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3章 故地重遊
四合院,正陽門下的自在生活 作者:軟朝香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俊,小建,你們倆別打了,你給我起來。”
見小兒子正騎在冉建身上,對著冉建拳頭相向,將冉建揍的哇哇大哭,彭建國連忙將這小子拉起來。
“彭俊,你給我等著……哇哇哇……。”
“冉建,你是不是還想挨揍,你要是不服,我們明天找地方單挑。”
“你給我老實點,說吧,你們倆為什麽又打架?”
彭建國用上了又這個字眼,說明這倆小子並非第一次打架。
不知怎麽回事,這倆小子相互看對方不順眼,三天兩頭就要碰一碰。
“我們在這兒玩,冉建他們過來找我們麻煩,還把小粽子推倒了。”
彭俊帶著他這邊的兄弟姐妹和小粽子她們在他們經常頑耍的基地玩,冉建就帶著他那幫人來找麻煩,要搶他們的基地。
冉建還推了小粽子,把小粽子推倒在地,彭俊這才動手。
他可是跟著爺爺練過的,冉建自然不是他的對手,三兩下將冉建放翻,揍的冉建嗷嗷叫。
每次跟他打架,吃虧的都是冉建,這家夥總是不長記性,過不了兩天又皮子緊,總要找他鬆鬆皮子。
“小粽子,沒摔著吧?”
“爸爸媽媽,我沒事。”
“沒事就好。”
楊玉坤拍了拍小粽子衣服上的灰,他們過來的時候,這丫頭正一個勁的給彭俊喊加油。
小粽子性格活潑,摔倒了也會爬起來嘻嘻笑,在前門樓子胡同裏的同齡小夥伴中,這丫頭可是大姐大。
“冉書記來了。”
“冉書記……。”
“大家都散了吧,小孩子打架沒什麽好看的。”
一名國字臉中年男子來到現場,讓看熱鬧的人都散了。
“爸……嗚嗚……。”
“別哭了,男子漢大丈夫哭什麽,打輸了你還好意思哭。”
彭建國說道:“老冉,不好意思啊,孩子調皮,我替這小子給小建道歉。”
“孩子之間鬧矛盾很正常,他們倆又不是第一次打架,孩子之間的矛盾我們不參與。”老冉擺了擺手,對兒子說道:“愣著幹什麽,作業寫完了嗎就出來玩,回家寫作業去。”
“嗚嗚……,彭俊,你給我等著。”
“略略略……。”
“哼。”
冉建抹了一把眼淚跑回家去,等他練成降龍十八掌,一定要讓彭俊好看,把他打出屎來。
“老彭,這兩位是?”
“我大學同學,他們倆口子來石城縣看我。”
“你們好。”
“你好冉書記。”
“那我先回去了,這天怪冷的,估計要下雪了,你們也回屋吧。”
老冉朝楊玉坤倆口子點點頭,轉身回了家。
其實他之前見過楊玉坤和徐靜平,知道這倆口子是彭建國的大學同學,帝都人。
不過之前這倆人來石城縣,並沒有開車過來。
今天回到縣府大院,他才聽說這倆人開了一輛大赤旗三排座高級轎車。
能開上這車,說明這倆人肯定不是一般人,估計是帝都的公子哥大小姐。
彭建國說道:“小坤,靜平,咱們也回去吧。”
“行。”
“下次不許打架了知不知道,你要是再打架,看我怎麽收拾你。”
“爸,又不是我主動惹事,是冉建先推小粽子,我才動的手。”
楊玉坤拍了拍彭俊肩膀:“小俊,這次謝謝你啊。”
“坤叔,小粽子是我妹妹,冉建欺負小粽子我肯定不能袖手旁觀。”
“你小子身手不錯,有兩下子啊。”
“嘿嘿……,謝坤叔誇獎,坤叔,我爸說您是武林高手,奧運會拳擊冠軍都是您的徒弟,您能不能教我幾招?”
“對功夫感興趣?”
“太感興趣了。”
彭俊也看過武打小說,看過港島那邊傳過來的武俠小說,也看過武俠電影,對功夫他非常感興趣,要不然他也不會跟爺爺學。
據老爸所說,坤叔是一位非常厲害的武術大家。
具體有多厲害彭俊也不知道,但老爸說坤叔的徒弟是全國武術大賽冠軍和奧運會拳擊冠軍。
所以,他想跟著坤叔也學上幾招。
楊玉坤笑道:“行,回頭教你幾招。”
“謝謝坤叔。”
“先跟你說啊,習武可是非常辛苦的,需要日複一日的堅持。”
“我不怕吃苦,我能堅持。”
“明天就教你。”
彭俊這小子對功夫有興趣,教這小子幾招自無不可。
在彭建國家又待了一會兒,楊玉坤和徐靜平帶著小粽子和平平、小玉米、侯理回縣府招待所。
第二天吃過早飯,楊玉坤和徐靜平又帶著小家夥們去看了一下彭建國的老爸老媽和彭濤父母。
這次在石城縣待的時間比較長,十二月十號楊玉坤和徐靜平才帶著孩子們從石城縣離開。
楊玉坤把古壯拳傳給了彭俊這小子,給這小子留了藥浴配方,有什麽不懂的地方,讓這小子打電話問他。
…………
從石城縣離開後,接下來楊玉坤和徐靜平會帶著孩子們去湘楚乾州看明小芬。
等看過明小芬後,就會啟程返回帝都。
今天都已經冬月初二了,距離過年隻剩下兩個月不到。
年底了,公司多少還是有些事情要忙,他們這倆甩手掌櫃,怎麽著也得去公司露個麵。
早上八點從石城縣出發,中午抵達高山縣。
再次回到上輩子的老家,楊玉坤帶著徐靜平和孩子們將高山縣的特色美食都吃了一遍,然後繼續沿著三幺九國道向隔壁的湘楚進發。
徐靜平問道:“小坤,你還記得楊阿婆嗎?”
“當然記得。”
“一會兒我們路過邊城的時候,去看看楊阿婆吧。”
“好。”
楊阿婆楊玉坤當然記得,兩年前他和徐靜平去湘楚乾州參加明小芬的婚禮,吃過喜酒後前往石城縣看彭建國。
當時平平和小玉米都還沒出生,倆人帶著小粽子路過沈大師筆下湘楚和川蜀交界的小鎮,一家三口在邊城逛了一下午,當晚就借住在楊阿婆家中。
如今再次從茶垌路過,就算徐靜平不說,他也會提議去看看住在清水江畔的楊阿婆老倆口。
一個小時後,楊玉坤和徐靜平帶著孩子們抵達川蜀和湘楚交界的小鎮,將車停在川蜀這邊,倆人拎著禮品扛著火腿帶著小家夥們沿街而下前往碼頭,坐拉拉渡前往對麵的湘楚茶垌。
“小坤,楊阿婆家是這家對吧?”
“是這家,兩年前咱們來,就住在這個房間,從這裏能看到三不管島。”
過了河,楊玉坤和徐靜平帶著小家夥們來到清水江畔的一處吊腳樓下,這就是楊阿婆家。(本章完)
見小兒子正騎在冉建身上,對著冉建拳頭相向,將冉建揍的哇哇大哭,彭建國連忙將這小子拉起來。
“彭俊,你給我等著……哇哇哇……。”
“冉建,你是不是還想挨揍,你要是不服,我們明天找地方單挑。”
“你給我老實點,說吧,你們倆為什麽又打架?”
彭建國用上了又這個字眼,說明這倆小子並非第一次打架。
不知怎麽回事,這倆小子相互看對方不順眼,三天兩頭就要碰一碰。
“我們在這兒玩,冉建他們過來找我們麻煩,還把小粽子推倒了。”
彭俊帶著他這邊的兄弟姐妹和小粽子她們在他們經常頑耍的基地玩,冉建就帶著他那幫人來找麻煩,要搶他們的基地。
冉建還推了小粽子,把小粽子推倒在地,彭俊這才動手。
他可是跟著爺爺練過的,冉建自然不是他的對手,三兩下將冉建放翻,揍的冉建嗷嗷叫。
每次跟他打架,吃虧的都是冉建,這家夥總是不長記性,過不了兩天又皮子緊,總要找他鬆鬆皮子。
“小粽子,沒摔著吧?”
“爸爸媽媽,我沒事。”
“沒事就好。”
楊玉坤拍了拍小粽子衣服上的灰,他們過來的時候,這丫頭正一個勁的給彭俊喊加油。
小粽子性格活潑,摔倒了也會爬起來嘻嘻笑,在前門樓子胡同裏的同齡小夥伴中,這丫頭可是大姐大。
“冉書記來了。”
“冉書記……。”
“大家都散了吧,小孩子打架沒什麽好看的。”
一名國字臉中年男子來到現場,讓看熱鬧的人都散了。
“爸……嗚嗚……。”
“別哭了,男子漢大丈夫哭什麽,打輸了你還好意思哭。”
彭建國說道:“老冉,不好意思啊,孩子調皮,我替這小子給小建道歉。”
“孩子之間鬧矛盾很正常,他們倆又不是第一次打架,孩子之間的矛盾我們不參與。”老冉擺了擺手,對兒子說道:“愣著幹什麽,作業寫完了嗎就出來玩,回家寫作業去。”
“嗚嗚……,彭俊,你給我等著。”
“略略略……。”
“哼。”
冉建抹了一把眼淚跑回家去,等他練成降龍十八掌,一定要讓彭俊好看,把他打出屎來。
“老彭,這兩位是?”
“我大學同學,他們倆口子來石城縣看我。”
“你們好。”
“你好冉書記。”
“那我先回去了,這天怪冷的,估計要下雪了,你們也回屋吧。”
老冉朝楊玉坤倆口子點點頭,轉身回了家。
其實他之前見過楊玉坤和徐靜平,知道這倆口子是彭建國的大學同學,帝都人。
不過之前這倆人來石城縣,並沒有開車過來。
今天回到縣府大院,他才聽說這倆人開了一輛大赤旗三排座高級轎車。
能開上這車,說明這倆人肯定不是一般人,估計是帝都的公子哥大小姐。
彭建國說道:“小坤,靜平,咱們也回去吧。”
“行。”
“下次不許打架了知不知道,你要是再打架,看我怎麽收拾你。”
“爸,又不是我主動惹事,是冉建先推小粽子,我才動的手。”
楊玉坤拍了拍彭俊肩膀:“小俊,這次謝謝你啊。”
“坤叔,小粽子是我妹妹,冉建欺負小粽子我肯定不能袖手旁觀。”
“你小子身手不錯,有兩下子啊。”
“嘿嘿……,謝坤叔誇獎,坤叔,我爸說您是武林高手,奧運會拳擊冠軍都是您的徒弟,您能不能教我幾招?”
“對功夫感興趣?”
“太感興趣了。”
彭俊也看過武打小說,看過港島那邊傳過來的武俠小說,也看過武俠電影,對功夫他非常感興趣,要不然他也不會跟爺爺學。
據老爸所說,坤叔是一位非常厲害的武術大家。
具體有多厲害彭俊也不知道,但老爸說坤叔的徒弟是全國武術大賽冠軍和奧運會拳擊冠軍。
所以,他想跟著坤叔也學上幾招。
楊玉坤笑道:“行,回頭教你幾招。”
“謝謝坤叔。”
“先跟你說啊,習武可是非常辛苦的,需要日複一日的堅持。”
“我不怕吃苦,我能堅持。”
“明天就教你。”
彭俊這小子對功夫有興趣,教這小子幾招自無不可。
在彭建國家又待了一會兒,楊玉坤和徐靜平帶著小粽子和平平、小玉米、侯理回縣府招待所。
第二天吃過早飯,楊玉坤和徐靜平又帶著小家夥們去看了一下彭建國的老爸老媽和彭濤父母。
這次在石城縣待的時間比較長,十二月十號楊玉坤和徐靜平才帶著孩子們從石城縣離開。
楊玉坤把古壯拳傳給了彭俊這小子,給這小子留了藥浴配方,有什麽不懂的地方,讓這小子打電話問他。
…………
從石城縣離開後,接下來楊玉坤和徐靜平會帶著孩子們去湘楚乾州看明小芬。
等看過明小芬後,就會啟程返回帝都。
今天都已經冬月初二了,距離過年隻剩下兩個月不到。
年底了,公司多少還是有些事情要忙,他們這倆甩手掌櫃,怎麽著也得去公司露個麵。
早上八點從石城縣出發,中午抵達高山縣。
再次回到上輩子的老家,楊玉坤帶著徐靜平和孩子們將高山縣的特色美食都吃了一遍,然後繼續沿著三幺九國道向隔壁的湘楚進發。
徐靜平問道:“小坤,你還記得楊阿婆嗎?”
“當然記得。”
“一會兒我們路過邊城的時候,去看看楊阿婆吧。”
“好。”
楊阿婆楊玉坤當然記得,兩年前他和徐靜平去湘楚乾州參加明小芬的婚禮,吃過喜酒後前往石城縣看彭建國。
當時平平和小玉米都還沒出生,倆人帶著小粽子路過沈大師筆下湘楚和川蜀交界的小鎮,一家三口在邊城逛了一下午,當晚就借住在楊阿婆家中。
如今再次從茶垌路過,就算徐靜平不說,他也會提議去看看住在清水江畔的楊阿婆老倆口。
一個小時後,楊玉坤和徐靜平帶著孩子們抵達川蜀和湘楚交界的小鎮,將車停在川蜀這邊,倆人拎著禮品扛著火腿帶著小家夥們沿街而下前往碼頭,坐拉拉渡前往對麵的湘楚茶垌。
“小坤,楊阿婆家是這家對吧?”
“是這家,兩年前咱們來,就住在這個房間,從這裏能看到三不管島。”
過了河,楊玉坤和徐靜平帶著小家夥們來到清水江畔的一處吊腳樓下,這就是楊阿婆家。(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