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一節火車皮的電子產品
四合院,正陽門下的自在生活 作者:軟朝香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52章一節火車皮的電子產品
有一段沒去看師傅。
師傅也有一段時間沒來這邊了。
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飯,楊玉坤拎了兩壇酒和一籃子水果直奔胭脂胡同,打算去看看師傅這段時間在忙些什麽。
“小華。”
“坤叔,您來了。”
“你外公呢?”
“在屋裏呢。”
“你小子今天沒去學校上學,逃學?”
“坤叔,今天星期天,學校不上課。”
“是嗎,沒上學了連星期幾都忘記了,不錯,繼續練。”
邁步走進師傅家所在的院子,就看到劉躍華這小子在院子裏練功。
這小子跟著他練了半年的古壯拳,有他這個名師指點,已頗具火候。
見這小子這會兒都還沒去學校,他還以為這小子逃學了,沒想到今天居然是星期天。
自從大學畢業,他還真沒太刻意去記今天星期幾。
“師傅,我來看您來了。”
楊玉坤拎著給師傅帶的酒和水果,朝屋裏走去。
“師傅,您在哪兒呢?”
“這兒呢。”
“忙什麽呢您?”
將東西放桌上,楊玉坤去了師傅的書房。
“閑著沒事,整理一下收藏心得。”
“師傅,您這是打算寫新書啊?”
“就整理一下。”
“宋代瓷器?”
“對。”
他那本《破爛侯說明清瓷器》不是出版了嗎,賣的還不錯,不少對古玩這方麵有興趣的人都買了。
還有不少專門研究明清瓷器的專業人士購買,一些博物館這樣的專責機構,也有不少買了他的這本《破爛侯說明清瓷器》拿回去當做工具書。
前兩天,帝都古籍出版社的社長來家裏找他,問他有沒有出新書的打算。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他就著手整理了一下關於宋代瓷器這方麵的相關資料與他玩收藏這麽多年的關於宋代瓷器的一點點心得,回頭打算出一本《破爛侯宋瓷鑒賞》。
“昨晚在小五哥家吃飯,關大爺說您有一段時間都沒過去找他們幾個老哥們了,合著您一直待在家裏整理宋瓷鑒賞方麵的資料呢。”
“也不是,前兩天我還去琉璃廠那邊逛了一圈。”
“師傅,您又去逛琉璃廠了,淘到什麽好物件沒有,別藏著掖著了,讓徒兒開開眼界唄。”
“這兒放著呢。”
“紫砂壺。”
“徒兒,為師淘回來的這把紫砂壺,怎麽樣?”
“陳鳴遠製作的傳香壺,好東西。”
楊玉坤將桌上的紫砂壺拿起來仔細端詳,此紫砂壺,壺身、蓋、流、把與足之四角外皆作凹筋,身、蓋、足、流並於內側出筋。
短彎流之弧形曲線、巧妙而流暢,恰到好處,藝匠一絲不苟,精工之極。
造型近於完美,簡約又不失於變化的幾何造型,充滿簡約素雅之美感。
“沒想到現在的琉璃廠,還能淘到這種品級的好物件。”
“為師也是運氣好。”
現在琉璃廠想淘到真東西不難,難的是淘到上檔次的好東西。
隨著老物件身價看漲,擺攤的人也多了,想撿漏發財的人也多了,真真假假防不勝防。
能淘到這麽好的一把紫砂茶壺,純屬運氣好。
“外公,坤叔。”
劉躍華練完功回到屋裏,跟外公和坤叔打了個招呼,然後把作業拿出來開始寫作業。
陪著師傅下了幾盤棋,他下午還有事,在師傅家吃過午飯便離開了。
…………
楊華健和毛地圖從南粵那邊發了一批貨過來,今天下午到豐台站。
他們倆人沒回來,讓楊玉坤和韓春明幫忙接收,找個地方先存起來,等他們回來之後再來處理。
下午。
楊玉坤和韓春明倆人一人開了一輛老解放卡車,拉著孟小杏找的裝卸工人,直奔豐台站。
在車站等了一會兒,一列滿載貨物的貨運列車停靠在豐台站,楊華健和毛地圖從南粵發過來的貨物,就在這列貨運列車上麵。
楊玉坤問道:“這一節火車皮,都是健哥和圖哥的?”
孟小杏點頭道:“沒錯,地圖和健哥說先發一節火車皮的貨物過來,如果好賣的話,下次就多發點。”
韓春明說道:“我去,連電視機都有,各位師傅,幹活吧,這些都是電子產品,一定要輕拿輕放,一會兒幹完活我請你們去茶罷樓飯莊下館子。”
“好!”
“兄弟們,幹活!”
楊玉坤和韓春明也沒閑著,跟著找來的裝卸工人一起幹。
卡車裝滿之後,再由楊玉坤和韓春明倆人將貨物送到韓春明之前在附近買的那套院子暫時存放。
一大群人,足足幹了四個小時,才把一節火車皮的貨物轉運完畢。
擔心東西放這邊不安全,孟小杏這邊找了倆人幫忙看守。
“各位師傅辛苦,上車,咱們回城,下館子去。”
等孟小杏給找來的師傅結算完工錢,韓春明大手一揮,帶著大家夥徑直去了茶罷樓飯莊。
之前他說等幹完活,就請大家夥去茶罷樓飯莊下館子,自然不能食言。
在茶罷樓飯莊吃過晚飯,楊玉坤和韓春明把卡車開去還掉,順道又去毛地圖家坐了一會兒,天黑之後孟小杏開著吉普車將他倆送回前門樓子。
“五子哥,小坤,辛苦你們了,地圖說了,等他過兩天從南粵回來,在請你們吃大餐。”
“老楊和地圖他們倆,什麽時候回來。”
“應該就這兩天吧。”
楊玉坤說道:“小杏姐,你把我放在小酒館就行。”
“好。”
孟小杏將車停在小酒館門口,楊玉坤下車走進小酒館。
徐靜平、徐靜天、賀麗霞三人正坐在院子裏聊天。
讓楊玉坤沒想到的是,蘇萌居然也在這邊。
徐靜天說道:“二姐夫,你回來了。”
“回來了,你們吃晚飯了嗎?”
“吃過了,今晚是麗霞姐做的晚飯。”
楊玉坤說道:“吃了就好,蘇萌姐,你今天怎麽有空過來?”
“閑著無聊,過來找靜平她們聊聊天。”蘇萌說道:“今天一天都沒看到你和春明在院裏,你們倆忙什麽呢?”
“我們倆無業遊民還能忙什麽,整天瞎忙唄。”
“小坤,要不要去我們學校當老師?”
“還是算了,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
“好吧,不早了,明天還得上班,我就先回去了。”
“慢走啊蘇萌姐。”
“好。”
蘇萌離開沒一會兒,楊玉坤幾人也離開了小酒館。
有一段沒去看師傅。
師傅也有一段時間沒來這邊了。
第二天早上吃過早飯,楊玉坤拎了兩壇酒和一籃子水果直奔胭脂胡同,打算去看看師傅這段時間在忙些什麽。
“小華。”
“坤叔,您來了。”
“你外公呢?”
“在屋裏呢。”
“你小子今天沒去學校上學,逃學?”
“坤叔,今天星期天,學校不上課。”
“是嗎,沒上學了連星期幾都忘記了,不錯,繼續練。”
邁步走進師傅家所在的院子,就看到劉躍華這小子在院子裏練功。
這小子跟著他練了半年的古壯拳,有他這個名師指點,已頗具火候。
見這小子這會兒都還沒去學校,他還以為這小子逃學了,沒想到今天居然是星期天。
自從大學畢業,他還真沒太刻意去記今天星期幾。
“師傅,我來看您來了。”
楊玉坤拎著給師傅帶的酒和水果,朝屋裏走去。
“師傅,您在哪兒呢?”
“這兒呢。”
“忙什麽呢您?”
將東西放桌上,楊玉坤去了師傅的書房。
“閑著沒事,整理一下收藏心得。”
“師傅,您這是打算寫新書啊?”
“就整理一下。”
“宋代瓷器?”
“對。”
他那本《破爛侯說明清瓷器》不是出版了嗎,賣的還不錯,不少對古玩這方麵有興趣的人都買了。
還有不少專門研究明清瓷器的專業人士購買,一些博物館這樣的專責機構,也有不少買了他的這本《破爛侯說明清瓷器》拿回去當做工具書。
前兩天,帝都古籍出版社的社長來家裏找他,問他有沒有出新書的打算。
反正閑著也是閑著,他就著手整理了一下關於宋代瓷器這方麵的相關資料與他玩收藏這麽多年的關於宋代瓷器的一點點心得,回頭打算出一本《破爛侯宋瓷鑒賞》。
“昨晚在小五哥家吃飯,關大爺說您有一段時間都沒過去找他們幾個老哥們了,合著您一直待在家裏整理宋瓷鑒賞方麵的資料呢。”
“也不是,前兩天我還去琉璃廠那邊逛了一圈。”
“師傅,您又去逛琉璃廠了,淘到什麽好物件沒有,別藏著掖著了,讓徒兒開開眼界唄。”
“這兒放著呢。”
“紫砂壺。”
“徒兒,為師淘回來的這把紫砂壺,怎麽樣?”
“陳鳴遠製作的傳香壺,好東西。”
楊玉坤將桌上的紫砂壺拿起來仔細端詳,此紫砂壺,壺身、蓋、流、把與足之四角外皆作凹筋,身、蓋、足、流並於內側出筋。
短彎流之弧形曲線、巧妙而流暢,恰到好處,藝匠一絲不苟,精工之極。
造型近於完美,簡約又不失於變化的幾何造型,充滿簡約素雅之美感。
“沒想到現在的琉璃廠,還能淘到這種品級的好物件。”
“為師也是運氣好。”
現在琉璃廠想淘到真東西不難,難的是淘到上檔次的好東西。
隨著老物件身價看漲,擺攤的人也多了,想撿漏發財的人也多了,真真假假防不勝防。
能淘到這麽好的一把紫砂茶壺,純屬運氣好。
“外公,坤叔。”
劉躍華練完功回到屋裏,跟外公和坤叔打了個招呼,然後把作業拿出來開始寫作業。
陪著師傅下了幾盤棋,他下午還有事,在師傅家吃過午飯便離開了。
…………
楊華健和毛地圖從南粵那邊發了一批貨過來,今天下午到豐台站。
他們倆人沒回來,讓楊玉坤和韓春明幫忙接收,找個地方先存起來,等他們回來之後再來處理。
下午。
楊玉坤和韓春明倆人一人開了一輛老解放卡車,拉著孟小杏找的裝卸工人,直奔豐台站。
在車站等了一會兒,一列滿載貨物的貨運列車停靠在豐台站,楊華健和毛地圖從南粵發過來的貨物,就在這列貨運列車上麵。
楊玉坤問道:“這一節火車皮,都是健哥和圖哥的?”
孟小杏點頭道:“沒錯,地圖和健哥說先發一節火車皮的貨物過來,如果好賣的話,下次就多發點。”
韓春明說道:“我去,連電視機都有,各位師傅,幹活吧,這些都是電子產品,一定要輕拿輕放,一會兒幹完活我請你們去茶罷樓飯莊下館子。”
“好!”
“兄弟們,幹活!”
楊玉坤和韓春明也沒閑著,跟著找來的裝卸工人一起幹。
卡車裝滿之後,再由楊玉坤和韓春明倆人將貨物送到韓春明之前在附近買的那套院子暫時存放。
一大群人,足足幹了四個小時,才把一節火車皮的貨物轉運完畢。
擔心東西放這邊不安全,孟小杏這邊找了倆人幫忙看守。
“各位師傅辛苦,上車,咱們回城,下館子去。”
等孟小杏給找來的師傅結算完工錢,韓春明大手一揮,帶著大家夥徑直去了茶罷樓飯莊。
之前他說等幹完活,就請大家夥去茶罷樓飯莊下館子,自然不能食言。
在茶罷樓飯莊吃過晚飯,楊玉坤和韓春明把卡車開去還掉,順道又去毛地圖家坐了一會兒,天黑之後孟小杏開著吉普車將他倆送回前門樓子。
“五子哥,小坤,辛苦你們了,地圖說了,等他過兩天從南粵回來,在請你們吃大餐。”
“老楊和地圖他們倆,什麽時候回來。”
“應該就這兩天吧。”
楊玉坤說道:“小杏姐,你把我放在小酒館就行。”
“好。”
孟小杏將車停在小酒館門口,楊玉坤下車走進小酒館。
徐靜平、徐靜天、賀麗霞三人正坐在院子裏聊天。
讓楊玉坤沒想到的是,蘇萌居然也在這邊。
徐靜天說道:“二姐夫,你回來了。”
“回來了,你們吃晚飯了嗎?”
“吃過了,今晚是麗霞姐做的晚飯。”
楊玉坤說道:“吃了就好,蘇萌姐,你今天怎麽有空過來?”
“閑著無聊,過來找靜平她們聊聊天。”蘇萌說道:“今天一天都沒看到你和春明在院裏,你們倆忙什麽呢?”
“我們倆無業遊民還能忙什麽,整天瞎忙唄。”
“小坤,要不要去我們學校當老師?”
“還是算了,我還是比較喜歡自由自在的生活。”
“好吧,不早了,明天還得上班,我就先回去了。”
“慢走啊蘇萌姐。”
“好。”
蘇萌離開沒一會兒,楊玉坤幾人也離開了小酒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