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今年三十五歲,原本在外省一家三甲醫院上班,由於一次嚴重的醫療事故,被領導辭退,回到了渝市縣城的老家。
原以為以自己的學曆,進入縣醫院輕而易舉,沒想到那次事故的黑檔案,讓縣醫院直接否決了他。
房貸要還,老婆問自己要花銷,女兒上學也要錢。
正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有人找上他,說是一個婦幼醫院需要醫生,基礎工資一萬二,加績效、獎金,一個月兩萬以上。
這工資在一個小縣城,算是很好了,即便是他以前在的那家三甲醫院,自己也是三十歲時才混到一個月兩萬。
楊宇立馬興奮的簽下合同。
可剛去這所醫院上了一天班,他就想要辭職。
老婆不解,和他大吵一架,他才說出真相。
醫院裏大白天的,居然一個人也沒有,隻有他一個值班醫生,而且附近的人都對這裏十分避諱,還有人說,這醫院以前死過很多人,晚上裏麵有髒東西在哭。
楊宇不打算再去上班。
他又在家裏待業了半個月。
有一次晚上,聽到妻子在自言自語,她嘴裏說的話,把楊宇嚇出了一身冷汗。
妻子竟然像是在跟某個病人交談,還說等自己回來,就把情況告訴自己。
可自己當時明明就睡在她旁邊!
妻子好像是在說夢話,第二天楊宇一問,對方什麽也不知道。
從那之後,家裏怪事越來越多。
妻子出門買菜,偶爾會失聯一段時間,聽鄰居說,她好像是騎車去了一家醫院。
女兒有次一個人在房間,卻傳來了兩個小孩子的笑聲。
楊宇覺得自己一定是被醫院裏什麽東西給纏上了,為了家人的安全,他選擇再一次前往餘塘婦幼醫院。
正好有另一個醫生在值白班。
對方告訴了他一切。
原來這所醫院真的有問題,當年出了一些怪事後,所有醫護人員、職工都跑了,醫院也徹底倒閉。
可自那之後,這些在醫院工作過的人家裏,就總是出現怪事,甚至有人詭異的慘死。
所有人不得不重聚起來。
討論了一晚上。
最後得出結論,醫院不能倒閉,那裏麵有些東西不希望它倒,否則就會纏上所有跟這所醫院有關的人。
大家後來發現,隻要有一個人去值班,偽裝成醫院還在運作,所有人家裏都不會再發生怪事。
於是這個傳統就延續了下來。
不過值班的風險很大,一些醫生、護士相繼在值夜班的時候意外死亡。
剩下的人連忙找到治安所。
後來也的確有特殊部門的人過來,但最後卻隻是讓他們繼續值班。
醫院原本的醫護人員死得太多,人數不夠時,他們還會想辦法,找別的醫生加入這所醫院,幫助他們繼續把這種相對安穩維持下去。
到現在,這種值班已經進行了快二十年。
醫院原本的醫護人員,已經死得差不多了,隻剩不久前的駱醫生,他一死,剩下的幾乎都是後來被牽連進來的人了。
楊宇就是這其中的一員。
他當時聽完那個醫生的話,覺得是無稽之談,回到家又遭遇了幾件怪事,自己女兒半夜差點從樓上跳下去,他才終於相信了這一切,老老實實跑來醫院值班。
作為新人,他受到了一些優待,在前三個月,隻需要值白班。
然而今晚,值班結束,打算從四樓急診室回家的楊宇,卻收到了原本應該來接替自己的駱醫生電話。
那位老醫生帶著哭腔,說他實在承受不了了,今晚不打算過來了,讓楊宇幫他值夜班。
還告知了一些值夜班的規矩。
楊宇當然是想拒絕,他才值班半個月,連白班的規矩都沒太弄清楚,夜班的規則更是連聽都沒聽說過。
這些規則是二十年來,一個個醫護人員拿生命實踐出來的,可以幫助值班醫生更好的活下來。
可惜回應他拒絕的。
是一聲跳樓的悶響。
牆上的機械時針已經走向了六點,“哢哢哢”的聲響仿佛在催促他站起來。
楊宇明白,現在想走已經晚了。
因為他聽其它醫生說過,如果沒人值夜班,就會有東西纏上當天值白班的醫生,跟著他回家。
之前甚至有白班醫生回家後,帶著全家老小跳了河。
他鼓足勇氣來值班,就是為了自己的女兒、老婆,自然不想把災厄帶回家。
努力回想之前駱醫生的話,楊宇用筆在一張紙上寫下夜班的規矩。
“晚上六點、十二點、淩晨四點,分別去病區視察一遍。”
“如果沿途聽到小孩子的哭聲、笑聲、腳步聲,就立即終止視察,用最快的速度返回急診室。”
“然後間隔至少一個小時,再重新去一趟,每天必須要有完整的三次巡察記錄,夾在急診室專門的檔案裏,才算完成了夜間巡邏。”
他還記得,駱醫生其實很負責,他給自己詳細講述了這麽做的原因。
一所醫院要正常運作,就不能缺少視察病區的護士,現在醫院裏沒有護士,就隻能讓醫生來幹這件事了。
“如果見到一個女護士,照常巡視,不要表現出不正常的地方,跟你說話就簡單的回應一下,然後快點離開。”
“見到這個護士的概率很小,但不是沒有。某種意義上,她可能是你在這所醫院,唯一值得信賴的人,姑且算是人吧。”這是駱醫生的原話。
“但一定一定記住,跟她說話的時候,不要提問,不要提要求,不要往地上看,導致她跟隨你的目光,也往地上看,總之不要做出一切,有可能讓她點頭的事情!”
這一警告,讓楊宇有點毛骨悚然。
因為他這些天也了解過這所醫院,知道這裏曾發生過一起慘案,一個護士被割了頭。
“她曾經是這裏最負責的護士長,開朗、大方、有愛心,一直希望這所醫院能辦得更好,幫助到更多的病人。”
“可是自從接生了那個怪胎,她的性格就變得越來越孤僻,割頭的凶手一直沒找到,其實很多人都懷疑,那是她自己幹的。”
這也是駱醫生的原話。
作為這所醫院為數不多,曾親眼見證過三十年前那些怪事的老人,這裏的很多怪談,其實都曾經是他的同事。
原以為以自己的學曆,進入縣醫院輕而易舉,沒想到那次事故的黑檔案,讓縣醫院直接否決了他。
房貸要還,老婆問自己要花銷,女兒上學也要錢。
正在走投無路的時候,有人找上他,說是一個婦幼醫院需要醫生,基礎工資一萬二,加績效、獎金,一個月兩萬以上。
這工資在一個小縣城,算是很好了,即便是他以前在的那家三甲醫院,自己也是三十歲時才混到一個月兩萬。
楊宇立馬興奮的簽下合同。
可剛去這所醫院上了一天班,他就想要辭職。
老婆不解,和他大吵一架,他才說出真相。
醫院裏大白天的,居然一個人也沒有,隻有他一個值班醫生,而且附近的人都對這裏十分避諱,還有人說,這醫院以前死過很多人,晚上裏麵有髒東西在哭。
楊宇不打算再去上班。
他又在家裏待業了半個月。
有一次晚上,聽到妻子在自言自語,她嘴裏說的話,把楊宇嚇出了一身冷汗。
妻子竟然像是在跟某個病人交談,還說等自己回來,就把情況告訴自己。
可自己當時明明就睡在她旁邊!
妻子好像是在說夢話,第二天楊宇一問,對方什麽也不知道。
從那之後,家裏怪事越來越多。
妻子出門買菜,偶爾會失聯一段時間,聽鄰居說,她好像是騎車去了一家醫院。
女兒有次一個人在房間,卻傳來了兩個小孩子的笑聲。
楊宇覺得自己一定是被醫院裏什麽東西給纏上了,為了家人的安全,他選擇再一次前往餘塘婦幼醫院。
正好有另一個醫生在值白班。
對方告訴了他一切。
原來這所醫院真的有問題,當年出了一些怪事後,所有醫護人員、職工都跑了,醫院也徹底倒閉。
可自那之後,這些在醫院工作過的人家裏,就總是出現怪事,甚至有人詭異的慘死。
所有人不得不重聚起來。
討論了一晚上。
最後得出結論,醫院不能倒閉,那裏麵有些東西不希望它倒,否則就會纏上所有跟這所醫院有關的人。
大家後來發現,隻要有一個人去值班,偽裝成醫院還在運作,所有人家裏都不會再發生怪事。
於是這個傳統就延續了下來。
不過值班的風險很大,一些醫生、護士相繼在值夜班的時候意外死亡。
剩下的人連忙找到治安所。
後來也的確有特殊部門的人過來,但最後卻隻是讓他們繼續值班。
醫院原本的醫護人員死得太多,人數不夠時,他們還會想辦法,找別的醫生加入這所醫院,幫助他們繼續把這種相對安穩維持下去。
到現在,這種值班已經進行了快二十年。
醫院原本的醫護人員,已經死得差不多了,隻剩不久前的駱醫生,他一死,剩下的幾乎都是後來被牽連進來的人了。
楊宇就是這其中的一員。
他當時聽完那個醫生的話,覺得是無稽之談,回到家又遭遇了幾件怪事,自己女兒半夜差點從樓上跳下去,他才終於相信了這一切,老老實實跑來醫院值班。
作為新人,他受到了一些優待,在前三個月,隻需要值白班。
然而今晚,值班結束,打算從四樓急診室回家的楊宇,卻收到了原本應該來接替自己的駱醫生電話。
那位老醫生帶著哭腔,說他實在承受不了了,今晚不打算過來了,讓楊宇幫他值夜班。
還告知了一些值夜班的規矩。
楊宇當然是想拒絕,他才值班半個月,連白班的規矩都沒太弄清楚,夜班的規則更是連聽都沒聽說過。
這些規則是二十年來,一個個醫護人員拿生命實踐出來的,可以幫助值班醫生更好的活下來。
可惜回應他拒絕的。
是一聲跳樓的悶響。
牆上的機械時針已經走向了六點,“哢哢哢”的聲響仿佛在催促他站起來。
楊宇明白,現在想走已經晚了。
因為他聽其它醫生說過,如果沒人值夜班,就會有東西纏上當天值白班的醫生,跟著他回家。
之前甚至有白班醫生回家後,帶著全家老小跳了河。
他鼓足勇氣來值班,就是為了自己的女兒、老婆,自然不想把災厄帶回家。
努力回想之前駱醫生的話,楊宇用筆在一張紙上寫下夜班的規矩。
“晚上六點、十二點、淩晨四點,分別去病區視察一遍。”
“如果沿途聽到小孩子的哭聲、笑聲、腳步聲,就立即終止視察,用最快的速度返回急診室。”
“然後間隔至少一個小時,再重新去一趟,每天必須要有完整的三次巡察記錄,夾在急診室專門的檔案裏,才算完成了夜間巡邏。”
他還記得,駱醫生其實很負責,他給自己詳細講述了這麽做的原因。
一所醫院要正常運作,就不能缺少視察病區的護士,現在醫院裏沒有護士,就隻能讓醫生來幹這件事了。
“如果見到一個女護士,照常巡視,不要表現出不正常的地方,跟你說話就簡單的回應一下,然後快點離開。”
“見到這個護士的概率很小,但不是沒有。某種意義上,她可能是你在這所醫院,唯一值得信賴的人,姑且算是人吧。”這是駱醫生的原話。
“但一定一定記住,跟她說話的時候,不要提問,不要提要求,不要往地上看,導致她跟隨你的目光,也往地上看,總之不要做出一切,有可能讓她點頭的事情!”
這一警告,讓楊宇有點毛骨悚然。
因為他這些天也了解過這所醫院,知道這裏曾發生過一起慘案,一個護士被割了頭。
“她曾經是這裏最負責的護士長,開朗、大方、有愛心,一直希望這所醫院能辦得更好,幫助到更多的病人。”
“可是自從接生了那個怪胎,她的性格就變得越來越孤僻,割頭的凶手一直沒找到,其實很多人都懷疑,那是她自己幹的。”
這也是駱醫生的原話。
作為這所醫院為數不多,曾親眼見證過三十年前那些怪事的老人,這裏的很多怪談,其實都曾經是他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