臥室一切如舊,到處都跟她離開前一樣。
東西廂房好像多了些雜物,顯得比以前擁擠。直到進了倒座房,她才發現了異常。
三間屋子全部一掃而空,幹幹淨淨的隻餘把頭一間屋裏裸露著黃土的大炕灶台。灶炕空著,黑洞洞的有些礙眼,讓她咋看咋覺得不舒服。
“奶這是要幹啥?”韓昭昭百思不得其解,“難道是姑姑家要來人了?”
“對了,屋裏那堆好木料呢?”
韓昭昭前院後院找了一圈,也沒找到她積攢了整整一年的那幾方木料。
地窖也仔仔細細地尋找過了,結果令人有些失望。裏麵僅剩下寥寥無幾的幾筐土豆、地瓜以及蘿卜,而原本數量還算可觀的白菜此刻也所剩無幾,不過這樣也好。
因為緊接著即將到來的這個節氣,正是儲備冬季白菜即將抽花穗的時候,到那時,白菜水分逐漸消失,白菜梆裏會出現絲絡,燉出來會有股酸味,不再鮮甜好吃。
所以這些剩餘的白菜恰好能夠滿足當下的需求。
俗話說打春的蘿卜立秋的瓜——變味了!蘿卜也是,打春後就會糠心,吃進嘴裏,跟棉花套似的絲絲絡絡難吃的很。
看來,地窖裏的東西,要抓緊處理處理了,這年代,可不興浪費!
最後,韓昭昭打開地下室,一進去,就被震驚了。她發現不但木料一根沒少,全部整齊的摞在牆角,而且好像還多了一些。
更令人驚喜的是,直徑一米半左右的一口閑置大缸裏,裝了大半缸書籍字畫,大多紙質發黃,是見證了歲月的痕跡。
韓昭昭抽出幾本書看了看,大多是醫書,也有些字帖折頁畫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