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康打完電話便起身拿著外套出了辦公室往車間生產線去巡查去了,從基層出來的習慣,張仁康不喜歡隻聽匯報,他更願意往一線去走走,了解一番實際的情況再做判斷


    剛到標記為一號車間的大門口就聽見裏麵叮叮當當的聲音,張仁康走進去一看,眉頭瞬間就皺了起來


    車間裏亂糟糟的一片,東邊有幾個工人拿著錘子在敲打著一根鐵條,看上去貌似是三輪車的梁條,再看另一邊一米處竟然是一個新的小型柴油發動機還沒有安裝上車


    那四濺的鐵銷就這麽零散的敲打在發動機上麵,沒有一點防護措施


    更誇張的是兩米多處有兩個焊工在焊接著三輪車鬥的架子,火星子濺射在沒有一點防護的車間裏,那拉過去的電線就在火光裏晃動個不停


    張仁康就這麽站在車間門口四五分鍾都沒有人注意到車間進入了外人,幾個不知道是學徒還是什麽職位的穿著工裝就站在不遠處圍在一起說笑,看了張仁康一眼見他也挺年輕的就沒有當回事


    看著這管理落後的車間現狀,張仁康一下子就明白過來了為什麽十年後在牛仔人過來參觀完國內的工廠後給了一個什麽都不是的評價,而且徹底放心了向國內轉移一些基礎工業體係


    畢竟就現在這個樣子看來,這個生產標準和水平,恐怕沒有一個正經的工業國能看的上吧?


    張仁康往車間裏麵走去,直到快走進了生產線才有一個滿身油汙的中年大叔詫異的攔住了他問道


    “我說小夥子,你不是我們車間的吧?”


    張仁康點點頭說道


    “你們車間主任呢?”


    那中年人見張仁康來找車間主任,又看他穿著嶄新的工裝不像是生產線工人,以為是來傳話的辦事員,轉頭往車間裏麵喊道


    “老劉,有人找你”


    接著有一個滿身油汙的四十多的人從裏麵人群裏抬起頭來,看到張仁康接著眼睛都瞪大了,車間的部分工人不認識張仁康是誰,他還能不認識嗎


    趕緊一路小跑從車間裏麵跑了過來,張仁康就看著這七八米的路,這位車間主任至少得踢到了兩次隨手扔在地上的扳手和螺絲刀


    劉主任跑到張仁康邊上立正站好,大聲喊道


    “張廠長,您怎麽來車間了?”


    “我,我好讓工人們列隊歡迎您啊”


    張仁康擺擺手說道


    “我來不是看你給我喊口號的”


    “你這是?”


    劉主任一身油汙,張仁康倒是看見他在裏麵趴在一輛半成品的三輪車那裏忙著什麽


    張仁康不知道,跟紅星軋鋼廠的車間主任不同,原來機修廠的車間主任其實隻是一個二級辦事員的待遇,有些工作還是要親自去動手做的


    劉主任笑嗬嗬的說道


    “張廠長,有輛車的車軸尺寸有些對不上,我過去給修理了一下”


    張仁康問道


    “現在咱們車間用的零部件標準不是統一的嗎?”


    “你怎麽還自己上手了?”


    劉主任笑笑說道


    “張廠長,零部件標準肯定是有一定誤差的,咱們實際在組裝的時候還是需要自己修正一下,要不然對不上那不就完了”


    “車間裏的老技術工人有限,我又是六級維修工,有些活也隻能帶頭去幹了”


    張仁康笑了笑從兜裏掏出一包大前門說道


    “走,去門口”


    說著遞給劉向前主任一根然後兩人在車間門口抽了起來,張仁康問道


    “現在一車間生產線全力開工的話月產能多少?”


    劉向前思索了一番說道


    “大體日產能在80輛左右,月產能能達到2000輛”


    “如果再緊一緊進度,月產能最高能到2400輛”


    張仁康點點頭,心裏快速算了一下,月產能按照兩千計算的話,現在四條產線大概月產8000輛紅星三輪車,另外兩條產線要用來對全地形車的生產和試驗新的車係


    對於整個廠子來說,盈利點就在於這8000輛紅星牌三輪車,每輛三輪車他們的出廠價是1250元,成本在980元,盈利空間為270元,一個月就是216萬元的收入


    看著不少,但是他們全廠有三千多人,按照工資支出一月就要發出去二十多萬,再加上全廠維護運營等支出還要上繳六成盈利給上級,月預估能留在廠裏的純盈利也就十八萬到二十萬左右


    要知道現在廠裏實驗的新型車係采購的所需可都是廠裏自費承擔的,還要擴廠采買機械設備


    這點錢還不夠張仁康計劃裏經費的一半


    張仁康踩滅腳底剩下的煙頭,嚴肅的看著劉向前說道


    “劉主任,如果廠裏要車間提高到月產3000輛產能,你認為有辦法嗎?”


    劉向前一聽,臉上的皺子接著皺了起來,心裏一沉算了一下搖搖頭說道


    “廠長,即便是我們再加強工作時間,要想完成這個任務,你說突然一個月我們想辦法克服還行,要是持續這樣下去,工人的身體也承受不住”


    劉向前的辦法就是加班,連夜加班,全車間把工作時間提高四個小時,但是這隻能是短期的方式,總不能把工人活活累死吧


    張仁康搖搖頭說道


    “這不行,我們不能以透支工人身體的代價”


    “這樣,我的想法是對車間進行一次徹底的改革,我們現在把一輛三輪車的零部件做好標準規定,比方說軸承應該是多大,誤差在多少之內”


    “再一個,所有的工序我們也做好分工,比如你負責組裝車架,我負責焊接,那我們就隻負責一個工序,我完成後按照下一道工序直接交到你手上,這樣是不是效率更快一點?”


    ……


    張仁康一口氣給劉向前講了大半個小時,連比畫帶舉例的總算是讓劉向前理解了什麽意思


    其實也不神秘,這個無非就是流水線車間生產,隻是要依托於標準化零部件和生產標準中大家各自按照工作程序完成自己的那一道工序


    在20年代的牛仔國的福特汽車裏出現和隨後普及到整個牛仔國的工業化生產之中,這也是為什麽牛仔國能夠打贏二戰的物質保障,隨後流水線和標準化兩種利器開始隨著牛仔人的援助向歐羅和東瀛傳播,也成了他們六七十年代複興工業的基礎


    在國內其實兩千年前的秦人就已經開始普及流水線生產這一方式,隻是後世再也沒有繼承下來罷了


    張仁康要做的就是要在車輛製造廠普及流水線生產和標準化這兩個工業生產的利器


    劉向前在一線車間幹了大半輩子了,張仁康在給他大體講明白了這兩個車間改製的方式後,他很快就能琢磨出其中的優勢所在,首先學徒完全可以在短期培訓後承擔基礎和簡單的工序


    有技術經驗的老技工可以集中到最複雜的幾道工序裏,整個車間各自有序的進行工作,不用考慮送來的零部件是不是有瑕疵和不匹配要進行二次加工


    最重要的是完全能夠保證成品率和生產完的車輛穩定性,減少了報廢率,要知道劉向前說月產兩千輛指的是能夠交付的兩千輛,這裏麵其實不包括了報廢已經不達標的車輛,他們車間的報廢率足有5%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我和於家姐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燒烤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燒烤醬並收藏四合院,我和於家姐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