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秉原是天子親軍勇衛營的武將,而也因此,在去年被升為了浙江任都指揮使,以保證浙江的兵權在朝廷手裏。


    作為在應州大捷中立下重要戰功,又跟著周尚文參與了許多內地整頓綱紀之事的將領,他在一年裏,自然已控製住了浙江兵馬。


    而李秉在如此說後,汪虎就問道:“他張部堂憑什麽拘管我們?”


    “你問憑什麽?”


    “憑的是皇權特許,先斬後奏!”


    張璁這時也走了上來,看了看滿目鎏金煥彩的戲樓:“貴府此樓還真是華貴如天宮!”


    “部堂謬讚!”


    “這不過是為盡孝娛親才費重金建造此樓而已!”


    “難道部堂就要因此治我汪家的罪嗎?”


    汪虎說著問起張璁來。


    張璁則在這時說道:“按照工部主事蘇榮壽的供狀所述,你們汪氏涉嫌私吞工部竹木,汙蔑本堂,本堂自然要來查明白!”


    “你這是血口噴人!”


    謝九這時突然插嘴大喝一聲。


    張璁不由得皺眉問道:“你是誰?”


    謝九素日也是仗著謝遷的地位狐假虎威慣了,在這時依舊昂首挺胸道:“鄙人乃閣老謝公之家人!”


    “可有官身?”


    張璁問道。


    謝九聽後道:“怎麽,我沒有官身,你還敢惹我嗎?”


    “既沒有官身,本堂不必親自動手。”


    “李將軍,派人把他拖下去,就地梟首!”


    張璁這時淡淡地吩咐了一聲。


    “你們敢!”


    謝九大喝一聲。


    但李秉麾下的親兵還是走了過來把謝九強行拖拽了出去。


    而謝九則不停地瞪著雙腿,扭動著胳膊,朝張璁大喊道:“姓張的,你算個什麽東西,竟敢砍爺的頭,我家大老爺位列台閣的時候,你還不知道在哪裏撅著屁股求恩賞呢!”


    張璁沒有理會。


    而謝九接下來則真的被強行摁跪在地上。


    在李秉親自舉起刀時,他才住了嘴,眸露出驚恐之色來。


    “等等!”


    謝九這時情急之下,大喊一聲。


    “砍了!”


    張璁則突然大喝一聲。


    “一個白身,哪裏那麽多話!”


    “謝閣老那裏,他要是不服氣,讓他來找我,或者直接給陛下上本彈劾就是!”


    “天塌了,也有本堂頂著!”


    張璁沉聲說後就目光狠厲如刀地看向了在場的所有權貴縉紳。


    哢嚓!


    李秉的刀也就落了下來。


    鮮血噴灑在了汪家內宅的一棵桂花樹上,血水順著綠葉滴答滴答地落進了桂花堆裏,然後浮起一粒粒桂花流入了泥土裏。


    謝九的人頭則頓時滾落在了地上,也滾滿了桂花粒。


    在場的汪氏家人與親友皆麵色煞白。


    吳勳也忍不住看向張璁:“閣下怎麽如此草菅人命?”


    “你一個太監,待在這裏做什麽?”


    張璁倒也沉聲問了一句。


    吳勳頓時發抖:“咱家……咱家的事,你不用管!”


    “那本堂的事,你也沒資格管!”


    張璁回道。


    吳勳沒再言語。


    “李將軍!”


    張璁這時吩咐了一句。


    李秉這時提刀走了回來:“卑職在!”


    “派人去抄查,把所有汪家私匿的竹木都抄查出來!”


    張璁說道。


    隨後,張璁就看了汪虎一眼。


    而汪虎則一直陰沉著臉,唇色蒼白如雪,且微微抖動著,隨後硬擠出一絲冷笑來:“公如此酷吏行徑,就不怕遭報應嗎?”


    “報應?”


    “這話應該是我問你!”


    “公如此昧忠良之心,害朝廷欽差,就不怕報應嗎?”


    張璁說後,汪虎沒有回答,隻突然抬手怒指張璁:“張孚敬,我發誓,我汪某與你張氏不共戴天!”


    “不是已經不共戴天了麽?”


    張璁好整以暇地彈了彈手指。


    汪虎沒再言語,隻兩眼依舊睜得圓圓的,看著張璁,仿佛能噴出火來。


    畢竟今天是他大喜的日子。


    他還特地沐浴了一番,準備晚些送走貴客後,就一度春宵呢。


    但現在,張璁不但強闖他內宅,還在他內宅殺了人,乃至讓那些粗鄙武夫在他內院抄查起來。


    汪虎自是怒不可遏。


    他也看了一眼被押來的蘇榮壽一眼。


    不用問,他也全明白了,知道張璁定然是用了耍渾的手段。


    “張孚敬,你應該明白,你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玩火自焚!”


    汪虎也因此再次提醒了一句。


    張璁沒有理會,隻淡淡一笑。


    大約一刻鍾過去後,身著甲胄的李秉疾步來的了張璁這裏:“部堂,他們沒抄查到許多竹木,包括蘇榮壽說的二十根上等金絲那楠木,也沒有抄查到。”


    張璁聽後沉下臉來,看向了汪虎。


    汪虎冷冷一笑,眉間難掩得意之色。


    “張孚敬,你冤枉老夫了!”


    “老夫素來奉公守法,家教嚴正,所以,我汪氏怎麽會做大逆不道的事!”


    汪虎還笑著對張璁說了起來。


    張璁看向李秉:“真的認真查了?”


    李秉頷首道:“就差沒掘地三尺了!”


    張璁又看向了蘇榮壽:“你騙了本堂?”


    蘇榮壽忙搖頭如撥浪鼓,道:“沒有!絕對沒有!下官豈敢!”


    張璁則道:“派人去抄查蘇榮壽提到的別的大戶!”


    李秉拱手稱是。


    汪虎則嗬嗬一笑,然後看向張璁:“張孚敬,你這樣胡作非為,別說我汪某看不下去,整個浙江撫按隻怕也看不下去,乃至整個朝堂也看不下去的。”


    “看不下去就別看!”


    張璁直截了當地回了一句。


    “張孚敬!”


    而汪虎則繼續大喝一聲,且把手裏的拐杖往地板上一敲:“你休得猖狂!天下不直你久矣!你汙蔑我汪氏不說,還要汙蔑整個浙江士族,你就不怕激起浙江士怨民憤嗎?!”


    張璁沒有理會汪虎。


    這讓汪虎因此氣得咬牙。


    待半個時辰過去後,李秉才跑了回來,對張璁搖頭說:“也沒有抄查到!”


    張璁聽後神色嚴肅起來。


    而汪虎這時則更加猖狂得意起來,且嗬嗬冷笑著問道:“張孚敬,你現在應該明白了吧,明白我汪氏和浙江士族都是冤枉的了吧?”


    “你也是浙人,你如此汙蔑鄉人,可有想過將來如何麵對鄉人?”


    汪虎問後還繼續問了起來。


    “我們雖是鄉人,但卻是不同的鄉人,你們是鄉裏百姓之賊,而我是鄉裏百姓之仆!”


    張璁說後就笑著道:


    “看樣子,蘇榮壽所說的竹木的確沒在你們這裏。”


    嘭!


    汪虎把拐杖再次一敲,喝道:“他本就是汙蔑!”


    接著。


    汪虎還指了蘇榮壽一下。


    蘇榮壽則哭道:“部堂,我真沒說謊啊,那些竹木還是我親自押送到他們家的!”


    “你胡說!”


    汪虎又大喝一聲。


    隨即。


    汪虎又對張璁說:“張孚敬,你如此胡作非為,聽信他人汙蔑之言,擅抄尚書府邸,我汪家必找言官參你,狠狠的參你!”


    “沒錯,應該狠狠的參他!”


    汪家的其他人也跟著說了起來。


    連一旁的吳勳也跟著嘴角微揚起來,說自己也會跟著彈劾張璁。


    李秉一時有些看不下去,看向了張璁。


    但張璁這時隻沉下了臉。


    “把汪家的成年男丁全部押來!”


    張璁隨後直接吩咐了一聲。


    露出一臉的殺氣!


    李秉忙拱手稱是。


    站在一旁的汪虎之子汪泰見此問道:“張孚敬,你要幹什麽?”


    噗呲!


    張璁突然拔出尚方寶劍,且一劍刺向汪泰。


    汪泰頓時後背往後一縮,口吐血水,雙手下意識地抬起,隨後又抬眼看向張璁。


    “此乃尚方寶劍,專殺不臣者!”


    張璁說了一句。


    接著。


    他就看向一旁目瞪口呆的汪虎:“汪方伯,接下來,本堂會將你汪氏男丁一個接著一個的殺掉,直到你肯說出竹木抽分的下落那一刻止,至於事後,本堂怎麽向朝廷解釋,這不用你操心,本堂可以說你們是造反了,也可以說你們通夷了,反正就是事後補一道本而已!”


    “天下士族總不能因為鄙人如此做,就要找天子算賬吧?”


    “最多就是找鄙人算賬。”


    “可鄙人早就將身死置之度外,你們現在又能奈我何?”


    張璁說著就拔出血淋淋的劍來,看向汪虎:


    “本堂從剛中進士時起,就敢跟楊新都他們玩命,你們又算得了什麽?”


    “無非就是拿身家性命威脅!”


    “可你們要清楚的是,能被人拿身家性命威脅到的是你們,不是我!”


    “實話告訴你,當年本堂爭大禮的時候,就篤定哪怕陛下不敢與他楊廷和玩命,本堂也敢玩命為陛下力爭大權!”


    張璁繼續說了起來,目光越發陰冷。


    “你!”


    汪虎剛抬起手,卻因一時驚恐與驚怒交加,而當場暈厥了過去,直接倒在了地上,雙腿蹬抵在門板上,兩眼緊閉。


    張璁則拿起八仙桌上的半盞冷茶來,然後澆在了汪虎的臉上。


    汪虎當即醒了過來,轉了轉眼球。


    噗呲!


    張璁又是一劍刺向了汪虎另一子。


    汪虎一臉懵,當即癟嘴失聲,右手顫抖不已地指著張璁。


    而汪虎的三子汪夔這時立即跪了下來:“我說!我說,竹木被轉移去了餘姚,是在謝二爺家!”


    張璁回頭看著他:“哪個謝二爺。”


    “謝迪!”


    “謝閣老之弟,他讓我們提前轉移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嘉靖承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楓渡清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楓渡清江並收藏嘉靖承明最新章節