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婉寧任性的代價
神醫嫡女,在後宅殺瘋了 作者:玉陽山的杜芊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薑芷惜和長樂對視一眼,長樂急忙跟了王妃去了。
薑芷惜進了屋子,坐在婉寧郡主對麵,看著那張通紅的臉,上麵的淚花,嘩啦啦的流著。
“打得好。”她輕聲道,從懷裏掏出藥粉,倒在茶杯裏,兌了點水。
“要你管!”婉寧氣惱道。
從小到大,娘親可從未打過她。
“我要是生了一個女兒,敢如此跟我說話,我不會動手。”薑芷惜把手裏的藥汁遞給婉寧,“塗上,不然會腫的。”
見婉寧不接,直接給了她身邊的婢女。
婢女跪下來,在小姐的臉上,輕輕的搓揉。
薑芷惜吃了一口茶,見膏藥抹好了,低聲道,“我會將她趕出府邸,嚐嚐在大街上流浪的日子,沒有銀錢,食不果腹!肚子餓了,隻能喝點河裏的水,下雨了,躲在屋簷下,和那些乞丐住在一起.......”
“你與她一樣,都是狠心的人!”婉寧郡主側過頭,心裏堵著一口氣。
薑芷惜沒說話,靜靜的坐著,等著王爺過來。
這邊,長樂拉著王妃,往父王的書房走去。
王妃喜歡父王,隻要父王與她說上兩句話,此事就過去了。
王妃倔強又堅強,這些年,她可從未見過王妃掉過眼淚。
今日是真的被婉寧傷到了。
其實,見到此情此景,她應該高興,畢竟這些年,她和王妃之間也沒什麽好,尤其是上次還利用自己。
可他們畢竟是自己的家人,打斷了腿,還連著筋。
他們不和,她也跟著受累。
進了書房,見了父王,把事情一說。
王妃在一旁哭的比婉寧郡主還要心碎。
賢王手裏一堆的事,京都變天皇後已經在京都召見百官,還不是一起召見的。
而是單獨召見。
隻是偶爾有幾個回來之後,不是突然暴斃,就是臥床不起。
“小孩子都教不好。”賢王把手裏刻著名字的竹牌一丟,不耐煩道。
長樂抿了抿嘴,使勁的給父王使眼色,可爹爹就是裝作沒看見,低頭整理名單。
王妃聽了,心裏頓時五味雜陳,失望的閉上眼,等著眼角的淚水流幹。
“父王,妹妹都不是您寵出來的嗎?”長樂見父王不看她,掰正道。
父王,這都是什麽時候了,您還站在一邊說風涼話。
“誰帶不是帶,大家都寵,人家的女兒乖巧嫻熟,誒,我習慣了,你們先出去,我還有事要忙。”賢王把朝臣的名字一一排開,開始羅列出被針對的朝臣。
都是平時中立之輩,有點殺雞儆猴的味道。
重要位置上的人,倒沒敢動手。
動手的都是沒有背景的。
“父王!”長樂急的想跺腳,這個時候了,爹爹怎麽還在忙那些事。
賢王抬手,示意她別說話,“皇後已經開始動手了,現在不是內鬥的時候,等事情過去了,再來說,婉寧郡主不聽話,現在再教已經晚了,就像當年的你一樣,尋個好人家,嫁了吧,碰了壁,她自然就懂了。”
王妃一言不發的起身,走到門邊,想說什麽,最後依舊沒有說出口。
回到屋子,喚來婆子,“京都可有合適的人家,上門提親,把她嫁出去。”
她一刻也不想待在王府。
既然要做,索性就做的徹底。
婉寧的話,她確實心疼,接下來的路,她想自己走走。
反正都已經孤單走了這麽多年。
不差現在。
“上門提親?”嬤嬤惶恐的哆嗦,王府的人給自己的郡主上門提親,這說出去,往後郡主怎麽做人。
“嗯,明日羅列一份京都青年才子名單,我親自來挑。我乏了,你們都出去。”王妃往臥榻上一躺,就連朱釵都沒有取下,直接睡著了。
嬤嬤見勢頭不對,緩緩的退了出去。
翌日,薑芷惜前去請安。
屋子裏堆滿了畫像和寫著生辰八字的帖子,甚至有了幾個嬤嬤在外頭候著。
“見過王妃。”她行禮後尋了個位子坐下。
這三個月每次行禮,王妃都沒有給過她好臉色,今日倒是例外,王妃竟然抬頭看了她一眼,還賜了茶。
“這個人怎麽樣?”王妃拿起帖子,看了看上麵的生辰,指著那人的畫像對著嬤嬤道。
“自然是好的,禦史大人的小兒子,往後也不差的。”嬤嬤道。
“禦史?”王妃揉了揉太陽穴,入朝為官的她一個也不要,“把這些都扔出去,凡是在朝為官的都不要,把那些名門世族的拿進來。”
“這?.....王妃,咱可是在給郡主選夫婿,那些世族家的,雖然百世清流,但是從不與皇族結親,恐怕?”嬤嬤低聲解釋。
王妃今日是怎麽了,為何如此著急給婉寧郡主尋一門親事。
“你來做主?”王妃見嬤嬤沒動靜,反問道。
“老奴不敢。”嬤嬤對外招手,把外頭的帖子,和站著的媒人都叫了進來。
“見過王妃,見過世子妃。”那些媒人進了屋子,對著主子行禮道。
這可是天大好事,倘若促成皇室和世族結親,那傳出去,自己的名聲可就響了。
“嬤嬤可都與你們說清楚了?”王妃垂問,疲乏的靠在太師椅上。
“都說清楚了,小的們都是按照娘娘的要求,連夜挑選的,王妃請過目。”
王妃把底下的帖子一一過目。
“怎麽不見琅琊王氏?”王妃失望的問道。
底下的嬤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那個身形偏胖的人上前低聲道,“王妃,琅琊王氏與謝氏曾連襟,後來謝氏滿門被屠,連帶著嫁過去的女子也被連累了,從此以後,琅琊王氏,便立了規矩,不再與皇室有任何來往。”
“倒是有骨氣。”王妃瞧了瞧,最後把目光落在恒家。“這位公子,年長婉寧兩歲,性格怎麽樣?”
“恒家三公子,性子溫和儒雅,禮賢下士,最近也準備要議親,想找一門門當戶對的親事。”媒人笑道。
“好,嬤嬤,備好大禮,我親自上門。”
底下的媒人聽了,驚喜的連忙退出去,“小的這就去傳話,讓恒家好好準備。”
薑芷惜進了屋子,坐在婉寧郡主對麵,看著那張通紅的臉,上麵的淚花,嘩啦啦的流著。
“打得好。”她輕聲道,從懷裏掏出藥粉,倒在茶杯裏,兌了點水。
“要你管!”婉寧氣惱道。
從小到大,娘親可從未打過她。
“我要是生了一個女兒,敢如此跟我說話,我不會動手。”薑芷惜把手裏的藥汁遞給婉寧,“塗上,不然會腫的。”
見婉寧不接,直接給了她身邊的婢女。
婢女跪下來,在小姐的臉上,輕輕的搓揉。
薑芷惜吃了一口茶,見膏藥抹好了,低聲道,“我會將她趕出府邸,嚐嚐在大街上流浪的日子,沒有銀錢,食不果腹!肚子餓了,隻能喝點河裏的水,下雨了,躲在屋簷下,和那些乞丐住在一起.......”
“你與她一樣,都是狠心的人!”婉寧郡主側過頭,心裏堵著一口氣。
薑芷惜沒說話,靜靜的坐著,等著王爺過來。
這邊,長樂拉著王妃,往父王的書房走去。
王妃喜歡父王,隻要父王與她說上兩句話,此事就過去了。
王妃倔強又堅強,這些年,她可從未見過王妃掉過眼淚。
今日是真的被婉寧傷到了。
其實,見到此情此景,她應該高興,畢竟這些年,她和王妃之間也沒什麽好,尤其是上次還利用自己。
可他們畢竟是自己的家人,打斷了腿,還連著筋。
他們不和,她也跟著受累。
進了書房,見了父王,把事情一說。
王妃在一旁哭的比婉寧郡主還要心碎。
賢王手裏一堆的事,京都變天皇後已經在京都召見百官,還不是一起召見的。
而是單獨召見。
隻是偶爾有幾個回來之後,不是突然暴斃,就是臥床不起。
“小孩子都教不好。”賢王把手裏刻著名字的竹牌一丟,不耐煩道。
長樂抿了抿嘴,使勁的給父王使眼色,可爹爹就是裝作沒看見,低頭整理名單。
王妃聽了,心裏頓時五味雜陳,失望的閉上眼,等著眼角的淚水流幹。
“父王,妹妹都不是您寵出來的嗎?”長樂見父王不看她,掰正道。
父王,這都是什麽時候了,您還站在一邊說風涼話。
“誰帶不是帶,大家都寵,人家的女兒乖巧嫻熟,誒,我習慣了,你們先出去,我還有事要忙。”賢王把朝臣的名字一一排開,開始羅列出被針對的朝臣。
都是平時中立之輩,有點殺雞儆猴的味道。
重要位置上的人,倒沒敢動手。
動手的都是沒有背景的。
“父王!”長樂急的想跺腳,這個時候了,爹爹怎麽還在忙那些事。
賢王抬手,示意她別說話,“皇後已經開始動手了,現在不是內鬥的時候,等事情過去了,再來說,婉寧郡主不聽話,現在再教已經晚了,就像當年的你一樣,尋個好人家,嫁了吧,碰了壁,她自然就懂了。”
王妃一言不發的起身,走到門邊,想說什麽,最後依舊沒有說出口。
回到屋子,喚來婆子,“京都可有合適的人家,上門提親,把她嫁出去。”
她一刻也不想待在王府。
既然要做,索性就做的徹底。
婉寧的話,她確實心疼,接下來的路,她想自己走走。
反正都已經孤單走了這麽多年。
不差現在。
“上門提親?”嬤嬤惶恐的哆嗦,王府的人給自己的郡主上門提親,這說出去,往後郡主怎麽做人。
“嗯,明日羅列一份京都青年才子名單,我親自來挑。我乏了,你們都出去。”王妃往臥榻上一躺,就連朱釵都沒有取下,直接睡著了。
嬤嬤見勢頭不對,緩緩的退了出去。
翌日,薑芷惜前去請安。
屋子裏堆滿了畫像和寫著生辰八字的帖子,甚至有了幾個嬤嬤在外頭候著。
“見過王妃。”她行禮後尋了個位子坐下。
這三個月每次行禮,王妃都沒有給過她好臉色,今日倒是例外,王妃竟然抬頭看了她一眼,還賜了茶。
“這個人怎麽樣?”王妃拿起帖子,看了看上麵的生辰,指著那人的畫像對著嬤嬤道。
“自然是好的,禦史大人的小兒子,往後也不差的。”嬤嬤道。
“禦史?”王妃揉了揉太陽穴,入朝為官的她一個也不要,“把這些都扔出去,凡是在朝為官的都不要,把那些名門世族的拿進來。”
“這?.....王妃,咱可是在給郡主選夫婿,那些世族家的,雖然百世清流,但是從不與皇族結親,恐怕?”嬤嬤低聲解釋。
王妃今日是怎麽了,為何如此著急給婉寧郡主尋一門親事。
“你來做主?”王妃見嬤嬤沒動靜,反問道。
“老奴不敢。”嬤嬤對外招手,把外頭的帖子,和站著的媒人都叫了進來。
“見過王妃,見過世子妃。”那些媒人進了屋子,對著主子行禮道。
這可是天大好事,倘若促成皇室和世族結親,那傳出去,自己的名聲可就響了。
“嬤嬤可都與你們說清楚了?”王妃垂問,疲乏的靠在太師椅上。
“都說清楚了,小的們都是按照娘娘的要求,連夜挑選的,王妃請過目。”
王妃把底下的帖子一一過目。
“怎麽不見琅琊王氏?”王妃失望的問道。
底下的嬤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還是那個身形偏胖的人上前低聲道,“王妃,琅琊王氏與謝氏曾連襟,後來謝氏滿門被屠,連帶著嫁過去的女子也被連累了,從此以後,琅琊王氏,便立了規矩,不再與皇室有任何來往。”
“倒是有骨氣。”王妃瞧了瞧,最後把目光落在恒家。“這位公子,年長婉寧兩歲,性格怎麽樣?”
“恒家三公子,性子溫和儒雅,禮賢下士,最近也準備要議親,想找一門門當戶對的親事。”媒人笑道。
“好,嬤嬤,備好大禮,我親自上門。”
底下的媒人聽了,驚喜的連忙退出去,“小的這就去傳話,讓恒家好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