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距離秦國滅掉六國已經過去半個月。
鹹陽城內依舊是晝夜歡慶,熱鬧不歇。
與之相反的是,相國府內卻是一片安靜祥和。
湖心亭中,茶香嫋嫋,琴音醉人,美人在畔,令人賞心悅目。
弄玉在親撫瑤琴,紫女紅袖添香,素手墨研,靜坐一旁。
紫女好奇的看了一眼蘇玄寫的東西。
三年規劃,五年目標,十年藍圖,三十年戰略!
整篇文章,由淺入深,層層推進,讓人一目了然。
經濟篇,文化篇,科技篇,武道篇.....,每一篇文章都清晰的寫出了秦國未來發展的方向,以及這麽做的原因,還有日後會因此獲得多大收益。
紫女漸漸沉浸之中,等到蘇玄寫完最後一個字時,神色帶著些許意猶未盡,回過神後便是暗自驚歎。
一個普通人的視野,局限於一隅之地,而蘇玄卻是製定數十年的戰略目標,其格局之大,視野之高,令人敬仰不已。
蘇玄麵容上帶著淡淡的笑意,輕輕搖頭。
一段時間未曾寫字,寫出來的字明明是對的,但總是有著怪異的感覺。
就像是不認識這個字一樣。
字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說人了,就算感情好,太長的時間不聯絡,便會逐漸變淡。
正常來講,拿到幻音寶盒之後,他應該前往太乙山,蜀山,鬼穀等地,觀摩天下道法經文,獲得簽到機會,提升自身實力。
甚至厚積薄發之下,創法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最終,他將這個時間往後推了一下。
年節將至,而且這是他成家之後的第一個新年,有紀念意義。
應該是熱熱鬧鬧,開開心心,而不是一片冷清。
和紫女,弄玉一起吃完午飯後,蘇玄便拿著策文前往鹹陽宮會見嬴政。
作為大秦帝國的掌舵人,嬴政十分勤勉,每天批閱的奏折足有一百二十斤,經常深夜才能休息。
這裏的一百二十斤,是秦國尚未使用紙張時的竹簡。
蘇玄到的時候,嬴政的桌案上就擺著滿滿一遝的奏折。
“先生今日怎麽來了!”嬴政眼中閃過一抹驚喜之色。
“突然有了一些奇思妙想,想請大王一觀。”蘇玄將準備好的策文遞了過去。
秦國三十年戰略目標?
看到封麵上寫的大字,嬴政瞬間就被勾起了興趣。
通篇讀完,嬴政不由拍案叫絕,這是一篇不亞於《治國策》的雄文!先生竟給他如此之大的驚喜!
他當即拉著蘇玄仔細探討起來,提出一些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蘇玄時而點頭,時而搖頭,甚至會因為一個小問題爭論起來,吵的麵紅耳赤,如此場景,若是讓外人看到,隻怕要驚掉下巴。
“寡人認同先生的觀點,確實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內政上。”嬴政點了點頭,統一七國,並不僅僅隻是滅掉其餘六國,而是將文化,貨幣,製度,律法等全方麵完成統一!
為了政令能夠順利施行,統一文字是必然的,嬴政當即下詔,由李斯撰寫《倉頡篇》,韓非撰寫《爰曆篇》,胡毋敬撰寫《博學篇》,將秦國小篆作為全國通用文字。
除此之外,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律法統一。
至於為什麽沒有車同軌,那是因為格物院最近一段時間將瀝青研究出來了,有了瀝青路自然不需要車軌。
而原先用來防禦匈奴的長城,更是早早停工,匈奴對於如今的秦國已經沒有防禦的必要,反而是下一個要狩獵的目標。
在策文中,蘇玄將教育,文化放在重中之重。
打天下容易,但想讓天下人歸心,將自己真正視作大秦子民,卻需要長久的努力。
這個過程,至少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一代人。
在封建社會,最大的矛盾,是生存的矛盾。
王朝之所以顛覆,絕大多數都是被農民起義推翻的。
而農民為什麽起義?因為活不下去了!
隻要能夠吃飽,絕大多數人是不會想著造反的!
番薯,土豆,雜交水稻的推廣,可以保證社稷的安穩,當在秦國的統治下,生活得到極大的改善,人民自然就產生了歸屬感。
等他們的子女出生,再進入大秦的學府,傳授忠君愛國的思想,進行文化同質,自然而然他們就成了大秦子民。
除此之外,大秦屬地在冊單身之人,秦國還會責令當地屬官幫助他們成家,當家庭美滿,豐衣足食之後,就算有殘餘的六國舊部想要造反,他們昔日忠心的部屬,還會跟著他們一起嗎?
蘇玄從最根本上杜絕了六國野心之輩造反的可能!
當然,如果百姓的生活真的好了之後,蘇玄想著在質量方麵也該重點把關。
要是有人以次充好,賣一些淋巴肉,礦裝油,三聚氰胺超標的奶粉,那就不是罰款的事了!
在蘇玄看來,賣這些東西,就是在謀財害命!
前世他管不了,這一世這些不良商家,一個都別想逃!
“其實寡人有時候挺羨慕先生的。”嬴政將目光看向桌上的奏折,輕歎一聲,“最近一段時間,奏折越來越多,寡人都快批複不過來了,先生可別想著走!”
“這一半,是先生的,先生批複完了才能走!”嬴政將其中一半推到蘇玄身前。
蘇玄一愣,這是要讓他當常務副皇帝?
他微微沉吟,隨即道,“大王現在處理政務就捉襟見肘,日後的領土若是多上數倍乃至數十倍,又打算如何應對?”
“治大國如烹小鮮,事事親力親為自會給自己束縛上權利的枷鎖,大王或可效仿老子的無為而治,隻將最終的決策權抓在自己手中即可。”蘇玄提議道。
嬴政嘴角揚起一抹笑意,”先生想必已有對策,不妨說給寡人聽聽。”
見到嬴政是真的感興趣,蘇玄直接就將後世的內閣製度告訴了嬴政。
議政權分給內閣,行政權分給六部,自己則是掌握決策權。
蘇玄的提議很大膽,甚至觸碰到了紅線,君王隻會將所有權利抓在手中,而不是分給其他人,更不用說嬴政這種掌控欲強的人。
這種提議,也就是他敢直言不諱的說,換做任何一個人,嬴政可能都會覺得他居心叵測。
考慮到最後,嬴政還是決定嚐試一下內閣製度。
製度的好壞,比一下就知道了,再者而言,首輔是蘇玄,他又有什麽擔心的?
至於蘇玄,他提出這個製度自然不是為了攬權,他隻是想幫一幫自己的兩位師弟,讓他們在秦國發光發熱。
鹹陽城內依舊是晝夜歡慶,熱鬧不歇。
與之相反的是,相國府內卻是一片安靜祥和。
湖心亭中,茶香嫋嫋,琴音醉人,美人在畔,令人賞心悅目。
弄玉在親撫瑤琴,紫女紅袖添香,素手墨研,靜坐一旁。
紫女好奇的看了一眼蘇玄寫的東西。
三年規劃,五年目標,十年藍圖,三十年戰略!
整篇文章,由淺入深,層層推進,讓人一目了然。
經濟篇,文化篇,科技篇,武道篇.....,每一篇文章都清晰的寫出了秦國未來發展的方向,以及這麽做的原因,還有日後會因此獲得多大收益。
紫女漸漸沉浸之中,等到蘇玄寫完最後一個字時,神色帶著些許意猶未盡,回過神後便是暗自驚歎。
一個普通人的視野,局限於一隅之地,而蘇玄卻是製定數十年的戰略目標,其格局之大,視野之高,令人敬仰不已。
蘇玄麵容上帶著淡淡的笑意,輕輕搖頭。
一段時間未曾寫字,寫出來的字明明是對的,但總是有著怪異的感覺。
就像是不認識這個字一樣。
字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說人了,就算感情好,太長的時間不聯絡,便會逐漸變淡。
正常來講,拿到幻音寶盒之後,他應該前往太乙山,蜀山,鬼穀等地,觀摩天下道法經文,獲得簽到機會,提升自身實力。
甚至厚積薄發之下,創法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最終,他將這個時間往後推了一下。
年節將至,而且這是他成家之後的第一個新年,有紀念意義。
應該是熱熱鬧鬧,開開心心,而不是一片冷清。
和紫女,弄玉一起吃完午飯後,蘇玄便拿著策文前往鹹陽宮會見嬴政。
作為大秦帝國的掌舵人,嬴政十分勤勉,每天批閱的奏折足有一百二十斤,經常深夜才能休息。
這裏的一百二十斤,是秦國尚未使用紙張時的竹簡。
蘇玄到的時候,嬴政的桌案上就擺著滿滿一遝的奏折。
“先生今日怎麽來了!”嬴政眼中閃過一抹驚喜之色。
“突然有了一些奇思妙想,想請大王一觀。”蘇玄將準備好的策文遞了過去。
秦國三十年戰略目標?
看到封麵上寫的大字,嬴政瞬間就被勾起了興趣。
通篇讀完,嬴政不由拍案叫絕,這是一篇不亞於《治國策》的雄文!先生竟給他如此之大的驚喜!
他當即拉著蘇玄仔細探討起來,提出一些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蘇玄時而點頭,時而搖頭,甚至會因為一個小問題爭論起來,吵的麵紅耳赤,如此場景,若是讓外人看到,隻怕要驚掉下巴。
“寡人認同先生的觀點,確實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內政上。”嬴政點了點頭,統一七國,並不僅僅隻是滅掉其餘六國,而是將文化,貨幣,製度,律法等全方麵完成統一!
為了政令能夠順利施行,統一文字是必然的,嬴政當即下詔,由李斯撰寫《倉頡篇》,韓非撰寫《爰曆篇》,胡毋敬撰寫《博學篇》,將秦國小篆作為全國通用文字。
除此之外,貨幣統一,度量衡統一,律法統一。
至於為什麽沒有車同軌,那是因為格物院最近一段時間將瀝青研究出來了,有了瀝青路自然不需要車軌。
而原先用來防禦匈奴的長城,更是早早停工,匈奴對於如今的秦國已經沒有防禦的必要,反而是下一個要狩獵的目標。
在策文中,蘇玄將教育,文化放在重中之重。
打天下容易,但想讓天下人歸心,將自己真正視作大秦子民,卻需要長久的努力。
這個過程,至少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一代人。
在封建社會,最大的矛盾,是生存的矛盾。
王朝之所以顛覆,絕大多數都是被農民起義推翻的。
而農民為什麽起義?因為活不下去了!
隻要能夠吃飽,絕大多數人是不會想著造反的!
番薯,土豆,雜交水稻的推廣,可以保證社稷的安穩,當在秦國的統治下,生活得到極大的改善,人民自然就產生了歸屬感。
等他們的子女出生,再進入大秦的學府,傳授忠君愛國的思想,進行文化同質,自然而然他們就成了大秦子民。
除此之外,大秦屬地在冊單身之人,秦國還會責令當地屬官幫助他們成家,當家庭美滿,豐衣足食之後,就算有殘餘的六國舊部想要造反,他們昔日忠心的部屬,還會跟著他們一起嗎?
蘇玄從最根本上杜絕了六國野心之輩造反的可能!
當然,如果百姓的生活真的好了之後,蘇玄想著在質量方麵也該重點把關。
要是有人以次充好,賣一些淋巴肉,礦裝油,三聚氰胺超標的奶粉,那就不是罰款的事了!
在蘇玄看來,賣這些東西,就是在謀財害命!
前世他管不了,這一世這些不良商家,一個都別想逃!
“其實寡人有時候挺羨慕先生的。”嬴政將目光看向桌上的奏折,輕歎一聲,“最近一段時間,奏折越來越多,寡人都快批複不過來了,先生可別想著走!”
“這一半,是先生的,先生批複完了才能走!”嬴政將其中一半推到蘇玄身前。
蘇玄一愣,這是要讓他當常務副皇帝?
他微微沉吟,隨即道,“大王現在處理政務就捉襟見肘,日後的領土若是多上數倍乃至數十倍,又打算如何應對?”
“治大國如烹小鮮,事事親力親為自會給自己束縛上權利的枷鎖,大王或可效仿老子的無為而治,隻將最終的決策權抓在自己手中即可。”蘇玄提議道。
嬴政嘴角揚起一抹笑意,”先生想必已有對策,不妨說給寡人聽聽。”
見到嬴政是真的感興趣,蘇玄直接就將後世的內閣製度告訴了嬴政。
議政權分給內閣,行政權分給六部,自己則是掌握決策權。
蘇玄的提議很大膽,甚至觸碰到了紅線,君王隻會將所有權利抓在手中,而不是分給其他人,更不用說嬴政這種掌控欲強的人。
這種提議,也就是他敢直言不諱的說,換做任何一個人,嬴政可能都會覺得他居心叵測。
考慮到最後,嬴政還是決定嚐試一下內閣製度。
製度的好壞,比一下就知道了,再者而言,首輔是蘇玄,他又有什麽擔心的?
至於蘇玄,他提出這個製度自然不是為了攬權,他隻是想幫一幫自己的兩位師弟,讓他們在秦國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