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穿越定個小目標,我要當女皇!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也都是在記錄冊上麵記錄在案的,有專人檢查,並且蓋章記錄,同樣,樹苗的品種,年齡,種植在哪個區域都會寫清楚。
這是為了防止有人嫌麻煩,和檢察員沆瀣一氣,隔一兩個月,會有人來檢查樹苗數量,要是對不上,這一整條線的人都要停職審查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倒是也有人嫌過麻煩的,這個時候基層幹部們就會訓斥:
“如今倒是有滿山的樹給我們砍,那日後呢?現在我們蓋房要砍樹,日後你的子孫就不蓋房了?別說什麽一間房可以住子子孫孫的事,你生七八個孩子,七八個孩子再給你生幾十個孫子,一間房住得下嗎?”
“不願意遵守規矩,就別幹這份活,沒人逼著你賺這工分!”
這話一出,連利誘帶威脅的,相當管用。
流民們是離開家鄉,失去了一切到的胡縣,他們比誰都渴望在一個安定的地方生根發芽,生兒育女。
大安朝人都看重後代,想想自己這樣做也是為未來的子孫考慮,心裏便心甘情願了。
而如果要說不做這活,那怎麽行呢,這種工分高的活計雖然要求也高,可還是照樣一群人搶破頭,好不容易得來的差事,不就是種幾棵樹苗嗎?種!
人都是從眾的,當大家都接受了種樹苗的事,再有人說不想種的時候,便是其餘人一起譴責他隻顧自己,不顧後代了。
當然,基層工作也不可能都一直順風順水,誰和誰為了搶活打起來了,有人冒領工分了,還有人一直欺壓家人,作威作福了。
柳意從不慣著他們,重罰,統統重罰。
受不了的,就別在胡縣待。
什麽?你問她擔不擔心那些被重罰的流民暴動?
不然你以為她為什麽要把軍營和流民安置點放在一起呢?
流民安置點前腳剛有風聲,後腳就能有幾百名兵丁帶著武器直接闖入,完全可以將威脅扼殺在搖籃裏。
之前還有人死性不改,到了安置點還要搶工分牌,結果剛搶到手裏,被搶的人一嗓子喊出來,立刻跳出幾十個兵丁將人按得死死的,一分鍾不到就將人五花大綁。
搶一次,苦工一個月。
搶兩次,苦工一年。
搶三次,就要被打發到還什麽礦都沒挖出來的礦山了,基本上沒有回來的可能性。
也有人許是覺得柳意人善,既然管了別人都管不了的流民,又是個女子,必定是心思純善的。
善良,那不就等於給他們一個蹬鼻子上臉的機會嗎?
他們實施了。
然後就為胡縣醫學生們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成為了冰庫裏的幾具大體老師。
總之,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磨合期之後,剩下來的流民基本就是想要好好生活的了,大家各有工作,也能勉強吃飽飯,這才如此欣欣向榮。
若是有人站在上空快進看,就能看到人群像是螞蟻一樣,雖微小,卻在快速的建出一座座房屋,開荒出一畝畝田地。
而就在房屋大部分都快要蓋好的時候,冬日也悄無聲息來到了胡縣。
外來流民的數量少了許多,那些從別處買了成藥,聽聞胡縣有神醫,來求醫的人倒是陸陸續續來了。
與此同時,胡縣本地的商隊也逐漸回來。
這日,正是一來求醫的一對母子,和回胡縣的商隊同時到達,一起在城門口排起了隊。
這是為了防止有人嫌麻煩,和檢察員沆瀣一氣,隔一兩個月,會有人來檢查樹苗數量,要是對不上,這一整條線的人都要停職審查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倒是也有人嫌過麻煩的,這個時候基層幹部們就會訓斥:
“如今倒是有滿山的樹給我們砍,那日後呢?現在我們蓋房要砍樹,日後你的子孫就不蓋房了?別說什麽一間房可以住子子孫孫的事,你生七八個孩子,七八個孩子再給你生幾十個孫子,一間房住得下嗎?”
“不願意遵守規矩,就別幹這份活,沒人逼著你賺這工分!”
這話一出,連利誘帶威脅的,相當管用。
流民們是離開家鄉,失去了一切到的胡縣,他們比誰都渴望在一個安定的地方生根發芽,生兒育女。
大安朝人都看重後代,想想自己這樣做也是為未來的子孫考慮,心裏便心甘情願了。
而如果要說不做這活,那怎麽行呢,這種工分高的活計雖然要求也高,可還是照樣一群人搶破頭,好不容易得來的差事,不就是種幾棵樹苗嗎?種!
人都是從眾的,當大家都接受了種樹苗的事,再有人說不想種的時候,便是其餘人一起譴責他隻顧自己,不顧後代了。
當然,基層工作也不可能都一直順風順水,誰和誰為了搶活打起來了,有人冒領工分了,還有人一直欺壓家人,作威作福了。
柳意從不慣著他們,重罰,統統重罰。
受不了的,就別在胡縣待。
什麽?你問她擔不擔心那些被重罰的流民暴動?
不然你以為她為什麽要把軍營和流民安置點放在一起呢?
流民安置點前腳剛有風聲,後腳就能有幾百名兵丁帶著武器直接闖入,完全可以將威脅扼殺在搖籃裏。
之前還有人死性不改,到了安置點還要搶工分牌,結果剛搶到手裏,被搶的人一嗓子喊出來,立刻跳出幾十個兵丁將人按得死死的,一分鍾不到就將人五花大綁。
搶一次,苦工一個月。
搶兩次,苦工一年。
搶三次,就要被打發到還什麽礦都沒挖出來的礦山了,基本上沒有回來的可能性。
也有人許是覺得柳意人善,既然管了別人都管不了的流民,又是個女子,必定是心思純善的。
善良,那不就等於給他們一個蹬鼻子上臉的機會嗎?
他們實施了。
然後就為胡縣醫學生們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成為了冰庫裏的幾具大體老師。
總之,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磨合期之後,剩下來的流民基本就是想要好好生活的了,大家各有工作,也能勉強吃飽飯,這才如此欣欣向榮。
若是有人站在上空快進看,就能看到人群像是螞蟻一樣,雖微小,卻在快速的建出一座座房屋,開荒出一畝畝田地。
而就在房屋大部分都快要蓋好的時候,冬日也悄無聲息來到了胡縣。
外來流民的數量少了許多,那些從別處買了成藥,聽聞胡縣有神醫,來求醫的人倒是陸陸續續來了。
與此同時,胡縣本地的商隊也逐漸回來。
這日,正是一來求醫的一對母子,和回胡縣的商隊同時到達,一起在城門口排起了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