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辦公室廣場裏,大家一起討論了許久。


    最終大家竟然一致決定,要從山裏接山泉水下來,至於自來水公司的水,他們是不願意去接的。


    一是需要錢,二是怕不太幹淨。


    哪裏的水,都沒有山溝村的山裏流下來的山泉水幹淨。


    很多村民都是這樣認為的。


    畢竟山溝村四麵環山,青山綠水的,哪需要別人統一安排自來水供應?


    “大家確認都要接山泉水嗎?我可事先說明了,如果接山泉水,那是需要自己出材料錢和人工費的!”


    張忠田對大家這個決定略感意外。


    畢竟這次大家沒有再撿便宜。


    不過雖是預料之外,但卻也情理之中。


    農村人自然都會覺得自家的東西比較好,不單單這自來水覺得自家的東西好,就連稻穀,花生,玉米,蔬菜,水果,豬肉,雞肉,等等,他們都會覺得自家出產的比較好。


    而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城裏的東西,要麽放農藥,要麽加化學物品,哪有農村的幹淨?


    “大家一起湊錢,估計也出不了多少,一戶一兩百塊,應該就夠買材料費用的,至於人工費,那更加不用花,隻需要每戶都出一個勞動力去幹活,哪還需要人工費?”


    這時候,一個村民如此說道。


    大家開始附和:


    “對對對,就是!”


    張忠田麵露一絲為難。


    原本他想著將自來水工程也承包給王長根去做的,但是現在大家自己出錢自己出力去做,那就不存在承包給誰的問題了。


    就怕王長根不樂意。


    不過好在,看王長根的臉色帶著笑容,似乎並沒有不樂意。


    張忠田心裏這才鬆了一口氣。


    於是乎,自來水工程,就這麽商量確定下來了,接下來需要去勘察水源,然後計算開支,然後再湊錢,最後號召大家一起開工,這些工作,都需要張忠田這個村委書記來親自主持,有得他忙的。


    不過那是以後的事情。


    現在還得商量最後一件事。


    那就是村裏文化室的建設。


    “最後一件事,文化室的建設,文化室建設,鎮政府那邊會撥款扶持,和道路硬化一樣,不需要我們自己出錢,但是,我們必須在村裏選一塊地來做文化室,這是問題的難點。”


    張忠田看向大家,詢問:


    “大家覺得選在村裏哪個地方建文化室比較好?”


    一眾村民開始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要我說,要不就選在祠堂外麵那片空地!”


    有村民給出建議。


    這建議在大多數村民眼裏,都是個不錯的建議,因為文化室和祠堂連在一起,那以後村裏有什麽活動,都可以在那邊舉辦。


    然而,這時候立馬有人站出來反對:


    “我反對!祠堂門外,那是我家的地,我還想著以後有錢了,在那建新房子呢,如果用來做文化室了,那我以後去哪建新房子?”


    眾人當即沒話說了。


    人家自己的地,確實不好強求拿來做文化室。


    “要不就建在村口吧,村口是咱們山溝村的門麵,而且那地方是村委的公共用地,沒有規劃給誰。”


    有人這時候又提出這麽一個建議。


    然而,另一個人又立即站出來反對。


    “我反對,要是在村口建文化室,那我的小賣部豈不是要拆掉?”


    站出來反對的這人,赫然是村口小賣部的老板,李雲霞。


    此時李雲霞已經步入中年,她結了婚生了兩個孩子,因為超生罰了不少錢,丈夫在外麵打工一年到頭拿不到多少錢回家,她就指望那小賣部維持生活。


    所以,有人說要拿村口那塊地來建文化室,她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鍾建國也反對在村口建文化室:


    “哪有在村口建文化室的?我去過那麽多村莊,就還沒有把文化室建在村口的,一般要麽建在村子中心,要麽就是建在祠堂附近!”


    鍾建國反對的原因和李雲霞大同小異,他的衛生站也在村口,如果在村口建文化室,他的衛生站也要跟著拆遷。


    “要不就建在村子最中心吧。”


    有人順著鍾建國所說的話,提出這麽一個建議。


    “村子最中心在什麽地方?”


    有人提問。


    “村子最中心,就在村心塘。”


    山溝村的最中心,是一個池塘。


    整個村子都是圍繞著那個池塘建設的。


    聽人說,那池塘原來很大的,有五六畝地那麽寬闊,後來池塘裏的水逐漸枯竭,最後變成了現在不足一畝地的麵積。


    現在那池塘也是屬於村委的集體財產,池塘三年一租,輪流租給當地村民養魚,現在承包這魚塘的,是豬肉榮,而且今年就會到承包期。


    豬肉榮憨憨笑著問道:


    “那豈不是要把村心塘給填平了?”


    有人就回答:


    “如果在村子中心做文化室,那估計就真的需要把那魚塘填平。”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在議論紛紛。


    總體而言,都同意填平村心塘來做文化室。


    這時候,梁援朝卻突然來了一句:


    “那可是咱們山溝村的風水眼,確定真要填平來做文化室嗎?”


    眾人聞言,都不由一愣。


    大家其實都有聽說過那個傳聞。


    傳聞山溝村的興衰,和村心塘裏的水量有關,水越多的時候,村裏的人丁越興旺,水越少的時候,村裏的人口越凋零。


    就目前這狀況而言,正巧和這傳言相符合。


    十幾年前,村心塘還有三四畝的麵積,那時候山溝村那叫一個熱鬧。


    而如今,村心塘枯水了,周圍都成了菜園,甚至成了荒地,湖水的麵積,隻剩下一畝不到。


    而山溝村的常駐村民,已經不足以前的三分之一。


    新生兒那更是少之又少,一年下來,在山溝村出生的孩子,連十個都沒有。


    山溝村小學,更是因為招不到學生,而被迫停辦。


    這村心塘的水量,似乎真和山溝村的命脈緊密相連。


    如果將村心塘都填平了,一點水都沒有了,那以後山溝村會不會走向破敗,甚至消亡?


    農村人都是比較相信風水玄學的。


    所以梁援朝這話一出,大家麵色都變得凝重起來。


    村心塘關乎山溝村的生死存亡,可不能亂搞。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鄉村荒唐往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掌眼老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掌眼老林並收藏鄉村荒唐往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