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老漢發現了馬車邊的情景,甩手邁著大步,急匆匆地走過來。
陌生老漢注意地看了1眼趴在地上的程雲亮,又望了望躺在馬車上的李智慧,親切地問周麽嫂道:“大嫂,這是咋個回事?”
周麽嫂撲閃著眼皮,看了看陌生人,3言兩語把情況簡單說了說。
陌生老漢認真地聽完周麽嫂的講敘,1個箭步衝到程雲亮麵前,扯了他1把,說:
“快上車!公路上正有輛卡車在加水,趕上了,病人就能盡快地送出去。”
陌生老韓順手抓過靠在車轅邊的鞭杆,輕輕地1躍,上了馬車。
眾人1聽這話,毫不怠慢,也立刻紛紛跳上馬車。
陌生老漢熟練地1揮長鞭
“啪······”
1個脆響,川馬拉著車子,徑直往公路方向奔去。
公路上,果然停著1輛大卡車,看來是剛卸完貨,回縣城去的。
1個中年的駕駛員剛給水箱灌滿了水,用1團回絲擦幹手上的水,準備開車了。
“哦······”陌生人1聲喝叫,馬車向汽車邊停靠。
尤林沒等馬車停穩,1縱身跳到地上,跑過去,扒著車窗,把情況向中年駕駛員說了1遍。
駕駛員1聽是搶救急病人,2話不說,對馬車上的人1揮手,說道:“快!把病人拾上車廂。”
大家7手8腳地把病人抬上了汽車。
尤林剛要上車,身後有人1把扯住了他的胳膊。
他回頭1看,是周麽嫂。
周幺嫂1開口,就像是放機關槍。
“我陪著金友叔送智慧上醫院,你就莫去了。寨上的人們,都扯長了脖子等著你回去講講省裏農業學大寨會議的精神呢。再說,大隊正要製訂今年農業學大寨的規劃,少不了你這主事的去燒把火!”
聽了周幺嫂子的話,尤林猶豫了。
“滴······滴滴······”
就在這時,駕駛員1按喇叭,踩動了油門。
站在汽車上的李金友猛然發覺,那個陌生人的臉很熟,好象在哪裏見過。
“嘿,是他呀!”
李金友1拍腦門,突然想起來了,正想喊,汽車卻轉了個彎,加大油門疾駛而去。
汽車1開走,程雲亮趕緊又鑽到馬車底下,繼續檢修刹車把去了。
尤林微笑著打量了1下陌生人懇切地說:“多虧你,趕上了汽車。”
陌生老漢瞅了1眼沒穿棉襖的魯城,把他帶著的小小鋪蓋卷往馬車上1擱,從裏麵抽出件打了補釘的的絨衫,扔給尤林,朗聲說道:“穿上吧,年輕人。”
尤林接住絨衣,剛要說啥,陌生人看出他的意思來了,1擺手,爽快地說:“你穿我的衣,我搭你的車,這才叫公平合理嘛。”
尤林的眼中閃過了1道好奇的目光,多有意思的陌生人呀,他忍不住又問:““搭馬車?你上哪?”
其實,剛才陌生老漢也早已認出了李金友,便會心地1笑。
“你倆上哪,我就上哪。”
正鑽在車肚下的程雲亮伸出頭來:“老同誌,你曉得我們去哪個大隊不?”
陌生老漢摸了1下後脖頸,做出副挺神秘的樣子,繼而又“撲哧”1笑,說:“石旮旯唄!”
真是1語驚人哪。
尤林愣住了。
程雲亮在車肚下側著臉,瞪大兩隻眼睛,把個陌生人上上下下看了個夠:
“咦,你咋曉得?”
陌生老漢“嗬嗬嗬”笑了起來,指點著尤林,十分爽朗而又肯定地說道:“不光曉得你們是石旮旯的,我還看準了,你是個上海知識青年。”
這1下,尤林和程雲亮更驚訝了,陌生人的眼光,好厲害程雲亮好奇地望望尤林,1身山裏人打扮,經過這麽多年風吹雨淋,皮膚象山裏人1樣又黑又粗,山裏話象石旮旯人樣純正。哪個會不相信他是當地土生土長的人哪!這陌生人是怎麽猜到的呢?
陌生人看出了程雲亮的驚訝,含笑指了指尤林背著的那隻挎包。
程雲亮1看,這隻挎包已經用得微微發了白,挎包上隱隱約約還看得出印了1幅紅色圖案,圖案邊是1行字。
程雲亮仔細1看,那行字是:參觀韶山留念。
陌生老韓微微1笑,說:“憑這挎包,就曉得它的主人是個老紅衛兵了。我們縣,隻接收過1批上海知識青年,我估摸著,十有89你就是上海來的。我沒得看錯吧?”
尤林被他那飽含感染力的笑聲帶動著,也微笑了1下,試探地問道:“你上石旮旯是······”
“看親。”
“看親?”
尤林和程雲亮越發覺得奇怪了。
在這1帶山區,老輩人去看望自己子女相中的對象,稱之為“看親”。
可是,天底下哪有像這陌生人1樣,穿1雙快磨爛了的草鞋,帶了簡單的鋪蓋卷,去“看親”的?
程雲亮忍不住追問1句:“哪1家?”
陌生老韓含笑回答道:“曾青雲。”
“曾青雲大伯?”程雲亮不信。
誰難都知道,老曾頭兒隻有1個女兒曾桂芸。曾桂芸是石旮見大隊的大隊長範百勤的愛人,他倆的孩子都不小了,這陌生人看的啥子親呢?
尤林被李智慧的病牽扯著心,他凝目留神地看了那陌生人1眼,隻當是開玩笑,沒心思去細想陌生人的話意,卻轉過話頭,問程雲亮道:“刹把修好了?”
程雲亮點點頭,從車肚下鑽了出來,隨手扯過些枯樹葉,擦了擦手。
尤林朝陌生人1擺手,說,“去石旮見,就請上車吧。”
陌生老漢跳上馬車,魯城坐在他近旁。
川馬拉著大車,又拐上了馬車道,向著來路往回奔去。連綿不盡的山峰,像準備接受人們檢閱似地,你挨我,我擠你地排列在路兩邊。
1會兒,陌生老韓發問道:“這條馬車道,是公社化以後修的吧?”
“赤色大革命那年又加寬了。”
程雲亮看看陌生老漢,問道:“嗯,你以前來過?”
陌生老漢沒有正麵回答,隻是感歎地說:“以前進石旮旯,要爬坡翻坎走小路,今天坐馬車了,將來······小夥子,4屆赤色革命大會向我們提出了新的戰鬥任務,這將來的文章,要你們來做嘍······”
尤林望著陌生老漢,心裏暗想:“多風趣的老人啊。看來,他對石旮旯非常熟悉哩。”
正想著,馬車轉了個彎,上了坡。
隻見1處巨大的峭壁上,1左1右用石灰刷了兩條大標語:
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
農業學大寨,山河重安排!
標語下,1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打錘的、掌釺的、揚旗的、吹哨的,推車的,挑土的,人人都在酣戰。笑聲,歌聲,號子聲,錘聲,匯成了1支氣勢雄渾的勞動交響樂。
尤林瞧著這1路熱氣騰騰的大幹景象,心頭按捺不住萬分的激動。
此刻的尤林,懷裏揣著1團火,骨子裏憋了1股勁,想盡快趕回寨上,舉旗抓綱,讓4屆人大的強勁東風,吹綠石旮旯的山山水水,把學大寨的熱火,燃燒得旺旺盛盛的!
怎料到,半路就遇到了這麽1件意外的事。李智慧這個大隊裏的骨幹,咋會突然在這個關鍵時刻病倒了呢?
尤林漸漸地仰起了臉,那深深思索的目光投向遠方。潔白的雲霧,從山穀裏冉冉升了起來,像1條條柔軟的紗巾,慢慢地往座座山頭蓋去。
山風推擁著那些棉絮般的朵朵雲彩,匯聚成了1大片浩淼無垠的雲海。
雲海翻騰著雲浪,拍擊著海島1般聳立著的座座山峰。
漸漸地,雲霧遮住了山峰的麵目,整個岩鷹山區的崇山峻嶺,都籠罩在縹緲的雲海之中了。
尤林默默地想著心思,憑他自己所學的1些醫學知識,總覺得李智慧的病症有點兒怪。他的眼前也象有1大團迷眼的霧氣在飄動。
尤林挪了挪座位,挨到程雲亮的身邊,見他正抱著長鞭出神,便輕輕問道:
“雲亮,智慧是昨個得的病?”
那陌生老漢1聽,也很感興趣地湊了過來。
程雲亮1鬆馬韁,讓3匹川馬不快不慢地小跑著,回頭望了尤林1眼,說:“這話,還得從早上說起”
有節奏的“得得”馬蹄聲,叩開了程雲亮的話匣。他1邊趕著馬車,1邊從頭到尾地給淩諷講敘起今天早上發生在石旮旯的事情來······
事情發生在早上。
大隊會計李智慧仔細地在帳簿上寫完最後1個數目,直起腰來,順手推開了蒙著1層塑料薄膜的木格格窗子,清新,潮濕的空氣撲進窗來,引得她深深地呼吸了兩口,朝窗外望了望。
東山坡後,像點燃了1支巨大的火把,把半邊雲天燒得通紅。
金色的朝霞慢慢地鋪展開去,使整個天宇猶如1幅抹上了濃豔色彩的水粉畫。
雖然時間尚早,屋後青翠的小竹林裏清囀的鳥鳴聲,已經和著4處響起的嘈雜的腳步聲,笑鬧聲,雞啼犬吠聲,打破了山寨清晨的寂靜,拉開了新的1天的帷幕。
不知是誰唱起了清朗朗的山歌,隨著習習晨風,飄進窗來:
婦女起早忙積肥羅,
太陽還在夢中睡羅,
震天山歌喚不醒羅,
莫非昨夜也開會羅?
歌聲1落,馬上響起了1片歡快的笑聲。
李智慧仄耳聽著,臉上露出了1絲甜甜的笑意。
從山歌聲中,她知道,上坡漚山肥的社員走出寨子了。
自從石旮旯大隊提出農業學大寨,改造葫蘆塘以來,社員們的幹勁可大呢,每天都是起早貪黑地幹活。
陌生老漢注意地看了1眼趴在地上的程雲亮,又望了望躺在馬車上的李智慧,親切地問周麽嫂道:“大嫂,這是咋個回事?”
周麽嫂撲閃著眼皮,看了看陌生人,3言兩語把情況簡單說了說。
陌生老漢認真地聽完周麽嫂的講敘,1個箭步衝到程雲亮麵前,扯了他1把,說:
“快上車!公路上正有輛卡車在加水,趕上了,病人就能盡快地送出去。”
陌生老韓順手抓過靠在車轅邊的鞭杆,輕輕地1躍,上了馬車。
眾人1聽這話,毫不怠慢,也立刻紛紛跳上馬車。
陌生老漢熟練地1揮長鞭
“啪······”
1個脆響,川馬拉著車子,徑直往公路方向奔去。
公路上,果然停著1輛大卡車,看來是剛卸完貨,回縣城去的。
1個中年的駕駛員剛給水箱灌滿了水,用1團回絲擦幹手上的水,準備開車了。
“哦······”陌生人1聲喝叫,馬車向汽車邊停靠。
尤林沒等馬車停穩,1縱身跳到地上,跑過去,扒著車窗,把情況向中年駕駛員說了1遍。
駕駛員1聽是搶救急病人,2話不說,對馬車上的人1揮手,說道:“快!把病人拾上車廂。”
大家7手8腳地把病人抬上了汽車。
尤林剛要上車,身後有人1把扯住了他的胳膊。
他回頭1看,是周麽嫂。
周幺嫂1開口,就像是放機關槍。
“我陪著金友叔送智慧上醫院,你就莫去了。寨上的人們,都扯長了脖子等著你回去講講省裏農業學大寨會議的精神呢。再說,大隊正要製訂今年農業學大寨的規劃,少不了你這主事的去燒把火!”
聽了周幺嫂子的話,尤林猶豫了。
“滴······滴滴······”
就在這時,駕駛員1按喇叭,踩動了油門。
站在汽車上的李金友猛然發覺,那個陌生人的臉很熟,好象在哪裏見過。
“嘿,是他呀!”
李金友1拍腦門,突然想起來了,正想喊,汽車卻轉了個彎,加大油門疾駛而去。
汽車1開走,程雲亮趕緊又鑽到馬車底下,繼續檢修刹車把去了。
尤林微笑著打量了1下陌生人懇切地說:“多虧你,趕上了汽車。”
陌生老漢瞅了1眼沒穿棉襖的魯城,把他帶著的小小鋪蓋卷往馬車上1擱,從裏麵抽出件打了補釘的的絨衫,扔給尤林,朗聲說道:“穿上吧,年輕人。”
尤林接住絨衣,剛要說啥,陌生人看出他的意思來了,1擺手,爽快地說:“你穿我的衣,我搭你的車,這才叫公平合理嘛。”
尤林的眼中閃過了1道好奇的目光,多有意思的陌生人呀,他忍不住又問:““搭馬車?你上哪?”
其實,剛才陌生老漢也早已認出了李金友,便會心地1笑。
“你倆上哪,我就上哪。”
正鑽在車肚下的程雲亮伸出頭來:“老同誌,你曉得我們去哪個大隊不?”
陌生老漢摸了1下後脖頸,做出副挺神秘的樣子,繼而又“撲哧”1笑,說:“石旮旯唄!”
真是1語驚人哪。
尤林愣住了。
程雲亮在車肚下側著臉,瞪大兩隻眼睛,把個陌生人上上下下看了個夠:
“咦,你咋曉得?”
陌生老漢“嗬嗬嗬”笑了起來,指點著尤林,十分爽朗而又肯定地說道:“不光曉得你們是石旮旯的,我還看準了,你是個上海知識青年。”
這1下,尤林和程雲亮更驚訝了,陌生人的眼光,好厲害程雲亮好奇地望望尤林,1身山裏人打扮,經過這麽多年風吹雨淋,皮膚象山裏人1樣又黑又粗,山裏話象石旮旯人樣純正。哪個會不相信他是當地土生土長的人哪!這陌生人是怎麽猜到的呢?
陌生人看出了程雲亮的驚訝,含笑指了指尤林背著的那隻挎包。
程雲亮1看,這隻挎包已經用得微微發了白,挎包上隱隱約約還看得出印了1幅紅色圖案,圖案邊是1行字。
程雲亮仔細1看,那行字是:參觀韶山留念。
陌生老韓微微1笑,說:“憑這挎包,就曉得它的主人是個老紅衛兵了。我們縣,隻接收過1批上海知識青年,我估摸著,十有89你就是上海來的。我沒得看錯吧?”
尤林被他那飽含感染力的笑聲帶動著,也微笑了1下,試探地問道:“你上石旮旯是······”
“看親。”
“看親?”
尤林和程雲亮越發覺得奇怪了。
在這1帶山區,老輩人去看望自己子女相中的對象,稱之為“看親”。
可是,天底下哪有像這陌生人1樣,穿1雙快磨爛了的草鞋,帶了簡單的鋪蓋卷,去“看親”的?
程雲亮忍不住追問1句:“哪1家?”
陌生老韓含笑回答道:“曾青雲。”
“曾青雲大伯?”程雲亮不信。
誰難都知道,老曾頭兒隻有1個女兒曾桂芸。曾桂芸是石旮見大隊的大隊長範百勤的愛人,他倆的孩子都不小了,這陌生人看的啥子親呢?
尤林被李智慧的病牽扯著心,他凝目留神地看了那陌生人1眼,隻當是開玩笑,沒心思去細想陌生人的話意,卻轉過話頭,問程雲亮道:“刹把修好了?”
程雲亮點點頭,從車肚下鑽了出來,隨手扯過些枯樹葉,擦了擦手。
尤林朝陌生人1擺手,說,“去石旮見,就請上車吧。”
陌生老漢跳上馬車,魯城坐在他近旁。
川馬拉著大車,又拐上了馬車道,向著來路往回奔去。連綿不盡的山峰,像準備接受人們檢閱似地,你挨我,我擠你地排列在路兩邊。
1會兒,陌生老韓發問道:“這條馬車道,是公社化以後修的吧?”
“赤色大革命那年又加寬了。”
程雲亮看看陌生老漢,問道:“嗯,你以前來過?”
陌生老漢沒有正麵回答,隻是感歎地說:“以前進石旮旯,要爬坡翻坎走小路,今天坐馬車了,將來······小夥子,4屆赤色革命大會向我們提出了新的戰鬥任務,這將來的文章,要你們來做嘍······”
尤林望著陌生老漢,心裏暗想:“多風趣的老人啊。看來,他對石旮旯非常熟悉哩。”
正想著,馬車轉了個彎,上了坡。
隻見1處巨大的峭壁上,1左1右用石灰刷了兩條大標語:
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
農業學大寨,山河重安排!
標語下,1片熱火朝天的景象。打錘的、掌釺的、揚旗的、吹哨的,推車的,挑土的,人人都在酣戰。笑聲,歌聲,號子聲,錘聲,匯成了1支氣勢雄渾的勞動交響樂。
尤林瞧著這1路熱氣騰騰的大幹景象,心頭按捺不住萬分的激動。
此刻的尤林,懷裏揣著1團火,骨子裏憋了1股勁,想盡快趕回寨上,舉旗抓綱,讓4屆人大的強勁東風,吹綠石旮旯的山山水水,把學大寨的熱火,燃燒得旺旺盛盛的!
怎料到,半路就遇到了這麽1件意外的事。李智慧這個大隊裏的骨幹,咋會突然在這個關鍵時刻病倒了呢?
尤林漸漸地仰起了臉,那深深思索的目光投向遠方。潔白的雲霧,從山穀裏冉冉升了起來,像1條條柔軟的紗巾,慢慢地往座座山頭蓋去。
山風推擁著那些棉絮般的朵朵雲彩,匯聚成了1大片浩淼無垠的雲海。
雲海翻騰著雲浪,拍擊著海島1般聳立著的座座山峰。
漸漸地,雲霧遮住了山峰的麵目,整個岩鷹山區的崇山峻嶺,都籠罩在縹緲的雲海之中了。
尤林默默地想著心思,憑他自己所學的1些醫學知識,總覺得李智慧的病症有點兒怪。他的眼前也象有1大團迷眼的霧氣在飄動。
尤林挪了挪座位,挨到程雲亮的身邊,見他正抱著長鞭出神,便輕輕問道:
“雲亮,智慧是昨個得的病?”
那陌生老漢1聽,也很感興趣地湊了過來。
程雲亮1鬆馬韁,讓3匹川馬不快不慢地小跑著,回頭望了尤林1眼,說:“這話,還得從早上說起”
有節奏的“得得”馬蹄聲,叩開了程雲亮的話匣。他1邊趕著馬車,1邊從頭到尾地給淩諷講敘起今天早上發生在石旮旯的事情來······
事情發生在早上。
大隊會計李智慧仔細地在帳簿上寫完最後1個數目,直起腰來,順手推開了蒙著1層塑料薄膜的木格格窗子,清新,潮濕的空氣撲進窗來,引得她深深地呼吸了兩口,朝窗外望了望。
東山坡後,像點燃了1支巨大的火把,把半邊雲天燒得通紅。
金色的朝霞慢慢地鋪展開去,使整個天宇猶如1幅抹上了濃豔色彩的水粉畫。
雖然時間尚早,屋後青翠的小竹林裏清囀的鳥鳴聲,已經和著4處響起的嘈雜的腳步聲,笑鬧聲,雞啼犬吠聲,打破了山寨清晨的寂靜,拉開了新的1天的帷幕。
不知是誰唱起了清朗朗的山歌,隨著習習晨風,飄進窗來:
婦女起早忙積肥羅,
太陽還在夢中睡羅,
震天山歌喚不醒羅,
莫非昨夜也開會羅?
歌聲1落,馬上響起了1片歡快的笑聲。
李智慧仄耳聽著,臉上露出了1絲甜甜的笑意。
從山歌聲中,她知道,上坡漚山肥的社員走出寨子了。
自從石旮旯大隊提出農業學大寨,改造葫蘆塘以來,社員們的幹勁可大呢,每天都是起早貪黑地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