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澄也覺著不對勁,便看向自己同鄉朱希周問:“也就是說,朝廷派人去江南買棉布了,然後我們鄉人還真的賣了,為此還打起來了?”
朱希周頷首。
“大宗伯,貴府家人真夠跋扈的!”
頓時。
毛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我會讓家裏賠錢!”
嘭!
“現在提這些做什麽,難道不該氣鄉黨短見嗎?”
顧鼎臣這裏氣得拍桌而起。
毛澄這時則在想了一下後說道:“想必朝廷也去湖廣買糧了。”
“沒錯!”
湖廣籍官員翰林侍講學士王俊民因為聽見了毛澄的話,而走過來說了一句。
毛澄問道:“怎麽講?”
“據鄙人家人來信說,席遂寧去了湖廣,要買五百萬石糧,比徽商昔年所買漕糧還多一百萬石!”
王俊民回道。
朱希周沉聲問道:“所以,你們湖廣賣了?”
王俊民點頭。
“你們怎麽能賣呢?!”
顧鼎臣忍不住厲聲問道。
王俊民道:“這次朝廷是給錢買糧,不是加稅征糧,而且給的價不低,比你們昔日所派徽商給的價高多了,而且五百萬石啊,鄉人們擋不住這誘惑,皆倡導拿出口糧表忠心!”
“為此,鄙人親友組織起來的糧隊,還差點被鄰鄉大戶所勾結的土匪暗害,犬子更是因此受傷!”
王俊民說著就一臉憤恨不已。
眾人不由得安慰起王俊民來。
好一會兒後。
朱希周仍不由得非常失落地說:“這怎麽成得了事,皆見小利而忘大義。”
“這不是小利,隻能說,當今聖上是真的聰慧絕頂。”
毛澄說了一句,就歎道:“這是陽謀啊,我們就算提前知道,也沒法子應對。”
朱希周頷首。
而接下來。
當經筵開始後,這些大臣都沒提當懲辦錦衣衛的事。
朱厚熜也從他們的神色中看出,他們很多人現在心情都不怎麽好。
朱厚熜自己倒是有話要說。
他直接站起身來,把三法司會審圓音和尚後所上呈的題本直接拍在了案上,麵色很難看。
眾朝臣皆知道天子為何而生氣,也就都跪了下來。
“陛下息怒!”
雖然眾朝臣隻是客套一下,但朱厚熜還是因此冷聲問道:“你們讓朕怎麽息怒?”
“這幕後的人準備的一手好伎倆,要把髒水往朕的錦衣衛身上潑,還牽涉到司禮監!”
“你們說,他們這是什麽意思?”
“他們幹嘛不直接說是朕自己在造自己的反,朕自己在想從新派鎮守太監到江南去,朕自己又在想派錦衣衛去搜刮民財?”
朱厚熜說著就伸手指向梁儲:“元輔,你說!他們這是什麽意思?”
梁儲這時說道:“回陛下,這他們倒是不敢有這個膽子,自古都說君主是孤家寡人,君主多疑,他們應該是想陛下懷疑錦衣衛,然後還讓掌控糧食布匹的南方士族出身的官員們,繼續挑戰陛下權威,這樣他們就好漁翁得利。”
“他們已經敢啦!”
朱厚熜語氣嚴厲。
“你還說他們不敢。”
接著。
朱厚熜又說了一句,並看向毛澄、朱希周等:
“還有你們,如元輔所言,他們就是要你們中計,讓你們做不忠的事,你們竟然明知那是個坑,明知他們沒有錦衣衛監守自盜的實證,還是主動跳了進去,一個個上本瘋狂攻訐錦衣衛!”
“朕就問你們,錦衣衛是朕選的,錦衣衛要是不忠不德,是不是說明朕本身有問題?”
“質疑錦衣衛,就是在質疑朕,就是在欺天!”
“你們都是沒腦子嗎,還是故意要欺君?”
朱厚熜這麽問後,毛澄忙先道:
“臣不敢!臣等隻是一時糊塗,誤以為真是錦衣衛所為,且臣等隻是在奏本中說如果是錦衣衛所為應該嚴懲,也隻是說希望陛下派別的欽差嚴查錦衣衛。”
“但陛下說的對,讓臣等現在明白過來,知道自己的確差點中了幕後之人的奸計!幸而陛下英明,才讓臣等避免被他人利用。”
“臣亦不敢!”
朱希周等也跟著回了起來。
朱厚熜接著又道:“你們的心思,朕知道,無非想讓朕寬恕伏闕諸臣。”
“可你們讓朕怎麽寬恕?”
“虜寇大兵壓境,他們卻挾虜逼朕做不公不德之事。”
“朕恨不得給定他們個叛國通敵的罪!”
朱厚熜這時說道。
朱希周這時忙叩首哭道:“陛下明鑒,他們不敢叛國通敵,他們隻是懼寇而有如此昏聵之舉啊!”
“朕且信你的,再給他們一次機會。”
“朕現在也幹脆下達對他們處置,省得你們天天惦念這這事,乃至糊塗到差點被反賊利用上。”
“至於,你們的問題,朕先不追究,看在你們鄉人還算配合的份上,給你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朱厚熜將手一揮,說著就道:“傳旨!伏闕諸臣皆流放遼東,讓他們在邊牆內,墾荒種田,為國戍邊!”
“他們既然哪怕懼虜寇,就讓他們去邊鎮好好看看虜勢,看看虜寇到底是不是都長得三頭六臂,所以才讓他們哪怕害怕,也練練他們的膽子,別將來,還有機會為一方守官時,因此見虜賊來攻就先棄民而逃。”
“另外,朕聽說,太傅長子說了一句‘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
“是不是有這麽回事?”
朱厚熜問後。
諸講官沉默。
朱厚熜直接點名問毛澄:“大宗伯,可有此事?”
“回陛下,有的。”
毛澄回道。
朱厚熜笑道:“好個大丈夫,他既然這麽想當大丈夫,就以誹謗朝廷不義之名嚴懲,但念在他是太傅之子,太傅還需要他照顧的份上,貶他為大興典史!”
朱厚熜隨後問道:“諸師傅認為,朕公允否?”
“陛下自然公允!”
顧鼎臣忙先叩首回了一句。
“臣等附議!”
朱希周等也不由得雙目一閉,然後跟著叩首回道。
朱厚熜接著就又道:“接下來,隻繼續說說糧食被燒這事。”
“傳旨!”
朱厚熜喚了一聲,神色嚴肅。
“立刻把那個圓音提到詔獄,朕要親自審問!”
“是!”
而待次日。
朱厚熜就問著秦文:“那個圓音押到詔獄沒有?”
“皇爺,內閣來報,刑科把您的聖旨封駁了。”
秦文這時如實回答起來。
“封駁了?”
“是的,皇爺!”
……
“封駁!”
“必須封駁!”
“因為這是亂命!”
“事已牽涉司禮監和錦衣衛,再關在詔獄,怎麽讓天下人放心?”
“我等需要有劉給諫這樣的膽魄,敢糾正君父之過!”
“陛下如果還不能持正,那重塑錢法就是斂財,而不是為天下蒼生,如此,又怎麽能讓天下人信服?”
“天下人還如何願意把漕糧交上來?”
而劉洙封駁聖旨的事,也很快傳的滿朝皆知。
柯維熊這一天就很激動地劉洙等官僚說著。
劉洙自然非常感動,尤其是在看見柯維熊如此不畏皇權,而直接表態支持他時,他更是忍不住對柯維熊拱手作揖,視其為知己。
但劉洙還不知道的是,江南士族出身的文官們已經妥協。
他現在隻在柯維熊等的吹捧後,春風得意地來見了和尚法慧,對法慧說:“天子欲讓圓音去詔獄!”
法慧聽後頓時麵色蒼白:“這怎麽能行!”
“所以,我已經封駁。”
劉洙笑著說道。
法慧問道:“這能行嗎?”
“當然能行!”
“我封駁的理由是,錦衣衛本身就有嫌疑,讓錦衣衛審圓音,等於是包庇錦衣衛。”
“因為滿朝士大夫皆持這樣意見,尤其是握有漕糧命運江南士族,他們必支持我封駁!”
劉洙回道。
法慧這才放心下來,說道:“這就好!”
接著。
法慧又道:“我聽聞新錢已經開始鑄造了,還用了新的工匠製度,鑄造效率特別快?”
“是的!”
“我在工部的朋友說,外城已經開始建造,第一批組織起來的民壯已經在開始領日結工錢,發的就是新銅元,上銅元上麵還有太祖聖像。”
劉洙點頭道。
法慧歎氣道:“果然開始了,該讓他們漲糧價了!”
劉洙頷首:“總是要盡可能試一試的!”
朱厚熜這裏則在得知自己的聖旨被劉洙封駁後,而沉聲道:“這是在借著祖宗給他的封駁權,否定朕!”
“既然他劉洙不讓朕將那個和尚轉移到詔獄,那就先將他抓進詔獄!”
“朕要先問問他,子虛烏有、證據都沒有的事,他憑什麽就咬定朕的錦衣衛失職不忠,他看錦衣衛不忠,朕倒覺得他不忠!”
“再有!”
“讓三法司繼續審那和尚,且不得有半點差池,否則朕就決不輕饒!”
朱厚熜這麽說後,又問著梁儲:“江南買到棉布沒有,湖廣買到糧食了沒有?”
“臣正要告知陛下。”
“據賈詠和席書最新的奏報,皆已經超額完成此次任務,不日就會押解回京。”
“另外,據賈詠和席書奏報,為這事,江南和湖廣各士族之間還發生了廝鬥,有的本是世交親族,竟成了仇家,還主動向他們提供自己仇家的不德之事,隻是許多是道聽途說,沒有實證,也就不好明本請旨處置,逞了他們仇家的意,讓朝廷變成了他們內鬥和兼並對方的工具。”
梁儲回道。
朱厚熜道:“雖不能明本請旨處置,但他們可以把這些見聞寫進個人的筆記裏,朕如果看得高興,會給他們獎賞的。”
梁儲稱是。
接著。
朱厚熜就笑道:“能買到糧食布匹就好,這說明,南方的士族的確不是鐵板一塊。難怪今日經筵上,那幾個江南來的官會那麽恭順!想必他們也知道這事了。”
重塑錢法的事最終還是有希望。
這對朱厚熜而言,自然是值得高興的事。
而劉洙現在也為自己封駁聖旨的事,感到很高興。
他相信朝中同僚不會對他封駁聖旨的事不管,畢竟他是在為整個士大夫的利益努力。
他也相信天子不會在這個時候針對他封駁的理由把他怎麽樣。
但當劉洙往六科廊而來,準備去刑科時,就見錦衣衛朝他走了來。
接著。
劉洙就聽到了朱厚熜將他下詔獄的諭旨。
“陛下怎麽會拿我?”
“我封駁又有什麽不對?!”
劉洙激動地問了起來。
問著問著。
劉洙就看到毛澄、朱希周等經筵講官因結束經筵,而往千步廊而去。
劉洙便忙喊道:“大宗伯、少塚宰,你們聽聽,就因為我封駁,錦衣衛就要拿我,這合理嗎?!”
毛澄忙以袖捂麵,裝作不認識。
朱希周也低著頭,疾步而走。
劉洙見此大驚:“諸公為何躲我?”
劉洙更是攔住了顧鼎臣:“顧侍郎,你我是同年,你說說,為何躲我,我做的不對嗎?”
“不對!”
顧鼎臣毫不猶豫地回了一句。
“你不相信錦衣衛,難道還不相信陛下?”
顧鼎臣接著又問了一句,且因這裏有錦衣衛,而故意說道:
“還有,我們隻是同年,沒有深交,你別覺得我是在躲你,我隻是不屑與你這樣的不忠之臣為伍而已!”
“我們大家都是!”
朱希周頷首。
“大宗伯,貴府家人真夠跋扈的!”
頓時。
毛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我會讓家裏賠錢!”
嘭!
“現在提這些做什麽,難道不該氣鄉黨短見嗎?”
顧鼎臣這裏氣得拍桌而起。
毛澄這時則在想了一下後說道:“想必朝廷也去湖廣買糧了。”
“沒錯!”
湖廣籍官員翰林侍講學士王俊民因為聽見了毛澄的話,而走過來說了一句。
毛澄問道:“怎麽講?”
“據鄙人家人來信說,席遂寧去了湖廣,要買五百萬石糧,比徽商昔年所買漕糧還多一百萬石!”
王俊民回道。
朱希周沉聲問道:“所以,你們湖廣賣了?”
王俊民點頭。
“你們怎麽能賣呢?!”
顧鼎臣忍不住厲聲問道。
王俊民道:“這次朝廷是給錢買糧,不是加稅征糧,而且給的價不低,比你們昔日所派徽商給的價高多了,而且五百萬石啊,鄉人們擋不住這誘惑,皆倡導拿出口糧表忠心!”
“為此,鄙人親友組織起來的糧隊,還差點被鄰鄉大戶所勾結的土匪暗害,犬子更是因此受傷!”
王俊民說著就一臉憤恨不已。
眾人不由得安慰起王俊民來。
好一會兒後。
朱希周仍不由得非常失落地說:“這怎麽成得了事,皆見小利而忘大義。”
“這不是小利,隻能說,當今聖上是真的聰慧絕頂。”
毛澄說了一句,就歎道:“這是陽謀啊,我們就算提前知道,也沒法子應對。”
朱希周頷首。
而接下來。
當經筵開始後,這些大臣都沒提當懲辦錦衣衛的事。
朱厚熜也從他們的神色中看出,他們很多人現在心情都不怎麽好。
朱厚熜自己倒是有話要說。
他直接站起身來,把三法司會審圓音和尚後所上呈的題本直接拍在了案上,麵色很難看。
眾朝臣皆知道天子為何而生氣,也就都跪了下來。
“陛下息怒!”
雖然眾朝臣隻是客套一下,但朱厚熜還是因此冷聲問道:“你們讓朕怎麽息怒?”
“這幕後的人準備的一手好伎倆,要把髒水往朕的錦衣衛身上潑,還牽涉到司禮監!”
“你們說,他們這是什麽意思?”
“他們幹嘛不直接說是朕自己在造自己的反,朕自己在想從新派鎮守太監到江南去,朕自己又在想派錦衣衛去搜刮民財?”
朱厚熜說著就伸手指向梁儲:“元輔,你說!他們這是什麽意思?”
梁儲這時說道:“回陛下,這他們倒是不敢有這個膽子,自古都說君主是孤家寡人,君主多疑,他們應該是想陛下懷疑錦衣衛,然後還讓掌控糧食布匹的南方士族出身的官員們,繼續挑戰陛下權威,這樣他們就好漁翁得利。”
“他們已經敢啦!”
朱厚熜語氣嚴厲。
“你還說他們不敢。”
接著。
朱厚熜又說了一句,並看向毛澄、朱希周等:
“還有你們,如元輔所言,他們就是要你們中計,讓你們做不忠的事,你們竟然明知那是個坑,明知他們沒有錦衣衛監守自盜的實證,還是主動跳了進去,一個個上本瘋狂攻訐錦衣衛!”
“朕就問你們,錦衣衛是朕選的,錦衣衛要是不忠不德,是不是說明朕本身有問題?”
“質疑錦衣衛,就是在質疑朕,就是在欺天!”
“你們都是沒腦子嗎,還是故意要欺君?”
朱厚熜這麽問後,毛澄忙先道:
“臣不敢!臣等隻是一時糊塗,誤以為真是錦衣衛所為,且臣等隻是在奏本中說如果是錦衣衛所為應該嚴懲,也隻是說希望陛下派別的欽差嚴查錦衣衛。”
“但陛下說的對,讓臣等現在明白過來,知道自己的確差點中了幕後之人的奸計!幸而陛下英明,才讓臣等避免被他人利用。”
“臣亦不敢!”
朱希周等也跟著回了起來。
朱厚熜接著又道:“你們的心思,朕知道,無非想讓朕寬恕伏闕諸臣。”
“可你們讓朕怎麽寬恕?”
“虜寇大兵壓境,他們卻挾虜逼朕做不公不德之事。”
“朕恨不得給定他們個叛國通敵的罪!”
朱厚熜這時說道。
朱希周這時忙叩首哭道:“陛下明鑒,他們不敢叛國通敵,他們隻是懼寇而有如此昏聵之舉啊!”
“朕且信你的,再給他們一次機會。”
“朕現在也幹脆下達對他們處置,省得你們天天惦念這這事,乃至糊塗到差點被反賊利用上。”
“至於,你們的問題,朕先不追究,看在你們鄉人還算配合的份上,給你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朱厚熜將手一揮,說著就道:“傳旨!伏闕諸臣皆流放遼東,讓他們在邊牆內,墾荒種田,為國戍邊!”
“他們既然哪怕懼虜寇,就讓他們去邊鎮好好看看虜勢,看看虜寇到底是不是都長得三頭六臂,所以才讓他們哪怕害怕,也練練他們的膽子,別將來,還有機會為一方守官時,因此見虜賊來攻就先棄民而逃。”
“另外,朕聽說,太傅長子說了一句‘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
“是不是有這麽回事?”
朱厚熜問後。
諸講官沉默。
朱厚熜直接點名問毛澄:“大宗伯,可有此事?”
“回陛下,有的。”
毛澄回道。
朱厚熜笑道:“好個大丈夫,他既然這麽想當大丈夫,就以誹謗朝廷不義之名嚴懲,但念在他是太傅之子,太傅還需要他照顧的份上,貶他為大興典史!”
朱厚熜隨後問道:“諸師傅認為,朕公允否?”
“陛下自然公允!”
顧鼎臣忙先叩首回了一句。
“臣等附議!”
朱希周等也不由得雙目一閉,然後跟著叩首回道。
朱厚熜接著就又道:“接下來,隻繼續說說糧食被燒這事。”
“傳旨!”
朱厚熜喚了一聲,神色嚴肅。
“立刻把那個圓音提到詔獄,朕要親自審問!”
“是!”
而待次日。
朱厚熜就問著秦文:“那個圓音押到詔獄沒有?”
“皇爺,內閣來報,刑科把您的聖旨封駁了。”
秦文這時如實回答起來。
“封駁了?”
“是的,皇爺!”
……
“封駁!”
“必須封駁!”
“因為這是亂命!”
“事已牽涉司禮監和錦衣衛,再關在詔獄,怎麽讓天下人放心?”
“我等需要有劉給諫這樣的膽魄,敢糾正君父之過!”
“陛下如果還不能持正,那重塑錢法就是斂財,而不是為天下蒼生,如此,又怎麽能讓天下人信服?”
“天下人還如何願意把漕糧交上來?”
而劉洙封駁聖旨的事,也很快傳的滿朝皆知。
柯維熊這一天就很激動地劉洙等官僚說著。
劉洙自然非常感動,尤其是在看見柯維熊如此不畏皇權,而直接表態支持他時,他更是忍不住對柯維熊拱手作揖,視其為知己。
但劉洙還不知道的是,江南士族出身的文官們已經妥協。
他現在隻在柯維熊等的吹捧後,春風得意地來見了和尚法慧,對法慧說:“天子欲讓圓音去詔獄!”
法慧聽後頓時麵色蒼白:“這怎麽能行!”
“所以,我已經封駁。”
劉洙笑著說道。
法慧問道:“這能行嗎?”
“當然能行!”
“我封駁的理由是,錦衣衛本身就有嫌疑,讓錦衣衛審圓音,等於是包庇錦衣衛。”
“因為滿朝士大夫皆持這樣意見,尤其是握有漕糧命運江南士族,他們必支持我封駁!”
劉洙回道。
法慧這才放心下來,說道:“這就好!”
接著。
法慧又道:“我聽聞新錢已經開始鑄造了,還用了新的工匠製度,鑄造效率特別快?”
“是的!”
“我在工部的朋友說,外城已經開始建造,第一批組織起來的民壯已經在開始領日結工錢,發的就是新銅元,上銅元上麵還有太祖聖像。”
劉洙點頭道。
法慧歎氣道:“果然開始了,該讓他們漲糧價了!”
劉洙頷首:“總是要盡可能試一試的!”
朱厚熜這裏則在得知自己的聖旨被劉洙封駁後,而沉聲道:“這是在借著祖宗給他的封駁權,否定朕!”
“既然他劉洙不讓朕將那個和尚轉移到詔獄,那就先將他抓進詔獄!”
“朕要先問問他,子虛烏有、證據都沒有的事,他憑什麽就咬定朕的錦衣衛失職不忠,他看錦衣衛不忠,朕倒覺得他不忠!”
“再有!”
“讓三法司繼續審那和尚,且不得有半點差池,否則朕就決不輕饒!”
朱厚熜這麽說後,又問著梁儲:“江南買到棉布沒有,湖廣買到糧食了沒有?”
“臣正要告知陛下。”
“據賈詠和席書最新的奏報,皆已經超額完成此次任務,不日就會押解回京。”
“另外,據賈詠和席書奏報,為這事,江南和湖廣各士族之間還發生了廝鬥,有的本是世交親族,竟成了仇家,還主動向他們提供自己仇家的不德之事,隻是許多是道聽途說,沒有實證,也就不好明本請旨處置,逞了他們仇家的意,讓朝廷變成了他們內鬥和兼並對方的工具。”
梁儲回道。
朱厚熜道:“雖不能明本請旨處置,但他們可以把這些見聞寫進個人的筆記裏,朕如果看得高興,會給他們獎賞的。”
梁儲稱是。
接著。
朱厚熜就笑道:“能買到糧食布匹就好,這說明,南方的士族的確不是鐵板一塊。難怪今日經筵上,那幾個江南來的官會那麽恭順!想必他們也知道這事了。”
重塑錢法的事最終還是有希望。
這對朱厚熜而言,自然是值得高興的事。
而劉洙現在也為自己封駁聖旨的事,感到很高興。
他相信朝中同僚不會對他封駁聖旨的事不管,畢竟他是在為整個士大夫的利益努力。
他也相信天子不會在這個時候針對他封駁的理由把他怎麽樣。
但當劉洙往六科廊而來,準備去刑科時,就見錦衣衛朝他走了來。
接著。
劉洙就聽到了朱厚熜將他下詔獄的諭旨。
“陛下怎麽會拿我?”
“我封駁又有什麽不對?!”
劉洙激動地問了起來。
問著問著。
劉洙就看到毛澄、朱希周等經筵講官因結束經筵,而往千步廊而去。
劉洙便忙喊道:“大宗伯、少塚宰,你們聽聽,就因為我封駁,錦衣衛就要拿我,這合理嗎?!”
毛澄忙以袖捂麵,裝作不認識。
朱希周也低著頭,疾步而走。
劉洙見此大驚:“諸公為何躲我?”
劉洙更是攔住了顧鼎臣:“顧侍郎,你我是同年,你說說,為何躲我,我做的不對嗎?”
“不對!”
顧鼎臣毫不猶豫地回了一句。
“你不相信錦衣衛,難道還不相信陛下?”
顧鼎臣接著又問了一句,且因這裏有錦衣衛,而故意說道:
“還有,我們隻是同年,沒有深交,你別覺得我是在躲你,我隻是不屑與你這樣的不忠之臣為伍而已!”
“我們大家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