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婚禮結束,回帝都
四合院,正陽門下的自在生活 作者:軟朝香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臘月初六這天一早,楊峰去隔壁村老丈人丈母娘家接張雪過門。
參加完小倆口的婚禮,楊玉坤和徐靜平又帶著小粽子在楊三家村待了兩天。
村裏趁著個機會,組織了一次祭祖活動。
楊玉坤和徐靜平給村子裏捐了一筆錢,用來重新修建村子裏已經變成危房的小學、硬化村子裏通往外麵的道路等。
楊光成也給村子裏捐了二十萬,加上楊玉坤和徐靜平捐的一共八十萬,這部分錢將用於為村子裏發展村子裏的臍橙種植產業。
臘月初九這天上午,楊玉坤一行人辭別楊三家村的族人,踏上了返回帝都的旅程。
師傅這次沒跟他們一起回帝都,去了景德鎮看周老師,要過些天才會回去。
初九這天下午三點多鍾,楊玉坤一家三口和楊光成一家四口乘坐的飛機降落在帝都機場。
楊峰和張雪倆口子沒跟他們一起回來,小倆口剛結婚,加上沒多久就要過年了,他們打算在老家過完年在回帝都。
“爸,媽。”
“外公,外婆!”
在江城的時候楊玉坤提前給老丈人丈母娘打過電話,讓老丈人丈母娘來機場接他們。
下了飛機,把托運的行禮拿上,跟著人流走出機場。
相隔老遠,楊玉坤就看到了等在出口處的老丈人和丈母娘。
“小粽子,好幾天沒見你,外婆想死你了,快讓外婆抱抱。”
“嘻嘻……外公外婆,小粽子也想你們。”
蔡全無說道:“怎麽帶了這麽多東西?”
“都是老家的鄉親們送的,不收都不行。”
這次回來。
楊三家村的族人給他們準備了不少禮物,有自己家打的菜籽油,自家老母雞下的蛋,自家種的大米,曬的紅薯幹……,家裏有什麽都給他這個第一次回楊三家村的長輩拿了一份。
不光他有,楊光成也有。
這都是鄉親們的一份心意,他不拿都不行。
要不是坐飛機回來帶不了那麽多東西,楊三家村老家的族人恨不得把自家有的所有東西都給他們帶上。
“這東西也太多了,車都快裝不下了。”
蔡全無將東西往車裏曬,好不容易才將東西全部塞下,連後排座椅都堆了不少。
楊玉坤和徐靜平帶著小粽子上了丈母娘開的車,楊光成一家四口上了老丈人的車。
從機場回到四九城,老丈人先把楊光成一家四口送回家,楊玉坤和徐靜平、小粽子、丈母娘則先回了前門樓子。
剛回到家沒一會兒,賀小夏就從學校放學回到家裏。
等老丈人回來後,一行人去了知味樓飯莊王府井店下館子吃閩菜。
“小坤,你師傅不是跟你們一起去荊楚來嗎,他沒跟你們一起回來?”
破爛侯總覺得少了點什麽,才想起來好像沒看到破爛侯。
“師傅去景德鎮看老朋友去了,要過幾天才會回來。”
“我說怎麽沒看到他。”
徐慧珍說道:“昨天你們有一同學來家裏找你們,說要請伱們吃飯,得知你們沒在家待了一會兒就走了。”
徐靜平說道:“媽,誰啊?”
“叫什麽來著?”
蔡全無說道:“汪連剛。”
楊玉坤說道:“老汪回帝都了?”
“好像是昨天上午回來的。”
“明兒我找他去。”
“還有你們之前送去照相館洗的照片,照相館的工作人員都送家裏來了,放你們房間抽屜裏了。”
“謝謝媽。”
從知味樓飯莊王府井店吃過晚飯出來,已臨近天黑。
天氣怪冷的,一行人也沒在外麵多待,徑直回了前門樓子。
把老丈人丈母娘和賀小夏分別送到家門口,楊玉坤和徐靜平帶著小粽子返回他們的小院。
洗漱之後,徐靜平整理著照相館送回過來的照片。
這次去楊三家村也拍了不少照片,等明天把底片送到照相館去洗。
楊玉坤靠在床上給小粽子講故事,沒一會兒這小丫頭就睡了過去。
…………
第二天吃過早飯,楊玉坤先把底片送到蒙娜麗莎照相館大柵欄店。
張北去申城了還沒回來,楊玉坤把底片交給照相館的工作人員,接著去了汪連剛工作的帝都日報社。
在門口等了幾分鍾,楊玉坤看到汪連剛朝大門口跑來。
“小坤。”
“老汪。”
“前天我去你家找你,你老丈人丈母娘說你和徐靜平同學帶著小粽子去荊楚參加婚禮去了,什麽時候回來的?”
“昨天下午,倒是你小子新婚燕爾不在家好好陪媳婦,怎麽這麽早就跑回來了?”
汪連剛是冬月二十六結的婚,今天臘月初十。
結婚才幾天,不在家跟新娘子雙宿雙飛,這麽著急跑回帝都上班?
“她工作忙,哥們工作也忙,報社這邊催我抓緊時間回來,哥們便先回來了。”
剛剛娶了媳婦,汪連剛自然想多陪陪媳婦。
可惜他媳婦的工作比他還忙,婚禮結束的第二天便回了醫院忙工作。
加上報社這邊也在催他,汪連剛便回了帝都。
“對了小坤,跟你說一事。”
“什麽事?”
“哥們要調去黔貴了,以後你想見哥們一麵可就難咯。”
“調去黔貴,為了媳婦把工作調回老家?”
“對,調黔貴日報工作,估計年後調動流程就能走完,年後哥們就不來帝都了。”
媳婦在黔貴老家工作,汪連剛不想離媳婦太遠,長期分居兩地。
他媳婦沒想過要來帝都工作,加上親人朋友都在黔貴,既然如此,那他便回老家工作吧。
畢業之後他就進了帝都日報社,調回黔貴老家還是幹老本行,進黔貴日報社工作。
回家過完年,他之後就不來帝都了,還真有點舍不得楊玉坤他們這幾個老同學。
“回老家工作也好,離家人近,有足夠多的時間陪伴家人,等之後有空了哥們去黔貴看你。”
“到時候哥們請你吃我們黔貴的美食,不是哥們跟你吹,我們黔貴的美食那叫一個絕。”
“行。”
“這周末把老程他們都約上,咱們一起聚一聚,哥們請客,咱們去下館子。”
“我沒問題,就是不知道其他人有沒有空。”
“回頭我聯係他們。”
“好。”
汪連剛還有工作要忙,倆人杵帝都日報社大門口吹著寒風聊了半個多小時楊玉坤便撤了。
有一段時間沒到公司去了,去公司瞧瞧情況。
(本章完)
參加完小倆口的婚禮,楊玉坤和徐靜平又帶著小粽子在楊三家村待了兩天。
村裏趁著個機會,組織了一次祭祖活動。
楊玉坤和徐靜平給村子裏捐了一筆錢,用來重新修建村子裏已經變成危房的小學、硬化村子裏通往外麵的道路等。
楊光成也給村子裏捐了二十萬,加上楊玉坤和徐靜平捐的一共八十萬,這部分錢將用於為村子裏發展村子裏的臍橙種植產業。
臘月初九這天上午,楊玉坤一行人辭別楊三家村的族人,踏上了返回帝都的旅程。
師傅這次沒跟他們一起回帝都,去了景德鎮看周老師,要過些天才會回去。
初九這天下午三點多鍾,楊玉坤一家三口和楊光成一家四口乘坐的飛機降落在帝都機場。
楊峰和張雪倆口子沒跟他們一起回來,小倆口剛結婚,加上沒多久就要過年了,他們打算在老家過完年在回帝都。
“爸,媽。”
“外公,外婆!”
在江城的時候楊玉坤提前給老丈人丈母娘打過電話,讓老丈人丈母娘來機場接他們。
下了飛機,把托運的行禮拿上,跟著人流走出機場。
相隔老遠,楊玉坤就看到了等在出口處的老丈人和丈母娘。
“小粽子,好幾天沒見你,外婆想死你了,快讓外婆抱抱。”
“嘻嘻……外公外婆,小粽子也想你們。”
蔡全無說道:“怎麽帶了這麽多東西?”
“都是老家的鄉親們送的,不收都不行。”
這次回來。
楊三家村的族人給他們準備了不少禮物,有自己家打的菜籽油,自家老母雞下的蛋,自家種的大米,曬的紅薯幹……,家裏有什麽都給他這個第一次回楊三家村的長輩拿了一份。
不光他有,楊光成也有。
這都是鄉親們的一份心意,他不拿都不行。
要不是坐飛機回來帶不了那麽多東西,楊三家村老家的族人恨不得把自家有的所有東西都給他們帶上。
“這東西也太多了,車都快裝不下了。”
蔡全無將東西往車裏曬,好不容易才將東西全部塞下,連後排座椅都堆了不少。
楊玉坤和徐靜平帶著小粽子上了丈母娘開的車,楊光成一家四口上了老丈人的車。
從機場回到四九城,老丈人先把楊光成一家四口送回家,楊玉坤和徐靜平、小粽子、丈母娘則先回了前門樓子。
剛回到家沒一會兒,賀小夏就從學校放學回到家裏。
等老丈人回來後,一行人去了知味樓飯莊王府井店下館子吃閩菜。
“小坤,你師傅不是跟你們一起去荊楚來嗎,他沒跟你們一起回來?”
破爛侯總覺得少了點什麽,才想起來好像沒看到破爛侯。
“師傅去景德鎮看老朋友去了,要過幾天才會回來。”
“我說怎麽沒看到他。”
徐慧珍說道:“昨天你們有一同學來家裏找你們,說要請伱們吃飯,得知你們沒在家待了一會兒就走了。”
徐靜平說道:“媽,誰啊?”
“叫什麽來著?”
蔡全無說道:“汪連剛。”
楊玉坤說道:“老汪回帝都了?”
“好像是昨天上午回來的。”
“明兒我找他去。”
“還有你們之前送去照相館洗的照片,照相館的工作人員都送家裏來了,放你們房間抽屜裏了。”
“謝謝媽。”
從知味樓飯莊王府井店吃過晚飯出來,已臨近天黑。
天氣怪冷的,一行人也沒在外麵多待,徑直回了前門樓子。
把老丈人丈母娘和賀小夏分別送到家門口,楊玉坤和徐靜平帶著小粽子返回他們的小院。
洗漱之後,徐靜平整理著照相館送回過來的照片。
這次去楊三家村也拍了不少照片,等明天把底片送到照相館去洗。
楊玉坤靠在床上給小粽子講故事,沒一會兒這小丫頭就睡了過去。
…………
第二天吃過早飯,楊玉坤先把底片送到蒙娜麗莎照相館大柵欄店。
張北去申城了還沒回來,楊玉坤把底片交給照相館的工作人員,接著去了汪連剛工作的帝都日報社。
在門口等了幾分鍾,楊玉坤看到汪連剛朝大門口跑來。
“小坤。”
“老汪。”
“前天我去你家找你,你老丈人丈母娘說你和徐靜平同學帶著小粽子去荊楚參加婚禮去了,什麽時候回來的?”
“昨天下午,倒是你小子新婚燕爾不在家好好陪媳婦,怎麽這麽早就跑回來了?”
汪連剛是冬月二十六結的婚,今天臘月初十。
結婚才幾天,不在家跟新娘子雙宿雙飛,這麽著急跑回帝都上班?
“她工作忙,哥們工作也忙,報社這邊催我抓緊時間回來,哥們便先回來了。”
剛剛娶了媳婦,汪連剛自然想多陪陪媳婦。
可惜他媳婦的工作比他還忙,婚禮結束的第二天便回了醫院忙工作。
加上報社這邊也在催他,汪連剛便回了帝都。
“對了小坤,跟你說一事。”
“什麽事?”
“哥們要調去黔貴了,以後你想見哥們一麵可就難咯。”
“調去黔貴,為了媳婦把工作調回老家?”
“對,調黔貴日報工作,估計年後調動流程就能走完,年後哥們就不來帝都了。”
媳婦在黔貴老家工作,汪連剛不想離媳婦太遠,長期分居兩地。
他媳婦沒想過要來帝都工作,加上親人朋友都在黔貴,既然如此,那他便回老家工作吧。
畢業之後他就進了帝都日報社,調回黔貴老家還是幹老本行,進黔貴日報社工作。
回家過完年,他之後就不來帝都了,還真有點舍不得楊玉坤他們這幾個老同學。
“回老家工作也好,離家人近,有足夠多的時間陪伴家人,等之後有空了哥們去黔貴看你。”
“到時候哥們請你吃我們黔貴的美食,不是哥們跟你吹,我們黔貴的美食那叫一個絕。”
“行。”
“這周末把老程他們都約上,咱們一起聚一聚,哥們請客,咱們去下館子。”
“我沒問題,就是不知道其他人有沒有空。”
“回頭我聯係他們。”
“好。”
汪連剛還有工作要忙,倆人杵帝都日報社大門口吹著寒風聊了半個多小時楊玉坤便撤了。
有一段時間沒到公司去了,去公司瞧瞧情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