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課,陳勤之碰到了梅盛林。


    兩人一起往行政樓走著,風吹落了發黃的樹葉,梅問:“小陳,那批設備你有什麽打算?”


    陳說:“顯微鏡留給學校實驗室,那幾組酶反應器給研究所送去。


    上次見過馮老,看他這麽多年一直堅持在研究崗位上,我很敬佩的。如果學校後期的生物藥學成立了,我從拜耳這邊入手采購設備,應該沒有問題。”


    掐著時間發表論文,後麵又發生的那些事情,重中之重就是為了打開采購設備這道大門。


    設備有了,關係有了,其他就都好說了。


    名也好,利也罷,都隻是時間問題。


    設備給研究所送去,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


    梅盛林說:“這想法挺好的,研究所的工作確實不容易,你要是給馮老把這些設備送過去,馮老他估計要感動的落淚。”


    陳勤之一笑的說:“那不至於,馮老是見過大場麵的人。”


    結果第二天上午,他把那幾組酶反應器給研究所送過去的時候,馮春生的眼睛真的紅了。


    要不是人多,他真得拉著陳勤之好好哭一場。


    搞研究的不容易啊。


    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千百個日夜都在反反複複的做著同樣的事情,解析著那些化變不大的數據。


    最後能出點成績,那都是鳳麟毛角。


    陳勤之送來的這幾組設備,已經不僅僅是幾組設備,更讓他看見大家的是捆在一起的,他們都擰成了一股繩。


    馮春生是見過大場麵,馮春生也是感性的。


    拉著陳勤之散步在研究後麵的公園,馮說:“勤之,真沒想到你能收到這麽多的研究設備,你給研究所送的這幾組酶反應器,對我們是起了很大的幫助。


    也慚愧,研究所沒能為你們這些人才提供條件,還讓你們反過來操勞。”


    陳勤之緩慢的走在他旁邊說:“馮老,您這話就客氣了,這以後在研究方麵,我還得向馮老多學習。”


    馮春生兩手背在身後,感慨的說:“勤之,其實不瞞你說,我心裏是想過去跟周校長把你要過來,讓你來研究所專心搞研究。


    隻是我們所技術設備落後,後來想想,把你拉到這什麽都沒有的地方來,還不如讓你在學校教學生。


    這些學生裏頭,肯定也不乏優秀的人才,到時候你把這些人才集中起來,國家力量再一上去,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再說我想要你,那也隻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周校長肯定不會放手的。”


    陳勤之一笑的說:“這學術和科學不分國界,不分地方,我們自家人就更不用分的這麽清楚,在學校也好,還是研究所也罷,都能發光發熱。”


    “話是這麽說,但是勤之你自己心裏是怎麽想的?你想不想挪個地方?想不想一門心事搞研究?你要是全部身心都放在科研上的話,你以後的成果我是不敢想象的。


    勤之你要是願意的話,我幫你聯係南方研究所那邊,他們肯定歡迎你的加入,肯定能與你並肩作戰。”


    馮春生對陳勤之是毫無保留的,對科研是毫無保留的。


    甚至可以為此,讓陳離開漢城大學,離開h省。


    他欣賞陳勤之,認可陳勤之,盼著他能有更大的舞台,更大的方展和成就。


    他的未來,遠遠不能隻停留在理論知識上。


    南方研究所有國家最大的支持,有著相對先進的設備和技術,還有一群最專業的生物研究人才,他們應該成為夥伴,他應該去那裏得到最大的發展。


    陳勤之笑著說道:“馮老,這漢城的局麵才剛剛打開一點,我就這麽走了不合適,再說這事恐怕也不是我說了算。”


    學校的局麵剛剛打開,鄭和衛那邊也有苗頭,這個時候去南方研究所不是正確的選擇。


    去了也未必就能比漢城好發展,再說這人都還有排外心理。


    這搞研究,也不是你想搞就能安安心心的搞,光是人際關係就得忙得夠嗆,得重頭再來。


    除非你自己上去了,除非你手上有東西。


    那才都由你說了算。


    在漢城,環境雖然沒有那麽順利,但上升空間會最大,發展速度會最快。


    陳勤之這麽一說,馮春生恍然大悟。


    是啊!


    這工作都是分配安排的,不是他馮春生找找關係就說了算。


    南方研究所是會答應,是會樂意接收陳勤之,周校長能放人嗎?梅校長能舍得放人嗎?


    這省教育廳,省衛生廳,還有省委那邊能答應給南方研究所把人送去嗎?


    嗨!要是細說起來,這裏頭的利害關係又太多了。


    就算是上頭也有調動的意思,這也得地方上上下下的領導都點頭願意啊!


    他還是太衝動,太理想化,想得太簡單了。


    馮春生不知道的是,陳勤之那篇論文發出去沒多久,南方研究所就已經開口向上麵要人,要把陳勤之調過去。


    這消息還沒透出來多少,省裏那幾位領導就發火了,衛明理直接在小會議室拍了桌子,直接給上頭回了話,想都不要想了。


    讓上頭也別太偏心了。


    論發展,論建設,不說他們省下麵的地級市,就算是省會漢城,那也比其他省會要落後。


    這他媽好不容易出個看著還有點搞頭的人,你們就過來要人。


    怎麽就想得那麽美?那麽好?


    和著我們就是給別地兒做人才輸送的?


    要人?


    這事他衛明理頭一個不答應。


    再說這陳勤之以後要是真能在科研上麵搞出點什麽名堂,且不說整個省,那對漢城的發展肯定是大有幫助和提升。


    涉及到將來的利益,每個人都算得清清楚楚。


    陳勤之呢!


    他則是像一個局外人。


    當然,他現在也隻能是一個局外人,外麵再怎樣風雲暗湧,跟他還是沒有關係。


    至少跟現在的他,還沒有多大關係。


    兩人走到湖邊的時候,馮春生說:“勤之,如果以後需要用實驗室的話,你可以直接來研究所,研究所無條件為你提供環境。


    以後如果真在所裏研究出來成果,成果都屬於你個人,所裏不參與。”


    為了讓陳勤之能有更好的工作環境,馮春生是盡他所能。


    停下步子看著馮,陳勤之心潮澎湃。


    聊了一路,這句話才是最重點啊。


    他需要一個屬於他自己的環境,需要有人這樣支持。


    “馮老。”


    馮春生抬手,示意他不必感激,他說:“我能為你做的也隻有這一點,後麵的路能走多遠,走到哪個階段,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前麵改了一下陳和拜耳談了阿卡波糖在國內上市的藥價要低於其他國家50%,第30章,大家也可以倒回去看一下,不看也行,反正前後都銜接在一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90:我在大學當老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日宜幹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日宜幹飯並收藏1990:我在大學當老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