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焦慮
穿越荒年之情係四道溝 作者:我也曾是村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韓昭昭停下筷子,想了想道:“奶,咱得想個辦法,趁這段時間胡同裏不少人都抓到野鴨子,把味道重的肉食處理一下。
平時做飯也得注意了,我會記住的,盡量把飯菜做的味道小一些。”
老太太又發牢騷了,“住市裏就這點兒不好,住的太近,這家放個屁,那家也能聞出是啥味的。
哪有東北老家好,家家院子大,離的遠,把大門一關,吃啥喝啥誰也不知道。”
韓昭昭笑:“奶,這次回老家,您不會帶恣了,不願意回來了吧?”
老太太也笑了,“那不能,奶啥都能舍得下,就是舍不下我家昭昭!”
“那您不記仇我老惹您生氣了?”
老太太哈哈笑,“雞飛狗跳孩子鬧,不吵不鬧不熱鬧!
過日子過得就是人氣兒,要是跟灣死水似的一點兒動靜沒有,那才不好呢!
我老了,沒你在跟前上竄下跳的鬧騰,這日子也沒啥意思了!”
這是老太太的真心話,孫女以前就是太乖了,讓她少了很多逗孩子的樂趣!
現在多好,這孩子變得愛跑愛鬧,心眼也多了,這樣出門她也不擔心被人欺負了。
嗯,孩子還是皮點兒好,老實人吃虧!
韓昭昭厚著臉皮道:“那我以後做錯了,您可別真生氣,吵一吵,罵幾句,過耳別過心,這樣才能長壽!”
“嘿嘿,我本來也沒和你一般見識。你是我養大的,你錯了,豈不是說我自個養得不好?
自打嘴巴的蠢事,奶可不幹!
再說了,上哪找你這麽聰明懂事又顧家的好孩子,我撒摸了整個東城,跟你一樣的一個沒有!”
“哈哈哈!奶,您這變臉怪快呢!剛還訓人呢,這會兒又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了!”
老太太傲嬌的啍了聲:“這話說的,人家賣瓜的隻要不傻,肯定不會說自己家的瓜不好,那還能賣的出去?不全砸手裏啦!”
韓昭昭笑著給她奶豎了個大拇哥,“奶,您真是大聰明!”
老太太被逗得高興,祖孫倆心情好,把四個菜、一盆糊糊、五個貼餅子一頓全造完了!
吃完飯,兩人都撐得不願意動彈了。
“別說,這時候的菠菜涼拌著還挺好吃!昭昭,明天再繼續做!菠菜根粉紅粉紅的,嚼起來甜津津的,也好吃!
你說以前我做飯,咋把菠菜根給丟了呢?”
老太太說到菠菜根又後悔了,又說起芹菜根芫荽根,炒菜吃也別有味道,以後不能丟。
聽老太太教授生活常識,韓昭昭感覺心裏平靜又幸福,雖然這些常識她都懂,但在這個異世,有位親人陪在身邊嘮叨,她很安心!
她很慶幸,沒有穿越成身邊都是極品的孤兒,相比勾心鬥角鬥極品,她還是喜歡身邊有親人相依相伴。
平平淡淡的生活,享受人間煙火氣兒!
晚上,韓昭昭繼續回空間種地瓜,老太太又做針線做了半夜。
她是越臨近回老家的時間,越焦慮,也不知道她在想一些什麽。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不亮,韓昭昭洗漱完正準備跑步去公園練拳,老太太匆匆忙忙追出來。
“昭昭,今天你留在家裏做早飯,先別出去練拳了。奶去早市逛逛,看著買些東西。”
老太太去早市了,韓昭昭隻好進廚房添水點火做飯。
先架上蒸籠,泡發的菜幹攥出來,黃豆糝、小米麵、玉米麵加開水燙一下,拌成絮狀,摻入菜幹,捏成窩窩,蒸上一籠菜窩窩。
鍋裏上氣半小時,窩頭熟了。起下蒸籠,韓昭昭洗大鍋換水,下小米、切南瓜,煮一鍋小米南瓜粥。
要是老太太做飯,蒸幹糧的水她是不讓換的,但韓昭昭不行,後世有段時間流傳千滾水喝了不健康,她也信了,就再也不喝反複燒開的水。
後來有專家辟謠,千滾水是可以喝的,她卻已經養成了習慣,再說,重複燒開的水喝著總感覺有股怪味,可能是心理作用,但再也改不了這個習慣。
但來到這個年代,蒸鍋的水總有一層白白的粉質水垢,看著就膈應,她還是忍不住刷鍋換水。
老太太看到卻不認同,她認為重燒開水浪費柴火和時間,是孫女矯情,是窮講究!
煮好粥,韓昭昭又切了幾刀鹹肉,燉了鍋豆角幹土豆幹,出鍋前撒點小香蔥,先給老太太盛出一飯盒,做她的午飯。
最後,她又煎了兩個大鵝蛋,剛好祖孫倆一人一個。
剛把飯菜收拾上桌,她奶就可著點兒回來了。
老太太看到孫女又燉菜又煎蛋,張了張嘴想說什麽,又咽了回去。
哎!說了也白說,還讓孩子不高興,她不說了,以後還是自己搶著做飯吧!
“早市上現在買東西的比賣東西的多,蔫了巴嘰的蘿卜白菜都有人搶。
昭昭,你不知道,蘿卜白菜現在多錢?一毛!
這些人也真敢要價!
一棵白菜能賣兩三毛錢!早知道能賣這麽貴,去年山裏種幾畝白菜蘿卜,一畝地能賣好幾百塊!”
韓昭昭給她潑冷水,“奶,種那麽多,您不怕被人發現,連咱們種的糧食也給沒收了?”
老太太嘿嘿一笑:“咋不怕?就因為怕,咱幾家不才商量停手的嗎?
我就是意不平!這價格也太高了,高的讓人心惶惶的。”
韓昭昭安慰她,“您有啥意不平的?咱們山裏才多少地,全算損失才多少?
該意不平的不該是郊區的農民嗎?那大片大片的良田,不說瞎那些秋糧了,空出十分之一的地種成蘿卜白菜,農民也一舉翻身致富了!”
老太太連連點頭,“你這話還真說對了,外麵很多人都這樣說。
哎,人沒有前後眼,誰能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不過話說回來,去年要是有人重視收糧這事,糧食不會爛地裏,現在也不會糧荒,白菜蘿卜也不會被炒這麽高的價!”
是啊,一飲一啄,有因必有果!
若無人禍,天災也沒這麽大的破壞力!
但凡去秋食能多收些,此後的三年也不會這麽艱難。
最起碼,不會有那麽多人被餓死!
韓昭昭歎口氣,哎想這麽多有啥用?她們就一普通老百姓,過好自己的日子得了!
想得多,煩惱多,自己又沒那本事解決,傷春悲秋給誰看?
平時做飯也得注意了,我會記住的,盡量把飯菜做的味道小一些。”
老太太又發牢騷了,“住市裏就這點兒不好,住的太近,這家放個屁,那家也能聞出是啥味的。
哪有東北老家好,家家院子大,離的遠,把大門一關,吃啥喝啥誰也不知道。”
韓昭昭笑:“奶,這次回老家,您不會帶恣了,不願意回來了吧?”
老太太也笑了,“那不能,奶啥都能舍得下,就是舍不下我家昭昭!”
“那您不記仇我老惹您生氣了?”
老太太哈哈笑,“雞飛狗跳孩子鬧,不吵不鬧不熱鬧!
過日子過得就是人氣兒,要是跟灣死水似的一點兒動靜沒有,那才不好呢!
我老了,沒你在跟前上竄下跳的鬧騰,這日子也沒啥意思了!”
這是老太太的真心話,孫女以前就是太乖了,讓她少了很多逗孩子的樂趣!
現在多好,這孩子變得愛跑愛鬧,心眼也多了,這樣出門她也不擔心被人欺負了。
嗯,孩子還是皮點兒好,老實人吃虧!
韓昭昭厚著臉皮道:“那我以後做錯了,您可別真生氣,吵一吵,罵幾句,過耳別過心,這樣才能長壽!”
“嘿嘿,我本來也沒和你一般見識。你是我養大的,你錯了,豈不是說我自個養得不好?
自打嘴巴的蠢事,奶可不幹!
再說了,上哪找你這麽聰明懂事又顧家的好孩子,我撒摸了整個東城,跟你一樣的一個沒有!”
“哈哈哈!奶,您這變臉怪快呢!剛還訓人呢,這會兒又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了!”
老太太傲嬌的啍了聲:“這話說的,人家賣瓜的隻要不傻,肯定不會說自己家的瓜不好,那還能賣的出去?不全砸手裏啦!”
韓昭昭笑著給她奶豎了個大拇哥,“奶,您真是大聰明!”
老太太被逗得高興,祖孫倆心情好,把四個菜、一盆糊糊、五個貼餅子一頓全造完了!
吃完飯,兩人都撐得不願意動彈了。
“別說,這時候的菠菜涼拌著還挺好吃!昭昭,明天再繼續做!菠菜根粉紅粉紅的,嚼起來甜津津的,也好吃!
你說以前我做飯,咋把菠菜根給丟了呢?”
老太太說到菠菜根又後悔了,又說起芹菜根芫荽根,炒菜吃也別有味道,以後不能丟。
聽老太太教授生活常識,韓昭昭感覺心裏平靜又幸福,雖然這些常識她都懂,但在這個異世,有位親人陪在身邊嘮叨,她很安心!
她很慶幸,沒有穿越成身邊都是極品的孤兒,相比勾心鬥角鬥極品,她還是喜歡身邊有親人相依相伴。
平平淡淡的生活,享受人間煙火氣兒!
晚上,韓昭昭繼續回空間種地瓜,老太太又做針線做了半夜。
她是越臨近回老家的時間,越焦慮,也不知道她在想一些什麽。
第二天一大早,天還不亮,韓昭昭洗漱完正準備跑步去公園練拳,老太太匆匆忙忙追出來。
“昭昭,今天你留在家裏做早飯,先別出去練拳了。奶去早市逛逛,看著買些東西。”
老太太去早市了,韓昭昭隻好進廚房添水點火做飯。
先架上蒸籠,泡發的菜幹攥出來,黃豆糝、小米麵、玉米麵加開水燙一下,拌成絮狀,摻入菜幹,捏成窩窩,蒸上一籠菜窩窩。
鍋裏上氣半小時,窩頭熟了。起下蒸籠,韓昭昭洗大鍋換水,下小米、切南瓜,煮一鍋小米南瓜粥。
要是老太太做飯,蒸幹糧的水她是不讓換的,但韓昭昭不行,後世有段時間流傳千滾水喝了不健康,她也信了,就再也不喝反複燒開的水。
後來有專家辟謠,千滾水是可以喝的,她卻已經養成了習慣,再說,重複燒開的水喝著總感覺有股怪味,可能是心理作用,但再也改不了這個習慣。
但來到這個年代,蒸鍋的水總有一層白白的粉質水垢,看著就膈應,她還是忍不住刷鍋換水。
老太太看到卻不認同,她認為重燒開水浪費柴火和時間,是孫女矯情,是窮講究!
煮好粥,韓昭昭又切了幾刀鹹肉,燉了鍋豆角幹土豆幹,出鍋前撒點小香蔥,先給老太太盛出一飯盒,做她的午飯。
最後,她又煎了兩個大鵝蛋,剛好祖孫倆一人一個。
剛把飯菜收拾上桌,她奶就可著點兒回來了。
老太太看到孫女又燉菜又煎蛋,張了張嘴想說什麽,又咽了回去。
哎!說了也白說,還讓孩子不高興,她不說了,以後還是自己搶著做飯吧!
“早市上現在買東西的比賣東西的多,蔫了巴嘰的蘿卜白菜都有人搶。
昭昭,你不知道,蘿卜白菜現在多錢?一毛!
這些人也真敢要價!
一棵白菜能賣兩三毛錢!早知道能賣這麽貴,去年山裏種幾畝白菜蘿卜,一畝地能賣好幾百塊!”
韓昭昭給她潑冷水,“奶,種那麽多,您不怕被人發現,連咱們種的糧食也給沒收了?”
老太太嘿嘿一笑:“咋不怕?就因為怕,咱幾家不才商量停手的嗎?
我就是意不平!這價格也太高了,高的讓人心惶惶的。”
韓昭昭安慰她,“您有啥意不平的?咱們山裏才多少地,全算損失才多少?
該意不平的不該是郊區的農民嗎?那大片大片的良田,不說瞎那些秋糧了,空出十分之一的地種成蘿卜白菜,農民也一舉翻身致富了!”
老太太連連點頭,“你這話還真說對了,外麵很多人都這樣說。
哎,人沒有前後眼,誰能想到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不過話說回來,去年要是有人重視收糧這事,糧食不會爛地裏,現在也不會糧荒,白菜蘿卜也不會被炒這麽高的價!”
是啊,一飲一啄,有因必有果!
若無人禍,天災也沒這麽大的破壞力!
但凡去秋食能多收些,此後的三年也不會這麽艱難。
最起碼,不會有那麽多人被餓死!
韓昭昭歎口氣,哎想這麽多有啥用?她們就一普通老百姓,過好自己的日子得了!
想得多,煩惱多,自己又沒那本事解決,傷春悲秋給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