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後。
蘇玄駕駛馬車來到了韓國境內。
這一路行來,暢通無阻,未曾遇到任何匪患。
想都不用想,必然是驚鯢在暗中保護自己。
蘇玄走的很慢,驚鯢亦步亦趨的跟在身後。
作為殺手,她的性格有些沉悶,話並不算多。
但她卻在用她的方式,在默默的守護著蘇玄。
沒有人知道她來過,也沒有人知道她什麽時候離開。
如果可以的話,她寧願就這樣隱藏在黑暗中,默默的守護著他,默默的注視著他。
可惜的是,終究身不由己。
將蘇玄送到韓國邊境的時候,她最後看了蘇玄一眼,直到馬車消失她的視野中。
她已經逗留太久太久。
她需要去執行下一個任務了。
她從左邊發梢上取下琉璃新月簪,作為殺手,她本不該戴如此顯眼的發簪。
但這是他親手為自己戴上的。
他告訴自己,琉璃代表著平安,生命,幸福。
幸福她不敢去奢望,但是,現在她會努力的活下來。
哪怕再多看他一眼,也是好的。
......
“花開花落終有時,相逢相聚本無意。”
蘇玄自然察覺到了驚鯢的離去,他輕歎一聲,看上去有些惆悵。
他性格率真,很快便收拾好自己的情緒。
短暫的離別,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
那個時候的驚鯢,大概率已經被無名感化。
不,他搖了搖頭。
無論驚鯢是否被無名感化,下一次相遇,他都不會再讓驚鯢離開他的身邊。
不知道為什麽,他現在越來越想弄死呂不韋了。
相較於魏國大梁的繁華,韓國就要蕭條和荒涼的多,特別是在兩國邊境交接的位置,四處都是斷壁殘垣,一片荒蕪。
城鎮之中,百姓大都穿著粗布麻衣,縫縫補補,麵黃肌瘦,一副營養不良的模樣。
相較於蘇玄的華衣錦服,他們看上去就要寒酸的多。
蘇玄並不意外,他清楚的知道,在亂世之中,這才是底層老百姓生活的常態。
韓國身為四戰之地,常年有戰亂發生,能夠活著,就是萬幸之事。
至少他們還有一個家存在,可以勉強度日。
原著之中的那些百越難民,才是真正的悲慘,從百越一路逃難到韓國,也就是韓非,給了他們一塊生存的土壤,不然他們還要繼續流浪,像行屍走肉一般的活著。
更讓人可悲的是,在他們對生活有了一絲希望的時候,他們的百越舊太子,卻將他們屠戮殆盡。
前世的時候,他就不喜歡天澤這個人。
對付弱者,對付自己人,重拳出擊,對付敵人,卻是唯唯諾諾,一敗塗地。
他一路走走停停,遇到實在餓的不行的人,也會給他們一些食物充饑,但並不多,也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
因為給多了,他們也留不住,甚至會害了他們。
君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有能力,有餘裕的時候,去幫助別人,也是令人值得開心的一件事。
人大多數時候,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會追求同等的回報。
比如我對你好,我就希望你也對我好。
但蘇玄卻不這麽覺得,我對你好,我幫助你,僅僅隻是我想幫助你。
如果在一開始就追求回報,那不就是失去了幫助別人的意義了嗎?
“大哥哥,謝謝你。”有稚童接過蘇玄手中的食物,出言道謝。
蘇玄笑著揉了揉稚童有些髒亂的頭發。
可以看的出來,他很開心。
他並沒有逗留太久,因為他知道,他看到的,僅僅隻是這個亂世的冰山一角,其中的殘酷,遠比他看到的要多的多。
他並沒有因此氣餒,反倒鬥誌昂揚,這何嚐不是他想改變這個世界的理由之一呢?
他自詡不是什麽聖人,但也知道,在其位,謀其政的道理。
日後若是身處高位,有權利,也有能力,在不損害自身的利益下,讓這個世界變的更好,又何嚐不可?
往後的三天時間裏,他一路向著新鄭行駛,途經負黍,陽翟。
相較於邊境的荒蕪,人煙罕至,越靠近新鄭,經濟就越發達,他已經漸漸可以看到一些穿著絲綢錦衣的商人,街道上也開始有了些許煙火氣。
叮咚!
蘇玄走在街道上,時不時可以聽到打鐵的聲音,這裏冶煉業十分發達,每隔幾十米都可以看到一間鐵匠鋪。
這個時期的韓國,有著勁韓之稱,擁有戰國時期最大的銅鐵生產基地,其中以勁弩和利劍最為出名。
韓國的勁弩射程可達800米,“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所鑄之劍亦是鋒銳無匹,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無人可擋。
魏武卒所用的重盔甲,秦銳士所用銅戈,齊擊技所用長戟,趙邊騎所用強弓勁弩,幾乎全部出自韓國。
蘇玄隨意的逛了幾家鐵匠鋪,裏麵刀劍槍戟一應俱全,櫃台上擺放著各式鐵製農具,看農具表麵的漆色,應該是剛打造不久。
戰國時期冶鐵技術就已經如此成熟了嗎?
他微微有些詫異,隨後開始思考成熟的冶鐵技術能否為己所用。
第一時間,他就想到了曲耕犁。
戰國時期,耕地所用的犁大都是直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低下。
曲耕犁則是輕巧柔便,富有機動性,能夠深耕土地。
一旦曲耕犁現世,推廣開來,農業的生產效率必然大幅度提高,農家弟子將會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參與其他的活動和生產,從而得到更多的糧食和財富。
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蘇玄作為創始人,也能得到極大的名望。
何樂而不為?
蘇玄駕駛馬車來到了韓國境內。
這一路行來,暢通無阻,未曾遇到任何匪患。
想都不用想,必然是驚鯢在暗中保護自己。
蘇玄走的很慢,驚鯢亦步亦趨的跟在身後。
作為殺手,她的性格有些沉悶,話並不算多。
但她卻在用她的方式,在默默的守護著蘇玄。
沒有人知道她來過,也沒有人知道她什麽時候離開。
如果可以的話,她寧願就這樣隱藏在黑暗中,默默的守護著他,默默的注視著他。
可惜的是,終究身不由己。
將蘇玄送到韓國邊境的時候,她最後看了蘇玄一眼,直到馬車消失她的視野中。
她已經逗留太久太久。
她需要去執行下一個任務了。
她從左邊發梢上取下琉璃新月簪,作為殺手,她本不該戴如此顯眼的發簪。
但這是他親手為自己戴上的。
他告訴自己,琉璃代表著平安,生命,幸福。
幸福她不敢去奢望,但是,現在她會努力的活下來。
哪怕再多看他一眼,也是好的。
......
“花開花落終有時,相逢相聚本無意。”
蘇玄自然察覺到了驚鯢的離去,他輕歎一聲,看上去有些惆悵。
他性格率真,很快便收拾好自己的情緒。
短暫的離別,是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遇。
那個時候的驚鯢,大概率已經被無名感化。
不,他搖了搖頭。
無論驚鯢是否被無名感化,下一次相遇,他都不會再讓驚鯢離開他的身邊。
不知道為什麽,他現在越來越想弄死呂不韋了。
相較於魏國大梁的繁華,韓國就要蕭條和荒涼的多,特別是在兩國邊境交接的位置,四處都是斷壁殘垣,一片荒蕪。
城鎮之中,百姓大都穿著粗布麻衣,縫縫補補,麵黃肌瘦,一副營養不良的模樣。
相較於蘇玄的華衣錦服,他們看上去就要寒酸的多。
蘇玄並不意外,他清楚的知道,在亂世之中,這才是底層老百姓生活的常態。
韓國身為四戰之地,常年有戰亂發生,能夠活著,就是萬幸之事。
至少他們還有一個家存在,可以勉強度日。
原著之中的那些百越難民,才是真正的悲慘,從百越一路逃難到韓國,也就是韓非,給了他們一塊生存的土壤,不然他們還要繼續流浪,像行屍走肉一般的活著。
更讓人可悲的是,在他們對生活有了一絲希望的時候,他們的百越舊太子,卻將他們屠戮殆盡。
前世的時候,他就不喜歡天澤這個人。
對付弱者,對付自己人,重拳出擊,對付敵人,卻是唯唯諾諾,一敗塗地。
他一路走走停停,遇到實在餓的不行的人,也會給他們一些食物充饑,但並不多,也不是什麽值錢的東西。
因為給多了,他們也留不住,甚至會害了他們。
君子,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有能力,有餘裕的時候,去幫助別人,也是令人值得開心的一件事。
人大多數時候,不管做任何事情,都會追求同等的回報。
比如我對你好,我就希望你也對我好。
但蘇玄卻不這麽覺得,我對你好,我幫助你,僅僅隻是我想幫助你。
如果在一開始就追求回報,那不就是失去了幫助別人的意義了嗎?
“大哥哥,謝謝你。”有稚童接過蘇玄手中的食物,出言道謝。
蘇玄笑著揉了揉稚童有些髒亂的頭發。
可以看的出來,他很開心。
他並沒有逗留太久,因為他知道,他看到的,僅僅隻是這個亂世的冰山一角,其中的殘酷,遠比他看到的要多的多。
他並沒有因此氣餒,反倒鬥誌昂揚,這何嚐不是他想改變這個世界的理由之一呢?
他自詡不是什麽聖人,但也知道,在其位,謀其政的道理。
日後若是身處高位,有權利,也有能力,在不損害自身的利益下,讓這個世界變的更好,又何嚐不可?
往後的三天時間裏,他一路向著新鄭行駛,途經負黍,陽翟。
相較於邊境的荒蕪,人煙罕至,越靠近新鄭,經濟就越發達,他已經漸漸可以看到一些穿著絲綢錦衣的商人,街道上也開始有了些許煙火氣。
叮咚!
蘇玄走在街道上,時不時可以聽到打鐵的聲音,這裏冶煉業十分發達,每隔幾十米都可以看到一間鐵匠鋪。
這個時期的韓國,有著勁韓之稱,擁有戰國時期最大的銅鐵生產基地,其中以勁弩和利劍最為出名。
韓國的勁弩射程可達800米,“遠者括蔽洞胸,近者鏑弇心”,所鑄之劍亦是鋒銳無匹,皆“陸斷牛馬,水截鵠雁”,“當敵則斬堅甲鐵幕”,無人可擋。
魏武卒所用的重盔甲,秦銳士所用銅戈,齊擊技所用長戟,趙邊騎所用強弓勁弩,幾乎全部出自韓國。
蘇玄隨意的逛了幾家鐵匠鋪,裏麵刀劍槍戟一應俱全,櫃台上擺放著各式鐵製農具,看農具表麵的漆色,應該是剛打造不久。
戰國時期冶鐵技術就已經如此成熟了嗎?
他微微有些詫異,隨後開始思考成熟的冶鐵技術能否為己所用。
第一時間,他就想到了曲耕犁。
戰國時期,耕地所用的犁大都是直轅犁,耕地時回頭轉彎不夠靈活,起土費力,效率低下。
曲耕犁則是輕巧柔便,富有機動性,能夠深耕土地。
一旦曲耕犁現世,推廣開來,農業的生產效率必然大幅度提高,農家弟子將會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去參與其他的活動和生產,從而得到更多的糧食和財富。
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蘇玄作為創始人,也能得到極大的名望。
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