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拐個彎去看老同學
四合院,正陽門下的自在生活 作者:軟朝香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們來都來嘛,怎麽還買這麽多東西?”
“給您整了兩壇酒,這些東西是我們在燕趙,齊魯,蘇吳,安皖各地買的特產,帶一些給您和張姨嚐嚐。”
“進屋。”
“好嘞。”
“隨便坐啊,千萬別客氣,我去給張老師打個電話,讓張老師回來。”
周老師將門打開,招呼楊玉坤一家五口和韓春明一家四口進屋。
把菜放到廚房,周老師去給張老師打了一通電話,讓張老師兒子兒媳婦家回來。
接到周老師的電話,二十幾分鍾之後,張老師從兒子兒媳婦家裏回到家中。
“小坤,靜平,小五,真的是你們來了。”
“張姨,好久不見。”
“張姨。”
“張姨好,這是我媳婦蘇萌,兒子飛飛和女兒夢夢。”
“張姨好,飛飛,夢夢,叫奶奶。”
“奶奶好。”
“小粽子,平平,小玉米,這是張奶奶,叫奶奶。”
“奶奶好,我是小粽子,這是我弟弟平平和妹妹小玉米。”
張老師說道:“孩子們,你們好,一轉眼你們的孩子都這麽大了,我和周老師也馬上七十歲的人咯。”
周老師說道:“張老師,菜我已經買回來了,在廚房放著呢。”
“小坤,靜平,小五,小蘇,你們先坐啊,我去做晚飯。”
“張姨,我幫你打下手。”
“張姨,我也來幫忙。”
徐靜平和蘇萌幫張老師打下手一起準備晚飯,楊玉坤和韓春明陪著周老師喝茶聊天。
一個半小時後,張老師將晚飯做好,讓幾人移步餐廳,楊玉坤和韓春明陪著周老師小酌了兩杯。
在周老師和張老師家吃過晚飯,又待了一個多小時,楊玉坤一家五口和韓春明一家四口跟周老師和張老師老倆口辭別。
“周叔,張姨,我們就先撤了,您二老注意身體,以後有機會我們再來看您二老。”
“小坤,靜平,小五,小蘇,慢走啊你們。”
“爺爺奶奶再見。”
“再見小家夥們,要乖乖的,好好聽爸爸媽媽的話哦。”
“知道了。”
“周叔,張姨,您二老留步,不用送。”
“慢點啊,一路平安。”
“好。”
楊玉坤讓周老師和張老師留步,一行人出門下樓,去酒店跟韓春明和毛地圖他們匯合。
楊玉坤和韓春明喝了不少酒,返回酒店時讓徐靜平和蘇萌開車。
“小坤,我想去豫章看看玉蘭。”
“去唄。”
“好像不太順路。”
“拐個彎就過去了,反正也耽擱不了多長時間。”
“咱們去豫章,小五哥他們怎麽辦?”
“一會兒回酒店跟小五哥他們說一下,他們如果不跟我們一起去豫章,那就讓他們在前麵的撫州或者贛州等我們。”
“好。”
既然到江右省來了,徐靜平打算去豫章看看姚玉蘭這個老同學。
不然姚玉蘭知道她來了江右省,卻沒去她家,回頭肯定得說她。
姐妹們很久都沒聚了,徐靜平還想去看看朱靜、冉小依、明小芬她們。
沒一會兒,楊玉坤一家五口和韓春明一家四口回到酒店,發現楊華健一家三口和毛地圖一家四口都沒在房間。
“估計是出去吃晚飯還沒回來。”
“我給老楊打個電話問一下。”
韓春明拿起大哥大打給楊華健,果真是出去吃晚飯了。
半個小時後,楊華健一家和毛地圖一家回到酒店。
“小坤,春明……。”
“健哥,圖哥……,你們回來了。”
“吃了晚飯,在外麵逛了一會兒,侯爺那老朋友怎麽樣?”
“老倆口身體都不錯,小五哥,健哥,圖哥……有一事需要跟你們商量一下。”
“有事說唄。”
“我和靜平有一個大學同學在豫章,和靜平是關係非常好的姐妹,我們打算明天去豫章看看她,你們是跟我們一起先去豫章,還是咱們兵分兩路,回頭在前麵的撫州匯合?”
楊玉坤跟韓春明他們說了明天他和徐靜平要帶著孩子們、拐個彎先去一趟豫章。
如果韓春明他們不跟他們一起去豫章,回頭他們就在前麵的撫州匯合,然後繼續起程前往南粵。
“是應該去看看。”楊華健說道:“咱們是一起的,先跟你們一起去豫章吧,春明,地圖,你們覺得呢?”
韓春明說道:“這趟咱們就是出來玩的,去豫章看看滕王閣也不錯。”
毛地圖說道:“小坤,回頭你得請客啊。”
“沒問題,明天到了豫章,請你們去知味樓飯莊豫章店吃大餐。”
明天行程定下,先去豫章。
他們是一個團隊,自然要一起行動。
第二天一早,在景德鎮吃過早飯,隊伍啟程出發,直奔江右省首府豫章市。
…………
抵達豫章後,一行人先去知味樓飯莊豫章店吃午飯,然後去把住的地方安排好。
韓春明一家四口和楊華健一家三口、毛地圖一家四口去逛滕王閣,楊玉坤和徐靜平則帶著小粽子和平平、小玉米徑直去了姚玉蘭家。
倆人帶著孩子們來到姚玉蘭家的時候,姚玉蘭倆口子都沒在家,是姚玉蘭的公婆接待的他們,老倆口在家帶孫子。
“小坤,靜平,你們先坐一會兒,玉蘭很快就回來。”
“行。”
“吃點水果。”
“謝謝嬸子。”
半個小時後,姚玉蘭回到家裏,接到婆婆的電話說徐靜平來了,她把下午定好的會都推了。
“靜平!”
“玉蘭!”
時隔近兩年,倆姐妹再次見麵,都非常激動。
上次見麵,還是在乾州參加明小芬的婚禮。
“玉蘭阿姨。”
“哎,小粽子你都長這麽高了,平平和小玉米也這麽大了。”
“玉蘭阿姨,我都上幼兒園了。”
“小粽子真棒。”
“嘻嘻……。”
姚玉蘭說道:“小坤,靜平,你們怎麽來豫章了,是過來辦什麽事嗎?”
徐靜平說道:“出來旅遊,我們從帝都開車過來的,準備去羊城,正好路過江右,順道來豫章看看你。”
“幸好你們是今天到的豫章,要是明天我就去外地了。”
“去外地幹嘛?”
“考察一下,去隔壁的宜春。”
“行啊姚老板,生意多做到外地去了。”
“跟你們相比,我這就是小打小鬧,你們好不容易才到我家來一回,這次一定在我家多待幾天。”
“我們這次是跟小五哥他們組團出來自駕秋遊,明天一早就會離開豫章,而且你也忙,下次有機會再來吧。”
“也行,等我有時間,去帝都看你們。”
“好。”
晚上姚玉蘭倆口子請客,找了一家老字號贛菜館,請楊玉坤和徐靜平一家五口吃了一頓正宗美味的江右菜。(本章完)
“給您整了兩壇酒,這些東西是我們在燕趙,齊魯,蘇吳,安皖各地買的特產,帶一些給您和張姨嚐嚐。”
“進屋。”
“好嘞。”
“隨便坐啊,千萬別客氣,我去給張老師打個電話,讓張老師回來。”
周老師將門打開,招呼楊玉坤一家五口和韓春明一家四口進屋。
把菜放到廚房,周老師去給張老師打了一通電話,讓張老師兒子兒媳婦家回來。
接到周老師的電話,二十幾分鍾之後,張老師從兒子兒媳婦家裏回到家中。
“小坤,靜平,小五,真的是你們來了。”
“張姨,好久不見。”
“張姨。”
“張姨好,這是我媳婦蘇萌,兒子飛飛和女兒夢夢。”
“張姨好,飛飛,夢夢,叫奶奶。”
“奶奶好。”
“小粽子,平平,小玉米,這是張奶奶,叫奶奶。”
“奶奶好,我是小粽子,這是我弟弟平平和妹妹小玉米。”
張老師說道:“孩子們,你們好,一轉眼你們的孩子都這麽大了,我和周老師也馬上七十歲的人咯。”
周老師說道:“張老師,菜我已經買回來了,在廚房放著呢。”
“小坤,靜平,小五,小蘇,你們先坐啊,我去做晚飯。”
“張姨,我幫你打下手。”
“張姨,我也來幫忙。”
徐靜平和蘇萌幫張老師打下手一起準備晚飯,楊玉坤和韓春明陪著周老師喝茶聊天。
一個半小時後,張老師將晚飯做好,讓幾人移步餐廳,楊玉坤和韓春明陪著周老師小酌了兩杯。
在周老師和張老師家吃過晚飯,又待了一個多小時,楊玉坤一家五口和韓春明一家四口跟周老師和張老師老倆口辭別。
“周叔,張姨,我們就先撤了,您二老注意身體,以後有機會我們再來看您二老。”
“小坤,靜平,小五,小蘇,慢走啊你們。”
“爺爺奶奶再見。”
“再見小家夥們,要乖乖的,好好聽爸爸媽媽的話哦。”
“知道了。”
“周叔,張姨,您二老留步,不用送。”
“慢點啊,一路平安。”
“好。”
楊玉坤讓周老師和張老師留步,一行人出門下樓,去酒店跟韓春明和毛地圖他們匯合。
楊玉坤和韓春明喝了不少酒,返回酒店時讓徐靜平和蘇萌開車。
“小坤,我想去豫章看看玉蘭。”
“去唄。”
“好像不太順路。”
“拐個彎就過去了,反正也耽擱不了多長時間。”
“咱們去豫章,小五哥他們怎麽辦?”
“一會兒回酒店跟小五哥他們說一下,他們如果不跟我們一起去豫章,那就讓他們在前麵的撫州或者贛州等我們。”
“好。”
既然到江右省來了,徐靜平打算去豫章看看姚玉蘭這個老同學。
不然姚玉蘭知道她來了江右省,卻沒去她家,回頭肯定得說她。
姐妹們很久都沒聚了,徐靜平還想去看看朱靜、冉小依、明小芬她們。
沒一會兒,楊玉坤一家五口和韓春明一家四口回到酒店,發現楊華健一家三口和毛地圖一家四口都沒在房間。
“估計是出去吃晚飯還沒回來。”
“我給老楊打個電話問一下。”
韓春明拿起大哥大打給楊華健,果真是出去吃晚飯了。
半個小時後,楊華健一家和毛地圖一家回到酒店。
“小坤,春明……。”
“健哥,圖哥……,你們回來了。”
“吃了晚飯,在外麵逛了一會兒,侯爺那老朋友怎麽樣?”
“老倆口身體都不錯,小五哥,健哥,圖哥……有一事需要跟你們商量一下。”
“有事說唄。”
“我和靜平有一個大學同學在豫章,和靜平是關係非常好的姐妹,我們打算明天去豫章看看她,你們是跟我們一起先去豫章,還是咱們兵分兩路,回頭在前麵的撫州匯合?”
楊玉坤跟韓春明他們說了明天他和徐靜平要帶著孩子們、拐個彎先去一趟豫章。
如果韓春明他們不跟他們一起去豫章,回頭他們就在前麵的撫州匯合,然後繼續起程前往南粵。
“是應該去看看。”楊華健說道:“咱們是一起的,先跟你們一起去豫章吧,春明,地圖,你們覺得呢?”
韓春明說道:“這趟咱們就是出來玩的,去豫章看看滕王閣也不錯。”
毛地圖說道:“小坤,回頭你得請客啊。”
“沒問題,明天到了豫章,請你們去知味樓飯莊豫章店吃大餐。”
明天行程定下,先去豫章。
他們是一個團隊,自然要一起行動。
第二天一早,在景德鎮吃過早飯,隊伍啟程出發,直奔江右省首府豫章市。
…………
抵達豫章後,一行人先去知味樓飯莊豫章店吃午飯,然後去把住的地方安排好。
韓春明一家四口和楊華健一家三口、毛地圖一家四口去逛滕王閣,楊玉坤和徐靜平則帶著小粽子和平平、小玉米徑直去了姚玉蘭家。
倆人帶著孩子們來到姚玉蘭家的時候,姚玉蘭倆口子都沒在家,是姚玉蘭的公婆接待的他們,老倆口在家帶孫子。
“小坤,靜平,你們先坐一會兒,玉蘭很快就回來。”
“行。”
“吃點水果。”
“謝謝嬸子。”
半個小時後,姚玉蘭回到家裏,接到婆婆的電話說徐靜平來了,她把下午定好的會都推了。
“靜平!”
“玉蘭!”
時隔近兩年,倆姐妹再次見麵,都非常激動。
上次見麵,還是在乾州參加明小芬的婚禮。
“玉蘭阿姨。”
“哎,小粽子你都長這麽高了,平平和小玉米也這麽大了。”
“玉蘭阿姨,我都上幼兒園了。”
“小粽子真棒。”
“嘻嘻……。”
姚玉蘭說道:“小坤,靜平,你們怎麽來豫章了,是過來辦什麽事嗎?”
徐靜平說道:“出來旅遊,我們從帝都開車過來的,準備去羊城,正好路過江右,順道來豫章看看你。”
“幸好你們是今天到的豫章,要是明天我就去外地了。”
“去外地幹嘛?”
“考察一下,去隔壁的宜春。”
“行啊姚老板,生意多做到外地去了。”
“跟你們相比,我這就是小打小鬧,你們好不容易才到我家來一回,這次一定在我家多待幾天。”
“我們這次是跟小五哥他們組團出來自駕秋遊,明天一早就會離開豫章,而且你也忙,下次有機會再來吧。”
“也行,等我有時間,去帝都看你們。”
“好。”
晚上姚玉蘭倆口子請客,找了一家老字號贛菜館,請楊玉坤和徐靜平一家五口吃了一頓正宗美味的江右菜。(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