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通過征收地稅聚集起來的財富,用於地方經濟發展和保障地方基本公共建設需要。


    受開源節流財稅政策的影響,上級政府一改過去大包大攬的財稅政策,采取地方政府自收自支與上級政府補貼相結合的財稅方式來保證地方經濟的發展。


    這樣做的後果,勢必導致很多工商業基礎差的地區在國家斷奶後,因為地方財政緊張,依靠這些地區的自身力量根本無法保證機關的正常運轉。


    一時間,很多地方都需要開展財源建設。


    即便如此,一些地方的財稅收入還是不能滿足正常的經濟建設。


    一些貧困落後地區,政府拮據到辦公經費都無法保障,全靠拖欠機關幹部工資勉強度日,政府是暫時解除了危機,但是幹部生活苦不堪言,有些地方拖欠幹部工資長達半年之久,這對於家庭負擔過重的幹部或者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年輕人,簡直就是一場災難。他們整天都在為生活發愁,這些人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紛紛向單位提出停薪留職或者辭職外出另謀生路。一些地方的檢察官、法官甚至是教書育人的老師都下海經商了。


    有家媒體將這種情況在報紙上進行了宣傳報道,直接驚動國家高層,上級政府做夢也沒有想到,小小的財稅改革會帶來這麽多的負麵影響,於是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國家迅速調整了財稅政策,對發達地區繼續執行分稅製,但是對於中西部貧困地區,國家采取轉移支付的方式進行補貼。這些地區有了國家的支持,各項事業才步入正軌。


    細想起來,改革開放之所以進入深水區,其實就是分配方式的轉變,也就是當計劃經濟全麵轉入市場經濟後,實行分稅製成為必然。


    發達地區通過分稅製改革,實行自收自支那叫肥上加膘,他們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通過發展輕工業及精密電子產品,他們能夠征收到更多的財稅收入。


    對於發達地區而言,他們有資金、有技術,有政策支持,憑借自身的優越性,他們可以發展先進的製造業,優質的服務業和完善的加工業。


    在經濟特區的感召下,大批的淘金者都蜂擁而至,他們來到這裏建廠,開酒店,建設批發市場、發展餐飲業。


    實行分稅製後,這些地方政府如魚得水,不僅gdp走在全國前列,就是財稅收入也是富可敵國,此時主政一方的地方官員成為名副其實的土皇帝,此時即便你再給他連升三級讓他做個朝廷要員,他也不願意離開這麽實惠的崗位。


    拿房地產開發來說,一些有開發價值,有得天獨厚地域優勢的地皮,掛牌價幾個億,政府通過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轉手就是幾個億的財政收入,況且國家還不惜重金支持這些地區發展,此時,他們又何必舔著臉向上級要財政補貼呢?


    但是,中西部地區受自身限製,在實行分稅製後,隻能靠山吃山,依靠廉價的礦產資源和優越的招商條件帶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發展民營經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麵對窮山惡水,麵對一窮二白的自然環境,中西部地區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首先交通是最大的製約因素,交通閉塞導致外麵的產品拉不進來,裏麵的礦產資源和農副產品運不出去,加之又沒有什麽主導產業可言,最要命的是基礎設備還相當落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給佛祖當說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青青山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青青山人並收藏我給佛祖當說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