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三年六月十號,葵酉雞年農曆四月二十一,星期四。


    經過這麽長時間的籌備,楊玉坤的坤平博物館和師父的雅觀博物館正式開館。


    相比師父那邊,坤平博物館這邊開館的動靜就小多了。


    上午十點,楊玉坤在門口放了兩掛鞭炮,以此代表自己的私人博物館正式開館。


    除此之外,沒有做任何其他的宣傳活動,也沒有通知其他人。


    所以知道坤平博物館今天開館的人,並不多。


    “小坤,你這開館儀式,是不是整的太簡單了?”


    當初雅軒博物館開館的時候,韓春明提前在帝都各大媒體打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廣告。


    不僅親朋好友悉數到場,連相關主管部門的領導都來了。


    而楊玉坤的私人博物館開館,就在門口放了兩掛鞭炮。


    到場的除了坤平博物館的工作人員之外,就他和楊華健。


    “簡單點好,搞這麽複雜幹什麽,走,去我師父那邊瞧瞧。”


    讓保潔人員把門口的鞭炮碎屑打掃幹淨,楊玉坤和韓春明、楊華健前往師父的雅觀博物館。


    之所以搞這麽一家私人博物館,是為了給淘回來的這些老物件找個安身之所。


    這些老物件,總不能一直放在隨身種植空間裏麵不見天日,等他百年之後一起帶到另一個世界去吧。


    他又不指望靠博物館賺多少錢,至於開館之後有沒有遊客來,他一點都不在乎。


    韓春明說道:“你看看侯爺這邊多熱鬧。”


    楊華健點頭表示同意:“相比侯爺這邊,你那邊搞的確實有點寒酸。”


    楊玉坤說道:“我那不叫寒酸,叫一切從簡。”


    雅觀博物館這邊確實非常熱鬧,師父那些老朋友都來了,琉璃廠潘家園這邊也來了不少業內人士捧場,有上百人之多。


    “師父。”


    “你小子怎麽過來了?”


    “我那邊完事了。”


    破爛侯詫異道:“這麽快就完事了?”


    韓春明說道:“小坤這小子就在門口放了兩掛鞭炮,親朋好友都沒通知。”


    破爛侯瞧了徒兒一眼:“就這,整這麽簡單?”


    “對啊。”


    楊玉坤笑了笑,幫著師父招待前來捧場的賓客。


    “坤叔,侯爺。”


    “太爺爺,侯爺。”


    “大侄兒,蜂子,你們倆也來了。”見楊光成和楊峰過來,楊玉坤招呼倆人坐。


    “太爺爺,侯爺,祝賀坤平博物館和雅觀博物館開館。”


    “你小子怎麽知道的?”


    “大爺爺告訴我的。”


    楊峰並不知道太爺爺的私人博物館今天開館,是他昨天去琉璃廠聚寶閣看大爺爺才得知這個消息。


    楊光成說道:“坤叔,我們上您那兒看看唄。”


    “行啊,走著。”


    楊玉坤帶著楊光成和楊峰回坤平博物館,領著倆人從一樓的現代工藝品館一直逛到三樓的紅色官窯和宋元瓷器館。


    “今天真是長見識了,太爺爺,您手中的好東西真的太多了。”


    “前兩天琉璃廠那邊有人在傳,說坤叔您是帝都民間第一收藏大家,說您手中的重量級瓷器比公家的博物館都多,果然傳言非虛啊。”


    逛過一樓的現代工藝品館,楊光成和楊峰還能保持鎮靜。


    兩千多件各類海黃工藝品雖然難得,但也不至於讓他們動容。


    上了二樓之後,楊光成和楊峰臉上驚詫的表情就沒斷過。


    字畫他們不是很懂,逛字畫館的時候情緒倒是沒多大波動,但踏入明清瓷器館,楊光成和楊峰立馬被震驚到了。


    在陶瓷器這個領域,沒有幾個人造詣有他們深。


    正因為懂,楊光成和楊峰才知道這些明清瓷器有多珍貴。


    在三樓,楊光成和楊峰再次被震驚到。


    宋代五大名窯瓷器、元青花……,無一不是珍品。


    還有紅色官窯館那些景德鎮導師用瓷和醴陵導師用瓷,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多紅色官窯瓷器。


    在韓春明的雅軒博物館中,也有一個紅色官窯瓷器館,但雅軒博物館的紅色官窯瓷器,並沒有坤平博物館多。


    行業內興起了收藏紅色官窯的熱度,紅色官窯瓷器的價格一路高漲,不少人花重金求購。


    之前有人去楊峰店裏問過,說想收購一套紅色官窯瓷器給家裏的老爺子過大壽,價錢不是問題。


    但市麵上的紅色官窯瓷器太少了,楊峰也不知道去哪裏搞,隻能遺憾放棄掉這單生意。


    據相關資料記載,在景德鎮燒製成功的紅色官窯瓷器大概在四千兩百多件左右,醴陵燒製成品有兩萬餘件。


    景德鎮紅色官窯據說有一千多件送到了帝都,一部分送到了湘楚,其餘的封存在了江右景德鎮的庫房中。


    而醴陵燒製的紅色官窯瓷器,除了送到帝都的之外,絕大部分收藏於湘楚的紀念館、革命博物館、以及海子裏麵,流落民間的不足兩百件。


    楊光成聽說之前有人專門跑去景德鎮,卻發現景德鎮庫房裏封存的紅色官窯瓷器,早已經讓人淘走了。


    此時此刻,在坤平博物館見到如此多的紅色官窯瓷器,加上雅軒博物館那些,想必將景德鎮庫房裏紅色官窯瓷器掏空的人,就是楊玉坤和韓春明他們。


    “坤叔,我能不能問您一個問題?”


    “說唄。”


    “景德鎮的庫房,是您們掏的嗎?”


    “你是說這些紅色官窯瓷器?”


    “對。”


    “我和師父,小五哥一起掏的,景德鎮生產的紅色官窯瓷器,一半都在我們三人手中。”


    早在一九八二年,楊玉坤和師父、韓春明就去掏了景德鎮的庫房,淘回來兩千零五件紅色官窯瓷器。


    而景德鎮燒製成功的紅色官窯瓷器,一共就四千兩百餘件,除了送到帝都和湘楚以及銷毀的部份,還剩兩千兩百多件。


    減去他和師父、韓春明手中收藏的,流落到其他人手中的,不足兩百件。


    流落民間的醴陵導師用瓷,一部分也在楊玉坤和師父、韓春明手中。


    其中楊玉坤手中有二十五件,師父手中三十二件,韓春明手中二十七件,加起來共八十四件。


    流出來的醴陵導師用瓷不足兩百件,減去他們三人手中這部分,還有一百來件在其他人手中。


    楊光成感歎道:“怪不得之前有人去景德鎮,卻什麽都沒淘到。”


    楊峰問道:“太爺爺,您知不知道誰手中還收藏有紅色官窯瓷器?”


    “你小子也對紅色官窯感興趣?”


    “我之前有一個客戶,想淘一套紅色官窯給他家老爺子過壽。”


    楊峰想起了他之前的那個客戶,因為沒有渠道幫這個客戶找到紅色官窯瓷器,隻能遺憾拒絕掉這筆大生意。


    離這位客戶家老爺子過大壽還有半個月,如果太爺爺知道誰手中還收藏有紅色官窯瓷器,說不定這單生意真能做成。


    “我們手中這些紅色官窯瓷器你小子就別想了,景德鎮陶瓷學院周老師手中收藏有一些,我可以把他的聯係方式給你。”


    “謝謝太爺爺。”


    “至於周老師有沒有出手的打算,你自己去和他商量。”


    楊玉坤把周老師的聯係方式給楊峰,除了他和師父、韓春明之外,在周老師手中也收藏有一些紅色官窯瓷器。


    至於能不能說動周老師將手中的藏品出手,那就看楊峰這小子自己的本事了。


    “太爺爺,您放心,我絕對不會坑周老師,如果周老師有出手的打算我就介紹我那客戶直接和周老師交易,我就從我那客戶那兒掙一筆辛苦費和人情。”


    楊峰打算明天就跑一趟江右省,親自上門去拜訪一下周老師。


    如果周老師願意出售手中紅色官窯瓷器,他可以一分錢不賺,掙客戶一個人情就行。


    “叮叮叮……。”


    “太爺爺,您電話。”


    “喂,師父,行,我這就過去。”


    電話是師父打過來的,中午飯點了,叫他吃午飯。


    楊玉坤招呼楊光成和楊峰下樓出了坤平博物館,去雅觀博物館和師父他們匯合,接著去再回樓飯莊前門店下館子。(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正陽門下的自在生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軟朝香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軟朝香煙並收藏四合院,正陽門下的自在生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