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萬人聚集於灞水至春明門之間空曠寬闊的地域之內鴉雀無聲,未有微風輕撫細雨飄蕩,“玄甲鐵騎”沉穩雄壯的蹄聲好似戰鼓一般,聲聲踩踏在所有人心口,令人沉悶難言、悲怮難忍。


    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於“玄甲鐵騎”陣列之中護衛著緩緩行進的那一輛由六匹毛色純黑的戰馬拉拽的巨大馬車,寬大的車廂被厚厚的氈布蒙著,即便少許幾個氣孔也看不清內裏的情形,誰都知道那必然是陛下之棺槨。


    這位雄才偉略的一代英主在夷滅高句麗之後如彗星一般隕落,今日終於回到帝都長安,即將與文德皇後合葬於九嵕山陵寢之內,一段注定在史書之上大放異彩的金戈鐵馬、波瀾壯闊之歲月,亦將落下帷幕。


    猶如曆史之上那些一代雄主一般,李二陛下收到大唐子民極致之擁戴,所有人都希冀他能夠長命百歲,將大唐帶領至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締造一個曠古未有至盛世。


    無數兵將單膝跪在泥濘之中,已然忍不住心中悲怮,這些橫行天下威服四夷視死如生的驕兵悍將,在這一刻哽噎抽泣、淚如雨下。


    風雲變色,天地同悲。


    另一側,喊出“恭迎聖駕”之後成功占據名分大義的東宮上下,預計過李勣有可能迫於壓力而止息兵戈,卻未料到李勣這般果決幹脆,那風吹麥浪一般自李勣為忠心向四周輻射的一排一排單膝跪地的兵馬,使得東宮軍隊短暫失聲。


    一場極有可能荼毒長安、禍亂關中,使得東宮麵臨傾覆大禍的戰爭,在李勣為首的東征大軍全體“恭迎聖駕”的呼聲之中消弭瓦解、煙消雲散,幾乎每一個人都欣喜欲狂。


    然後,便見到“玄甲鐵騎”護衛那輛巨大的馬車自灞水橋頭緩緩駛來,穿行於跪地蟄伏的軍隊之間,分外醒目。


    鐵騎整齊的踩踏大地,戰馬脖頸處的銅鈴“嘩啦啦”響成一片,細雨濛濛之中仿佛來自於冥界的使者,所至之處,嗚咽一片……


    東宮上下都明白這意味著李勣已經允許太子“恭迎聖駕”,隻不過往昔那道偉岸的身影再也不在,迎回的將是隕落的遺體。


    以太子為首,東宮一幹文臣武將在這一刻幾乎同時下馬,跪伏於泥水之中……


    “玄甲鐵騎”護衛著巨大馬車自軍中之中穿行而過,抵達李勣麵前之時終於緩緩停止,一時間四野靜寂。


    李勣單膝跪在泥濘之中,頭也不敢抬,隻是沉聲再喊一次:“臣,恭迎聖駕!”


    這一次,無人想和。


    王瘦石立身於“玄甲鐵騎”陣中,翻身下馬,身上衣袍先前跌落泥水加上雨水衝刷早已狼狽不堪,此刻萬眾矚目之下他卻渾然不顧,來到馬車前,踩著車夫的肩膀馬上馬車,扯去蒙著馬車的那塊巨大氈布……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目光緊盯著馬車,隨著氈布揭開,沒有意料之中的棺槨,而是裝飾華麗的巨大車廂。


    每一個人都愣住。


    自遼東返回長安,一路行走半年有餘,除去起先地處遼東又正逢嚴冬還好一些,後來春暖開化,屍體留存極為不易。當年秦始皇東巡之時暴卒於沙丘宮,屍身運返鹹陽之時未行至半便已腐壞,為掩人耳目不得不以鮑魚充斥其間掩蓋其味……如今有了硝石製冰之法,即便盛夏之時亦能製取大量冰塊,用之不竭,以冰塊填充棺槨內外,或可使得屍身腐壞程度大大降低。


    即便如此,長達半年的時間也無法保持如初,若似眼下這般僅隻隨意將遺體放在馬車之內,隻怕早已腐爛幹淨,隻剩下一堆白骨……


    悲戚的氣氛愈發濃鬱,堂堂一代英主、大唐帝王,死後居然顛簸萬裏至今未能入土為安,甚至臉一副完整的軀體都難以呈現於宗廟之內,何其悲慘?


    這是所有東征兵將的恥辱,每一個人都深深懷著愧疚之心。


    王瘦石揭開氈布,退一步站在車轅處,躬著身子,再度喊出:“奴婢,恭迎聖駕!”


    周圍兵將有些發愣,按理此刻應當盡快將陛下遺體運回城中,暫停於太廟之內,待到諸般國喪禮製準備停當,即可舉行國葬,最快速度將陛下入土為安……身為皇帝內侍,王瘦石這個時候又喊了一遍“恭迎聖駕”,非但毫無意義,甚至多此一舉。


    這是為何?


    而後,就在所有人茫然不解的目光之中,一道偉岸又熟悉的身影,自車廂之內彎腰走出,兩腿微微分開,手撫著腰間玉帶叉腰站在車轅之上,身上明光鎧甲片鏗鏘,頭上翼善冠,劍眉飛揚眼神如電,顧盼之間凜然生威……


    所有人如遭雷噬、瞠目結舌,這卓立於馬車之上傲視群倫之人,不是李二陛下又是誰?


    周圍兵將各個心神震蕩,差點以為見了鬼……


    畢竟自遼東撤軍之時起,關於陛下已經駕崩的消息便在軍中蔓延,起先不少人懷疑,但是行軍途中陛下駐蹕之處由“玄甲鐵騎”重重護衛,除去李勣可以出入之外,即便是程咬金、尉遲恭這等貞觀勳臣、軍中大佬都不得入內,一來二去,大家也都認可了陛下駕崩之事實,相信李勣是為了穩定軍心這才隱瞞陛下駕崩之消息。


    李勣也從未對此刻意澄清。


    慢慢的,整個帝國上上下下都認定了李二陛下已經駕崩於遼東軍中,可誰能想到現在李二陛下卻生龍活虎的站在所有人眼前?


    王瘦石躬身立於李二陛下身後,居高臨下將所有人的神情盡收入眼底,然後尖聲河道:“起駕,回宮!”


    車夫坐到車轅一側,甩動馬鞭,駕車的六匹駿馬邁開鐵蹄,馬車緩緩前行,“玄甲鐵騎”依舊護衛左右。


    直至此刻,周圍兵將這才相信陛下的確還活著,並未駕崩於遼東軍中……接踵而來的自然便是狂喜。


    對於李二陛下之擁戴,大唐上下早已達到極致,之前有多麽悲怮哀傷,這一刻便有多麽的欣喜若狂!


    離得最近的將領們隻覺得早已被冷雨澆透的身體仿佛燃起了一團火,燒得渾身熱血沸騰,隻能梗著脖子大呼一聲才能宣泄心中狂喜激蕩:“吾皇陛下,萬壽無疆!”


    馬車自李勣麵前駛過,車輪濺起的泥水濺在李勣身上,站在車轅上的李二陛下卻隻是淡淡的看了一眼,便抬起頭,微笑著環顧四麵八方的兵將軍隊,舉起手予以致意,得到越來越多的兵卒反饋。


    “吾皇陛下,萬壽無疆!”


    “萬壽無疆!”


    “陛下沒死”的消息由近前向著遠處傳播,後邊看不見李二陛下容顏的兵卒乍聞這個消息亦是狂喜不禁,每個人都扯著嗓子高呼著“萬壽無疆”,所有東征軍隊都好似一鍋煮沸的開水一般熱烈澎湃,以此表達心內對於李二陛下的愛戴。


    先是數千人,繼而數萬人,到了最後十餘萬人,“萬壽無疆”之聲此起彼伏,猶如滾雷一般在天地之間翻滾激蕩,以至於風雲色變!


    李勣麵色不變,待到馬車自麵前駛過,這才起身,不顧身上濺落的泥水,翻身上馬,默默的跟在馬車後邊。


    ……


    當“玄甲鐵騎”停止前進,東宮這邊尚不知發生何事,兩者之間距離有些遠,即便目力甚佳者也隻能看的影影綽綽,並不真切。


    直至後來“萬壽無疆”的呼聲一點一點席卷四野,渡過灞水的十餘萬東征大軍歡呼之聲響徹雲霄、鋪天蓋地,這才駭然色變。


    來不及思忖到底發生了什麽,所有東宮軍隊盡皆翻身上馬、嚴陣以待,禁衛上前將李承乾簇擁在中間,隻待形勢稍有不對,便馬上向後退去,避敵鋒芒。


    先前李勣下馬跪地喊出“恭迎聖駕”,任誰都以為李勣已經放棄了長安爭鋒的想法,隻等著老老實實將陛下遺體運回長安,國葬之後太子順理成章登即位,這一番自關隴兵變而起的亂局便算是徹底告一段落,之後大唐帝國將進入一個全新時代。


    可誰曾想就在這時,居然異變驟起。


    直至前軍斥候冒死抵近觀察,見到馬車車轅之上頂著微風細雨凜然卓立的李二陛下,這才連滾帶爬的返回李承乾馬前,失聲稟報:“陛下……陛下回來了!”


    一瞬間,東宮陣營鴉雀無聲,集體震驚無語。


    繼而,才是一片嘩然……


    自以為經曆此番關隴兵變已經達到處變不驚、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的李承乾,震驚得臉部肌肉都失去控製,張開嘴無聲的蠕動幾下,待到臉上肌肉的痙攣消失,這才失聲驚呼:“怎麽可能?”


    父皇怎麽可能沒死?


    關隴兵變之初,東宮倉促抵抗、隨時有傾覆之禍,致使帝國正朔消亡、朝廷權力傾軋。東征大軍早已於遼東撤軍卻遲遲不歸,坐視長安亂局、東宮岌岌可危,起先還以為是李勣野心勃勃、有謀逆之心,可若是父皇未死,且一直跟隨軍中,李勣所作所為,自然皆要聽從皇命……


    李承乾在馬背上晃了晃,臉色煞白,全無血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唐錦繡房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子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子許並收藏天唐錦繡房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