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穿越定個小目標,我要當女皇!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屠夫,你還是給我割上二兩肉吧,沒雞吃,吃彘肉也行。”
“誒唷!可不得了!這輩子竟還能聽到你說,沒雞吃,彘肉也行的話,哈哈哈哈哈可見你家今年頗有盈利啊!”
那人笑得掩不住得意:“其實與往年並未有什麽不同,隻是因著稅收少,便能多積攢些家業。”
他朝著縣衙的方向拱拱手:“都是托了柳大人的福。”
這話一出,其餘人也都應和。
“要我說,之前那傳言肯定是真的,柳大人必定是神仙中人,自從她來了,咱們小老百姓的日子可是越來越好過了。”
“可不是,前日裏我爹得了風寒,若是往常,那還不尋醫問藥花光家財,可我隻花了二十文,就從柳大人開辦的醫舍那買了一劑藥,隻一劑藥,我爹便能下地走動了。”
“還有那農藥,你們知曉不,聽說長湖亭就是用了農藥,那糧食比以往豐收不少,我住在縣裏,但我手裏也是有田地的,今年,我也要用上這農藥,若是田地豐收,賦稅還這麽低,誒呀,那我們家日後日子該有多美啊。”
孫思就笑嗬嗬聽著他們的話割肉,他做屠戶許久,手裏一掂就知道重量,割肉起來是又快又好,還能一邊割肉,一邊跟圍著的買家們聊著天。
“說起來,柳大人可是我這攤子上的老主顧,不過柳大人不喜歡叫彘為彘,喜歡叫豬,聽說柳大人是從南方來的,或許是那邊的叫法吧。”
其餘人一聽,立刻改口。
“那我們也不叫彘了,以後啊!咱們都叫彘為豬!”
“好好好!我覺得好!”
“柳大人對我們如此之好,我們改個稱呼也沒什麽,說不得,還能讓柳大人減緩一些思鄉之情呢!”
眾人紛紛同意,回去之後,又將這話傳了出去,鄰裏之間口口相傳。
待到第四日的時候,路過的商隊進到胡縣,便聽著所有人都喊彘為豬,就連飯館客舍送上肉菜,也要喊上一句:
“客官!您的炒豬肝!”
“客官!您的豬大骨湯!”
外來商隊成員們點了豬大骨湯,喝了一口便嚐了出來。
“這不是彘肉嗎?為何他們都說是豬肉?”
“或許是此間風俗吧。”
“應當是,果然是各地皆有不同民情啊,連彘的叫法都不一樣。”
“但此地倒是繁榮,如此小的一個地方,旅館裏竟然這麽多來吃飯的,還都舍得點肉菜。”
“是啊,也不知道此地為何如此繁榮,不過這般,住著倒也舒適,我們多住兩日吧。”
“好,誒呀,這豬大骨湯,要比別處更好喝一些。”
“店家!再來一碗!”
那外地客商吃過飯,便相約著去逛街市了。
他們也算得上是走南闖北,見過許多繁華城市,但還是頭一次見到這樣小這樣偏的縣城如此熱鬧的。
要知道,大安朝一般的小縣城,基本隻有一家布店,一家書店,一家客舍,像是他們瞧見的這種,普通百姓也能挑著擔子,將家中的雞鴨蔬菜還有手編的編織物擔來縣城賣的,這還是頭一次遇到。
幾人逛到了一手編草蛐蛐的老伯攤前,拿起草編蛐蛐,見著竟惟妙惟肖,忍不住就買了兩隻。
又問道:“老伯,您這蛐蛐賣的好嗎?”
“還好,一日偶爾能賣得一兩個。”那老伯對著客戶笑嗬嗬的,主打的就是一個熱情服務。
客商們頗有些驚異:“一兩個,那您從何處來?”
“三興裏,我們縣令啊,最看重三興裏了。”老伯回答是回答了,還夾雜了一絲私貨。
“誒唷!可不得了!這輩子竟還能聽到你說,沒雞吃,彘肉也行的話,哈哈哈哈哈可見你家今年頗有盈利啊!”
那人笑得掩不住得意:“其實與往年並未有什麽不同,隻是因著稅收少,便能多積攢些家業。”
他朝著縣衙的方向拱拱手:“都是托了柳大人的福。”
這話一出,其餘人也都應和。
“要我說,之前那傳言肯定是真的,柳大人必定是神仙中人,自從她來了,咱們小老百姓的日子可是越來越好過了。”
“可不是,前日裏我爹得了風寒,若是往常,那還不尋醫問藥花光家財,可我隻花了二十文,就從柳大人開辦的醫舍那買了一劑藥,隻一劑藥,我爹便能下地走動了。”
“還有那農藥,你們知曉不,聽說長湖亭就是用了農藥,那糧食比以往豐收不少,我住在縣裏,但我手裏也是有田地的,今年,我也要用上這農藥,若是田地豐收,賦稅還這麽低,誒呀,那我們家日後日子該有多美啊。”
孫思就笑嗬嗬聽著他們的話割肉,他做屠戶許久,手裏一掂就知道重量,割肉起來是又快又好,還能一邊割肉,一邊跟圍著的買家們聊著天。
“說起來,柳大人可是我這攤子上的老主顧,不過柳大人不喜歡叫彘為彘,喜歡叫豬,聽說柳大人是從南方來的,或許是那邊的叫法吧。”
其餘人一聽,立刻改口。
“那我們也不叫彘了,以後啊!咱們都叫彘為豬!”
“好好好!我覺得好!”
“柳大人對我們如此之好,我們改個稱呼也沒什麽,說不得,還能讓柳大人減緩一些思鄉之情呢!”
眾人紛紛同意,回去之後,又將這話傳了出去,鄰裏之間口口相傳。
待到第四日的時候,路過的商隊進到胡縣,便聽著所有人都喊彘為豬,就連飯館客舍送上肉菜,也要喊上一句:
“客官!您的炒豬肝!”
“客官!您的豬大骨湯!”
外來商隊成員們點了豬大骨湯,喝了一口便嚐了出來。
“這不是彘肉嗎?為何他們都說是豬肉?”
“或許是此間風俗吧。”
“應當是,果然是各地皆有不同民情啊,連彘的叫法都不一樣。”
“但此地倒是繁榮,如此小的一個地方,旅館裏竟然這麽多來吃飯的,還都舍得點肉菜。”
“是啊,也不知道此地為何如此繁榮,不過這般,住著倒也舒適,我們多住兩日吧。”
“好,誒呀,這豬大骨湯,要比別處更好喝一些。”
“店家!再來一碗!”
那外地客商吃過飯,便相約著去逛街市了。
他們也算得上是走南闖北,見過許多繁華城市,但還是頭一次見到這樣小這樣偏的縣城如此熱鬧的。
要知道,大安朝一般的小縣城,基本隻有一家布店,一家書店,一家客舍,像是他們瞧見的這種,普通百姓也能挑著擔子,將家中的雞鴨蔬菜還有手編的編織物擔來縣城賣的,這還是頭一次遇到。
幾人逛到了一手編草蛐蛐的老伯攤前,拿起草編蛐蛐,見著竟惟妙惟肖,忍不住就買了兩隻。
又問道:“老伯,您這蛐蛐賣的好嗎?”
“還好,一日偶爾能賣得一兩個。”那老伯對著客戶笑嗬嗬的,主打的就是一個熱情服務。
客商們頗有些驚異:“一兩個,那您從何處來?”
“三興裏,我們縣令啊,最看重三興裏了。”老伯回答是回答了,還夾雜了一絲私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