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花他們到了都城,一家人擠在了錦複住的小院子。錦複有的時候,就住在書院裏。自從錦花來了,看到哥哥和嫂子的居住環境,很懂事的自請住在書院裏。盡管束修要貴一些,算下來都比租房便宜,隻是錦家不放心錦花住在書院,經過勸說,最終小香和錦母決定時常去書院看閨女。


    幺兒見狀,跑到她們身邊說:“放心,我會照顧錦花的!”


    可惜兩人聽不到,幺兒也沒有傷心失落,笑眯眯的又跑回錦花身邊。對著錦花說:“你放心,我會照看你的。”


    都城的書院比曲縣的氣派了數百倍,錦家的這座書院,在都城裏也算是中上。不過都比曲縣好了太多,隻是同學們不像曲縣那麽和善。似乎每個人都很忙,時而有三五一群的人,都是家族之間本就是世交。


    外來的錦花,不知不覺間就成了孤零零的人。同學們都願意和她說話,隻是沒有更深入的交情。幺兒看到錦花在這種環境裏,時常也有些失落,每次回到宿舍都會把送給她的娃娃拿出來聊天。錦花還在想,哥哥那邊是不是也是這樣的情況?


    幺兒想入錦花的夢,可怎麽也進入不了。感覺就像有什麽擋在了她的麵前,隻好每晚看著錦花入眠。這個書院,幺兒一點也不喜歡。剛給錦花安排的這個宿舍,一走進來,就是一個吊死的在房梁上懸著。


    晚上的時候,她還想靠近錦花。幺兒出現在她麵前和她對視,那個吊死的問:“你的?”幺兒點頭。


    吊死的了然說:“好吧。你把我放出去吧,她已經有主了!”


    幺兒說:“你不是這裏的?”


    吊死的說:“怎麽可能呢!我可是住在上房的。你的食物得罪人了嗎?怎麽讓錦清懷整她呢?”


    “錦清懷?是誰?”幺兒問。


    吊死的說:“錦家嫡女,你竟不知?”


    幺兒點頭表示了解,可是她們才進都城怎麽說錦花得罪了她呢?幺兒看著吊死說:“你既然在上房,我就送你過去吧。你說怎麽送你?我不太懂。”


    吊死的說:“我就在錦清懷的那個房間。她應該不信這些的,但不知什麽原因,把我上吊的那根繩子放到了這裏。你把那個拿著,去那裏就行。不過,你的魂力能拿實物嗎?”


    幺兒說:“試試。”


    她一個新死者,也不知道能不能拿起來,但她不想露怯,直覺如此。幺兒走到藏繩子的地方,深吸了一口氣,伸手去拿。結果竟然輕鬆的拿起,她緩了一口氣。雖然不知什麽原因,但麵無表情的走到吊死麵前說:“走吧。”


    吊死見狀,眼神裏閃過一絲慶幸:果然是老的,若是新者不可能拿實物。果然看起來小的,不一定真的小。


    吊死再不耍什麽花樣,乖覺的引幺兒到了錦清懷的房間。幺兒把她上吊的繩子藏在了床底下,看了一眼長得清秀的錦清懷。心想:難道是嫉妒花兒姐姐的樣貌?


    幺兒準備走時,吊死說:“您放心,我知道怎麽做。”


    幺兒並不知道她說這樣是什麽意思,但麵無表情的點了下頭,剛準備要走,就聽到錦清懷自言自語:“錦白唐,這一次我一定不會讓你好過。重來一世,我要把你踩在腳下。也不知道那個傳言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過幾天就能聽到她暴斃的消息了。你要怪就怪自己的身份明明低賤,卻享了本該我的福氣。”


    吊死和幺兒都聽得一頭霧水,直覺她很有古怪。兩個湊到她眼前,又發現她是真的看不到。幺兒瞬間覺得沒趣,就走了。走前,吊死說:“您放心,我會讓您滿意的。”


    幺兒並不知道她說什麽,可還是點了點頭。她心想:要時時跟著花兒姐姐才行。否則,就會被錦清懷欺負。


    錦花一夜睡得神清氣爽,早晨很早起床,努力的學習。她已經看到了自家的處境,在這都城裏。她不是小孩子了,更明白她們兄妹的出路,隻有讀書了。她可以去考女官!


    她把幺兒的娃娃放在桌上,幺兒挨著她,聽著她晨讀。陽光漸漸的出來,錦花吃了晨食開啟了一天的學習。


    幾天後,書院放假了。聽說是哪位學子出事了,多的錦花不知道。她被小香接了回去。幺兒笑眯眯的問三姐好,錦花甜甜的喊著嫂子。直到傍晚,錦複回來給家裏人說起,才知道二房的嫡女錦清懷暴斃了,具體原因不知。


    幺兒聽後,直覺和吊死有關。才恍然大悟:原來她當初說的是這個意思,她一個新來的,真的很多不懂啊!以後要謹言慎行才是,她也不覺得錦清懷罪不致死,如果不是她,走的人就是花兒姐了!


    就這樣匆匆十年過去了,錦花已經長成美麗的少女,在十五歲那年就考上了女官。小香姐姐也生了兩個孩子了,錦複也入朝為官了。有錦家大房二房的扶持,兄妹倆發展的都不錯。


    小香姐姐雖然年紀大了些,但也從書院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了。盡管她讀書是受了爹和他們離世的刺激,花兒姐知道的時候也很崩潰。很久沒有理錦家父母,幺兒心急,不曾想入了她的夢。


    在夢裏她和花兒姐一起玩耍,還和她說不要怪錦家父母。是自己爹這樣托付的,錦花說她知道,也看了那封信了。隻是還是忍不住怪怨!連他們的最後一麵都不曾見。幺兒說:“以後你衣錦還鄉來看我們啊!也幫我勸勸三姐吧!我入不了她的夢!”


    小香不吃不喝看著自己父親的信,還叮囑她在那麽好的環境,也要想辦法讀書。依然是那句:女孩子更要讀書識字。


    錦花勸小香,勸了好久,後來把自己夢見幺兒的事說出來,才讓小香慢慢的有反應。之後,小香像變了一個人,對家人依然很好,在外邊卻不苟言笑。隨著生活好起來,錦複也送小香去讀書,必然遭到了嘲笑。可小香兩耳不聞,一心讀書。最後特別體麵的,為錦家爭了光。


    十年間,曲縣杏花村的錦家人,不論是兒子、女兒還是兒媳,都成了都城裏的名人。尤其是小香的身世,以及她那自強不息的上進心,還得到了皇後的稱讚。


    也讓都城裏普通人家,有了把女兒送去讀書的想法。起因也是皇後召見時,小香說:“臣婦之父是贅婿,幼年家貧去私塾外聆聽聖人言,先生憐愛,時常在窗邊念書讓父親多學。後有了我們,父親教我們識字。年幼的我曾不願,父親說女兒更應該讀書識字。臣婦之父,雖命運多舛,也得逢教化,又教育我們。這都是因為陛下的清明之治!”


    皇後聽後很是歡喜,封賞了她。皇帝更是龍心大悅,不僅提拔了錦複,還給蒲幺兒正名。賜名靖德。


    杏花村知道後後悔極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攏山記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水山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水山客並收藏天攏山記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