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歲月的悄然流轉中,一股淡淡的年味逐漸在空氣中彌漫開來。緋雲坡街道兩旁的商鋪開始掛起了紅燈籠和五彩斑斕的彩帶,如同一條條彩龍在微風中輕輕舞動,給這座城市增添了幾分喜慶與熱鬧。
不知不覺間,夕陽的餘暉變得愈發柔和,灑落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映出一片片金色的光斑。行人匆匆,臉上都帶著一種特有的期待與喜悅,那是對即將到來的新年的期盼。孩子們在街頭巷尾嬉戲打鬧,歡聲笑語中夾雜著對新衣、新玩具的憧憬。
雖然璃月居民大多已經步入小康,但新年所代表的新氣象、一種破舊迎新的習俗依然伴隨著新年、伴隨著璃月傳統文化、伴隨著生活在這種文化氛圍中的人不斷邁向未來。
“這裏的新年與藍星的新年,還真是大同小異。”李濤盤腿坐在屋簷下,望著清冷而雲卷雲舒的蒼白天空,與天空下不斷穿行,準備購足物資過年的人們,想著要不要也買些窗花、對聯來貼一貼,買些鞭炮來放一放。
但他又想到自己在提瓦特無親無故,孤身一人,便熄了這樣做的念頭。
就像是在大學期間,自己也不好意思回姑姑、姑父家過年一樣——盡管他們也會客氣地給自己加位置、留飯,但看著他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樣子,李濤總覺得自己是個多餘的人。
再過幾天,就是等同過年的、璃月的法定節假日“海燈節”了。雖然李濤覺得,海燈節的時間點並不應該是臘月大年三十,而應該是正月農曆十五,即“望月”時期。因為海燈節必須要在每年第一個月的月圓之夜舉行嘛。
海燈節活動,李濤當初忙著寫論文,沒有參與。但在b站上也刷到了不少相關的視頻,了解到一些米遊社的設定。
隻是今年又不太一樣——因為十年一度的七星選組會正在緊鑼密鼓地召開,上一任七星以及所有在選組會上脫穎而出的七星候選人都在會議上熱烈地表達著自己的意見,這可謂是十年一度的大事。
就連行秋、重雲這些少年,都忍不住想要鑒政,天天跟著刻晴搞社會調查,也算是對整個璃月的社會狀況有了一個基礎性的認知。
對於他們來說,這確實算是一門不錯的政治課。可惜,包括刻晴本人在內,都沒搞明白怎麽將自己的訴求變成現實,隻能寄希望於選組會這樣一個平台。
最終的結果當然也不出意料:無論是凝光的激進現代化方案,還是刻晴的維護人民利益方案,都沒有得到通過。
就像是一起滑稽劇:人民反對的法案,七星不一定反對,甚至還大力支持;人民支持的法案,七星全體又各有反對意見。
各項法案與修正案不斷被提出又被否定,最後隻通過了幾項不痛不癢的提議。同時,這一屆選組會也沒有新的七星產生,上一任七星仍然保持著較高的票數,實現了連任。
在選組會閉會的那天,凝光與刻晴都鬆了口氣,卻又不免感到遺憾——
凝光深感於李濤所說的政治平衡、“鬥而不破”的真諦,同時將自己的各種進步構想放在心底;
而刻晴雖然失望於其它七星對民間疾苦的視而不見,卻也明白想要人們注意到這些事確實十分困難,璃月人必須依賴並發掘自己的力量,才能將自己從沉重的、異化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行秋、重雲與香菱同樣感到遺憾與迷惑。相比於氣質高貴、比較難以接近的凝光,他們更喜歡也更支持願意為普通人撐腰的刻晴。
在見識過七星八門手底下一般人的生活後,他們從道德上更傾向刻晴,並積極為她出謀劃策。隻是他們現在也發現,他們的努力幾乎全部沒用,璃月這台古老的國家機器,仍然按照它舊有的軌跡緩緩運轉著。
.......
這天,李濤和一直忙著幫助刻晴參與選組會各種活動的行秋、重雲來到一家茶館,坐下點了三杯茶,開始慢慢喝。他們也總算是有時間空閑下來,喝上一杯茶了。
“或許我們真不適合搞政治活動吧。”
行秋首先發表自己這些天來的感想:“和李兄你一樣,大哥也不支持我旗幟鮮明地幫刻晴小姐。我起初還不明白你們的意思,現在總算是懂了。”
“璃月......是很難輕易做出什麽改變的。但是,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李兄?關於這一點,我尚未完全明白。”
重雲也歎氣說道:“雖說方士應是方外之人,可若是沒有一顆濟世救人之心,又怎麽稱得上是真正的方士呢?古語有雲:慈故能勇。但在這次選組會上,我隻能看到七星與民眾之間在不斷地爭吵,人們似乎並沒有決策的魄力......難道人與人之間,注定是無法相互理解的嗎?”
因為說到底,按其出身或代表的階級來看,七星也隻是幾個大商人啊。當然,刻晴除外,這位姑娘比較獨立自主。這也是她吸引幾人前去幫助她的閃光點吧。
李濤並沒有將這番話說出口,而是換了個角度,說:“無論是難以改變的現狀,還是無法理解的人們,本質上都是人與人之間的觀念在碰撞,最終無法得出一個統一的結論而已。”
“每到這個時候,人們就會選擇後退一步,站在一個保守一些的立場上思考問題。”
“就像是這次七星會議,不也有人提出要【恢複神治】嗎?”
聽到李濤的例子,行秋重雲二人的表情變得十分古怪,卻又覺得不好說些什麽,隻能搖著頭喝茶。
李濤繼續說道:“因為千百年來,璃月確實也是這樣度過的。”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
“為了維持璃月政府的穩定,人們最終當然會選擇一個中立且和緩的方案。”
行秋苦笑著問:“難道說,李兄從一開始,就已經明白這一點了嗎?”
李濤不置可否,隻是微笑,品茶。
“我們還是太嫩了呀。”重雲,心悅誠服地對李濤低下頭,“李兄,你說得對。或許我們從一開始,就不該參與到這件事情中來。有那個時間,不如多磨煉自己的戰鬥技巧......”
李濤舉起茶杯:“不說那些了——待海燈節過後,我們再攜手出遊,以劍會友吧。”
不知不覺間,夕陽的餘暉變得愈發柔和,灑落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映出一片片金色的光斑。行人匆匆,臉上都帶著一種特有的期待與喜悅,那是對即將到來的新年的期盼。孩子們在街頭巷尾嬉戲打鬧,歡聲笑語中夾雜著對新衣、新玩具的憧憬。
雖然璃月居民大多已經步入小康,但新年所代表的新氣象、一種破舊迎新的習俗依然伴隨著新年、伴隨著璃月傳統文化、伴隨著生活在這種文化氛圍中的人不斷邁向未來。
“這裏的新年與藍星的新年,還真是大同小異。”李濤盤腿坐在屋簷下,望著清冷而雲卷雲舒的蒼白天空,與天空下不斷穿行,準備購足物資過年的人們,想著要不要也買些窗花、對聯來貼一貼,買些鞭炮來放一放。
但他又想到自己在提瓦特無親無故,孤身一人,便熄了這樣做的念頭。
就像是在大學期間,自己也不好意思回姑姑、姑父家過年一樣——盡管他們也會客氣地給自己加位置、留飯,但看著他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樣子,李濤總覺得自己是個多餘的人。
再過幾天,就是等同過年的、璃月的法定節假日“海燈節”了。雖然李濤覺得,海燈節的時間點並不應該是臘月大年三十,而應該是正月農曆十五,即“望月”時期。因為海燈節必須要在每年第一個月的月圓之夜舉行嘛。
海燈節活動,李濤當初忙著寫論文,沒有參與。但在b站上也刷到了不少相關的視頻,了解到一些米遊社的設定。
隻是今年又不太一樣——因為十年一度的七星選組會正在緊鑼密鼓地召開,上一任七星以及所有在選組會上脫穎而出的七星候選人都在會議上熱烈地表達著自己的意見,這可謂是十年一度的大事。
就連行秋、重雲這些少年,都忍不住想要鑒政,天天跟著刻晴搞社會調查,也算是對整個璃月的社會狀況有了一個基礎性的認知。
對於他們來說,這確實算是一門不錯的政治課。可惜,包括刻晴本人在內,都沒搞明白怎麽將自己的訴求變成現實,隻能寄希望於選組會這樣一個平台。
最終的結果當然也不出意料:無論是凝光的激進現代化方案,還是刻晴的維護人民利益方案,都沒有得到通過。
就像是一起滑稽劇:人民反對的法案,七星不一定反對,甚至還大力支持;人民支持的法案,七星全體又各有反對意見。
各項法案與修正案不斷被提出又被否定,最後隻通過了幾項不痛不癢的提議。同時,這一屆選組會也沒有新的七星產生,上一任七星仍然保持著較高的票數,實現了連任。
在選組會閉會的那天,凝光與刻晴都鬆了口氣,卻又不免感到遺憾——
凝光深感於李濤所說的政治平衡、“鬥而不破”的真諦,同時將自己的各種進步構想放在心底;
而刻晴雖然失望於其它七星對民間疾苦的視而不見,卻也明白想要人們注意到這些事確實十分困難,璃月人必須依賴並發掘自己的力量,才能將自己從沉重的、異化的勞動中解放出來。
行秋、重雲與香菱同樣感到遺憾與迷惑。相比於氣質高貴、比較難以接近的凝光,他們更喜歡也更支持願意為普通人撐腰的刻晴。
在見識過七星八門手底下一般人的生活後,他們從道德上更傾向刻晴,並積極為她出謀劃策。隻是他們現在也發現,他們的努力幾乎全部沒用,璃月這台古老的國家機器,仍然按照它舊有的軌跡緩緩運轉著。
.......
這天,李濤和一直忙著幫助刻晴參與選組會各種活動的行秋、重雲來到一家茶館,坐下點了三杯茶,開始慢慢喝。他們也總算是有時間空閑下來,喝上一杯茶了。
“或許我們真不適合搞政治活動吧。”
行秋首先發表自己這些天來的感想:“和李兄你一樣,大哥也不支持我旗幟鮮明地幫刻晴小姐。我起初還不明白你們的意思,現在總算是懂了。”
“璃月......是很難輕易做出什麽改變的。但是,這究竟是怎麽回事呢,李兄?關於這一點,我尚未完全明白。”
重雲也歎氣說道:“雖說方士應是方外之人,可若是沒有一顆濟世救人之心,又怎麽稱得上是真正的方士呢?古語有雲:慈故能勇。但在這次選組會上,我隻能看到七星與民眾之間在不斷地爭吵,人們似乎並沒有決策的魄力......難道人與人之間,注定是無法相互理解的嗎?”
因為說到底,按其出身或代表的階級來看,七星也隻是幾個大商人啊。當然,刻晴除外,這位姑娘比較獨立自主。這也是她吸引幾人前去幫助她的閃光點吧。
李濤並沒有將這番話說出口,而是換了個角度,說:“無論是難以改變的現狀,還是無法理解的人們,本質上都是人與人之間的觀念在碰撞,最終無法得出一個統一的結論而已。”
“每到這個時候,人們就會選擇後退一步,站在一個保守一些的立場上思考問題。”
“就像是這次七星會議,不也有人提出要【恢複神治】嗎?”
聽到李濤的例子,行秋重雲二人的表情變得十分古怪,卻又覺得不好說些什麽,隻能搖著頭喝茶。
李濤繼續說道:“因為千百年來,璃月確實也是這樣度過的。”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葦一時紉,便作旦夕間。”
“為了維持璃月政府的穩定,人們最終當然會選擇一個中立且和緩的方案。”
行秋苦笑著問:“難道說,李兄從一開始,就已經明白這一點了嗎?”
李濤不置可否,隻是微笑,品茶。
“我們還是太嫩了呀。”重雲,心悅誠服地對李濤低下頭,“李兄,你說得對。或許我們從一開始,就不該參與到這件事情中來。有那個時間,不如多磨煉自己的戰鬥技巧......”
李濤舉起茶杯:“不說那些了——待海燈節過後,我們再攜手出遊,以劍會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