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十六年五月十三日這天。
內閣奉旨發上諭。
準提督南贛軍務右副都禦史王守仁之請,令以南京兵部左侍郎官回鄉侍疾。
王守仁即王陽明,因其父染病,故王陽明在今年四月底上疏請求去職還鄉,照顧病重的父親。
如今,朱厚熜收到其本後,自然立即允準,而沒有,讓王陽明像曆史上一樣,因為請求還鄉的奏疏一直不被批準,使得他父親的病因為一直見不到兒子而加重。
朱厚熜希望王陽明的提前還鄉,能讓其父王華多活一段時間,這樣王陽明就不用過早丁憂。
接著,內閣又奉旨發上諭。
禮部右侍郎兼通政使何孟春因自陳罪責,故令致仕,原興王府長史袁宗皋升禮部左侍郎掌通政司事。
藩邸紀善所紀善易輝升右通政。
審理副蔡亨升通政司右通議。
良醫正周文采升太醫院院使。
引禮舍人歐陽翀升司儀署署丞。
典膳正孫綱升上林苑監嘉蔬署典署,仍加俸二級。
工正王浤升營繕所所正。
這道上諭,算是朱厚熜把從龍諸臣中的藩邸文臣與醫正廚子等都給予了聖恩,而藩邸文臣則都安排到了通政司。
朱厚熜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如他在這之前與袁宗皋所言的那樣,他要利用這些藩宅邸文臣與外朝幹係不深的機會,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宣傳口。
而外朝諸臣,目前還不知道朱厚熜是打算利用通政司來個舊瓶裝新酒的改革。
外朝諸臣隻當朱厚熜是有分寸,沒有打算讓從龍之臣去肥水衙門和實權衙門做官,而與他們這些外朝諸臣產生直接衝突,使得朝中怨氣沸騰。
所以,外朝諸臣皆隻因此稱頌天子體察人心、聖明聰哲,有孝廟遺風,知道約束自己示恩近臣的欲望。
坊間士民也在這些外朝諸臣的影響下,且加上他們也怕皇帝過度寵信示恩近臣,便都跟著大為高興,讚頌天子有節製,果然是謹慎勤能之主,而都覺得將來的日子隻會越來越好。
“陛下到底是仁善良主啊!大明有幸,蒼生有幸!”
楊廷和在得知此事後,都不由得讚歎起來,因為這讓他想起了那個厚恩於近侍的正德,現在朱厚熜能夠對從龍近臣有節製施恩,對他而言,是真的難得。
為此。
楊廷和覺得天子如此仁厚有節製,如此願意做使中外安定的良主,就更應該加緊議定大禮,更應該讓這樣的天子去認孝宗為皇考,為天下犧牲,更應該為天下多付出代價。
在楊廷和看來,犧牲君王一人而利天下,同時又成全君王欲成堯舜之誌,更能夠讓君臣相處融洽,不至於內鬥加劇。
這難道不是好事?
所以,何必改製,損天下富戶之利,而補國用之不足呢?
但一想到現在內閣首輔梁儲那在議大禮上畏畏縮縮的樣子,楊廷和就因而心裏更加煩悶。
“筆墨伺候!”
於是,楊廷和決定上疏,恭賀朱厚熜得溥聖恩而盡人情,並稱讚朱厚熜示恩有節,堪稱明主,同時借此勸諫朱厚熜早定大禮,早安社稷。
朱厚熜收到楊廷和的上疏後,隻是微微一笑。
他不得不承認,楊廷和果然是個名義上追求革新實際上循舊的保守派,對清理莊田的順利不賀不說,反而對自己隻把藩邸舊人安排在目前看上去很清水的通政司一事大加稱頌,明顯是真的更希望自己這個皇帝更會節製自己,會調和矛盾,會妥協就行,而不是期望自己可以大刀闊斧地改變一些什麽。
“太傅的初本,朕親自批。”
“就不假於他人了。”
朱厚熜說後就讓司禮監太監秦文將楊廷和的這道本給了他,然後就在楊廷和的初本上禦批道:
“朕嘉納之,元老忠愛,盼卿之疾速愈,早日輔佐朕而安萬民。”
既然,天下人現在把楊廷和看的很重,朱厚熜決定就和曆史上的嘉靖好好學學,先在初期對楊廷和禮待一番,讓天下人知道,不是他朱厚熜對不起楊廷和,將來也好做文章說其實是楊廷和對不起他。
所以,朱厚熜在形式上,自然做出一副很重視楊廷和意見的樣子,也就決定親自禦批,同時在禦批強調楊廷和有病,還沒有痊愈。
雖然朕很希望楊廷和快點好,但楊廷和的病的確還沒好。
當然。
朱厚熜的打算是,將來楊廷和的病是好了,還是沒好,不會再由楊廷和說了算,得他說了算。
神醫聖手說了都不能算。
他說楊廷和還有病,那就必須還有病。
他說楊廷和沒有病,楊廷和才能沒有病。
不過,在朱厚熜看來,楊廷和的確有病,他的病不是他一個人特有的病,而是整個天下士大夫大多數都有的通病。
這個病如果不治,整個民族都要出大問題!
朱厚熜的禦批諭旨都是經過六科謄錄抄送的,所以很容易被外朝諸官知道。
如此一來。
外朝諸官沒多久就知道了當今天子還很看重楊廷和,乃至親自批答楊廷和的奏本,甚至在期盼楊廷和早日回內閣。
雖然皇帝沒有明確下旨讓趕緊廷議大禮,但這份對待楊廷和的態度,已經讓外朝諸官非常興奮。
“陛下乃聖君,親近賢臣良輔,所以是真的倚重太傅啊,隻是太傅何時才能病愈啊!”
“但願佛祖保佑,太傅能早日痊愈,而輔佐陛下早現弘治之世啊!”
同樣。
外朝諸官也不得不更相信楊廷和的確是病了,相信不是朱厚熜不用楊廷和,是楊廷和要養病,不能輔佐皇帝。
為此,許多外朝官員開始頻繁來看望楊廷和,使得楊宅門庭若市。
甚至還有許多外朝官員主動為楊廷和去寺廟求佛,乃至擺道場請神。
連一些勳貴外戚乃至內臣,都參與到了祈求楊廷和早日病愈的求神求佛活動中,乃至也主動幫楊廷和尋醫覓藥。
朱厚熜通過廠衛也知道了這些事。
但他沒有聲張。
他知道,楊廷和現在在權貴官僚中很得人心。
因為他之前的裁軍改革讓很多權貴官僚都賺了不少好處,包括五軍都督府的那些勳貴與武將,也通過裁撤停征一些皇家產業,讓許多權貴官僚乃至大富商都受益不少。
再加上,現在清理莊田,讓許多權貴官僚都有怨言,但又不好明著表達不滿。
而如今,既然朱厚熜這個皇帝都對楊廷和予以尊崇,希望楊廷和趕緊病好,一些政治嗅覺不靈敏的權貴官僚甚至內臣,自然也就敢以為楊廷和祈福的方式,表達對內閣和一些提出清田的官員的不滿。
不過,朱厚熜暗中把這些人都記了下來,等著將來再算這些人的賬。
且說。
楊廷和在收到朱厚熜的禦批後,聞知朱厚熜對他的奏疏一律親自批紅,不假司禮監太監之手,自然是感動不已,手指微顫地看著禦批,然後望向北邊,熱淚盈眶道:
“陛下真仁德夙成,愛臣至真至誠,臣唯有將來盡心輔陛下成堯舜之君,方可報一二!”
“爹,陛下這字也頗有水準了,看來,陛下練字很勤。”
楊慎跟著說了一句。
楊廷和點頭道:“是啊,如此勤事禮臣的陛下,議定大禮,使陛下認孝宗為皇考是必然能成的,隻待梁順德他們清田結束,我就以病愈為由,還朝輔君,親自定大禮!”
“到時候,他梁儲如果戀棧不去,就找言官拿他以前的罪證參他,反正現在恨他的北方官員和滿朝權貴可不少!”
楊慎跟著就發狠說道。
內閣奉旨發上諭。
準提督南贛軍務右副都禦史王守仁之請,令以南京兵部左侍郎官回鄉侍疾。
王守仁即王陽明,因其父染病,故王陽明在今年四月底上疏請求去職還鄉,照顧病重的父親。
如今,朱厚熜收到其本後,自然立即允準,而沒有,讓王陽明像曆史上一樣,因為請求還鄉的奏疏一直不被批準,使得他父親的病因為一直見不到兒子而加重。
朱厚熜希望王陽明的提前還鄉,能讓其父王華多活一段時間,這樣王陽明就不用過早丁憂。
接著,內閣又奉旨發上諭。
禮部右侍郎兼通政使何孟春因自陳罪責,故令致仕,原興王府長史袁宗皋升禮部左侍郎掌通政司事。
藩邸紀善所紀善易輝升右通政。
審理副蔡亨升通政司右通議。
良醫正周文采升太醫院院使。
引禮舍人歐陽翀升司儀署署丞。
典膳正孫綱升上林苑監嘉蔬署典署,仍加俸二級。
工正王浤升營繕所所正。
這道上諭,算是朱厚熜把從龍諸臣中的藩邸文臣與醫正廚子等都給予了聖恩,而藩邸文臣則都安排到了通政司。
朱厚熜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如他在這之前與袁宗皋所言的那樣,他要利用這些藩宅邸文臣與外朝幹係不深的機會,創建一個屬於自己的宣傳口。
而外朝諸臣,目前還不知道朱厚熜是打算利用通政司來個舊瓶裝新酒的改革。
外朝諸臣隻當朱厚熜是有分寸,沒有打算讓從龍之臣去肥水衙門和實權衙門做官,而與他們這些外朝諸臣產生直接衝突,使得朝中怨氣沸騰。
所以,外朝諸臣皆隻因此稱頌天子體察人心、聖明聰哲,有孝廟遺風,知道約束自己示恩近臣的欲望。
坊間士民也在這些外朝諸臣的影響下,且加上他們也怕皇帝過度寵信示恩近臣,便都跟著大為高興,讚頌天子有節製,果然是謹慎勤能之主,而都覺得將來的日子隻會越來越好。
“陛下到底是仁善良主啊!大明有幸,蒼生有幸!”
楊廷和在得知此事後,都不由得讚歎起來,因為這讓他想起了那個厚恩於近侍的正德,現在朱厚熜能夠對從龍近臣有節製施恩,對他而言,是真的難得。
為此。
楊廷和覺得天子如此仁厚有節製,如此願意做使中外安定的良主,就更應該加緊議定大禮,更應該讓這樣的天子去認孝宗為皇考,為天下犧牲,更應該為天下多付出代價。
在楊廷和看來,犧牲君王一人而利天下,同時又成全君王欲成堯舜之誌,更能夠讓君臣相處融洽,不至於內鬥加劇。
這難道不是好事?
所以,何必改製,損天下富戶之利,而補國用之不足呢?
但一想到現在內閣首輔梁儲那在議大禮上畏畏縮縮的樣子,楊廷和就因而心裏更加煩悶。
“筆墨伺候!”
於是,楊廷和決定上疏,恭賀朱厚熜得溥聖恩而盡人情,並稱讚朱厚熜示恩有節,堪稱明主,同時借此勸諫朱厚熜早定大禮,早安社稷。
朱厚熜收到楊廷和的上疏後,隻是微微一笑。
他不得不承認,楊廷和果然是個名義上追求革新實際上循舊的保守派,對清理莊田的順利不賀不說,反而對自己隻把藩邸舊人安排在目前看上去很清水的通政司一事大加稱頌,明顯是真的更希望自己這個皇帝更會節製自己,會調和矛盾,會妥協就行,而不是期望自己可以大刀闊斧地改變一些什麽。
“太傅的初本,朕親自批。”
“就不假於他人了。”
朱厚熜說後就讓司禮監太監秦文將楊廷和的這道本給了他,然後就在楊廷和的初本上禦批道:
“朕嘉納之,元老忠愛,盼卿之疾速愈,早日輔佐朕而安萬民。”
既然,天下人現在把楊廷和看的很重,朱厚熜決定就和曆史上的嘉靖好好學學,先在初期對楊廷和禮待一番,讓天下人知道,不是他朱厚熜對不起楊廷和,將來也好做文章說其實是楊廷和對不起他。
所以,朱厚熜在形式上,自然做出一副很重視楊廷和意見的樣子,也就決定親自禦批,同時在禦批強調楊廷和有病,還沒有痊愈。
雖然朕很希望楊廷和快點好,但楊廷和的病的確還沒好。
當然。
朱厚熜的打算是,將來楊廷和的病是好了,還是沒好,不會再由楊廷和說了算,得他說了算。
神醫聖手說了都不能算。
他說楊廷和還有病,那就必須還有病。
他說楊廷和沒有病,楊廷和才能沒有病。
不過,在朱厚熜看來,楊廷和的確有病,他的病不是他一個人特有的病,而是整個天下士大夫大多數都有的通病。
這個病如果不治,整個民族都要出大問題!
朱厚熜的禦批諭旨都是經過六科謄錄抄送的,所以很容易被外朝諸官知道。
如此一來。
外朝諸官沒多久就知道了當今天子還很看重楊廷和,乃至親自批答楊廷和的奏本,甚至在期盼楊廷和早日回內閣。
雖然皇帝沒有明確下旨讓趕緊廷議大禮,但這份對待楊廷和的態度,已經讓外朝諸官非常興奮。
“陛下乃聖君,親近賢臣良輔,所以是真的倚重太傅啊,隻是太傅何時才能病愈啊!”
“但願佛祖保佑,太傅能早日痊愈,而輔佐陛下早現弘治之世啊!”
同樣。
外朝諸官也不得不更相信楊廷和的確是病了,相信不是朱厚熜不用楊廷和,是楊廷和要養病,不能輔佐皇帝。
為此,許多外朝官員開始頻繁來看望楊廷和,使得楊宅門庭若市。
甚至還有許多外朝官員主動為楊廷和去寺廟求佛,乃至擺道場請神。
連一些勳貴外戚乃至內臣,都參與到了祈求楊廷和早日病愈的求神求佛活動中,乃至也主動幫楊廷和尋醫覓藥。
朱厚熜通過廠衛也知道了這些事。
但他沒有聲張。
他知道,楊廷和現在在權貴官僚中很得人心。
因為他之前的裁軍改革讓很多權貴官僚都賺了不少好處,包括五軍都督府的那些勳貴與武將,也通過裁撤停征一些皇家產業,讓許多權貴官僚乃至大富商都受益不少。
再加上,現在清理莊田,讓許多權貴官僚都有怨言,但又不好明著表達不滿。
而如今,既然朱厚熜這個皇帝都對楊廷和予以尊崇,希望楊廷和趕緊病好,一些政治嗅覺不靈敏的權貴官僚甚至內臣,自然也就敢以為楊廷和祈福的方式,表達對內閣和一些提出清田的官員的不滿。
不過,朱厚熜暗中把這些人都記了下來,等著將來再算這些人的賬。
且說。
楊廷和在收到朱厚熜的禦批後,聞知朱厚熜對他的奏疏一律親自批紅,不假司禮監太監之手,自然是感動不已,手指微顫地看著禦批,然後望向北邊,熱淚盈眶道:
“陛下真仁德夙成,愛臣至真至誠,臣唯有將來盡心輔陛下成堯舜之君,方可報一二!”
“爹,陛下這字也頗有水準了,看來,陛下練字很勤。”
楊慎跟著說了一句。
楊廷和點頭道:“是啊,如此勤事禮臣的陛下,議定大禮,使陛下認孝宗為皇考是必然能成的,隻待梁順德他們清田結束,我就以病愈為由,還朝輔君,親自定大禮!”
“到時候,他梁儲如果戀棧不去,就找言官拿他以前的罪證參他,反正現在恨他的北方官員和滿朝權貴可不少!”
楊慎跟著就發狠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