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辛棄疾麵前念詞?
開局牛家村:從射雕穿越諸天 作者:我放了洋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既然到金陵,牛仁在回去之前,還去鎮江拜訪了總指揮長江聯防的辛棄疾。
隻是兩人見麵,不是在鎮江大營之中,而是在京口北固亭。
四十年前,也就是1162年,隆興北伐前夕。
辛棄疾自耿京義軍奉表南歸時,在這裏寫下《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生子當如孫仲謀。
如此千古名篇,牛仁前世今生都如雷貫耳!
可惜,英雄遲暮,美人白頭!辛棄疾今年六十四歲了。
他遠望鎮江金山寺,道:“牛仁,去年一別,我曾贈給你我的詞!說無論你是如何誌向,我們這些長輩都會全力支持。如今,你可已經下定了決心?”
牛仁心中已有答案,但是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改了對方另一首詞,吟誦了出來:
“擲地劉郎玉鬥,掛帆西子扁舟。千古風流今在此,萬裏功名莫放休。漢室八百州(原文:君王三百州)。”
“燕雀豈知鴻鵠,貂蟬元出兜鍪。卻笑南宋(原文:瀘溪)如鬥大,肯把牛刀試否?圖卷收亞歐(原文:壽君雙玉甌)。”
這首《破陣子》雖不如另一首出名,但也是辛棄疾傾注飽滿心血、感情之作。
是二十多年前,辛棄疾送內兄範南伯去鐵掌峰下的瀘溪縣就任,為其壯行的!
牛仁修改這首詞的用意,是希望辛棄疾堅定信心,和他一起做正確努力,舍去救不活的“小國(南宋)”,一心為漢室百姓共有的“大國(神州)”而奮鬥。
辛棄疾剛聽完就明白了,他點出其中關鍵:
“你把我這首詞中的‘君王三百州’,改為‘漢室八百州’;把‘壽君雙玉甌’,改為‘圖卷收亞歐’。又把小小‘瀘溪’,直接寫為‘南宋’!僅此三處,其中的意象便截然不同!足可看出你的誌向。很好!很好!”
牛仁反問他:“我做出決定了,那麽您呢?”
這時劉海薇等人也登上山來。
辛棄疾一滯。他想起了與他同樣棄金歸漢、曾在此擔任鎮江軍節度使的嶽父範邦彥(著名大詩人),以及意氣風發今安在的內兄範南伯……
可惜,自己翁婿三人雖然詩詞無敵、軍陣無雙,自從歸順於南宋之後,卻是半生困頓、半生閑置!
“啊!”
悲憤處,他連連長嘯,山下連綿軍營都被其震驚。
嘯罷,他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提醒道:“牛仁,雖然我見過你畫的亞歐地圖,也練了你給的養生功法,希望還能看到漢人王朝再次威震西域的那一天。”
“但是,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如今我要做的是利用這次北伐、削弱金國!而你要做的是聯絡豪傑,等待真正的起義時機。”
這也是為官一任,盡職盡責。辛棄疾不可能放棄人生中唯一的北伐機會。
牛仁不再追問,點頭稱是。
劉海薇出身蒙古,最關心的是戰況:“辛前輩,不知如今對麵情況如何?”
辛棄疾領著他們一路走著,一路說:“完顏洪烈死後,金人加強大營布置,南下的軍隊雖然不多,但聽說新任中書門下平章事,仆散揆已經悄悄前來河南、江淮之地坐鎮……”
在範仲淹和沈括遺跡處略一停,他歎息總結道:“不是老夫自誇,除了老夫與陸遊、陳亮(陳同甫)幾人,在軍略籌劃上,滿朝上下恐怕無人能夠抵禦此人。”
牛仁卻暗暗皺眉,仆散揆這就來了?曆史提前好幾年?
他擔憂道:“辛前輩你話中似有愁緒,莫非韓侂胄仍然堅持要派他殿前司的親信,前來摘果子立奇功?你,難道馬上要被調走?”
辛棄疾一時默然。
獨孤風不由大怒道:“這才好了半年,又原形畢露了?那些人的吃相也太難看了!而且趙擴答應為嶽爺爺、牛爺爺封王立廟也沒做到!如此南宋,如此君臣,北伐還能勝嗎?”
黑暗!太黑暗了!
都說兩宋與士大夫治天下!但是兩宋軍人,從楊家將開始,到狄青,到種家,到嶽飛,再到如今,有哪一個是好下場?
辛棄疾?恐怕也難逃宿命。
周伯通和瑛姑也連連勸道:“皇帝算個屁!幹脆反了他算逑。”
辛棄疾閉目良久,忽然問了一句題外話:“你們可知此處是範仲淹的遺跡?可能懂範文正公當年的撤軍之恨?”
“當年,所謂賢相司馬君實(司馬光,《資治通鑒》編著者),把王荊公、文正公勠力同心打下的西夏半壁舊土拱手讓回,他們那時又是何等心情?”
牛仁喃喃道:“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原來曆史上一句詩詞,背後都是血和淚。”
辛棄疾又道:“你可知,當初沈括(《夢溪筆談》作者,北宋十全學者)西夏戰敗後,朝野風向為之一變!終於借著‘烏台詩案’餘波,被徹底釘死在了這根恥辱柱上?”
他說著,拍了拍代表著沈括的遺跡門柱,又道:“雖不知將來,這滿朝諸公,又會把我的柱子給釘在哪裏!但我辛棄疾,亦能效仿範文正公,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既然在此備戰,豈能還沒開打就當逃兵?”
“就算是和你們共商大事,也要先打完這一戰!除非他韓侂胄真能調得動我。”
明白了。
牛仁放下心來,雖然他而給南宋開了個天眼,開禧北伐未必還會潰敗千裏。
但有一點不變:兩國都有巨大破綻,比的是誰先爛!要麽速勝、要麽速敗。
辛棄疾如今這番談話,就是表態加入牛家軍!
牛仁已經想好,將來把辛棄疾、黃藥師、陸遊等人安排在什麽位置,才能最大化發揮價值!
體會辛棄疾的心情,臨走之前,牛仁忍不住把他另一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也給朗誦了出來。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一年(原文:四十三年。寫於兩年後),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驚呆了,這首詞是我的口吻,我的經曆,我的風格,我的心情!
但我怎麽不知道,曾經寫過這首詞?
隻是兩人見麵,不是在鎮江大營之中,而是在京口北固亭。
四十年前,也就是1162年,隆興北伐前夕。
辛棄疾自耿京義軍奉表南歸時,在這裏寫下《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
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生子當如孫仲謀。
如此千古名篇,牛仁前世今生都如雷貫耳!
可惜,英雄遲暮,美人白頭!辛棄疾今年六十四歲了。
他遠望鎮江金山寺,道:“牛仁,去年一別,我曾贈給你我的詞!說無論你是如何誌向,我們這些長輩都會全力支持。如今,你可已經下定了決心?”
牛仁心中已有答案,但是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改了對方另一首詞,吟誦了出來:
“擲地劉郎玉鬥,掛帆西子扁舟。千古風流今在此,萬裏功名莫放休。漢室八百州(原文:君王三百州)。”
“燕雀豈知鴻鵠,貂蟬元出兜鍪。卻笑南宋(原文:瀘溪)如鬥大,肯把牛刀試否?圖卷收亞歐(原文:壽君雙玉甌)。”
這首《破陣子》雖不如另一首出名,但也是辛棄疾傾注飽滿心血、感情之作。
是二十多年前,辛棄疾送內兄範南伯去鐵掌峰下的瀘溪縣就任,為其壯行的!
牛仁修改這首詞的用意,是希望辛棄疾堅定信心,和他一起做正確努力,舍去救不活的“小國(南宋)”,一心為漢室百姓共有的“大國(神州)”而奮鬥。
辛棄疾剛聽完就明白了,他點出其中關鍵:
“你把我這首詞中的‘君王三百州’,改為‘漢室八百州’;把‘壽君雙玉甌’,改為‘圖卷收亞歐’。又把小小‘瀘溪’,直接寫為‘南宋’!僅此三處,其中的意象便截然不同!足可看出你的誌向。很好!很好!”
牛仁反問他:“我做出決定了,那麽您呢?”
這時劉海薇等人也登上山來。
辛棄疾一滯。他想起了與他同樣棄金歸漢、曾在此擔任鎮江軍節度使的嶽父範邦彥(著名大詩人),以及意氣風發今安在的內兄範南伯……
可惜,自己翁婿三人雖然詩詞無敵、軍陣無雙,自從歸順於南宋之後,卻是半生困頓、半生閑置!
“啊!”
悲憤處,他連連長嘯,山下連綿軍營都被其震驚。
嘯罷,他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提醒道:“牛仁,雖然我見過你畫的亞歐地圖,也練了你給的養生功法,希望還能看到漢人王朝再次威震西域的那一天。”
“但是,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如今我要做的是利用這次北伐、削弱金國!而你要做的是聯絡豪傑,等待真正的起義時機。”
這也是為官一任,盡職盡責。辛棄疾不可能放棄人生中唯一的北伐機會。
牛仁不再追問,點頭稱是。
劉海薇出身蒙古,最關心的是戰況:“辛前輩,不知如今對麵情況如何?”
辛棄疾領著他們一路走著,一路說:“完顏洪烈死後,金人加強大營布置,南下的軍隊雖然不多,但聽說新任中書門下平章事,仆散揆已經悄悄前來河南、江淮之地坐鎮……”
在範仲淹和沈括遺跡處略一停,他歎息總結道:“不是老夫自誇,除了老夫與陸遊、陳亮(陳同甫)幾人,在軍略籌劃上,滿朝上下恐怕無人能夠抵禦此人。”
牛仁卻暗暗皺眉,仆散揆這就來了?曆史提前好幾年?
他擔憂道:“辛前輩你話中似有愁緒,莫非韓侂胄仍然堅持要派他殿前司的親信,前來摘果子立奇功?你,難道馬上要被調走?”
辛棄疾一時默然。
獨孤風不由大怒道:“這才好了半年,又原形畢露了?那些人的吃相也太難看了!而且趙擴答應為嶽爺爺、牛爺爺封王立廟也沒做到!如此南宋,如此君臣,北伐還能勝嗎?”
黑暗!太黑暗了!
都說兩宋與士大夫治天下!但是兩宋軍人,從楊家將開始,到狄青,到種家,到嶽飛,再到如今,有哪一個是好下場?
辛棄疾?恐怕也難逃宿命。
周伯通和瑛姑也連連勸道:“皇帝算個屁!幹脆反了他算逑。”
辛棄疾閉目良久,忽然問了一句題外話:“你們可知此處是範仲淹的遺跡?可能懂範文正公當年的撤軍之恨?”
“當年,所謂賢相司馬君實(司馬光,《資治通鑒》編著者),把王荊公、文正公勠力同心打下的西夏半壁舊土拱手讓回,他們那時又是何等心情?”
牛仁喃喃道:“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原來曆史上一句詩詞,背後都是血和淚。”
辛棄疾又道:“你可知,當初沈括(《夢溪筆談》作者,北宋十全學者)西夏戰敗後,朝野風向為之一變!終於借著‘烏台詩案’餘波,被徹底釘死在了這根恥辱柱上?”
他說著,拍了拍代表著沈括的遺跡門柱,又道:“雖不知將來,這滿朝諸公,又會把我的柱子給釘在哪裏!但我辛棄疾,亦能效仿範文正公,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既然在此備戰,豈能還沒開打就當逃兵?”
“就算是和你們共商大事,也要先打完這一戰!除非他韓侂胄真能調得動我。”
明白了。
牛仁放下心來,雖然他而給南宋開了個天眼,開禧北伐未必還會潰敗千裏。
但有一點不變:兩國都有巨大破綻,比的是誰先爛!要麽速勝、要麽速敗。
辛棄疾如今這番談話,就是表態加入牛家軍!
牛仁已經想好,將來把辛棄疾、黃藥師、陸遊等人安排在什麽位置,才能最大化發揮價值!
體會辛棄疾的心情,臨走之前,牛仁忍不住把他另一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也給朗誦了出來。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一年(原文:四十三年。寫於兩年後),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辛棄疾驚呆了,這首詞是我的口吻,我的經曆,我的風格,我的心情!
但我怎麽不知道,曾經寫過這首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