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七年的春天來了,大風一過,漫天的灰塵。
閻埠貴和閻解曠都在西跨院忙活,這收拾出來的老物件也越來越多,經過閻解曠的修複和保養,收進地下室中,閻埠貴一天就盼著除四舊的隊伍給他們送垃圾。
在外人看來這父子倆是有病,沒有工資還給街道辦幹活,指不定是被修理的對象。
閑言一傳出來,就如春風一樣迅速傳到大街小巷,甚至送垃圾的人過來,也對他們父子冷言冷語,直到有一天一夥小將用訓斥的語言跟閻解曠說話,衝突就爆發了。
第二天兩父子撂挑子不幹了,街道辦的人一聽,那找別人吧,找了一個多月也沒人去幹,沒工資,沒公職,義務整理垃圾,誰能去幹。
又過了一段時間,西跨院堆滿了,已經不能再往裏堆了。
這時候街道辦還有南鑼鼓巷委員會的人才知道這父子倆的重要性,王主任帶著陳主任親自登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
閻埠貴最後說道:“名不正言不順,您看還是給這西跨院個正式名稱吧,我們不需要公職可以隨時幫忙。”
第二天,南鑼鼓巷垃圾站的牌子掛了起來,當然是沒有編製和工資的。兩父子才重返西跨院。
這次風波也停止了,很多人都認為閻家父子就是倆傻子,光幹活不要錢。
但有人不這麽想,院裏的張二柱,放回來以後就住在他的小耳房,賴在那不走,現在也沒有工作,每天就是混。秦玉茹沒有辦法,就躲在賈東旭家。
張二柱認為,這閻家父子一定是有所圖,要不誰能幹這傻事。又髒又累還不討好,打死他他都不信。
張二柱跟賈東旭說了他懷疑閻家的事情,賈東旭是跟閻家後麵發過財的,他一聽,對啊,閻老三啥時候做過費力不討好的事啊。倆人一合計,就開始注意起了西跨院。
張二柱忽略了西跨院除了閻家父子,還有一群貓呢,還有天天呢,他第一天爬牆頭,就被大貓一爪子拍下牆頭。
張二柱這個氣啊,閻解曠也看到了,在西跨院樂的直不起腰來,晚上給大貓加了一條魚,獎勵一下。
張二柱和賈東旭也不氣餒,開始跟蹤西跨院來來回回的車輛,跟蹤幾次後,就知道垃圾都拉石家村了。
倆人又跑到石家村去打聽,最後知道了垃圾的去向。
回來後,倆人就疑惑了,難道真是閻家父子做好事,減輕街道辦負擔?閻家的垃圾站來來回回從不涉及到錢。
沒有錢的進出,這垃圾站的活就是白幹啊。又打聽多日,結果就是賈東旭說的那句總結“吃飽了撐的。”
當閻家父子的工作引起街道辦的重視以後,王主任特意帶著全體工作人員,到垃圾站義務勞動一天,這樣的舉動得到區裏的表揚,而後區裏也組織到垃圾站義務勞動。
經宣傳後,垃圾站成了義務勞動示範基地。
而後王主任帶給閻家父子的獎勵就是,區裏打算在西跨院建幾間房子當工具室和辦公室,區裏出錢。
閻家父子一聽心裏樂了,還有這好事呢。
第二天,建築隊就進駐西跨院,說是建,就是把原來前院的主房恢複了,材料現場就有,沒幾天三間主屋就起來了,跟四合院中院的主屋一模一樣。
這消息傳到四合院,四合院的鄰居都驚到了,張二柱拉著賈東旭說道:“我就說這閻家父子從不幹費力不討好的事吧,這屋子使用權就成他們的了。”
看到房子的時候,賈張氏是真的眼紅,勸賈東旭去找找師傅想想辦法。
賈東旭對閻家也是佩服不已,這閻埠貴真能算計啊,不行,得找師傅問問,這閻家平白無故得了三間房子。
四合院的中院西廂房內,劉海忠、張二柱、何雨柱、賈東旭還有易中海夫妻倆。圍坐在一起,李翠蘭給弄了幾個小菜,幾個人喝著酒,談論著閻家的事。
“師傅,您說現在我們要是去街道說說,能不能把他們替掉?”賈東旭問道。
易中海喝了一口,說道:“不可能,人家掛牌了,還一掛好幾個,名義上那是屬於街道辦的。”
張二柱說道:“我和賈哥跟了他們半個多月,我們就合計怎麽有這麽傻的人,不要工資幹活,可好人家是沒要工資,弄了三間大屋。”
何雨柱噗呲一樂,說道:“閻埠貴的名號,那不是浪費虛名,搬進來第一天就算計一圈人。”
“可不是,搬進來幾天還找我要他家小三的出生禮金,當時我都不認識他。”劉海忠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說道。
張二柱瞪大雙眼,不相信還有這種人,問道:“真的啊。”
“真的,主要我還給了,給完我都不知道他是誰。”劉海忠說道。
易中海噗呲一口酒噴出來,說道:“跟我也要了,被我繞過去了,你還真給了。”
賈東旭想了想說道:“不行,回去問問我媽給沒給。”
“不用問了,當時我爸在呢,給閻埠貴懟回去了,主要是人家還是樂嗬嗬的走的。”何雨柱說道。
“典型的有棗沒棗打三杆子。”易中海總結道。
賈東旭說道:“是啊,我和二柱辛苦的想了那麽久,就是不知道閻埠貴圖啥,看吧,三間大屋。”
易中海跟劉海忠碰了一下說道:“高,真是高。”
賈東旭說道:“師傅,那真的沒別的辦法了?”
易中海看著這個養老人,想了想說道:“有是有,但不好弄,最後也不一定成。”
幾個人同時看著易中海,“大爺,好好說說。”張二柱興奮起來。
易中海點上一根煙抽了一口,說道:“二個辦法,第一個是西跨院的地契還在,在聾老太太那,你們可以要過地契,去找街道辦,但估計最後也是補償一點錢罷了,想要西跨院是不可能的。但是聾老太太未必會參與這事,她跟閻家說開了,沒啥仇。”
易中海端起酒杯跟劉海忠碰了一個,劉海忠說道:“我也不參與,我家跟他家也說開了,井水不犯河水。”
“第二個辦法,不是還有東跨院嗎,你們可以效仿他們啊,但能不能建房就不一定了,最後還要看街道辦的態度。”
張二柱和賈東旭對視一眼,他們覺得第二種辦法行。
何雨柱看著這二位,說道:“別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還是問問熟悉街道辦的人吧。”
賈東旭舉起酒杯跟何雨柱碰了一杯,說道:“試一試,不成就不成。”
四合院前院西廂房
閻家一家人也在吃飯,閻埠貴眉眼都笑開了,喝了一口酒說道:“伱說這平白無故還來三間房子。”
閻解曠說道:“那不是你的,你是使用者,說不定哪天有人來就替了你。”
閻埠貴愣住了,說道:“不會吧,我這還想搬去住呢。”
“別搬了,這陣,我發現文物越來越少了,現在那些人一個月也來不了一次了,沒什麽東西了。”閻解曠說道。
閻埠貴說道:“那西跨院的房子,到不了手?”
閻解曠吃了口菜說道:“到不了,別惦記了,找個時間撤出來吧。街道辦盯上了,就不是咱家能掌控的了。”
這件事上,閻埠貴還是聽閻解曠的。
(本章完)
閻埠貴和閻解曠都在西跨院忙活,這收拾出來的老物件也越來越多,經過閻解曠的修複和保養,收進地下室中,閻埠貴一天就盼著除四舊的隊伍給他們送垃圾。
在外人看來這父子倆是有病,沒有工資還給街道辦幹活,指不定是被修理的對象。
閑言一傳出來,就如春風一樣迅速傳到大街小巷,甚至送垃圾的人過來,也對他們父子冷言冷語,直到有一天一夥小將用訓斥的語言跟閻解曠說話,衝突就爆發了。
第二天兩父子撂挑子不幹了,街道辦的人一聽,那找別人吧,找了一個多月也沒人去幹,沒工資,沒公職,義務整理垃圾,誰能去幹。
又過了一段時間,西跨院堆滿了,已經不能再往裏堆了。
這時候街道辦還有南鑼鼓巷委員會的人才知道這父子倆的重要性,王主任帶著陳主任親自登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說。
閻埠貴最後說道:“名不正言不順,您看還是給這西跨院個正式名稱吧,我們不需要公職可以隨時幫忙。”
第二天,南鑼鼓巷垃圾站的牌子掛了起來,當然是沒有編製和工資的。兩父子才重返西跨院。
這次風波也停止了,很多人都認為閻家父子就是倆傻子,光幹活不要錢。
但有人不這麽想,院裏的張二柱,放回來以後就住在他的小耳房,賴在那不走,現在也沒有工作,每天就是混。秦玉茹沒有辦法,就躲在賈東旭家。
張二柱認為,這閻家父子一定是有所圖,要不誰能幹這傻事。又髒又累還不討好,打死他他都不信。
張二柱跟賈東旭說了他懷疑閻家的事情,賈東旭是跟閻家後麵發過財的,他一聽,對啊,閻老三啥時候做過費力不討好的事啊。倆人一合計,就開始注意起了西跨院。
張二柱忽略了西跨院除了閻家父子,還有一群貓呢,還有天天呢,他第一天爬牆頭,就被大貓一爪子拍下牆頭。
張二柱這個氣啊,閻解曠也看到了,在西跨院樂的直不起腰來,晚上給大貓加了一條魚,獎勵一下。
張二柱和賈東旭也不氣餒,開始跟蹤西跨院來來回回的車輛,跟蹤幾次後,就知道垃圾都拉石家村了。
倆人又跑到石家村去打聽,最後知道了垃圾的去向。
回來後,倆人就疑惑了,難道真是閻家父子做好事,減輕街道辦負擔?閻家的垃圾站來來回回從不涉及到錢。
沒有錢的進出,這垃圾站的活就是白幹啊。又打聽多日,結果就是賈東旭說的那句總結“吃飽了撐的。”
當閻家父子的工作引起街道辦的重視以後,王主任特意帶著全體工作人員,到垃圾站義務勞動一天,這樣的舉動得到區裏的表揚,而後區裏也組織到垃圾站義務勞動。
經宣傳後,垃圾站成了義務勞動示範基地。
而後王主任帶給閻家父子的獎勵就是,區裏打算在西跨院建幾間房子當工具室和辦公室,區裏出錢。
閻家父子一聽心裏樂了,還有這好事呢。
第二天,建築隊就進駐西跨院,說是建,就是把原來前院的主房恢複了,材料現場就有,沒幾天三間主屋就起來了,跟四合院中院的主屋一模一樣。
這消息傳到四合院,四合院的鄰居都驚到了,張二柱拉著賈東旭說道:“我就說這閻家父子從不幹費力不討好的事吧,這屋子使用權就成他們的了。”
看到房子的時候,賈張氏是真的眼紅,勸賈東旭去找找師傅想想辦法。
賈東旭對閻家也是佩服不已,這閻埠貴真能算計啊,不行,得找師傅問問,這閻家平白無故得了三間房子。
四合院的中院西廂房內,劉海忠、張二柱、何雨柱、賈東旭還有易中海夫妻倆。圍坐在一起,李翠蘭給弄了幾個小菜,幾個人喝著酒,談論著閻家的事。
“師傅,您說現在我們要是去街道說說,能不能把他們替掉?”賈東旭問道。
易中海喝了一口,說道:“不可能,人家掛牌了,還一掛好幾個,名義上那是屬於街道辦的。”
張二柱說道:“我和賈哥跟了他們半個多月,我們就合計怎麽有這麽傻的人,不要工資幹活,可好人家是沒要工資,弄了三間大屋。”
何雨柱噗呲一樂,說道:“閻埠貴的名號,那不是浪費虛名,搬進來第一天就算計一圈人。”
“可不是,搬進來幾天還找我要他家小三的出生禮金,當時我都不認識他。”劉海忠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說道。
張二柱瞪大雙眼,不相信還有這種人,問道:“真的啊。”
“真的,主要我還給了,給完我都不知道他是誰。”劉海忠說道。
易中海噗呲一口酒噴出來,說道:“跟我也要了,被我繞過去了,你還真給了。”
賈東旭想了想說道:“不行,回去問問我媽給沒給。”
“不用問了,當時我爸在呢,給閻埠貴懟回去了,主要是人家還是樂嗬嗬的走的。”何雨柱說道。
“典型的有棗沒棗打三杆子。”易中海總結道。
賈東旭說道:“是啊,我和二柱辛苦的想了那麽久,就是不知道閻埠貴圖啥,看吧,三間大屋。”
易中海跟劉海忠碰了一下說道:“高,真是高。”
賈東旭說道:“師傅,那真的沒別的辦法了?”
易中海看著這個養老人,想了想說道:“有是有,但不好弄,最後也不一定成。”
幾個人同時看著易中海,“大爺,好好說說。”張二柱興奮起來。
易中海點上一根煙抽了一口,說道:“二個辦法,第一個是西跨院的地契還在,在聾老太太那,你們可以要過地契,去找街道辦,但估計最後也是補償一點錢罷了,想要西跨院是不可能的。但是聾老太太未必會參與這事,她跟閻家說開了,沒啥仇。”
易中海端起酒杯跟劉海忠碰了一個,劉海忠說道:“我也不參與,我家跟他家也說開了,井水不犯河水。”
“第二個辦法,不是還有東跨院嗎,你們可以效仿他們啊,但能不能建房就不一定了,最後還要看街道辦的態度。”
張二柱和賈東旭對視一眼,他們覺得第二種辦法行。
何雨柱看著這二位,說道:“別最後偷雞不成蝕把米,還是問問熟悉街道辦的人吧。”
賈東旭舉起酒杯跟何雨柱碰了一杯,說道:“試一試,不成就不成。”
四合院前院西廂房
閻家一家人也在吃飯,閻埠貴眉眼都笑開了,喝了一口酒說道:“伱說這平白無故還來三間房子。”
閻解曠說道:“那不是你的,你是使用者,說不定哪天有人來就替了你。”
閻埠貴愣住了,說道:“不會吧,我這還想搬去住呢。”
“別搬了,這陣,我發現文物越來越少了,現在那些人一個月也來不了一次了,沒什麽東西了。”閻解曠說道。
閻埠貴說道:“那西跨院的房子,到不了手?”
閻解曠吃了口菜說道:“到不了,別惦記了,找個時間撤出來吧。街道辦盯上了,就不是咱家能掌控的了。”
這件事上,閻埠貴還是聽閻解曠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