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禍福篇


    “禍者福所依,福者禍所伏”。趨福避禍乃人倫之常。曾國藩說:“人生福境禍區,皆念想造成”,“念頭稍異,境界頓殊”。他總結出“騙、暗、詭”乃取禍之三端,而“誠、明、仁”乃避禍之三招。“鴻福齊天”固然美好,然而,過滿則溢,物極必反。難怪連孔聖人都喟然長歎:“唉!哪有滿了不翻倒的呢?”且看曾國藩對《小窗幽記》和《菜根譚》的詮釋。


    禍福篇(上)


    【原文】


    人生福境禍區,皆念想造成,故釋氏雲:“利欲熾然即是火炕,貪愛沉溺便為苦海;一念清淨烈焰成池,一念驚覺船登彼岸。”念頭稍異,境界頓殊,可不慎哉。盜虛名者有不測之禍,負隱匿者有不測之禍,懷忮心者有不測之禍。


    【譯解】


    人生的幸福與苦惱全是由自己的觀念所造成,所以釋迦牟尼佛說:“名利的欲望 太強烈就等於是跳進火坑,貪婪愛戀之心太強烈就如同沉入苦海;隻要有一絲純潔清淨的觀念就能使火坑變為清涼水池,隻要有一點警覺精神就能使火海變成幸福樂園。”可見意識觀念略有不同,人生境界就會全麵改變,因此一個人的所思所想必須慎重。采用不正當手段騙取名譽的人,會有預測不到的禍患。窩藏隱埋暗昧之事的人,會有預測不到的禍害。經常忖度他人,詭計多端的人,有預測不到的禍患。


    禍福篇(中)


    【原文】


    禍機之發,莫烈於猜忌,此古今之通病。敗國、亡家、喪身,皆猜忌之所致。詩稱:不忮不求,何用不藏?忮求二端,蓋妾婦穿窬兼而有之者也。事至今日,惟有“小心安命,埋頭任事”二語,兄弟互相勖勉,舍此更無立腳之處。竇蘭泉雲:“大丹將成,眾魔環伺,必思所以敗之。”


    【譯解】


    禍機的引發,沒有比猜忌更厲害的了。這是古今的通病,敗國、亡家、喪身,都是由猜忌所導致的。《詩經》中曾說過:不猜忌不貪婪,有什麽事做不好呢?猜忌和貪婪,就同時具備了妾婦和盜賊的特點。事至今天,隻有用“小心安命,埋頭任事”這兩句話,作為兄弟互相勉勵的信條了,除此之外再沒有別的立腳之處。竇蘭泉說:“大丹將要煉成的時候,群魔環伺都想吞掉它,必須想怎樣把這些惡魔打敗的辦法。”


    禍福篇(下)


    【原文】


    居盈滿者,如水之將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處危急者,如木之將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處茲亂世,凡高位、大名、重權,三者皆在憂危之中。吾兄弟高爵顯官,‘為天下第一指目之家,總須處處檢點,不求獲福,但求免禍。而禍咎之來,本難逆料,然惟不貪財,不取巧,不沽名,不驕盈,四者究可彌縫一二。古稱郭子儀功高望重,招之未嚐不來,麾之未嚐不去,餘兄弟所處,亦不能不如此。


    【譯解】


    生活在幸福美滿的環境中,就像是已經裝滿了水的水缸將要溢出,千萬不能再增加一點一滴,以免流出來;生活在危險急迫的環境中,就像快要折斷的樹木,千萬不能再施加一點壓力,以免會立刻折斷。我們身處亂世,凡屬高位、大名、權重,這三者都應當憂懼。我們兄弟高官厚祿,是天下第一注目的人家,總須處處收斂,不求得福,但求免禍。而禍害之到來,本難以預料,但不貪財、不取巧、不沽名、不驕盈,這四個原則似乎可以防止禍端。古人稱郭子儀功高望重,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我們兄弟也應像他那樣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治心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曾國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曾國藩並收藏治心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