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了年夜飯,一家人齊聚在中堂,男人們都在喝茶聊天,女人們在大圓桌上開始包餃子,孩子們都出去玩去了,前院後院門口不時的出現鞭炮聲。
閻解放問閻解曠,說道:“老三,你那班還上不上?”
閻解曠抽了一口煙,說道:“現在他們也難著呢,說是資金不足,所以像我這樣編外的就不能給我發工資,我去也屬於義務幫忙,所以啊,沒事的時候去看看,就當看看老朋友。”
閻解成說道:“多虧我辦了停薪留職,現在紡織廠那邊也是一樣自負盈虧,這一下被南方的紡織業衝的連工資都開不出來。”
閻解放說道:“是啊,現在改革開放這麽多年,個體經營和外資企業對國營單位衝擊很大,企業又改革管理很嚴格,一下子好多人都受不了了。”
閻埠貴也歎息說道:“是啊,連今年的物價也有點走高了,雖然大多都不要票了,但是也貴了不少。”
閻解曠說道:“估計自謀出路要趁早,等越來越多的人都自謀出路的時候,掙錢就越來越難了。”
大家很是讚同閻解曠的觀點,大家聊著天喝著茶,其樂融融。
今年的徐德林買了很多的年貨,易中海還埋怨他說他是不是買太多了啊,這三人得吃到啥時候去啊。
徐德林說道:“易叔,我打算初三或者初四請老鄰居到咱家吃頓飯,平常我也沒啥錢,也沒請過他們,這一次咱們也張羅張羅。”
易中海一聽,明白了徐德林的打算,看著成熟了的徐德林不住的點頭,跟李翠蘭說道:“你發現沒,徐德林不再是那個逆來順受的性子了,感覺變得很有主見了。”
李翠蘭說道:“是啊,這一陣子做對外貿易的經曆,讓他有了自信,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對了,跟他說咱們過完十五就走沒?”
易中海搖搖頭,說道:“今天大年夜,明天再說吧。”
李翠蘭親自下廚,做了一大桌子的好菜,易中海看著滿桌的菜,驚訝的問道:“老伴啊,我怎麽不知道你還有這手藝啊?”
“以前是沒那麽多食材,自己想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現在好了,德林買了不少的菜,我也試著做做,在老三那兒也學了不少。”李翠蘭笑著說道。
徐德林給易中海兩口子和自己都滿上,說道:“易叔,易嬸,有我在,以後你們就等著享福吧,來,新年快樂!”
易中海和李翠蘭都很高興,兜兜轉轉,開始還以為徐德林拋棄了他們,他們不得已去找李翠蘭的侄子,但沒想到徐德林的離開隻是因為許大茂的擠兌,而對於他們夫妻二人,徐德林一直沒忘記承諾。
這一次的重逢,易中海和李翠蘭很確認,徐德林現在一門心思的想照顧他們到最後,所以現在的老兩口順心順意,沒什麽可再胡思亂想了的。
吃完飯,李翠蘭就去收拾碗筷了,易中海和徐德林喝著茶聊著天,徐德林笑著說道:“易叔,你知道我今天碰到誰了嗎?”
易中海喝著茶,說道:“誰啊?”
“許大茂,見到他的時候,正圍著我的車轉圈呢,我氣了他一下,直接就走了。”徐德林說道。
易中海皺了一下眉頭,說道:“你說許大茂,這個人就是一個徹底的小人,從設計你時,就能看出來他是一個損人不利己的人,就是報複心太強。”
徐德林說道:“是啊,你說他沒得到好處,還損失一筆錢,就為了讓我一貧如洗,他真是我看到報複心最強的人。”
“怎麽,你也想報複回去?”易中海問道。
徐德林一笑,說道:“不急,我跟他現在不是一個檔次的人了,我不是他,報複心沒那麽強,有機會再說。”
易中海欣慰的看著徐德林,說道:“不錯,成熟太多了,其實你應該慶幸離開秦京茹,要不然你現在更慘。”
“是啊,我那時候不知道怎麽想的,都離婚了還那麽在乎她,都是自找苦吃。”徐德林說道。
徐德林點上一根煙,接著問道:“對了,咱們什麽時候回廈門?”
易中海想了想說道:“過了十五吧,咱坐火車吧,別開車了。”
徐德林說道:“坐什麽火車啊,咱們坐飛機過去,走之前我得找個修房子的,我想在前院修個車庫,要不停車太不方便了。”
易中海笑著說道:“行,聽你的。”
這時候李翠蘭拿著一個盆進來了,說道:“怎麽?不包餃子了。”
徐德林趕緊掐了煙,說道:“那哪兒能呢,我去洗洗手。”
九二年的春節,南鑼鼓巷是熱鬧非凡,年味十足,這跟這邊有很多店鋪有關係,好多外地過這邊開店的都在這邊過年,大年初二南鑼鼓巷的道路兩旁擺滿了攤位,賣什麽的都有,兩邊的胡同裏,到處是孩子們歡笑的聲音。
閻解曠和孩子們在街上逛著,路邊好多賣小吃的,孩子們興高采烈的買著自己愛吃的食物,看到好玩的也促足觀望,沒一會兒,閻解曠看到了一個賣撒子麻花的,還是老熟人。
閻解曠走過去,說道:“麻花怎麽賣的啊?”
老太太頭都不抬,說道:“不賣就別打聽,你那聲音隔十裏地我都能聽出來是誰。”
閻解曠哈哈一笑,說道:“賈嬸,你也不差錢,跑著賣什麽麻花啊,誰給你進的貨啊?”
賈張氏抬起頭,盯著閻解曠沒說話,閻解曠一愣,一下子就反應過來,說道:“賈嬸,過年好啊!老三給您老拜年了。”
賈張氏這才笑著說道:“這才對呢,來拿幾根,這是賈梗幫我弄的,怕我閑著,又找他事,就主動給我弄來的。”
閻解曠說道:“賈嬸,您也悠著點,您都多大了,跑來跑去的,注意安全。”
“知道了,給,拿去給孩子吃,別跟我提錢啊,要不我跟你急。”賈張氏說道。
閻解曠不好意思的接了過來,說道:“得嘞,謝謝賈嬸了,您忙,我走了啊。”
閻解曠直接去追石磊那些孩子們去了,路邊看到熟悉的鄰居,也拜年打著招呼。
溜達一上午,閻解曠就帶著孩子們回去了,回到四合院西跨院,楊瑞平問道:“中午吃啥?餃子還是炒菜,要是餃子,我這就下去,要是炒菜你自己忙活去。”
閻解曠把裝麻花的袋子遞給楊瑞平,說道:“這是賈嬸給的麻花,我去弄幾個小菜,趁著沒人,我和姬蓮還有您好好喝兩杯,給孩子們弄的餃子就得了,他們也吃的差不多了。”
楊瑞平一下子樂了,說道:“這個好,我跟你一塊兒去。”
這一大家子,大早上就全出去了,閻埠貴是到老鄰居家拜年去了,估計中午回不來,其他人也一樣,都出去拜年去了。
家裏麵隻剩下閻解曠家孩子,楊瑞平下了一大鍋的餃子,又去給拿了六必居的臘八蒜,拿了醋和醬油,讓孩子們自己調蘸料。
閻解曠迅速的做了幾道小菜,就擺在後花園的玻璃房裏,現在這裏溫暖如春,一張方桌,三把凳子,一壺孔府家酒,閻解曠兩口子和楊瑞平對麵而坐,閻解曠倒上酒,就跟母親慢慢的喝了起來。
石磊很是羨慕,自己偷偷的搬了一張椅子,放在唯一空著的一邊,自己給自己也倒了一杯,閻解曠沒有阻止,上了大學也就是大孩子了,有些事情沒必要都禁止,例如陪奶奶和爸爸媽媽喝一點的事兒。
四個人就聊了起來,說的最多的還是孩子的事兒,其次就是鄰居間的家長裏短,時不時調侃一下石磊,問他在大學有沒有相中的人,氣的石磊差點離席。
沒一會兒,其他的孩子也找了過來,看著這樣的場景也很羨慕,也想加入進去,可惜他們太小。
小胖眼珠子一轉,跟大胖嘀咕了幾句,一群孩子一窩蜂的跑了,不一會兒,那個一張在外露營的塑料布,就鋪在不遠處的蘋果樹下,孩子們弄了一大堆的零食都擺了上去,大胖拿來一些汽水,給弟弟妹妹們打開,他們也弄了個小聚會。
這一下,給楊瑞平和閻解曠夫妻倆逗得哈哈大笑,就這樣三個大人,一個大小夥子和一群孩子,在玻璃房中歡歌笑語,不時孩子們還給他們仨表演一個節目,石麗唱了一首歌以後,拉著奶奶的手就不鬆開,說什麽也讓奶奶出個節目。
楊瑞平想了想說道:“別搖了,再搖奶奶的胳膊就斷了,我給你們唱個小曲吧,這也是我的媽媽唱給我聽的。”
閻解曠和姬蓮一下就想起姥姥來,還沒等楊瑞平開口,眼淚就已經在眼睛裏打轉了。
“風兒輕月兒明,樹葉兒遮窗欞,蛐蛐兒叫錚錚,好似那琴弦聲。
弦兒那個輕,調兒動聽,搖籃輕擺動啊,娘的寶寶,閉上眼睛,睡了那個,睡在夢中.”
楊瑞平的聲音跟姥姥的如出一轍,閻解曠背過了臉,現在他已經是淚流滿麵了,想起了那個茅草屋下麵,月光照影下的慈祥的老人。
石磊也是泣不成聲,說道:“我真的很想我太姥姥。”
楊瑞平流著淚把歌兒唱完,然後說道:“老三啊,明天去看看我爸和我媽吧。”
閻解曠重重的點點頭,姬蓮靠在閻解曠的肩膀上淚流不止。
(本章完)
閻解放問閻解曠,說道:“老三,你那班還上不上?”
閻解曠抽了一口煙,說道:“現在他們也難著呢,說是資金不足,所以像我這樣編外的就不能給我發工資,我去也屬於義務幫忙,所以啊,沒事的時候去看看,就當看看老朋友。”
閻解成說道:“多虧我辦了停薪留職,現在紡織廠那邊也是一樣自負盈虧,這一下被南方的紡織業衝的連工資都開不出來。”
閻解放說道:“是啊,現在改革開放這麽多年,個體經營和外資企業對國營單位衝擊很大,企業又改革管理很嚴格,一下子好多人都受不了了。”
閻埠貴也歎息說道:“是啊,連今年的物價也有點走高了,雖然大多都不要票了,但是也貴了不少。”
閻解曠說道:“估計自謀出路要趁早,等越來越多的人都自謀出路的時候,掙錢就越來越難了。”
大家很是讚同閻解曠的觀點,大家聊著天喝著茶,其樂融融。
今年的徐德林買了很多的年貨,易中海還埋怨他說他是不是買太多了啊,這三人得吃到啥時候去啊。
徐德林說道:“易叔,我打算初三或者初四請老鄰居到咱家吃頓飯,平常我也沒啥錢,也沒請過他們,這一次咱們也張羅張羅。”
易中海一聽,明白了徐德林的打算,看著成熟了的徐德林不住的點頭,跟李翠蘭說道:“你發現沒,徐德林不再是那個逆來順受的性子了,感覺變得很有主見了。”
李翠蘭說道:“是啊,這一陣子做對外貿易的經曆,讓他有了自信,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對了,跟他說咱們過完十五就走沒?”
易中海搖搖頭,說道:“今天大年夜,明天再說吧。”
李翠蘭親自下廚,做了一大桌子的好菜,易中海看著滿桌的菜,驚訝的問道:“老伴啊,我怎麽不知道你還有這手藝啊?”
“以前是沒那麽多食材,自己想做,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現在好了,德林買了不少的菜,我也試著做做,在老三那兒也學了不少。”李翠蘭笑著說道。
徐德林給易中海兩口子和自己都滿上,說道:“易叔,易嬸,有我在,以後你們就等著享福吧,來,新年快樂!”
易中海和李翠蘭都很高興,兜兜轉轉,開始還以為徐德林拋棄了他們,他們不得已去找李翠蘭的侄子,但沒想到徐德林的離開隻是因為許大茂的擠兌,而對於他們夫妻二人,徐德林一直沒忘記承諾。
這一次的重逢,易中海和李翠蘭很確認,徐德林現在一門心思的想照顧他們到最後,所以現在的老兩口順心順意,沒什麽可再胡思亂想了的。
吃完飯,李翠蘭就去收拾碗筷了,易中海和徐德林喝著茶聊著天,徐德林笑著說道:“易叔,你知道我今天碰到誰了嗎?”
易中海喝著茶,說道:“誰啊?”
“許大茂,見到他的時候,正圍著我的車轉圈呢,我氣了他一下,直接就走了。”徐德林說道。
易中海皺了一下眉頭,說道:“你說許大茂,這個人就是一個徹底的小人,從設計你時,就能看出來他是一個損人不利己的人,就是報複心太強。”
徐德林說道:“是啊,你說他沒得到好處,還損失一筆錢,就為了讓我一貧如洗,他真是我看到報複心最強的人。”
“怎麽,你也想報複回去?”易中海問道。
徐德林一笑,說道:“不急,我跟他現在不是一個檔次的人了,我不是他,報複心沒那麽強,有機會再說。”
易中海欣慰的看著徐德林,說道:“不錯,成熟太多了,其實你應該慶幸離開秦京茹,要不然你現在更慘。”
“是啊,我那時候不知道怎麽想的,都離婚了還那麽在乎她,都是自找苦吃。”徐德林說道。
徐德林點上一根煙,接著問道:“對了,咱們什麽時候回廈門?”
易中海想了想說道:“過了十五吧,咱坐火車吧,別開車了。”
徐德林說道:“坐什麽火車啊,咱們坐飛機過去,走之前我得找個修房子的,我想在前院修個車庫,要不停車太不方便了。”
易中海笑著說道:“行,聽你的。”
這時候李翠蘭拿著一個盆進來了,說道:“怎麽?不包餃子了。”
徐德林趕緊掐了煙,說道:“那哪兒能呢,我去洗洗手。”
九二年的春節,南鑼鼓巷是熱鬧非凡,年味十足,這跟這邊有很多店鋪有關係,好多外地過這邊開店的都在這邊過年,大年初二南鑼鼓巷的道路兩旁擺滿了攤位,賣什麽的都有,兩邊的胡同裏,到處是孩子們歡笑的聲音。
閻解曠和孩子們在街上逛著,路邊好多賣小吃的,孩子們興高采烈的買著自己愛吃的食物,看到好玩的也促足觀望,沒一會兒,閻解曠看到了一個賣撒子麻花的,還是老熟人。
閻解曠走過去,說道:“麻花怎麽賣的啊?”
老太太頭都不抬,說道:“不賣就別打聽,你那聲音隔十裏地我都能聽出來是誰。”
閻解曠哈哈一笑,說道:“賈嬸,你也不差錢,跑著賣什麽麻花啊,誰給你進的貨啊?”
賈張氏抬起頭,盯著閻解曠沒說話,閻解曠一愣,一下子就反應過來,說道:“賈嬸,過年好啊!老三給您老拜年了。”
賈張氏這才笑著說道:“這才對呢,來拿幾根,這是賈梗幫我弄的,怕我閑著,又找他事,就主動給我弄來的。”
閻解曠說道:“賈嬸,您也悠著點,您都多大了,跑來跑去的,注意安全。”
“知道了,給,拿去給孩子吃,別跟我提錢啊,要不我跟你急。”賈張氏說道。
閻解曠不好意思的接了過來,說道:“得嘞,謝謝賈嬸了,您忙,我走了啊。”
閻解曠直接去追石磊那些孩子們去了,路邊看到熟悉的鄰居,也拜年打著招呼。
溜達一上午,閻解曠就帶著孩子們回去了,回到四合院西跨院,楊瑞平問道:“中午吃啥?餃子還是炒菜,要是餃子,我這就下去,要是炒菜你自己忙活去。”
閻解曠把裝麻花的袋子遞給楊瑞平,說道:“這是賈嬸給的麻花,我去弄幾個小菜,趁著沒人,我和姬蓮還有您好好喝兩杯,給孩子們弄的餃子就得了,他們也吃的差不多了。”
楊瑞平一下子樂了,說道:“這個好,我跟你一塊兒去。”
這一大家子,大早上就全出去了,閻埠貴是到老鄰居家拜年去了,估計中午回不來,其他人也一樣,都出去拜年去了。
家裏麵隻剩下閻解曠家孩子,楊瑞平下了一大鍋的餃子,又去給拿了六必居的臘八蒜,拿了醋和醬油,讓孩子們自己調蘸料。
閻解曠迅速的做了幾道小菜,就擺在後花園的玻璃房裏,現在這裏溫暖如春,一張方桌,三把凳子,一壺孔府家酒,閻解曠兩口子和楊瑞平對麵而坐,閻解曠倒上酒,就跟母親慢慢的喝了起來。
石磊很是羨慕,自己偷偷的搬了一張椅子,放在唯一空著的一邊,自己給自己也倒了一杯,閻解曠沒有阻止,上了大學也就是大孩子了,有些事情沒必要都禁止,例如陪奶奶和爸爸媽媽喝一點的事兒。
四個人就聊了起來,說的最多的還是孩子的事兒,其次就是鄰居間的家長裏短,時不時調侃一下石磊,問他在大學有沒有相中的人,氣的石磊差點離席。
沒一會兒,其他的孩子也找了過來,看著這樣的場景也很羨慕,也想加入進去,可惜他們太小。
小胖眼珠子一轉,跟大胖嘀咕了幾句,一群孩子一窩蜂的跑了,不一會兒,那個一張在外露營的塑料布,就鋪在不遠處的蘋果樹下,孩子們弄了一大堆的零食都擺了上去,大胖拿來一些汽水,給弟弟妹妹們打開,他們也弄了個小聚會。
這一下,給楊瑞平和閻解曠夫妻倆逗得哈哈大笑,就這樣三個大人,一個大小夥子和一群孩子,在玻璃房中歡歌笑語,不時孩子們還給他們仨表演一個節目,石麗唱了一首歌以後,拉著奶奶的手就不鬆開,說什麽也讓奶奶出個節目。
楊瑞平想了想說道:“別搖了,再搖奶奶的胳膊就斷了,我給你們唱個小曲吧,這也是我的媽媽唱給我聽的。”
閻解曠和姬蓮一下就想起姥姥來,還沒等楊瑞平開口,眼淚就已經在眼睛裏打轉了。
“風兒輕月兒明,樹葉兒遮窗欞,蛐蛐兒叫錚錚,好似那琴弦聲。
弦兒那個輕,調兒動聽,搖籃輕擺動啊,娘的寶寶,閉上眼睛,睡了那個,睡在夢中.”
楊瑞平的聲音跟姥姥的如出一轍,閻解曠背過了臉,現在他已經是淚流滿麵了,想起了那個茅草屋下麵,月光照影下的慈祥的老人。
石磊也是泣不成聲,說道:“我真的很想我太姥姥。”
楊瑞平流著淚把歌兒唱完,然後說道:“老三啊,明天去看看我爸和我媽吧。”
閻解曠重重的點點頭,姬蓮靠在閻解曠的肩膀上淚流不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