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瑞?”
朱厚熜淡淡一笑。
他能猜得出來,這是天下守舊士大夫在試探自己有沒有想放棄改革、追求安逸的心思呢。
但考慮到,目前還沒有到改革思潮徹底占據統治地位,天下還是以守舊思想為主的時候,朱厚熜決定先虛以委蛇一番,迷惑天下守舊之人。
畢竟,他才以平叛之名,斂得價值數千萬銀元的錢財。
他要是再表現出銳意進取、要繼續奪利於豪紳富戶來富國惠民的樣子。
可能真的會激起一些心懷怨恨的人鋌而走險。
所以,朱厚熜也就沒有表現得勃然大怒,作出要嚴辦這遼東巡按禦史王鬆的樣子,隻問著梁儲:
“元輔對此如何看?”
“陛下勵精圖治,開中興之盛世,上天有所應兆,而出白鹿以賀,也是理所應當。”
“故臣愚以為,當準其獻進京,以彰盛世之景!告之天下,陛下中興之功,已得上天之賀。”
梁儲知道皇帝沒有直接大怒,便是有喜歡這祥瑞之奏的意思,隻是需要自己說出來,而為他承擔一下科道上的那烏鴉的口水而已。
所以,他也就如此說了起來。
朱厚熜聽後道:“元輔所言有理。”
於是,這道獻祥瑞便以“準其進獻”的結果,被確定了下來。
而這道奏疏,看似不關係到什麽帝國大政,但卻牽動著很多大臣的心。
包括內閣大臣。
因為這道奏疏的處理結果意味著皇帝在大婚擁有諸多國色,又在株連大量南直士族而擁有巨額財富後,還會不會繼續要改製。
“元輔,這王鬆的奏疏,陛下是準還是不準?”
蔣冕就在梁儲回來後,忙先問了一句。
梁儲微笑道:“準!”
蔣冕鬆了一口氣,心裏暗自歡喜。
毛紀也微微一笑。
而費宏則隻是頷首,楊一清倒是若有所思起來,露出一臉詫異,他總覺得天子沒這麽簡單。
因為他畢竟是在地方上一步步腳踏實地幹上來的,對人性更了解對很多事情也更敏銳地看出背後的可能來,所以他也就本能地暗自狐疑不已。
但他沒有明說,隻暗想道:“有意思!陛下這是欲蓋彌彰還是真的要從此守成垂拱?”
“楊閣老在想什麽呢?”
梁儲這裏見楊一清發呆便問了一句。
楊一清道:“我在想,陛下聖明!”
“喜祥瑞,如何是聖明?”
蔣冕這是虛情假意地詰問了一句。
楊一清嗬嗬一笑。
“蔣閣老不要生氣嘛!”
梁儲微笑著說了一句,然後看著眾閣臣道: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我要是按旨這麽一票擬,科道言官的確會拿我做文章咯!”
梁儲微微一歎,又說道:
“到時候,我必然要乞休求罷,天子也必要準予才可全名,到時候諸位就可安心作為這太平閣輔,為陛下行清和之政也!”
“雖如此,但元輔之功德,我們都明白!”
毛紀這時拱手回了一句。
“沒錯,隻有不明情況者,才會信那些科道言官們的話!但凡明白人,都知道,元輔這是大忠大義之舉!即便是陛下也會感念元輔的!”
“他們也就做做樣子,其實都巴不得陛下接受祥瑞,誌得意滿!”
“隻望到時候彈章若太猛烈,元輔不要太往心裏去。”
費宏這時也說了起來。
雖說……
他們這是在安慰梁儲,但也有希望梁儲到時候不要因為言官罵得他太狠,就逼他們這些內閣大臣票擬時,把罵他的言官處置太狠,而讓他們也背一個與梁儲是朋黨的罵名。
楊一清這時則跟著說道:“這就是既想要麵子也想要裏子,明明不想讓天下好又要表現的讓天下好,明明不想天子是真聖君,又要表現得想讓天子成為真聖君!”
“但自古以來,都是這樣,說這些也無益,隻是元輔卻要受一番委屈。”
梁儲自然明白費宏和楊一清的意思,也就笑道:“早被罵習慣了,老夫豈會在意,身為首輔,支持天子做了那麽多得罪豪右的事,能隻是受些委屈而退,已算幸事了。”
梁儲接下來真就票擬了王鬆的奏疏,準他進獻白鹿。
而蔣冕當晚就見了自己弟弟大理寺卿蔣昇,囑咐其找言官彈劾梁儲受地方官員賄賂,製造祥瑞,行欺君事。
蔣冕作為次輔,隻要他想成為首輔,那找人對梁儲背後捅刀子這種小人之舉,自然就得他來幹。
除非他不想做首輔。
但蔣冕自然不會不想做首輔,為了做首輔,他都已經開始學著看星星了。
所以,蔣冕雖然在心裏也同情梁儲,但該在背後捅刀子的時候,也是毫不猶豫的,也不會有任何道德壓力。
蔣昇便找了幾個想進步或者對梁儲不滿的言官和吏部的官員,講明風險和利益分配,讓誰彈劾誰善後,然後就確定好了彈劾事宜。
雖然梁儲在官場是老好人,但是也不缺討厭他的人。
這是沒辦法的事,沒誰能做到百分百讓人喜歡。
於是,沒幾日後,禦史蘇瀚就率先發難,用彈劾王鬆欺君的事來試探天子態度。
最終批紅是言過其實。
接著。
給事中閆紅見蘇瀚沒有觸怒龍顏,就繼續上疏,直接彈劾梁儲受贓惑君。
然後。
禦史楊恩繼續加火,說是梁儲唆使王鬆製造祥瑞的,以達到讓天子誌得意滿、從此不銳意革新的目的,故梁儲也欺君。
梁儲這才上疏乞休。
朱厚熜對這種官僚內鬥文化很了解,所以也沒有多驚訝,他也知道這是官僚們在為皇帝改變治國策略和首輔換人的事進行表演,表演出天下臣工不想皇帝失去銳意革新的鬥誌,而因此憤然指責屍位素餐、欺君禍國的首輔梁儲的樣子來。
似乎隻要換個首輔,天子就會重燃鬥誌,天下就會繼續革新除弊。
但了解歸了解,朱厚熜還得跟著配合這種表演。
畢竟……
整個官僚集團在總體理念上是偏向守舊的。
所以,在新的契機沒到來之前,他也得表演,讓梁儲被罷職。
不過,朱厚熜在罷黜梁儲之前,特地召見了梁儲,而道:“祥瑞這事,朕知道公是為朕,才不得不勸朕應允,但朕現在要你實話告訴朕,你是想朕繼續改製,還是想讓朕不繼續改製?”
梁儲道:“臣不敢欺君,臣不想讓陛下再繼續改製!”
朱厚熜聽後瞅了梁儲一眼:“說說你的理由。”
梁儲忙匍匐在地。
“因為陛下待臣恩深似海!”
“陛下在即位之初,沒有因為楊新都一黨排擠臣,而罷黜臣,也一直給臣以信任,還賜臣紫禁城乘肩輿,可謂恩寵冠於諸臣!”
“而臣因此實不願陛下這樣的仁德之君,因為冒天下之大不韙而步先帝後塵啊!”
梁儲說後竟淚水盈盈起來,又道:“陛下,國朝的士民百姓配不上您兢兢業業地去為他們操勞,聖人的話,聽一聽,演一演,也就罷了!”
“而且,有個嘉靖初的新政,也足以支撐得起國運延續到下一世了。”
朱厚熜不得不承認,梁儲是真的在說實話,要不然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起居注!元輔說的這些話,以及接下來的話,就不要記了!”
朱厚熜突然對起居注官方獻夫吩咐道。
方獻夫拱手稱是。
朱厚熜接著就站起身來,信手走到了掛有《坤輿萬國全圖》的牆麵旁邊,且抬頭看著這圖,而背對著梁儲說:
“元輔,你看,昔日漢唐是這麽大。”
“蒙元更厲害,居然把疆土打到了這麽西邊的地方。”
“可我國朝實際控製的疆域就比北宋好看點。”
朱厚熜一邊揮手比劃著一邊說著,然後還問著梁儲:
“你讓朕安於現狀,可朕安於不了啊,一想到這些不能實現,就會覺得什麽都索然無味!”
“哪怕你們不像先帝時那樣,也阻止朕南巡反而還同意朕南巡,朕也會覺得這沒意思了!”
“陛下可知,現在東萊金礦,已有勢豪之家,想將此據為己有?”
梁儲這時突然提起東萊開發的事來。
朱厚熜頓時肅然回頭:“他們敢!”
“陛下,財帛動人心,即便他們不敢大著膽子,但試探著來的膽子會有的。”
“陛下明鑒,往往君主費盡心血為社稷蒼生增加的利,都會被侵蝕為勢豪之家私產的!”
“所以,陛下即便努力增天下之利以富國惠民,到頭來也隻會是為他人做嫁衣裳,而對於小民而言,也不在乎他們是為誰盤剝。”
“朝廷也罷,勢豪也罷,隻要能讓他們還能活,他們就不會造反!”
“可是,天子要是為百姓爭一點利,都會麵臨明槍暗箭之危的!所以,臣才出此違拗聖意之言,萬望陛下明鑒臣之苦心!”
梁儲說後竟叩首大拜起來。
朱厚熜則在這時若有所思地微微咧嘴:“朕難道隻能做一守成之君,要像木偶一樣配合著天下百官表演?”
“陛下是因問臣的想法,臣才不得不如實說。”
“但臣相信陛下是英明神武之主,是知道欲興大業,當明白,善者因之,其次利導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的道理的。”
“所以,陛下想來也是明白,從陛下即位到現在,能夠成功推行一些新政,非隻是陛下勵精圖治,是因為當時朝廷確實財帑不足,也確實天下災民未振,以及中樞兵馬不強的問題也確實存在,所以朝中大臣,即便是主張恪守祖製者,也不好否認這些問題,如此,便存在天下多數人需要陛下整飭朝綱,所以才讓陛下可以整飭朝綱!”
“若非如此,陛下隻怕不可能輕易帶許多百姓進京,楊太傅也不會輕易就被陛下換掉,他不得不提前稱病放棄權力,本就與他那隻削天家之利而不觸根本的方略沒有得到全部大臣支持有關。”
“但現在,淮揚、湖廣受災之民皆已安置,中樞也保住了強軍,朝廷財帑也已大增,雖然戶部還欠著陛下的債,但遲早是能還上的。”
“自然!”
“還願意辛苦改製的人就會大減,陛下要想繼續改製,也就需要到讓更多人願意繼續改製的時候才行。”
梁儲說後,朱厚熜就道:“起來吧,賜茶!”
“謝陛下!”
待梁儲坐好後,朱厚熜就問著梁儲別的事:
“你覺得,蔣冕、毛紀如何?”
“回陛下,此二公皆隻欲做太平首輔!”
梁儲回道。
朱厚熜聽後嗬嗬一笑:“也就是說,都隻想屍位素餐、混個首輔之名,以光耀門楣,順便在適當的範圍內為自己和自己家族乃至鄉人撈些好處,至於革新製度的建樹、強國惠民的功業,自然就可有可無了,反正尊者三諱,隻要不太過分,禮賢下士一些,將來列傳上的風評都不會差,諡號起底也能得個文字頭的諡號?”
朱厚熜淡淡一笑。
他能猜得出來,這是天下守舊士大夫在試探自己有沒有想放棄改革、追求安逸的心思呢。
但考慮到,目前還沒有到改革思潮徹底占據統治地位,天下還是以守舊思想為主的時候,朱厚熜決定先虛以委蛇一番,迷惑天下守舊之人。
畢竟,他才以平叛之名,斂得價值數千萬銀元的錢財。
他要是再表現出銳意進取、要繼續奪利於豪紳富戶來富國惠民的樣子。
可能真的會激起一些心懷怨恨的人鋌而走險。
所以,朱厚熜也就沒有表現得勃然大怒,作出要嚴辦這遼東巡按禦史王鬆的樣子,隻問著梁儲:
“元輔對此如何看?”
“陛下勵精圖治,開中興之盛世,上天有所應兆,而出白鹿以賀,也是理所應當。”
“故臣愚以為,當準其獻進京,以彰盛世之景!告之天下,陛下中興之功,已得上天之賀。”
梁儲知道皇帝沒有直接大怒,便是有喜歡這祥瑞之奏的意思,隻是需要自己說出來,而為他承擔一下科道上的那烏鴉的口水而已。
所以,他也就如此說了起來。
朱厚熜聽後道:“元輔所言有理。”
於是,這道獻祥瑞便以“準其進獻”的結果,被確定了下來。
而這道奏疏,看似不關係到什麽帝國大政,但卻牽動著很多大臣的心。
包括內閣大臣。
因為這道奏疏的處理結果意味著皇帝在大婚擁有諸多國色,又在株連大量南直士族而擁有巨額財富後,還會不會繼續要改製。
“元輔,這王鬆的奏疏,陛下是準還是不準?”
蔣冕就在梁儲回來後,忙先問了一句。
梁儲微笑道:“準!”
蔣冕鬆了一口氣,心裏暗自歡喜。
毛紀也微微一笑。
而費宏則隻是頷首,楊一清倒是若有所思起來,露出一臉詫異,他總覺得天子沒這麽簡單。
因為他畢竟是在地方上一步步腳踏實地幹上來的,對人性更了解對很多事情也更敏銳地看出背後的可能來,所以他也就本能地暗自狐疑不已。
但他沒有明說,隻暗想道:“有意思!陛下這是欲蓋彌彰還是真的要從此守成垂拱?”
“楊閣老在想什麽呢?”
梁儲這裏見楊一清發呆便問了一句。
楊一清道:“我在想,陛下聖明!”
“喜祥瑞,如何是聖明?”
蔣冕這是虛情假意地詰問了一句。
楊一清嗬嗬一笑。
“蔣閣老不要生氣嘛!”
梁儲微笑著說了一句,然後看著眾閣臣道: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我要是按旨這麽一票擬,科道言官的確會拿我做文章咯!”
梁儲微微一歎,又說道:
“到時候,我必然要乞休求罷,天子也必要準予才可全名,到時候諸位就可安心作為這太平閣輔,為陛下行清和之政也!”
“雖如此,但元輔之功德,我們都明白!”
毛紀這時拱手回了一句。
“沒錯,隻有不明情況者,才會信那些科道言官們的話!但凡明白人,都知道,元輔這是大忠大義之舉!即便是陛下也會感念元輔的!”
“他們也就做做樣子,其實都巴不得陛下接受祥瑞,誌得意滿!”
“隻望到時候彈章若太猛烈,元輔不要太往心裏去。”
費宏這時也說了起來。
雖說……
他們這是在安慰梁儲,但也有希望梁儲到時候不要因為言官罵得他太狠,就逼他們這些內閣大臣票擬時,把罵他的言官處置太狠,而讓他們也背一個與梁儲是朋黨的罵名。
楊一清這時則跟著說道:“這就是既想要麵子也想要裏子,明明不想讓天下好又要表現的讓天下好,明明不想天子是真聖君,又要表現得想讓天子成為真聖君!”
“但自古以來,都是這樣,說這些也無益,隻是元輔卻要受一番委屈。”
梁儲自然明白費宏和楊一清的意思,也就笑道:“早被罵習慣了,老夫豈會在意,身為首輔,支持天子做了那麽多得罪豪右的事,能隻是受些委屈而退,已算幸事了。”
梁儲接下來真就票擬了王鬆的奏疏,準他進獻白鹿。
而蔣冕當晚就見了自己弟弟大理寺卿蔣昇,囑咐其找言官彈劾梁儲受地方官員賄賂,製造祥瑞,行欺君事。
蔣冕作為次輔,隻要他想成為首輔,那找人對梁儲背後捅刀子這種小人之舉,自然就得他來幹。
除非他不想做首輔。
但蔣冕自然不會不想做首輔,為了做首輔,他都已經開始學著看星星了。
所以,蔣冕雖然在心裏也同情梁儲,但該在背後捅刀子的時候,也是毫不猶豫的,也不會有任何道德壓力。
蔣昇便找了幾個想進步或者對梁儲不滿的言官和吏部的官員,講明風險和利益分配,讓誰彈劾誰善後,然後就確定好了彈劾事宜。
雖然梁儲在官場是老好人,但是也不缺討厭他的人。
這是沒辦法的事,沒誰能做到百分百讓人喜歡。
於是,沒幾日後,禦史蘇瀚就率先發難,用彈劾王鬆欺君的事來試探天子態度。
最終批紅是言過其實。
接著。
給事中閆紅見蘇瀚沒有觸怒龍顏,就繼續上疏,直接彈劾梁儲受贓惑君。
然後。
禦史楊恩繼續加火,說是梁儲唆使王鬆製造祥瑞的,以達到讓天子誌得意滿、從此不銳意革新的目的,故梁儲也欺君。
梁儲這才上疏乞休。
朱厚熜對這種官僚內鬥文化很了解,所以也沒有多驚訝,他也知道這是官僚們在為皇帝改變治國策略和首輔換人的事進行表演,表演出天下臣工不想皇帝失去銳意革新的鬥誌,而因此憤然指責屍位素餐、欺君禍國的首輔梁儲的樣子來。
似乎隻要換個首輔,天子就會重燃鬥誌,天下就會繼續革新除弊。
但了解歸了解,朱厚熜還得跟著配合這種表演。
畢竟……
整個官僚集團在總體理念上是偏向守舊的。
所以,在新的契機沒到來之前,他也得表演,讓梁儲被罷職。
不過,朱厚熜在罷黜梁儲之前,特地召見了梁儲,而道:“祥瑞這事,朕知道公是為朕,才不得不勸朕應允,但朕現在要你實話告訴朕,你是想朕繼續改製,還是想讓朕不繼續改製?”
梁儲道:“臣不敢欺君,臣不想讓陛下再繼續改製!”
朱厚熜聽後瞅了梁儲一眼:“說說你的理由。”
梁儲忙匍匐在地。
“因為陛下待臣恩深似海!”
“陛下在即位之初,沒有因為楊新都一黨排擠臣,而罷黜臣,也一直給臣以信任,還賜臣紫禁城乘肩輿,可謂恩寵冠於諸臣!”
“而臣因此實不願陛下這樣的仁德之君,因為冒天下之大不韙而步先帝後塵啊!”
梁儲說後竟淚水盈盈起來,又道:“陛下,國朝的士民百姓配不上您兢兢業業地去為他們操勞,聖人的話,聽一聽,演一演,也就罷了!”
“而且,有個嘉靖初的新政,也足以支撐得起國運延續到下一世了。”
朱厚熜不得不承認,梁儲是真的在說實話,要不然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起居注!元輔說的這些話,以及接下來的話,就不要記了!”
朱厚熜突然對起居注官方獻夫吩咐道。
方獻夫拱手稱是。
朱厚熜接著就站起身來,信手走到了掛有《坤輿萬國全圖》的牆麵旁邊,且抬頭看著這圖,而背對著梁儲說:
“元輔,你看,昔日漢唐是這麽大。”
“蒙元更厲害,居然把疆土打到了這麽西邊的地方。”
“可我國朝實際控製的疆域就比北宋好看點。”
朱厚熜一邊揮手比劃著一邊說著,然後還問著梁儲:
“你讓朕安於現狀,可朕安於不了啊,一想到這些不能實現,就會覺得什麽都索然無味!”
“哪怕你們不像先帝時那樣,也阻止朕南巡反而還同意朕南巡,朕也會覺得這沒意思了!”
“陛下可知,現在東萊金礦,已有勢豪之家,想將此據為己有?”
梁儲這時突然提起東萊開發的事來。
朱厚熜頓時肅然回頭:“他們敢!”
“陛下,財帛動人心,即便他們不敢大著膽子,但試探著來的膽子會有的。”
“陛下明鑒,往往君主費盡心血為社稷蒼生增加的利,都會被侵蝕為勢豪之家私產的!”
“所以,陛下即便努力增天下之利以富國惠民,到頭來也隻會是為他人做嫁衣裳,而對於小民而言,也不在乎他們是為誰盤剝。”
“朝廷也罷,勢豪也罷,隻要能讓他們還能活,他們就不會造反!”
“可是,天子要是為百姓爭一點利,都會麵臨明槍暗箭之危的!所以,臣才出此違拗聖意之言,萬望陛下明鑒臣之苦心!”
梁儲說後竟叩首大拜起來。
朱厚熜則在這時若有所思地微微咧嘴:“朕難道隻能做一守成之君,要像木偶一樣配合著天下百官表演?”
“陛下是因問臣的想法,臣才不得不如實說。”
“但臣相信陛下是英明神武之主,是知道欲興大業,當明白,善者因之,其次利導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的道理的。”
“所以,陛下想來也是明白,從陛下即位到現在,能夠成功推行一些新政,非隻是陛下勵精圖治,是因為當時朝廷確實財帑不足,也確實天下災民未振,以及中樞兵馬不強的問題也確實存在,所以朝中大臣,即便是主張恪守祖製者,也不好否認這些問題,如此,便存在天下多數人需要陛下整飭朝綱,所以才讓陛下可以整飭朝綱!”
“若非如此,陛下隻怕不可能輕易帶許多百姓進京,楊太傅也不會輕易就被陛下換掉,他不得不提前稱病放棄權力,本就與他那隻削天家之利而不觸根本的方略沒有得到全部大臣支持有關。”
“但現在,淮揚、湖廣受災之民皆已安置,中樞也保住了強軍,朝廷財帑也已大增,雖然戶部還欠著陛下的債,但遲早是能還上的。”
“自然!”
“還願意辛苦改製的人就會大減,陛下要想繼續改製,也就需要到讓更多人願意繼續改製的時候才行。”
梁儲說後,朱厚熜就道:“起來吧,賜茶!”
“謝陛下!”
待梁儲坐好後,朱厚熜就問著梁儲別的事:
“你覺得,蔣冕、毛紀如何?”
“回陛下,此二公皆隻欲做太平首輔!”
梁儲回道。
朱厚熜聽後嗬嗬一笑:“也就是說,都隻想屍位素餐、混個首輔之名,以光耀門楣,順便在適當的範圍內為自己和自己家族乃至鄉人撈些好處,至於革新製度的建樹、強國惠民的功業,自然就可有可無了,反正尊者三諱,隻要不太過分,禮賢下士一些,將來列傳上的風評都不會差,諡號起底也能得個文字頭的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