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從不否定
戀愛很難?男媽媽手把手教我 作者:無敵水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柯立偉撓撓頭,問道:“你這個店開在哪兒呢?”
薑綿回答:“我開在居民區。”
柯立偉又接著問:“你那個片區幾個小區呢?多少戶人?”薑綿思索了一下說:“大的小區就兩個,多少戶人我不知道。”
柯立偉若有所思地說:“我有一個猜測,你想啊,什麽東西都不能天天吃。”
“你可能才開業,居民嚐鮮過來,但吃一次也不會經常來吃。”
薑綿:“那怎麽辦啊?”
柯立偉無奈地說:“這個沒有辦法,你的選址就決定了你的客戶群體。”
“以後你的利潤可能就維持在差不多兩三千的樣子。”
薑綿問:“那有什麽辦法補救嗎?比如說我擴大營銷範圍之類的?”
柯立偉直接否定了她的想法:“你要不換個地方,要不然就主做外賣單子,改成全城配送。”
“但是我覺得做外賣單子真不怎麽掙錢,主要還是酒水這個東西掙錢。”
“做外賣單子撐死了一單最多也就掙個百十來塊。”
柯立偉問:“你開在哪兒呢?跟我說說。”
“在揚帆和 one門口。”
柯立偉一聽這地方有點印象,他皺眉道:“就是美食街背後是吧?”
“你怎麽想著把燒烤開到有錢人住的門口?那有錢人吃的都是西餐,減脂餐那種健康的東西,你做這個受眾太小了。”
薑棉覺得他有一點刻板印象。
從她接觸的有錢人來看,鬱澤榮什麽都不挑,什麽都吃。
還有一個常衡老愛吃燒烤了,他天天吃都吃不膩的。
“有錢人應該也會吃的吧。”
柯立偉說:“那精英的身材是怎麽維持的?那就是自律,要不就是運動,要不就是飲食。”
“所以我建議你換個地址,你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薑綿沉默片刻說:“好,我考慮一下吧,謝謝你了老板。”
柯立偉說:“沒事兒,有需要再給我再問我就行,幾句話的事不麻煩。”
兩人掛斷電話,薑綿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她覺得開在這兒真的挺方便,搬走還有點舍不得,但是不搬走,又掙不了很多錢。
資深燒烤老板都給不了薑綿解決辦法,她一時之間也想不到什麽。
薑綿果斷地轉換思維,試圖從顧客的角度去判斷這個地方可以有哪些改進之處。
她在腦海中設想自己是一個居住在 one或者揚帆的有錢人,思索著這樣的人到底渴望吃到什麽樣的燒烤呢?
他們會想要走進一家具有什麽樣氛圍的店?
說實話,薑綿確實絞盡腦汁也難以想出確切的答案,畢竟她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有錢人。
盡管她如今也擁有財富,然而她的思維模式依舊未能觸及那個特定的層麵。
薑綿微微撐著臉,眼神空洞地望著前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鬱澤榮悄然走進店內,一眼便看到薑綿正沉浸在思索之中的模樣。
他輕緩地走到薑綿身邊坐下,溫柔地問道:“怎麽了,綿綿?”
薑綿抬眼看到他,眼中瞬間閃過一抹欣喜,有錢人這不就來了嗎?
她連忙問道:“如果是你,你想吃一家什麽樣的燒烤?”
鬱澤榮毫不猶豫地回答:“我覺得我們家的燒烤就挺好的。”
確實,在鬱澤榮的眼中,薑綿做什麽都是最好的。
在他看來,薑綿開的燒烤店,那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好吃的燒烤店,不來這裏吃燒烤的人都是沒眼光沒品味。
薑綿被他這個回答弄得有些無語,輕輕捶了一下他,“如果不是我們家,你會選擇哪一種?”
鬱澤榮認真思索了一會兒後說:“環境好一點的,品類多一點的,好吃的,新穎的。”
薑綿追問道:“具體一點。”
鬱澤榮平日裏不太注重口腹之欲,對開小店鋪之類的事情也從未涉獵過。
他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這個問題我可以去幫你問一下詹先。”
薑綿聽後,用力地點點頭,眼神中滿是期待地看著他。
鬱澤榮毫不猶豫地一個電話打過去,吩咐詹先寫一個關於經營一家燒烤店的營銷提案,要求從包裝到客戶群體開始全麵分析。
萬能助理詹先不僅要幹濱江集團的繁重工作,現在還要為波波貓燒烤店出謀劃策。
詹先無奈地放下手中正在忙碌的事務,開始著手為燒烤店構思營銷提案,一邊歎氣一邊在腦海中搜刮著各種創意和策略。
今天詹先討厭全世界。
鬱澤榮並非那種把事情甩出去就不管不顧的人,他向來都是積極主動地為薑綿排憂解難。
其實鬱澤榮本人以前曾親自體驗過動手燒烤的樂趣。
一片開闊之地、一個簡易的烤架。
雖然沒有太多的作料,然而食物的本味與炭火的獨特味道相互交融,也有別樣的美味。
“實際上,很多時候有錢人吃東西並非單純追求味道,就像很多國外的米其林分子料理,要說味道有多好,其實真的很難說清。”
鬱澤榮剖析有錢人在飲食選擇上的微妙心理,“但它的擺盤以及創意卻能讓人們心甘情願地買單。”
“不一定要那麽誇張,不過我們可以學習借鑒一下,主要是弄出點噱頭,讓客人覺得新穎,從而願意買單。”
薑綿聽著鬱澤榮的話,眼神微微低垂睫毛輕輕顫動,陷入了沉思。
過了一會兒,她開口說道:“那你說我去定做那種小爐子,然後準備佐料讓他們自己烤。”
她的聲音清脆而堅定,充滿了對新方案的期待。
薑綿詳細地闡述著自己的想法,“就類似那種韓國烤肉,菜也是按份數來計,而不是按串來計。”
“如果做外賣的話就按串來計。”
想法雖然一般,但鬱澤榮從不否定。
他毫不猶豫地點點頭,認可地說:“我覺得可以嚐試一下,反正也不需要什麽成本。”
畢竟薑綿一個月掙得錢甚至都比不上他賬戶裏餘額利息的零頭,確實無需過多考慮成本問題。
濱江集團光是醫藥公司一個季度銷售額就接近百億,薑綿這攏共幾十萬的生意隻是小打小鬧。
她可以放手幹,不管怎麽虧鬱澤榮都能兜底。
薑綿回答:“我開在居民區。”
柯立偉又接著問:“你那個片區幾個小區呢?多少戶人?”薑綿思索了一下說:“大的小區就兩個,多少戶人我不知道。”
柯立偉若有所思地說:“我有一個猜測,你想啊,什麽東西都不能天天吃。”
“你可能才開業,居民嚐鮮過來,但吃一次也不會經常來吃。”
薑綿:“那怎麽辦啊?”
柯立偉無奈地說:“這個沒有辦法,你的選址就決定了你的客戶群體。”
“以後你的利潤可能就維持在差不多兩三千的樣子。”
薑綿問:“那有什麽辦法補救嗎?比如說我擴大營銷範圍之類的?”
柯立偉直接否定了她的想法:“你要不換個地方,要不然就主做外賣單子,改成全城配送。”
“但是我覺得做外賣單子真不怎麽掙錢,主要還是酒水這個東西掙錢。”
“做外賣單子撐死了一單最多也就掙個百十來塊。”
柯立偉問:“你開在哪兒呢?跟我說說。”
“在揚帆和 one門口。”
柯立偉一聽這地方有點印象,他皺眉道:“就是美食街背後是吧?”
“你怎麽想著把燒烤開到有錢人住的門口?那有錢人吃的都是西餐,減脂餐那種健康的東西,你做這個受眾太小了。”
薑棉覺得他有一點刻板印象。
從她接觸的有錢人來看,鬱澤榮什麽都不挑,什麽都吃。
還有一個常衡老愛吃燒烤了,他天天吃都吃不膩的。
“有錢人應該也會吃的吧。”
柯立偉說:“那精英的身材是怎麽維持的?那就是自律,要不就是運動,要不就是飲食。”
“所以我建議你換個地址,你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薑綿沉默片刻說:“好,我考慮一下吧,謝謝你了老板。”
柯立偉說:“沒事兒,有需要再給我再問我就行,幾句話的事不麻煩。”
兩人掛斷電話,薑綿開始思考這個問題。
她覺得開在這兒真的挺方便,搬走還有點舍不得,但是不搬走,又掙不了很多錢。
資深燒烤老板都給不了薑綿解決辦法,她一時之間也想不到什麽。
薑綿果斷地轉換思維,試圖從顧客的角度去判斷這個地方可以有哪些改進之處。
她在腦海中設想自己是一個居住在 one或者揚帆的有錢人,思索著這樣的人到底渴望吃到什麽樣的燒烤呢?
他們會想要走進一家具有什麽樣氛圍的店?
說實話,薑綿確實絞盡腦汁也難以想出確切的答案,畢竟她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有錢人。
盡管她如今也擁有財富,然而她的思維模式依舊未能觸及那個特定的層麵。
薑綿微微撐著臉,眼神空洞地望著前方,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鬱澤榮悄然走進店內,一眼便看到薑綿正沉浸在思索之中的模樣。
他輕緩地走到薑綿身邊坐下,溫柔地問道:“怎麽了,綿綿?”
薑綿抬眼看到他,眼中瞬間閃過一抹欣喜,有錢人這不就來了嗎?
她連忙問道:“如果是你,你想吃一家什麽樣的燒烤?”
鬱澤榮毫不猶豫地回答:“我覺得我們家的燒烤就挺好的。”
確實,在鬱澤榮的眼中,薑綿做什麽都是最好的。
在他看來,薑綿開的燒烤店,那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好吃的燒烤店,不來這裏吃燒烤的人都是沒眼光沒品味。
薑綿被他這個回答弄得有些無語,輕輕捶了一下他,“如果不是我們家,你會選擇哪一種?”
鬱澤榮認真思索了一會兒後說:“環境好一點的,品類多一點的,好吃的,新穎的。”
薑綿追問道:“具體一點。”
鬱澤榮平日裏不太注重口腹之欲,對開小店鋪之類的事情也從未涉獵過。
他微微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這個問題我可以去幫你問一下詹先。”
薑綿聽後,用力地點點頭,眼神中滿是期待地看著他。
鬱澤榮毫不猶豫地一個電話打過去,吩咐詹先寫一個關於經營一家燒烤店的營銷提案,要求從包裝到客戶群體開始全麵分析。
萬能助理詹先不僅要幹濱江集團的繁重工作,現在還要為波波貓燒烤店出謀劃策。
詹先無奈地放下手中正在忙碌的事務,開始著手為燒烤店構思營銷提案,一邊歎氣一邊在腦海中搜刮著各種創意和策略。
今天詹先討厭全世界。
鬱澤榮並非那種把事情甩出去就不管不顧的人,他向來都是積極主動地為薑綿排憂解難。
其實鬱澤榮本人以前曾親自體驗過動手燒烤的樂趣。
一片開闊之地、一個簡易的烤架。
雖然沒有太多的作料,然而食物的本味與炭火的獨特味道相互交融,也有別樣的美味。
“實際上,很多時候有錢人吃東西並非單純追求味道,就像很多國外的米其林分子料理,要說味道有多好,其實真的很難說清。”
鬱澤榮剖析有錢人在飲食選擇上的微妙心理,“但它的擺盤以及創意卻能讓人們心甘情願地買單。”
“不一定要那麽誇張,不過我們可以學習借鑒一下,主要是弄出點噱頭,讓客人覺得新穎,從而願意買單。”
薑綿聽著鬱澤榮的話,眼神微微低垂睫毛輕輕顫動,陷入了沉思。
過了一會兒,她開口說道:“那你說我去定做那種小爐子,然後準備佐料讓他們自己烤。”
她的聲音清脆而堅定,充滿了對新方案的期待。
薑綿詳細地闡述著自己的想法,“就類似那種韓國烤肉,菜也是按份數來計,而不是按串來計。”
“如果做外賣的話就按串來計。”
想法雖然一般,但鬱澤榮從不否定。
他毫不猶豫地點點頭,認可地說:“我覺得可以嚐試一下,反正也不需要什麽成本。”
畢竟薑綿一個月掙得錢甚至都比不上他賬戶裏餘額利息的零頭,確實無需過多考慮成本問題。
濱江集團光是醫藥公司一個季度銷售額就接近百億,薑綿這攏共幾十萬的生意隻是小打小鬧。
她可以放手幹,不管怎麽虧鬱澤榮都能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