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務工人員,大多都是幾十年在田間耕作的農人,即便是年輕人,也是沒有經過產業技術培訓的待業青年,稍微高大上的工作都需要一定的技能,自己最大的優勢就是一身力氣,電子廠,服裝廠、鞋廠是進不去了,就隻能去往一些需要體力活的礦山、磚廠了。


    現在,人到了舉目無親的外鄉,身上錢財結餘不多,選擇就意味著挨餓,眼前就有掙錢的地方,去,立即能賺錢,但意味著吃苦,離開可能就得打道回府。想想自家的環境,很多務工人員雖然極不情願的留在煤礦,鐵礦、磚廠或者沙石場。但是畢竟能掙錢,辛苦不說,你要是想中途逃走,就將損失半年的工資,可是家裏還等米下鍋啊,想想,還是咬牙挺過來。


    所以這些外出打工人員的家裏非常貧困,平時家裏也沒有收入來源,也沒有資金購買生活物資,於是就在商店記賬賒銷,全靠年底回家時統一結賬。


    雖然商店貨物賣的貴點,但是人們還是很感謝店老板對自己的信任,畢竟是賒銷,自己做不到能貨款兩清,本身就底氣不足,老板也要生存,不算利息已經算是良心商店了。


    特別是電話,老百姓極度依賴,想和家裏聯係需要提前一周前先與商店老板聯係,然後,店老板帶信給打工人員的家屬,預計幾天後到店裏接電話,到了預定時間,電話接通之後,雙方先在電話裏相互問候一番,緊接著就相互了解近況,無事報平安,有事請支援。


    畢竟一整年不能和親人見麵,思念是少不了的,知道家裏平安,知道親人在外務工一切都好,也能減輕心中的擔憂。


    家裏確需錢款支援的時候就到郵局匯款,一般一個村或幾個村才一個郵遞員,郵政人員也不可能每天就在一個村轉悠,所以家裏急需用錢,但匯款單卻不能及時送達。這樣一來,信件、匯款單都送到商店,通過商店轉交給主人。


    每當逢集的時候,源源不斷的人流從商店門口經過,這個說,王老板,有沒有我們家老大的信件啊,那個說,王老板有沒有我們家當家人的匯款單啊,店老板說,沒見著,再等等吧。


    每當此時,商店老板看到詢問信件的鄉親們熱切的眼光又灰暗下去,心裏也不是滋味。


    於是商店老板說,老李啊,不急,信件可能馬上就送來了,郵遞員一送來我就通知你,老張啊,不急,匯款來的慢點,隻要送到商店,我就帶信給你。


    所以明麵上是商店,實際上是村民的聯絡員,其作用不可低估。


    每天商店門前都很熱鬧,等著買東西,打電話,取信件的人絡繹不絕。


    其實,早些年,一些年輕人輟學回家後,深感務農解決不了眼下的貧困麵貌,家裏一貧如洗,就連相親對象都留不住,要是遇到旱澇災害,自己溫飽都不能解決,又怎麽可能成家立業。


    這些被貧困困擾的年輕人,決定出去闖蕩一番,起先都是一些外出返鄉人員回家鼓吹,煤礦工資高的很,到煤礦簡直就是撿錢,一天幾百元的工資,挖煤簡直就像淘沙石一樣,輕鬆不累,既然這麽好賺錢,為啥還要在家裏受窮。


    走,到煤礦打工淘金去,辛苦幾年回家還能蓋樓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給佛祖當說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青山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青山人並收藏我給佛祖當說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