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紅色官窯
四合院,正陽門下的自在生活 作者:軟朝香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380章紅色官窯
“小坤做這餡餅……這月餅還挺好吃。”
“味道確實不錯,口感很特別,活了這麽多年,我還從來沒吃過這麽特別的月餅。”
蔡全無和徐慧珍從三秋葉賓館王府井店回來,才知道女婿做了月餅。
從二丫頭口中得知月餅所用餡料,倆人瞬間就被驚住了。
羊肉餡、蟹黃餡,魚肉餡、花瓣餡、花醬餡、果肉餡、果醬餡、酒心、人參餡,這都是什麽跟什麽啊?
不過在一一嚐過這些餡料的月餅之後,蔡全無和徐慧珍發現這些餡料的月餅,居然出乎預料的好吃。
吃了那麽多年的傳統月餅,突然吃到女婿所做的創新月餅,還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不錯吧,靜平居然還懷疑我做的月餅會吃出問題。”
楊玉坤也拿起一枚魚肉餡月餅嚐了一口,口腔中彌漫著魚肉的鮮味。
徐靜平居然說他做的月餅,是餡餅,跟月餅壓根就沒關係。
他做的月餅不僅外形跟月餅一模一樣,就連工序也是一樣的,隻是所用的餡料不同罷了,怎麽就不是月餅了。
還擔心他做的月餅會吃出問題,也不知道是誰剛才將每一種口味的月餅都炫了一個,這會兒正癱靠在椅子上,一動也不動,也不知道一會兒還能不能吃下晚飯。
“爸,媽,三姐,三姐夫,我們回來了。”
“三姨,三姨父,三姐,三姐夫。”
這時候。
徐靜天和賀麗霞的聲音從門口傳來,隨後就看到倆人推著自行車進了院子。
蔡全無說道:“靜天,麗霞,你們倆放學了,快來嚐嚐你們三姐夫做的月餅。”
徐靜天說道:“三姐夫,你做月餅了。”
賀麗霞將自行車支好,進屋拿了一個月餅吃了起來:“好香啊,這月餅居然是羊肉餡的!”
徐慧珍說道:“不止羊肉餡,伱們三姐夫做了十一種口味的月餅,這是蟹黃的,這是魚肉的,這是花瓣餡的……。”
“原來月餅還能這麽做,三姐夫,你真的太厲害了!”
“好不好吃。”
“太好吃了,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月餅。”
“這三款是酒心的,你們別多吃,當心吃醉,還有這款人參的,這可是貨真價實的人參,也不能多吃,當心補過頭。”
“真的好好吃。”
徐慧珍說道:“你們倆少吃點,把月餅當飯吃了是吧,一會兒還吃不吃飯了?”
“我已經吃飽了,我覺得我一會兒應該不用吃晚飯了。”
“我也吃飽了,我一會兒也不吃晚飯了。”
“我也不要了,撐得慌。”
徐靜平,徐靜天,賀麗霞三人都表示自己一會兒不用吃晚飯了,因為她們吃月餅已經吃飽了。
“你們確定吃晚飯?”
“吃不下了。”
“那我一會兒少做點。”
楊玉坤將月餅分門別類整理好,每種口味的月餅各兩個,一份正好二十二個,回頭給親朋好友都送上一份。
將月餅都收拾好之後,楊玉坤開始準備今天的晚飯。
既然徐靜平、徐靜天、賀麗霞三人都不吃晚飯,他就隨便炒了幾個菜,陪著老丈人丈母娘喝了兩杯小酒。
…………
“靜天,麗霞,寫作業呢?”
“小五哥,健哥,圖哥,你們來了。”
徐靜天和賀麗霞在院裏寫作業,韓春明、毛地圖、楊華健三人結伴走進小酒館。
<divss="contentadv">吃過晚飯,在家閑著沒事,楊華健和毛地圖來前門樓子這邊,找韓春明和楊玉坤。
蔡全無說道:“小五,小楊,地圖,你們來了,進屋坐。”
韓春明說道:“蔡叔,小坤沒在家嗎?”
“剛出門,去他師傅那兒了,估計還要一會兒才能回來,來,吃月餅,這是小坤自己做的,保證你們沒吃過。”
“謝謝蔡叔。”
“這是什麽餡的月餅,這也太好吃了。”
“我看看,你這個是蟹黃的。”
“我去,我這個居然是羊肉餡的月餅。”
“看看哥們這個,居然有一股酒味,裏麵包的居然是八仙醉!”
在韓春明、楊華健、毛地圖三人被楊玉坤所做的創新月餅震驚的時候,他和徐靜平倆人,已經到了胭脂胡同一百三十七號院。
吃過晚飯,楊玉坤拎了兩份月餅,和徐靜平過來看師傅。
倆人過來的時候,師傅正在吃晚飯,楊玉坤陪著師傅又喝了幾杯。
“徒兒,過段時間為師打算去一趟外地。”
“去外地,師傅,您去外地幹嘛?”
“好久沒下去尋摸老物件了,為師打算去外地逛逛。”
“去哪兒?”
“景德鎮和醴陵,知道紅色官窯嗎。”
“知道。”
紅色官窯,是在特定的曆史時期,某些特殊瓷廠在各曆史年代所生產的各種生活用瓷和裝飾用瓷。
主要包括各種特殊年代生產的領袖用瓷,機關用瓷,以及饋贈國外元首的禮品瓷等。
這些瓷器都帶有那個時代的烙印,是見證各個時代的曆史文物。
師傅要去景德鎮和醴陵,難不成想去這兩個地方,淘一些紅色官窯回來收藏?
“我得到消息,景德鎮的陶瓷研究所,將一部分封存的七五零幺工程瓷器分發給了陶研所的職工,所以我想過去瞧瞧。”
作為玩了幾十年收藏的收藏界的元老,破爛侯之前就注意到了紅色官窯瓷器。
隻不過這些紅色官窯瓷器,流落民間的非常少,大部分都在紀念館、博物館裏麵珍藏著。
以至於他想收藏一些紅色官窯,都沒這個機會。
而前段時間,讓他看到了收藏紅色官窯瓷器的機會。
一個從景德鎮那邊來的朋友,這朋友之前在陶研所工作過一段時間。
據他所說,在陶研所封存著一批七五零幺工程瓷器。
前段時間,陶研所將這批封存瓷器的一部分,拿出來分發給了陶研所的職工。
所以,他打算去一趟景德鎮陶研所,看看能不能從這些職工手中把這些七五零幺工程瓷器收過來。
如果可以的話,他想連陶研所封存的剩餘瓷器,一起收藏。
“師傅,您什麽時候去?”
“過完國慶日吧,怎麽,你對這些紅色官窯,也有興趣?”
“有啊,師傅,回頭我跟您一起去。”
對這些紅色官窯,楊玉坤簡直太感興趣了。
反正在家待著也是待著,他打算回頭跟師傅一起去逛逛。
“小坤做這餡餅……這月餅還挺好吃。”
“味道確實不錯,口感很特別,活了這麽多年,我還從來沒吃過這麽特別的月餅。”
蔡全無和徐慧珍從三秋葉賓館王府井店回來,才知道女婿做了月餅。
從二丫頭口中得知月餅所用餡料,倆人瞬間就被驚住了。
羊肉餡、蟹黃餡,魚肉餡、花瓣餡、花醬餡、果肉餡、果醬餡、酒心、人參餡,這都是什麽跟什麽啊?
不過在一一嚐過這些餡料的月餅之後,蔡全無和徐慧珍發現這些餡料的月餅,居然出乎預料的好吃。
吃了那麽多年的傳統月餅,突然吃到女婿所做的創新月餅,還真是別有一番滋味。
“不錯吧,靜平居然還懷疑我做的月餅會吃出問題。”
楊玉坤也拿起一枚魚肉餡月餅嚐了一口,口腔中彌漫著魚肉的鮮味。
徐靜平居然說他做的月餅,是餡餅,跟月餅壓根就沒關係。
他做的月餅不僅外形跟月餅一模一樣,就連工序也是一樣的,隻是所用的餡料不同罷了,怎麽就不是月餅了。
還擔心他做的月餅會吃出問題,也不知道是誰剛才將每一種口味的月餅都炫了一個,這會兒正癱靠在椅子上,一動也不動,也不知道一會兒還能不能吃下晚飯。
“爸,媽,三姐,三姐夫,我們回來了。”
“三姨,三姨父,三姐,三姐夫。”
這時候。
徐靜天和賀麗霞的聲音從門口傳來,隨後就看到倆人推著自行車進了院子。
蔡全無說道:“靜天,麗霞,你們倆放學了,快來嚐嚐你們三姐夫做的月餅。”
徐靜天說道:“三姐夫,你做月餅了。”
賀麗霞將自行車支好,進屋拿了一個月餅吃了起來:“好香啊,這月餅居然是羊肉餡的!”
徐慧珍說道:“不止羊肉餡,伱們三姐夫做了十一種口味的月餅,這是蟹黃的,這是魚肉的,這是花瓣餡的……。”
“原來月餅還能這麽做,三姐夫,你真的太厲害了!”
“好不好吃。”
“太好吃了,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月餅。”
“這三款是酒心的,你們別多吃,當心吃醉,還有這款人參的,這可是貨真價實的人參,也不能多吃,當心補過頭。”
“真的好好吃。”
徐慧珍說道:“你們倆少吃點,把月餅當飯吃了是吧,一會兒還吃不吃飯了?”
“我已經吃飽了,我覺得我一會兒應該不用吃晚飯了。”
“我也吃飽了,我一會兒也不吃晚飯了。”
“我也不要了,撐得慌。”
徐靜平,徐靜天,賀麗霞三人都表示自己一會兒不用吃晚飯了,因為她們吃月餅已經吃飽了。
“你們確定吃晚飯?”
“吃不下了。”
“那我一會兒少做點。”
楊玉坤將月餅分門別類整理好,每種口味的月餅各兩個,一份正好二十二個,回頭給親朋好友都送上一份。
將月餅都收拾好之後,楊玉坤開始準備今天的晚飯。
既然徐靜平、徐靜天、賀麗霞三人都不吃晚飯,他就隨便炒了幾個菜,陪著老丈人丈母娘喝了兩杯小酒。
…………
“靜天,麗霞,寫作業呢?”
“小五哥,健哥,圖哥,你們來了。”
徐靜天和賀麗霞在院裏寫作業,韓春明、毛地圖、楊華健三人結伴走進小酒館。
<divss="contentadv">吃過晚飯,在家閑著沒事,楊華健和毛地圖來前門樓子這邊,找韓春明和楊玉坤。
蔡全無說道:“小五,小楊,地圖,你們來了,進屋坐。”
韓春明說道:“蔡叔,小坤沒在家嗎?”
“剛出門,去他師傅那兒了,估計還要一會兒才能回來,來,吃月餅,這是小坤自己做的,保證你們沒吃過。”
“謝謝蔡叔。”
“這是什麽餡的月餅,這也太好吃了。”
“我看看,你這個是蟹黃的。”
“我去,我這個居然是羊肉餡的月餅。”
“看看哥們這個,居然有一股酒味,裏麵包的居然是八仙醉!”
在韓春明、楊華健、毛地圖三人被楊玉坤所做的創新月餅震驚的時候,他和徐靜平倆人,已經到了胭脂胡同一百三十七號院。
吃過晚飯,楊玉坤拎了兩份月餅,和徐靜平過來看師傅。
倆人過來的時候,師傅正在吃晚飯,楊玉坤陪著師傅又喝了幾杯。
“徒兒,過段時間為師打算去一趟外地。”
“去外地,師傅,您去外地幹嘛?”
“好久沒下去尋摸老物件了,為師打算去外地逛逛。”
“去哪兒?”
“景德鎮和醴陵,知道紅色官窯嗎。”
“知道。”
紅色官窯,是在特定的曆史時期,某些特殊瓷廠在各曆史年代所生產的各種生活用瓷和裝飾用瓷。
主要包括各種特殊年代生產的領袖用瓷,機關用瓷,以及饋贈國外元首的禮品瓷等。
這些瓷器都帶有那個時代的烙印,是見證各個時代的曆史文物。
師傅要去景德鎮和醴陵,難不成想去這兩個地方,淘一些紅色官窯回來收藏?
“我得到消息,景德鎮的陶瓷研究所,將一部分封存的七五零幺工程瓷器分發給了陶研所的職工,所以我想過去瞧瞧。”
作為玩了幾十年收藏的收藏界的元老,破爛侯之前就注意到了紅色官窯瓷器。
隻不過這些紅色官窯瓷器,流落民間的非常少,大部分都在紀念館、博物館裏麵珍藏著。
以至於他想收藏一些紅色官窯,都沒這個機會。
而前段時間,讓他看到了收藏紅色官窯瓷器的機會。
一個從景德鎮那邊來的朋友,這朋友之前在陶研所工作過一段時間。
據他所說,在陶研所封存著一批七五零幺工程瓷器。
前段時間,陶研所將這批封存瓷器的一部分,拿出來分發給了陶研所的職工。
所以,他打算去一趟景德鎮陶研所,看看能不能從這些職工手中把這些七五零幺工程瓷器收過來。
如果可以的話,他想連陶研所封存的剩餘瓷器,一起收藏。
“師傅,您什麽時候去?”
“過完國慶日吧,怎麽,你對這些紅色官窯,也有興趣?”
“有啊,師傅,回頭我跟您一起去。”
對這些紅色官窯,楊玉坤簡直太感興趣了。
反正在家待著也是待著,他打算回頭跟師傅一起去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