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商的話,為何有官印?”


    一甲士從地上拾起了一枚官印。


    “東萊知州的印。”


    “你說你是客商,那這官印,你是私鑄的,還是偷盜的?”


    “我們是北鎮撫司的,需要你回答清楚!”


    這甲士接著就拿出了自己的腰牌。


    張綸聽後猛是一顫,隨即伸手扶額道:“讓我緩緩!”


    ……


    “東萊州還是改為直隸府,監察禦史另派,給沿海大戶勾結官僚,奪取這裏的資源增加難度。”


    “另外,之前,費閣老提到的分權,也該定了下來。”


    “你們初步議擬的章程朕也看了,采礦與勘探方麵設礦場,讓戶部主事官去管礦場,還不夠好。”


    “當增設一個礦業局!”


    “礦業局也不要歸在戶部,直接設在度支總司名下,負責規劃天下的礦產要不要開采。”


    “礦業局下麵再設礦務行,礦務行按照礦業局的指示,在天下各處勘探礦產,設礦場,向有司與獲準商賈賣礦。”


    “如果隻是讓一個戶部主事去管礦場,他就會隻知道采礦,且隻為自己升官考慮,不會為考慮國家長遠考慮!”


    “有個礦業局在掛在內閣下麵,也好協助內閣執政,對天下礦業有個大方向的把控與規劃方略。”


    “至於設礦務行,那是因為以後新辟礦場可能不隻這一處,總要一個統籌采礦匠人和礦工的衙門,順便負責一下采礦與勘礦技藝改進的事。”


    “至於監察,也不隻是派巡按禦史去東萊州監察,還得把這次派浙江巡撫夏言去東萊查礦的事製度化,要不定期的從京裏選官去巡查,最好編為一個組,作為巡視組,加派新科進士在裏麵,充為試禦史,讓他們增長一下見識,順便也借借他們的朝氣,爭取發現更多的問題,也敢提出更多的問題。”


    紫禁城。


    朱厚熜在下旨抓捕來淵和張綸後,就向內閣大臣提出了關於東萊和天下礦業進一步的改革方案。


    而朱厚熜這樣改革,意味著在開始給內閣增加管理宏觀戰略的功能,與具體負責執行的六部進一步區分開來。


    按照朱厚熜的設想,將來都可以增設國土資源管理衙門,讓具體的國土資源部門按照規劃,負責執行相應資源的授權和維護。


    當然,現在做這些還早。


    主要是大明的專業技術型官僚太少。


    大部分都是讀四書五經寫八股文選出來的。


    當然,也不是說這類官員笨,主要是沒有經過專業培訓,術業有專攻,在一些要求一定專業技術的地方,難免會有認知上的差距和迷信權威,如此很容易被下麵糊弄。


    其實,現在六部就存在這個問題。


    比如戶部,很多官員對算籌會計這些專業知識不感冒,反而對禮部負責的禮製討論更感興趣,也就常被下麵的小吏欺瞞,導致大量國帑在稀裏糊塗間被漂沒。


    ……


    ……


    且說,嚴嵩做文化宣傳工作倒是挺專業的。


    他在進入湖廣境內後,就收攏一批乞丐中的孤兒,讓他自己請的湖廣幕僚文士教他們傳唱“袁公低息放貸好,百姓高興士紳哭”之類的俚語。


    “袁公低息放貸好,百姓高興士紳哭。”


    “袁公低息放貸好,百姓高興士紳哭。”


    “袁公低息放貸好,百姓高興士紳哭。”


    ……


    這些孤兒一到武昌城就四處傳唱,讓一眾隻說袁宗皋與民爭利的湖廣士紳特別尷尬。


    “是哪裏來的這些野孩子,誰讓他們這麽唱的!”


    “真是反了!”


    “這就是造反的妖言,與元末‘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如出一轍,攻訐士大夫,不是要反是要幹什麽!”


    士紳向文鼎就因為聽得此言,非常惱怒地從一家書鋪裏走了出來,厲聲說著就喝令家奴去抓住這些孤兒。


    呼!


    呼!


    但當這些豪奴來抓這些孤兒時,巡檢所的兵丁沒多久就因為得到報案趕了來,見這些豪奴抓捕小孩,直接就打就抓。


    不少豪奴甚至當場被打死。


    因為現在是嚴打期,巡撫舒晟和兵備道桂萼要求都特別嚴,自然也就不會理會這些豪奴是什麽背景。


    甚至向文鼎本人也在其豪奴招拱後,被請去了縣衙接受訊問。


    向文鼎則對武昌府江夏知縣吳景元說:“老父母有所不知,現在外麵有孩童在外麵散播詆毀我士紳的言論,簡直有辱斯文!”


    吳景元道:“這都是觀風整俗使嚴僉憲安排的!”


    向文鼎聽後非常震恐,隨後道:“這真是良策啊,到底是嚴僉憲,用孩童俚語以正視聽!高明,實在是高明!”


    雖然,向文鼎心裏很惱恨嚴嵩這樣做,但明麵上他還是不敢得罪代表朝廷來這裏觀風整俗的嚴嵩的。


    “那你為何還要指使家奴抓這些孩童?”


    吳景元這時問了一句。


    向文鼎略微想了想後道:“我是想把這些孩童叫來,問問他們是誰教他們的,教出這麽利於正視聽的俚語。”


    “這些家奴著實可恨!”


    接著,向文鼎就啐了一口,道:“在我麵前恭順的很,結果一讓他們去做些跟百姓孩童打交道的事,他們就總是狐假虎威,敗壞我向家名聲!”


    吳景元道:“話雖這麽說,公所養豪奴不德,還是要畫押認罪交贓罰款的!”


    向文鼎頷首,畫押認罪後,就在公人陪同下回了家。


    在回家路上,他再次聽見了孩童們傳唱讚揚袁家低息放貸的俚語,也就不由得再次沉下了臉。


    但這次,他可不敢再發怒,說這是傳播造反言論。


    桂萼倒是很高興聽到這些俚語,特地在嚴嵩和舒晟麵前說:“這下總算不用隻聽到‘與民爭利’這一種聲音了。”


    “陛下有手腕且應對高明,讓我們這些在地方負責推行新政的官員容易不少,準我們把抄犯罪胥吏之財留為地方財用不說,還增設觀風整俗官辦理官報官社。”


    “這樣一來,再加上增設的巡檢司巡檢所,我們算是有兵有財還有自己口舌,還愁何事不能為?”


    舒晟說著就問起桂萼和嚴嵩來。


    嚴嵩頷首,說道:“陛下讓我來湖廣,就特地要我給二位正名。”


    舒晟和桂萼皆為此感動,忙稱聖恩浩蕩。


    嚴嵩接著道:“既如此,隻讓孩童俚語發聲還不夠,我的打算是,以陛下所撥之款,雇人各處也張發揭帖,痛斥顛倒黑白的所謂與民爭利言論,乃至宣教富戶們知道低息放貸是利於國家長治久安,不要目光短淺地因為自己利益受損,把物議進一步糾正過來。”


    “那我建議用宗室子弟來做這宣教之事。”


    銳意革新且素來腦袋靈活的桂萼,在這時,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舒晟問道:“怎麽講?”


    啪!


    嚴嵩則拍案而起:“兵憲所言實在高明!”


    舒晟一顫,然後不得不認真思考起來。


    “宗室製度也該改一下了。”


    “湖廣地區,宗室子弟太多,已成為朝廷負擔,而且關鍵是,因為時價不比幾年前,不少遠支宗室靠國初所定祿米已經維係不了生活,一個是鹽價漲了,再有一個是布價也翻了許多倍,許多家裏人口多的,生活的幾乎與乞丐無異。”


    “所以,不如雇他們來做這宣教之事,給工糧發棉布,讓他們也能為官府做點事,也不算白靠祿米活著。”


    桂萼這時說道。


    嚴嵩跟著道:“是啊,再有就是這些宗室子弟到底是宗室,他們宣教新政,誰敢惹?誰惹誰倒黴!”


    舒晟這時也想明白了,而點頭說:“按祖製,宗室隻是不準不得出仕、從事四民之業,受雇幫助官府行教化之事,倒是不在四民之業內,可以這樣推行。”


    桂萼道:“那就在發祿米時,雇傭這些這些宗室子弟負責宣教之事。”


    嚴嵩跟著頷首。


    奉國中尉朱旭杺沒想到他來領祿米時,還能得到一份發揭帖講揭帖的差事,雖然每月隻有一石糧的薪酬,但也足以讓他日子可以過優渥不少。


    所以,他接受了這份差事,和另外幾個同樣接受這差事的宗室子弟,也就天天上街張發揭帖。


    “與民爭利是大謬,佛寺僧尼與大肆捐田建家廟的士紳才是與國爭利,與民爭地……”


    向文鼎看著貼在武昌城門處的揭帖,隨後他就聽見朱旭杺還在這裏大聲念著揭帖內容,也就麵色陰沉下來,問著朱旭杺:


    “誰讓你們這樣做的,也是嚴僉憲的意思嗎?!”


    朱旭杺沒有理會他,隻繼續念著。


    恰巧,這時巡按禦史柴文也出現在了這裏:


    “回向公的話!不回答,本按就把你給拘拿起來!”


    “我有沒有罪,你都沒資格拿我,因為我是宗室奉國中尉!”


    “老百姓怕你們,老子可不怕!”


    朱旭杺拿出自己已在宗室玉牒的憑票出來,柴文和向文鼎看後,隻得灰溜溜的離開。


    “風憲,您說,他嚴惟中到底想幹什麽?!”


    “他要幹什麽?!”


    向文鼎隻在離開後,低聲切齒地對柴文說了起來。


    柴文跟著歎道:“是啊,他到底想幹嘛!如此做,怕是要辱紳滅佛!”


    ……


    “鄙人沒有想幹什麽,隻是奉旨引導輿論而言,向公是這裏的賢達,有名的才子,所以,我嚴嵩既然負責觀風整俗,也就不得不來拜訪。”


    而向文鼎在回家後,嚴嵩卻突然來了他家裏,說是要親自拜訪他,且與他如此說了起來。


    向文鼎不得不強笑著問:“鄙人致仕薄宦一名,有何可訪,但公既然來,少不得以粗茶淡飯招待一下,隻是若有不敬,還請公見諒。”


    “無妨,直接帶我去公的書房吧,我得看看公這樣的大才子,寫了什麽收藏了什麽書籍文章。”


    嚴嵩回道。


    向文鼎不禁愕然,笑道:“這有何看的,鄙人所藏的不過是些登不得大雅之堂的阿物而已。”


    “必須得看!”


    “我奉旨來湖廣觀風整俗,不看本地鄉紳賢達的文章詩詞,不查他們私藏的什麽書籍,怎麽了解這裏的士風,怎麽整頓這裏的風俗?”


    嚴嵩突然很嚴厲地回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靖承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渡清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渡清江並收藏嘉靖承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