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三天時間過去。
牛春生如約來找到李秀蘭。
“秀蘭姐,我這邊想了兩種方案給你孩子上戶口,你看看哪種比較好。”
這三天牛春生茶不思飯不想,一直在想這事。
終於讓他想出了兩種比較可行的方案。
“你快說!”
李秀蘭當即激動不已,滿臉的期盼。
為了給孩子上戶口,她可謂是操碎了心。
“據我了解,人口普查的時候一般都會開個口子,戶籍政策會寬鬆一些,到時候隻要你把孩子報上去,負責普查的工作人員記錄上了,就能上戶口,所以這第一種方案,就是等人口普查的時候你再給孩子上戶口。”
“什麽時候人口普查?”李秀蘭連忙詢問。
牛春生就如實說:
“咱們國家一般十年一次人口普查,上一次是1990年,下一次應該是2000年。”
李秀蘭當即驚訝氣餒:
“2000年啊,現在才97年,那還得過三年,三年後我大兒子都十歲了,別人家孩子都上三四年級了!這得多耽誤孩子上學!”
牛春生見李秀蘭不太讚成這種方案,於是就說第二種方案:
“如果你不想等的話,那可以先去給你大兒子上戶口,至於二兒子和三兒子,等後麵有機會再說。”
李秀蘭卻搖頭:
“我之前去了,不行,人家不給上,說我是嚴重超生戶,一個都不給上戶口。”
牛春生就說:
“你盡管去試試就是了,到時候他們問你有多少個孩子,你別傻傻地老實交代,你就說你隻有一個孩子,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然就會給你大兒子上戶口,國家其實沒有規定超生就全部孩子都不能上戶口,隻是規定了超生的孩子不能上戶口,鎮上不給你上,是基層單位層層加碼的結果,所以你隻上你大兒子的戶口,肯定是可以的。”
李秀蘭半信半疑:“真的嗎?”
牛春生點頭:
“真的,我不騙你,我騙你幹嘛!你要是心裏沒底,我陪你一起去就是了!”
李秀蘭當即滿臉感激看著牛春生:
“牛主任,那勞煩你陪我去一趟!”
當天下午,牛春生就陪著李秀蘭去了一趟鎮上的派出所。
去之前牛春生叮囑李秀蘭帶齊證件:
結婚證,戶口簿,孩子的出生證明,準生證,以及村委證明。
李秀蘭沒有孩子的出生證明,也沒有計生辦給的準生證,甚至連村委證明都沒有,她還缺很多證件。
牛春生得知之後,重新去給她弄了一份村委證明。
至於出生證明和準生證,他沒法幫忙弄到,隻能等去到派出所看看情況再說。
“家裏就一個孩子?”
派出所的工作人員,麵無表情地走流程詢問。
李秀蘭提前得到過牛春生的叮囑,所以現在麵對質問的時候,她神情忐忑地點了點頭:
“是的,隻有一個……”
“沒有超生嗎?”
“沒有。”
“怎麽那麽遲才來上戶口?孩子都這麽大了!”
“我,我……”李秀蘭支支吾吾。
牛春生見勢不妙,連忙上前來:
“同誌,她一個農村婦女,沒文化的文盲,啥也不懂,她甚至都不知道戶口簿是個啥東西有什麽作用,若不是孩子上學需要戶口,她哪會想得起來要來給孩子上戶口?”
工作人員不置可否,查看了一下證件,最後麵無表情道:
“還缺少出生證和準生證,按照流程恐怕不能給你們辦。”
李秀蘭一聽這話,當即如泄氣的皮球,垂頭喪氣。
牛春生連忙爭取:
“同誌,秀蘭姐原本是有孩子的出生證和準生證的,但是時間都過去七年了,這倆證件早就弄丟了,你就行行好,孩子今年九月就要上學了,咱們都是普通人,別做為難人的事情。”
工作人員砸吧一下嘴巴:
“不是我為難人,而是必須得有這些證件,你作為村裏的婦聯主任應該很清楚,上戶口這事又不是我一個人說的算,還需要上麵好幾個領導審批,手續不齊全,就算我給你登記上,上麵的領導審批不同意,那也是白忙活!”
牛春生一時間無話可說了:
“那這可怎麽辦?這孩子今年九月就得上學了,可耽誤不得啊……”
工作人員就給牛春生和李秀蘭支招:
“你們去一趟計生辦,看計生辦能不能補辦準生證,再去一趟鎮上的衛生院,看衛生院能不能補出生證明,可以的話再來找我,如果不能,那孩子上學隻能交多一點學費了。”
“好吧,謝謝您了。”
牛春生帶著李秀蘭從派出所出來,立即就趕去計生辦。
路上,李秀蘭憂心忡忡。
她怕補不了這兩個這個證件。
牛春生就安慰她:
“你不用擔心,計生辦主任我認識,隻要說明情況,應該就能幫你把證件補上,至於醫院那邊的出生證明,那就更加簡單了,隻要塞點紅包,醫生肯定會給你開證明的。”
李秀蘭點了點頭,滿心的感激:
“牛主任,這次太謝謝你了,如果沒有你幫忙,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解決這些事情。”
牛春生爽朗笑道:
“不客氣,都是我應該做的,另外,別叫我牛主任,搞得我很老那樣,我年紀比你還小,你叫我春生就好!”
“好的春生!”
兩人一同來到了計生辦。
牛春生推開辦公室的門走進去。
“王主任,我來找您辦點事!”
李秀蘭跟著進去,定眼一看,卻傻眼了。
這不是幾年前帶隊去抄她家的那個王躍進嗎?
李秀蘭至今還記得當時王躍進那副冰冷無情的模樣,他那一揮手就毀滅掉一個普通家庭所有努力的高高在上的姿態,是李秀蘭一輩子無法抹去的陰影!
當時她都已經給王躍進跪下了,王躍進卻還是讓人去把她辛辛苦苦養了一年多的兩頭大豬給抓走。
這樣一個惡魔,會給她開準生證嗎?
李秀蘭心裏十五個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她覺得這事估計是懸了。
牛春生如約來找到李秀蘭。
“秀蘭姐,我這邊想了兩種方案給你孩子上戶口,你看看哪種比較好。”
這三天牛春生茶不思飯不想,一直在想這事。
終於讓他想出了兩種比較可行的方案。
“你快說!”
李秀蘭當即激動不已,滿臉的期盼。
為了給孩子上戶口,她可謂是操碎了心。
“據我了解,人口普查的時候一般都會開個口子,戶籍政策會寬鬆一些,到時候隻要你把孩子報上去,負責普查的工作人員記錄上了,就能上戶口,所以這第一種方案,就是等人口普查的時候你再給孩子上戶口。”
“什麽時候人口普查?”李秀蘭連忙詢問。
牛春生就如實說:
“咱們國家一般十年一次人口普查,上一次是1990年,下一次應該是2000年。”
李秀蘭當即驚訝氣餒:
“2000年啊,現在才97年,那還得過三年,三年後我大兒子都十歲了,別人家孩子都上三四年級了!這得多耽誤孩子上學!”
牛春生見李秀蘭不太讚成這種方案,於是就說第二種方案:
“如果你不想等的話,那可以先去給你大兒子上戶口,至於二兒子和三兒子,等後麵有機會再說。”
李秀蘭卻搖頭:
“我之前去了,不行,人家不給上,說我是嚴重超生戶,一個都不給上戶口。”
牛春生就說:
“你盡管去試試就是了,到時候他們問你有多少個孩子,你別傻傻地老實交代,你就說你隻有一個孩子,他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自然就會給你大兒子上戶口,國家其實沒有規定超生就全部孩子都不能上戶口,隻是規定了超生的孩子不能上戶口,鎮上不給你上,是基層單位層層加碼的結果,所以你隻上你大兒子的戶口,肯定是可以的。”
李秀蘭半信半疑:“真的嗎?”
牛春生點頭:
“真的,我不騙你,我騙你幹嘛!你要是心裏沒底,我陪你一起去就是了!”
李秀蘭當即滿臉感激看著牛春生:
“牛主任,那勞煩你陪我去一趟!”
當天下午,牛春生就陪著李秀蘭去了一趟鎮上的派出所。
去之前牛春生叮囑李秀蘭帶齊證件:
結婚證,戶口簿,孩子的出生證明,準生證,以及村委證明。
李秀蘭沒有孩子的出生證明,也沒有計生辦給的準生證,甚至連村委證明都沒有,她還缺很多證件。
牛春生得知之後,重新去給她弄了一份村委證明。
至於出生證明和準生證,他沒法幫忙弄到,隻能等去到派出所看看情況再說。
“家裏就一個孩子?”
派出所的工作人員,麵無表情地走流程詢問。
李秀蘭提前得到過牛春生的叮囑,所以現在麵對質問的時候,她神情忐忑地點了點頭:
“是的,隻有一個……”
“沒有超生嗎?”
“沒有。”
“怎麽那麽遲才來上戶口?孩子都這麽大了!”
“我,我……”李秀蘭支支吾吾。
牛春生見勢不妙,連忙上前來:
“同誌,她一個農村婦女,沒文化的文盲,啥也不懂,她甚至都不知道戶口簿是個啥東西有什麽作用,若不是孩子上學需要戶口,她哪會想得起來要來給孩子上戶口?”
工作人員不置可否,查看了一下證件,最後麵無表情道:
“還缺少出生證和準生證,按照流程恐怕不能給你們辦。”
李秀蘭一聽這話,當即如泄氣的皮球,垂頭喪氣。
牛春生連忙爭取:
“同誌,秀蘭姐原本是有孩子的出生證和準生證的,但是時間都過去七年了,這倆證件早就弄丟了,你就行行好,孩子今年九月就要上學了,咱們都是普通人,別做為難人的事情。”
工作人員砸吧一下嘴巴:
“不是我為難人,而是必須得有這些證件,你作為村裏的婦聯主任應該很清楚,上戶口這事又不是我一個人說的算,還需要上麵好幾個領導審批,手續不齊全,就算我給你登記上,上麵的領導審批不同意,那也是白忙活!”
牛春生一時間無話可說了:
“那這可怎麽辦?這孩子今年九月就得上學了,可耽誤不得啊……”
工作人員就給牛春生和李秀蘭支招:
“你們去一趟計生辦,看計生辦能不能補辦準生證,再去一趟鎮上的衛生院,看衛生院能不能補出生證明,可以的話再來找我,如果不能,那孩子上學隻能交多一點學費了。”
“好吧,謝謝您了。”
牛春生帶著李秀蘭從派出所出來,立即就趕去計生辦。
路上,李秀蘭憂心忡忡。
她怕補不了這兩個這個證件。
牛春生就安慰她:
“你不用擔心,計生辦主任我認識,隻要說明情況,應該就能幫你把證件補上,至於醫院那邊的出生證明,那就更加簡單了,隻要塞點紅包,醫生肯定會給你開證明的。”
李秀蘭點了點頭,滿心的感激:
“牛主任,這次太謝謝你了,如果沒有你幫忙,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解決這些事情。”
牛春生爽朗笑道:
“不客氣,都是我應該做的,另外,別叫我牛主任,搞得我很老那樣,我年紀比你還小,你叫我春生就好!”
“好的春生!”
兩人一同來到了計生辦。
牛春生推開辦公室的門走進去。
“王主任,我來找您辦點事!”
李秀蘭跟著進去,定眼一看,卻傻眼了。
這不是幾年前帶隊去抄她家的那個王躍進嗎?
李秀蘭至今還記得當時王躍進那副冰冷無情的模樣,他那一揮手就毀滅掉一個普通家庭所有努力的高高在上的姿態,是李秀蘭一輩子無法抹去的陰影!
當時她都已經給王躍進跪下了,王躍進卻還是讓人去把她辛辛苦苦養了一年多的兩頭大豬給抓走。
這樣一個惡魔,會給她開準生證嗎?
李秀蘭心裏十五個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她覺得這事估計是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