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本世子萬貫家財,養不起你?
神醫嫡女,在後宅殺瘋了 作者:玉陽山的杜芊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懂什麽!”武安侯被她問的啞口無言。
薑芷惜艱難起身,搖搖晃晃的又坐在墊子上,“我敬重阿爺,今日跪了一日,現在不會跪,是因為阿爺並沒有心疼我爹,他常年輾轉,身體不如你們,甚至比起阿爺好不了多少,前些日子,又受傷,他已經跪了一日,就為了等你的消氣?阿爺自私,隻看得見自己想要索取的,後麵的付出你視而不見。”
武安侯聽了,目光落到大朗的後背上。
四丫頭說得有道理,大郎還受了傷。
今日回來,怎麽把此事給忘記了……
“來人,把大老爺扶下去休息,好生伺候著。”武安侯轉身對著嬤嬤道。
嬤嬤叫來幾個小廝,上前攙扶,隻可惜跪的太久,大老爺根本沒辦法動彈。
薑芷惜起身,在爹爹身邊坐下,搓揉一炷香的時間,爹爹的臉色,終於好轉。
“爹,她年輕氣盛,說話沒個把門,您別放心上。”薑羨知低聲解釋。
“她說的對,是我忽視了你,你先下去休息!”武安侯一頓指揮,把崔氏也給送回去了。
見大房人都走幹淨了,武安侯走到所有人麵前,挨著花壇邊上坐下來。
“我平時虧待你們?”
所有人都不敢回話。
武安侯側目老向四丫頭,“你這麽做,難道不怕我死在裏頭?”
薑芷惜臉色淡然,“他們才不會對阿爺動刑,這就是為什麽,之前帶走了爹爹最後才是阿爺。”
“你倒是聰明,既然聰明,為何現在也不見你有半點消息?”武安侯麵對她徹底沒了怒氣。
“我去了,宗正司上下不幹涉,沒有法子。”薑芷惜起身,“阿爺,我也乏了,這裏是五十遍經書,孫女告辭!”薑芷惜行禮,不理會周圍人的眼光,在翠珠的攙扶下離開了。
她在,阿爺與二房之間恐怕沒那麽好說。
今天的這一切,一半是阿爺真的生氣了,一半是做給她看的,意思是一視同仁。
可阿爺忘記了,連爹爹有傷在身都沒有記在心上。
回到紫竹居,薑芷惜躺在羅漢席上,頭枕頭在阿娘的腿上,“娘……是我連累了你們。”
“傻丫頭,你說什麽傻話,你做的對。”崔氏說完,埋怨的看著老爺子。
“你看我作甚……”薑羨知今日跪了一天,早已經沒了性子,被娘子瞪了,心裏也委屈。
“要不是你沒出息,我女兒至於受罪,你看二房的,一個女眷都沒見著,二弟就有這本事。”崔氏越發不滿。
“娘,別說了,爹爹畢竟和阿爺連著血脈,左右是他為難了!”薑芷惜坐了一會,等翠珠給自己上了藥,覺得腿實在是疼。
“翠珠,去通知車夫,我今日不回王府了。”
她這樣子,回去也隻有翠珠伺候,還沒人疼,不如呆在娘親的屋子裏。
“是。”翠珠領了差事離開。
夜晚,四處悶熱,四周都種了竹子,蚊子更肆虐。
她在院子裏點艾葉,燃起了濃濃的煙霧。
別說蚊子,就是人也未必能待的住。
顧珩收到她不能回府的原由後,打馬來到侯府看望那一家子的傷勢。
進了侯府,見著紫竹居的方向濃煙滾滾,心裏頓時一緊,帶著暗衛飛奔到了目的地。
推開門,見到縱火的罪魁禍首,蒙著臉,點著一罐罐的陶罐,剩下的人忙著往屋子裏塞。
胸口的緊促迅速消失。
“在做什麽?”顧珩揮手,暗衛一哄而散。
“你怎麽來了?”薑芷惜起身,扇了扇眼前的煙霧,“咳……咳……”
“姑爺,小姐說蚊子太多了。熏一熏,一會就好了!”翠珠蒙麵,急忙端起方才燃起的陶罐,往裏屋鑽。
煙霧散去,顧珩坐在院子裏,“誰允許你跪的?”
掀開女子的襦裙,卷起褲腿,看著已經淤青的膝蓋,心疼不已,他都舍不得罰她。
“阿爺的命令,他剛回來,若是不讓讓他消氣,往後的路怎麽走?”薑芷惜急忙鬆開褲腿,遮蓋住那些淤青。
顧珩從石桌上取來細片,抹了膏藥,一邊擦藥一邊輕輕的吹著。
薑芷惜手撐著下巴,看著眼前這個修長的身子彎腰,溫柔的塗抹著。
他可是瑢王。
東臨正在造反的瑢王。
手裏握著重兵的男子,竟然為女人敷藥,還如此細致。
拋開他那些負麵的東西,眼下算得上是個好歸宿。
“顧珩,你有沒有想過,以後我們怎麽辦?”她倏地開口。
說完自己也被嚇了一跳。
下意識就這麽把自己交出去了。
“本世子萬貫家財,養不起你?”顧珩抬眸,目光微眯的看了女子一眼,似乎在嘲笑她的幼稚。
“王妃找過我兩次了,問我什麽時候和離?”她也生出了戲謔的心思,總是顧珩捉弄她,現在終於輪到自己耍耍性子了。
“再等等……定不會讓你受委屈,”顧珩溫柔的說著,低頭卷起了女子另外一條褲腿。
薑芷惜心裏歡喜,方才他差點說漏嘴了吧。
王妃……
她會成為王妃嗎?
比起世子妃,王妃更具有挑戰性。
或許,那時候比現在好,沒有賢王妃的挑釁,婉寧郡主的嘲諷,更沒有這麽多糟心的事。
“顧珩,我想去許願。”
“依你,什麽時候去?”顧珩停下手裏的火問道。
她突然生出去祈福的心思,難道是為了小世子?
“等阿爺不生氣了,我們一起去。”薑芷惜認真道。
“許什麽?”顧珩放下她的褲腿,整理好襦裙。
“秘密!”薑芷惜起身,一步一瘸的走到進屋子,她也想把家人帶去香山,給原主看看自己的父母,告訴原主,阿兄已經中了武狀元。
進了屋,把此事一說。
薑羨知和崔氏點頭同意。
自從來了京都,長子中榜,他們還從未完福,也該去了,拖得越久,對菩薩越是不敬。
顧珩去見了武安侯,再回紫竹居時已經是子時,屋裏還亮著暗暗的微光,掀開簾子,崔氏挑燈夜燭正手把手的教夫人如何刺繡。
他好奇的湊過去,眉心頓時蹙成一團。
任他才高八鬥,也找不出誇讚的話。
薑芷惜艱難起身,搖搖晃晃的又坐在墊子上,“我敬重阿爺,今日跪了一日,現在不會跪,是因為阿爺並沒有心疼我爹,他常年輾轉,身體不如你們,甚至比起阿爺好不了多少,前些日子,又受傷,他已經跪了一日,就為了等你的消氣?阿爺自私,隻看得見自己想要索取的,後麵的付出你視而不見。”
武安侯聽了,目光落到大朗的後背上。
四丫頭說得有道理,大郎還受了傷。
今日回來,怎麽把此事給忘記了……
“來人,把大老爺扶下去休息,好生伺候著。”武安侯轉身對著嬤嬤道。
嬤嬤叫來幾個小廝,上前攙扶,隻可惜跪的太久,大老爺根本沒辦法動彈。
薑芷惜起身,在爹爹身邊坐下,搓揉一炷香的時間,爹爹的臉色,終於好轉。
“爹,她年輕氣盛,說話沒個把門,您別放心上。”薑羨知低聲解釋。
“她說的對,是我忽視了你,你先下去休息!”武安侯一頓指揮,把崔氏也給送回去了。
見大房人都走幹淨了,武安侯走到所有人麵前,挨著花壇邊上坐下來。
“我平時虧待你們?”
所有人都不敢回話。
武安侯側目老向四丫頭,“你這麽做,難道不怕我死在裏頭?”
薑芷惜臉色淡然,“他們才不會對阿爺動刑,這就是為什麽,之前帶走了爹爹最後才是阿爺。”
“你倒是聰明,既然聰明,為何現在也不見你有半點消息?”武安侯麵對她徹底沒了怒氣。
“我去了,宗正司上下不幹涉,沒有法子。”薑芷惜起身,“阿爺,我也乏了,這裏是五十遍經書,孫女告辭!”薑芷惜行禮,不理會周圍人的眼光,在翠珠的攙扶下離開了。
她在,阿爺與二房之間恐怕沒那麽好說。
今天的這一切,一半是阿爺真的生氣了,一半是做給她看的,意思是一視同仁。
可阿爺忘記了,連爹爹有傷在身都沒有記在心上。
回到紫竹居,薑芷惜躺在羅漢席上,頭枕頭在阿娘的腿上,“娘……是我連累了你們。”
“傻丫頭,你說什麽傻話,你做的對。”崔氏說完,埋怨的看著老爺子。
“你看我作甚……”薑羨知今日跪了一天,早已經沒了性子,被娘子瞪了,心裏也委屈。
“要不是你沒出息,我女兒至於受罪,你看二房的,一個女眷都沒見著,二弟就有這本事。”崔氏越發不滿。
“娘,別說了,爹爹畢竟和阿爺連著血脈,左右是他為難了!”薑芷惜坐了一會,等翠珠給自己上了藥,覺得腿實在是疼。
“翠珠,去通知車夫,我今日不回王府了。”
她這樣子,回去也隻有翠珠伺候,還沒人疼,不如呆在娘親的屋子裏。
“是。”翠珠領了差事離開。
夜晚,四處悶熱,四周都種了竹子,蚊子更肆虐。
她在院子裏點艾葉,燃起了濃濃的煙霧。
別說蚊子,就是人也未必能待的住。
顧珩收到她不能回府的原由後,打馬來到侯府看望那一家子的傷勢。
進了侯府,見著紫竹居的方向濃煙滾滾,心裏頓時一緊,帶著暗衛飛奔到了目的地。
推開門,見到縱火的罪魁禍首,蒙著臉,點著一罐罐的陶罐,剩下的人忙著往屋子裏塞。
胸口的緊促迅速消失。
“在做什麽?”顧珩揮手,暗衛一哄而散。
“你怎麽來了?”薑芷惜起身,扇了扇眼前的煙霧,“咳……咳……”
“姑爺,小姐說蚊子太多了。熏一熏,一會就好了!”翠珠蒙麵,急忙端起方才燃起的陶罐,往裏屋鑽。
煙霧散去,顧珩坐在院子裏,“誰允許你跪的?”
掀開女子的襦裙,卷起褲腿,看著已經淤青的膝蓋,心疼不已,他都舍不得罰她。
“阿爺的命令,他剛回來,若是不讓讓他消氣,往後的路怎麽走?”薑芷惜急忙鬆開褲腿,遮蓋住那些淤青。
顧珩從石桌上取來細片,抹了膏藥,一邊擦藥一邊輕輕的吹著。
薑芷惜手撐著下巴,看著眼前這個修長的身子彎腰,溫柔的塗抹著。
他可是瑢王。
東臨正在造反的瑢王。
手裏握著重兵的男子,竟然為女人敷藥,還如此細致。
拋開他那些負麵的東西,眼下算得上是個好歸宿。
“顧珩,你有沒有想過,以後我們怎麽辦?”她倏地開口。
說完自己也被嚇了一跳。
下意識就這麽把自己交出去了。
“本世子萬貫家財,養不起你?”顧珩抬眸,目光微眯的看了女子一眼,似乎在嘲笑她的幼稚。
“王妃找過我兩次了,問我什麽時候和離?”她也生出了戲謔的心思,總是顧珩捉弄她,現在終於輪到自己耍耍性子了。
“再等等……定不會讓你受委屈,”顧珩溫柔的說著,低頭卷起了女子另外一條褲腿。
薑芷惜心裏歡喜,方才他差點說漏嘴了吧。
王妃……
她會成為王妃嗎?
比起世子妃,王妃更具有挑戰性。
或許,那時候比現在好,沒有賢王妃的挑釁,婉寧郡主的嘲諷,更沒有這麽多糟心的事。
“顧珩,我想去許願。”
“依你,什麽時候去?”顧珩停下手裏的火問道。
她突然生出去祈福的心思,難道是為了小世子?
“等阿爺不生氣了,我們一起去。”薑芷惜認真道。
“許什麽?”顧珩放下她的褲腿,整理好襦裙。
“秘密!”薑芷惜起身,一步一瘸的走到進屋子,她也想把家人帶去香山,給原主看看自己的父母,告訴原主,阿兄已經中了武狀元。
進了屋,把此事一說。
薑羨知和崔氏點頭同意。
自從來了京都,長子中榜,他們還從未完福,也該去了,拖得越久,對菩薩越是不敬。
顧珩去見了武安侯,再回紫竹居時已經是子時,屋裏還亮著暗暗的微光,掀開簾子,崔氏挑燈夜燭正手把手的教夫人如何刺繡。
他好奇的湊過去,眉心頓時蹙成一團。
任他才高八鬥,也找不出誇讚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