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呂部長,這是人民衛生出版送過來的書,說這位同誌的這本《藥理學》寫的很好,就給我們送過來了幾本。”小年輕把書雙手遞過去,腰杆仍然直挺挺。


    “我看看。”


    接過書,呂少鵬翻開書,這不是就是前段時間寫論文談藥價的老師,最近那篇技術論文也寫得不錯。


    領導在看書,小年輕就離開了辦公室。


    藥理學是從藥物學發展而來,而藥物學則是基於中國、古埃及、古希臘和古印度等記載流傳下來的傳統醫學的總結。


    早在公元前1550年,古埃及就出現了世界第一部藥物學著作《埃伯斯醫藥籍》。


    公元1世紀前後,由神農氏撰寫的《神農本草經》被整理成書,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藥物學專著;到了隋唐時期,素有“藥王”之譽的孫思邈先後完成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兩部書,之又後於唐高宗時期完成了第一部國家藥典《新修本草》。


    明朝李時珍所著的被譽為“東方藥學巨典”的《本草綱目》是我國傳統醫藥學的又一部偉大經典巨著。


    實驗藥理學的奠基、受體藥理學的興起、藥理學發展的黃金階段、臨床藥理學的建立、分子藥理學的發展。


    藥物代謝動力學、藥物效應動力學……


    看著陳勤之領頭寫的這本《藥理學》,呂少鵬入迷了。


    “內容寫的不錯嘛,知識點很豐富,藥物也很全麵。”


    放下那本藥理學,他又拿起了旁邊的論文期刊,把陳勤之第二篇論文又看了一下。


    漢城大學的這個年輕人肚子裏有東西。


    於是拿起電話給教育部打了過去:“少濤,漢城大學的陳勤之看著還不錯,他是從哪留學回來的?”


    王少濤說:“呂部長,這個陳勤之沒有留過學,都是自己鑽研出來的。”


    “自己鑽研的?這個年輕人很有點意思,肚子裏有東西,可以多留意一下。”


    “是個人才,已經在留意了的,上次去漢城大學,還特意都是去看了一眼,小夥子長得也很精神。”


    和呂少鵬聊了半刻鍾的陳勤之和漢城大學,王少濤掛斷電話就給衛明理打去了。


    南方藥科大學,還有研究所找了他好幾次,他還是要跟衛明理打個商量,看能不能把人動一下。


    辦公室裏,衛明理接通電話,直接喊:“領導。”


    電話那頭,王少濤說:“明理,跟你們省商量個事,管你們省要個人。”


    衛明理說:“行啊,除了漢城大學的陳勤之,你把我要去都沒有問題。”


    “……”


    衛明理這東西,自己還沒開口,他就把事猜中了。


    隻是這電話打都打了,事哪能不說,就說道:“那我要的還就是這個陳勤之了,跟你商量一下,把他動一動,南方大學和研究所都會更加適合他發展。”


    衛明理想都沒想,直接回他:“沒商量,不給。”


    還惦記著要人?門都沒有。


    “明理,你這就不懂事了,現在是要集中力量去發展,你手裏現在有個人,但漢城如今還沒有條件,你把他抓手裏幹嘛?調動一下,對他好,也許對整個醫藥行業都會有推進和發展。”


    要想從h省要人,那也得他們這些地方領導同意,不然心裏都憋屈,後麵還是要扯這一通,還是要做思想工作。


    所以還是先打個招呼,先安撫一下人心。


    衛明理卻說:“誰說漢城沒條件了?生物製藥我們明年就搞起來,就由這個陳勤之負責,你這個時候把人給我抽走,那我們還有什麽搞頭?


    王部長,你跟南方那邊說,他們要人才自己去培養,我h省不是人才培養基地,不是輸送基地,他們再這樣搞,別怪我過去捅人。”


    衛明理聽著不懂事幾個字就來火,至於獨立生物製藥那是瞎鬼扯,他就是不想放人。


    確實也不能放。


    陳勤之今年搞得這些動靜,給他們臉麵都爭了光,有這塊招牌在,h省在醫藥、在學術教研方麵好歹還能有點東西。


    先不說別的,明年讓他發兩篇國際期刊論文,他們的工作匯報都可以寫的漂亮很多。


    再說現在都在發展期,誰都拚命在做事,拚命的往內引進人才,引進投資,自己地方好不容易出了個人,其他省憑什麽想心思?


    王少濤幫他們要人,這就是偏心。


    沒商量,這事一點商量都沒有,不給。


    南方會哭會鬧,他同樣會上去哭,會上去鬧。


    不要臉這事,誰不會幹?


    衛明理的瞎扯,王少濤聽笑了:“明理,你這牛吹大了,你漢城能有這錢?要不這樣,你先把人借過去用一下,到時候你們生藥辦起來了,再把人還給你們。”


    衛明理:“借不了,不借。”


    人都給他搞走了,還能再送回來?


    笑話,當他三歲小孩?


    何況他剛才那話也沒完全吹牛,已經在拚命的搞錢了,其他的不說,漢城大學明年的省課題研究費肯定是少不了的,這人要是放走了,他讓財政局準備的費用,那還有個毛線用。


    衛明理堅持不放人,王少濤說:“要不這樣,我們誰都不要爭了,我們去征求一下陳勤之自己的意見,萬一人願意調動,願意去南方那邊呢。”


    搞研究的,誰不希望條件好點?誰不希望能有點成果呢?


    也不是上麵不批漢城大學院係獨立,是確實困難。


    隻不過這事說到底,也要看一下本人的意願,隻有本人願意,以後的工作才順暢,工作的也安心。


    衛明理見王少濤話軟了,他故作不高興的說:“不說了,這事就不扯了。”


    征求什麽?


    不用來征求,他不答應。


    掛斷電話,衛明理用手指按揉了一下太陽穴,就這麽一個人,怎麽就都盯過來了?


    越跟他要人,他越覺得陳勤之是個人才,還越不想放了。


    再說了,又沒下正式通知,隻是在跟他商量,要是連這點立場都堅持不住,他的工作還搞鬼。


    然而也隻有衛明理,隻有他敢跟上麵的人這麽杠了。


    這事隻要陳勤之自己堅定,南方那邊也要不去。


    去了那邊,什麽都要從頭開始,那有什麽搞頭,再說人際關係有那麽好處理?別人書記能有他這麽上心?還不如留在自己的地盤發展大。


    這人,他是打算好好用一下的。


    也隻有對陳勤之,衛明理才特別關注。


    ……


    學校那邊,上頭為了他風雲暗湧,陳勤之全然不知。


    下午的時候,衛生出版社給他打了電話,郎永健說:“勤之哪,你們那本藥理學的書今天已經給發行了,首發是5000冊,上午已經給衛生部送過去了。”


    接著電話,陳勤之感激的說:“郎編輯,感謝感謝,也感謝出版社的領導們。”


    郎永健說:“推進教育工作,推進學術交流,這都是應該做的,衛生部那邊我們會跟蹤的,爭取有個好結果。”


    “那後麵還麻煩郎編輯了。”


    “這都應該的,好說好說。”


    【求一下月票,推薦票,謝謝大家。然後每天都保證有新進展和新內容,大家每天就追更讀一下,不養書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990:我在大學當老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今日宜幹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今日宜幹飯並收藏1990:我在大學當老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